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答案】D,【答案】A,【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技艺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制作泥塑 B. 扎制风筝 C. 编中国结 D. 烧制瓷器
2.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自然环境保护。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就地焚烧秸秆 B. 垃圾分类处理 C. 坚持绿色出行 D. 废水达标排放
3. 海南岛存在大面积富硒土壤。富硒土壤中的“硒”指的是( )
A. 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D. 单质
4.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闻气体气味
C. 连接仪器 D. 氧气验满
5. 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的贡献。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4.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3
B. 4
C. 6
D. 7
6. 我省参与制造的C919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2 C. +3 D. +4
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1:2
D. 把打磨过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8.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H B. Fe C. 2O2 D. F2
9. 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3价
B.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1:1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0.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B.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C. 氧化汞受热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D. 酒精挥发--酒精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11.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氟元素:F B. 60个碳原子:C60 C. KI:碘酸钾 D. 氯化钡:BaCl
12. 铁制品通常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B. 铝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C. 锈蚀的铁制品无回收价值 D. 自行车链条涂油有防锈作用
13. 向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有关滤渣或滤液成分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 滤渣中一定有Zn B. 滤液中可能有Cu(NO3)2
C. 滤渣中一定没有Cu D. 滤液中一定有Fe(NO3)2
14. 2019年11月9日是第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下列有关防火、灭火做法正确的是( )
A. 油锅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B. 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
C. 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
D. 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15.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肥皂来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C17H35COONa)。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微观上看:硬脂酸钠含有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
B. 从宏观上看:硬脂酸钠分子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
C. 从分类上看:硬脂酸钠属于化合物
D. 从质量上看:硬脂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
16.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B. 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增加
C. 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17. 将足量的锌片和铁片(均已打磨)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8.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子、中子、电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19.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达到着火点
B. 探究钢铁生锈需要氧气
C. 验证生石灰遇水放热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0.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P、Q、R、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P
Q
R
W
反应前的质量(g)
5
2
14
18
反应后的质量(g)
20
x
4
13
A. 参加化学反应的P和W的质量比为3:2
B. 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P+Q=2R+W
C. 反应后容器中R与Q的质量比为1:2
D. Q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
21. 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______;
(2)五氧化二磷:______;
(3)三个亚铁离子:_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2. 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现有下列七种物质:①部分结冰的蒸馏水;②铁;③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④过氧化氢;⑤湖水;⑥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其中肯定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肯定属于纯净物的有 ______。
2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如表回答问题:
(1)观察元素周期表,可发现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 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到第三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是 ______,它的原子序数为 ______。
(3)写出13号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______。
24.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过氧化氢和水都含有氢、氧两种元素,从微观角度解释两者性质为何不同 ______。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消毒剂,不仅能对饮用水消毒,而且可以有效灭杀病毒。将Cl2通入NaClO2溶液中即可制得ClO2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X+2Cl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______。
(3)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 ______,生活上常用 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 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5. 如图是实验老师在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请回答: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
(2)该老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编号);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收集氧气可选用D装置。理由是______;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进入。
(3)上面发生装置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其他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化学方程式:______。
26. 学习了铁在空气中生锈条件后,小明和小红对铜在空气中生锈条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铜锈是绿色的,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加热能分解生成一种常见的氧化物。
【猜测】小红猜测铜生锈与空气中的下列物质有关:①CO2 ②O2 ③N2 ④H2O
小明认为铜生锈与氮气一定无关,依据是______。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几天后观察到,A试管中铜片在水面附近有绿色物质,B、C、D试管中铜片均无明显现象。请帮助分析实验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得出,铜生锈与空气中相关物质有______。
(2)上述实验______(用序号表示)说明铜生锈与氧气一定有关。
【实验反思】通过学习,他们认为铁和铜在空气中更易生锈的是______。
【探究拓展】设计实验探究铜绿受热分解的生成物是什么?
(3)若有CO2生成,检验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若生成物中有氧化铜,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5)请写出铜绿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7. 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金,生铁含碳量为2%∼4.3%,钢含碳量为0.03%∼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他们取11.5g铁合金样品盛放到锥形瓶中,将100g稀盐酸分成5等份,分5次加入锥形瓶,每次待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所示:
次数
加盐酸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0
20
20
20
20
20
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g)
11.5
31.4
m
71.2
91.1
111.1
【查阅资料】碳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
(2)实验数据表中m的值为______。
(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制作泥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扎制风筝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编中国结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烧制瓷器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解:A、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用于环境保护,故错误;
B、垃圾分类处理,能防止环境污染,故正确;
C、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可以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能源,故正确;
D、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防止水的污染;故正确。
故选A。
本题从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来倡导对环境的保护,贵在从自己做起。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3.【答案】A
【解析】解:富硒土壤中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食品、药品、营养品、土壤等物质中的“硒”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3,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因此电子数为3。
故选:A。
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判断。
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要熟记这两个等式。
6.【答案】A
【解析】解: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
故选:A。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氮化硅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7.【答案】D
【解析】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
D、把打磨过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会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8.【答案】B
【解析】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H属于非金属元素,可表示1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气这一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该符号只能表示2个氧分子,没有其他意义,故选项错误。
D、该符号是氟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了三氧化硫,方程式为:2SO2+O22SO3;
A、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变成+6价,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2:1,故B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该题关键是从模型图中看出各物质分子的构成,注意解题是要考虑到模型图中每种分子有几个参加反应,利用反应时的微粒个数关系及结构可很轻松的判断。
10.【答案】A
【解析】解:A、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的间隔变大了,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了汞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D、酒精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A、根据分子间有间隔解答;
B、根据冰水是同种物质,均由水分子构成分析;
C、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
D、根据分子式不断运动的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物质的分类、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并能结合题意分析和解决问题。
11.【答案】A
【解析】解:A.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由一个字母组成的必须要大写;由两个字母组成的第一个必须大写,第二个必须小写,氟元素可表示为:F,故A正确;
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60个碳原子可表示为:60C,故B错误;
C.碘酸钾是由+1价的钾元素和−1价的碘酸根构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KIO3,故C错误;
D.氯化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是+2,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氯化钡的化学式是BaCl2,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进行分析;
C、D.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理解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但是代数和为零。
12.【答案】D
【解析】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排在铁的前面,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选项说法错误;
B.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不存在铝的单质,铝元素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选项说法错误;
C.回收锈蚀的铁制品既可以节约资源与能源,又可以防止造成环境污染,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与氧气和水共存时会发生锈蚀,所以自行车链条涂油可以隔绝氧气、水与铁的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防锈措施、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等,难度不大。
13.【答案】D
【解析】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Zn>Fe>Cu,在Cu(NO3)2、Zn(NO3)2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铜,不能与硝酸锌反应,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Fe过量,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Cu(NO3)2全部被置换生成Cu和Fe(NO3)2溶液,由此可知:
A、铁的活动性比锌弱,不会置换出硝酸锌中的锌,故A错误;
B、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即铁过量,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因此滤液中不含硝酸铜,故B错误;
C、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所以滤渣中一定有Cu,故C错误;
D、铁会与原混合溶液中的Cu(NO3)2反应,置换生成Cu和Fe(NO3)2溶液,所以滤液中一定有Fe(NO3)2、Zn(NO3)2,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是:Zn>Fe>Cu,在Cu(NO3)2、Zn(NO3)2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铜,不能与硝酸锌反应,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Fe过量,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Cu(NO3)2全部被置换生成Cu和Fe(NO3)2溶液,据此分析。
金属铁在与酸、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中,只能生成+2价的亚铁盐,而不是+3价的铁盐。
14.【答案】C
【解析】解:A、油锅起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会使油滴飞溅,选项说法错误;
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会远离危险,选项说法错误;
C、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可扑灭森林火灾,所以说法正确;
D、水浇灭容易导致触电,故此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解题时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事故的防护措施等。
15.【答案】C
【解析】解:A.硬脂酸钠是由硬脂酸钠分子构成的,1个硬脂酸钠分子是由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硬脂酸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钠原子构成的;硬脂酸钠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硬脂酸钠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硬脂酸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6×2)=27: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B
【解析】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失去了氧,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在右端导管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D
【解析】解:将足量的锌片和铁片(均已打磨)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故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观察图象,D符合变化过程。
故选:D。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8.【答案】B
【解析】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质子、中子、电子都不能直接构成物质,A错误,B正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错误;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空气是混合物,不是由空气分子构成,D错误。
19.【答案】D
【解析】解:A、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均能与氧气接触,均是可燃物,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之一是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U型管液面左低右高,说明生石灰遇水放热,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0.【答案】D
【解析】解:A、参加化学反应的P和W的质量比为:(20g−5g):(18g−13g)=3: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于不知道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判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x=5+2+14+18−20−4−13=2,反应后容器中R与Q的质量比为:4g:2g=2: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Q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1.【答案】ArP2O5 3Fe2+ Al+32O3
【解析】解:(1)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其化学式为Ar,故答案为:Ar;
(2)化学式书写时,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化合价数交叉书写,化为最简,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则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答案为:P2O5。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则3个亚铁离子表示为3Fe2+,故答案为:3Fe2+;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铝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则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Al+32O3,故答案为:Al+32O3。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答案】③⑤⑥ ①②④
【解析】解:①部分结冰的蒸馏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②铁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③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④过氧化氢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⑤湖水中含有水和多种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⑥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或锰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③⑤⑥;①②④。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23.【答案】金属 失去 镁元素(或Mg)12Al2O3
【解析】解:(1)观察元素周期表,可发现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2)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到第三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是镁元素(或Mg),它的原子序数是12;
(3)13号元素是铝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
(1)金属;失去;
(2)镁元素(或Mg);12;
(3)Al2O3。
根据元素的类别、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解答;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以及离子符号的书写、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24.【答案】分子构成不同 NaCl 软水 煮沸 b 2:12H2O−通电2H2↑+O2↑
【解析】解:(1)过氧化氢和水都含有氢、氧两种元素,两者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故答案为:分子构成不同。
(2)反应前氯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钠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4个,其中X的化学式为NaCl。
故答案为:NaCl。
(3)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生活上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软水;煮沸。
(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b中的气体(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故答案为:b;2:1;2H2O−通电2H2↑+O2↑。
(1)过氧化氢和水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2)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3)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4)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5.【答案】长颈漏斗;A;2H2O2MnO22H2O+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a;Zn+H2SO4=ZnSO4+H2↑或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解:(1)由仪器的图形和用途可知①为长颈漏斗;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故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就应该作为反应条件写在等号的上方,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由于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可选A(B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会导致产生的氧气顺着长颈漏斗跑掉);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由于E装置内装满水,如果氧气从b管进入集气瓶,由于氧气的密度远小于水的密度,进入集气瓶内的氧气会从a管中导出;而从a管进入,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在氧气压力的不断增大下,集气瓶中的水会被压出,当水被排净时,集气瓶内就充满氧气。
(3)A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所以都可用上面的A装置来制取。其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同时还生成硫酸锌,所以其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
(2)A2H2O2MnO2 2H2O+O2↑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a
(3)Zn+H2SO4=ZnSO4+H2↑或CaCO3+2HCl=CaCl2+H2O+CO2↑
(1)从仪器的图形和用途去分析;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不需要加热,(B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会导致产生的氧气顺着长颈漏斗跑掉);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由于E装置内装满水,从a管进入,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在氧气压力的不断增大下,集气瓶中的水会被压出,当水被排净时,集气瓶内就充满氧气去分析。
(3)从A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去分析。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水溶性和气体的密度;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注意事项,是考试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
26.【答案】【猜测】碱式碳酸铜中没有氮元素;
【实验探究】
(1)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2)B;
【实验反思】铁;
【探究拓展】
(3)CO2+Ca(OH)2=CaCO3↓+H2O;
(4)绿色变黑色;
(5)Cu2(OH)2CO32CuO+CO2↑+H2O
【解析】解:【猜测】小明认为铜生锈与氮气一定无关,依据是碱式碳酸铜中没有氮元素;故答案为:碱式碳酸铜中没有氮元素;
【实验探究】
(1)根据上述实验得出,铜生锈与空气中相关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故答案为: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2)上述实验B说明铜生锈与氧气一定有关;故答案为:B;
【实验反思】通过学习,他们认为铁和铜在空气中更易生锈的是铁;故答案为:铁;
【探究拓展】
(3)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4)若生成物中有氧化铜,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绿色变黑色;故答案为:绿色变黑色;
(5)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u2(OH)2CO32CuO+CO2↑+H2O。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猜测】小明认为铜生锈与氮气一定无关,依据是碱式碳酸铜中没有氮元素;
【实验探究】(1)根据上述实验得出,铜生锈与空气中相关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2)上述实验B说明铜生锈与氧气一定有关;
【实验反思】通过学习,他们认为铁和铜在空气中更易生锈的是铁;
【探究拓展】(3)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4)若生成物中有氧化铜,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绿色变黑色;
(5)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27.【答案】(1)0.4g
(2)51.3
(3)设合金中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2
x0.4g
56x=20.4g,
x=11.2g,
该铁合金中含碳量为11.5g−11.2g11.5g×100%≈2.6%
答:该铁合金中含碳量介于2%和4.3%之间,是生铁。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11.5g+100g−111.1g=0.4g。
(2)由表中数据可知,2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0.1g氢气,实验数据表中m=11.5g+40g−0.2g=51.3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经开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炭黑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