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城镇化(教案)-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150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城镇化(教案)-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150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城镇化(教案)-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150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 问题探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精品课件)-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练习(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教案 0 次下载
-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案)-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教案 0 次下载
-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同步练习)-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练习(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试卷 1 次下载
- 2.2 城镇化(同步练习)-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练习(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获奖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课题】 2.2城镇化 课型:新授课主备:审核:时间: 教学目标和要求:1、运用实例或资料,说明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2、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3、运用实例或资料,解释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结合实例,说出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分析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城镇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法; 归纳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对比下面两图(图2.11),你会发现,尽管才经过3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分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城镇不断涌现,城镇数量急剧增多,原有的城镇规模持续扩大。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自主学习】1.城镇化的含义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2.城镇化的三个主要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3.城镇化的最重要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4.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城镇化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形成一种非常神奇的组织模式。国防教育的主体内容是建立一个严密而安全的国家,把国家的一切资源利用到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些教育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军队变得强大,提高战斗力。[高考链接]城镇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数量多城镇人口比重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公式: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城镇人口比重是一个相对数值,城镇人口数量多的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一定大。例如,中国与日本相比,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多,而日本城镇人口比重大。【巩固练习】(1)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表现在生产活动方式的转变。( )(2)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差异都比较大。( )(3)城镇化水平高就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 )(4)地理信息系统只能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 )(5)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人口过度膨胀B.交通拥堵,住房十分困难C.酸雨、光化学烟雾严重D.生产和生活能源消耗量大提示:(1)×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不仅改革了生产活动方式,还促进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变化。(2)×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较低,但内部也存在较大差异,拉丁美洲不少国家城镇化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3)×有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因为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导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使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交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A[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人口过度膨胀。]【探究一】达城镇化及其进程从2019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看:2018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3 137万人,比2017年末增加1 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 401万人,减少1 260万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比重)为59.58%,比2017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加主要受城镇区域扩张、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和乡村人口迁移三方面因素影响,分别影响城镇化率提高0.42、0.25和0.39个百分点。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进城落户人口增加,人户分离人口和流动人口分别比上年末减少450万人和378万人。进城落户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享受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真正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问题1(综合思维)近年来,促进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问题2(综合思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有哪些优势可以对农村人口产生迁移吸引力?提示:城市的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就业机会多、生活便利等方面的优势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问题3(综合思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有何特点?提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进程起步较晚,水平较低,但目前发展速度较快,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阶段图示城镇化特点水平高低发展特点分布国家初期阶段A较低发展较慢发展中国家中期阶段B较高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很多城镇化问题后期阶段C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发达国家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问题:环境质量下降,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2.社会问题: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在城市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2)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可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依托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 城镇化与国防教育是共通性的,所以在城镇化之后,城市化将是必然趋势。而国防教育也正是由于国防教育的发展,让国防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了几个档次,让城卫兵的作用大大增加了。在国防教育之前,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已经是非常快了。【课堂检测】城镇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镇化质量的差异。读图,完成1~2题。注:城镇用地人口密度等于城镇人口除以城镇用地面积城镇用地经济密度等于城镇产业的GDP除以城镇用地面积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省(市、自治区)人均GDP最低的是( )A.内蒙古 B.上海 C.重庆 D.贵州2.重庆城镇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镇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A.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第一产业发达C.城镇用地较为完整 D.城镇化水平较高1.D2.A[第1题,根据材料中城镇用地人口密度和城镇用地经济密度的定义,可推导出人均GDP等于城镇用地经济密度除以城镇用地人口密度,图中贵州城镇用地经济密度小于城镇用地人口密度,人均GDP小于其他三省(市、自治区),所以D选项正确。第2题,重庆城镇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镇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这说明重庆城镇产业的GDP远小于上海城镇产业的GDP,因此与其相关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A选项正确。在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1)~(2)题。(1)通过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进行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2)对1997年与2017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1)A(2)C[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将不同的图层叠加,就形成不同主题的地图。第(1)题,城市交通图层能显示城市各地区的交通通达度,城市人口分布图层能显示城市不同地区人口的密度,两个图层相叠加,可以显示出城市人口密度最大、交通通达度最好的地区,而这恰好是商业网点的最优区位。第(2)题,比较2017年与1997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可发现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可很好地反映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板书设计】第二节 城镇化一、城镇化的意义1.城镇化的含义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2.城镇化的三个主要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3.城镇化的最重要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4.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二、世界城镇化进程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问题:环境质量下降,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2.社会问题: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在城市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2)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可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作业】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优质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精品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