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北大培文学校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北大培文学校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1. 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
A. 一张学生课桌桌面面积约为20cm2 B. 林颖同学的立定跳远成绩是5m
C. 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8m/s D. 一双普通竹筷子的质量约为4g
2. 相传“舜作萧,其形参差”,如图,将竹管制成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改变吹出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振幅
3. 如图的实验与实例中,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正在发声的音箱吹灭蜡烛
B. 抽气后,罩内闹钟的声音减弱
C. 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D. 发声的音叉靠近水面水花溅
4. 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
A. B. C. D.
5. 2018年是两岸“三通”十周年。为了了解国台文化渊源,张强同学乘坐一辆公交车前往国台缘博物馆参观,透过车窗看到博物馆向他慢慢靠近,这是因为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闽台缘博物馆 B. 乘坐的公交车 C. 路边的限速牌 D. 行道树
6. 将一块200g的冰放在烧杯中。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冰和水的总质量将( )
A. 大于200g B. 等于200g C. 小于200g D. 无法确定
7. 如图所示为自行车部件或使用中的实例,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遇紧急情况时用力刹车
B. 给刹车线加润滑油
C. 车座表面比粗糙
D. 轮胎表面有花纹
8.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蚊子尖尖的口器
B. 篆刻刀的刀刃很锋利
C. 破窗锤的锤头很尖
D. 骆驼宽大的脚掌
9. 下列四幅图中,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来获得升力的是( )
A. 降落伞下降
B. 热气球升空
C. 火箭发射
D. 飞机起飞
10. 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B. 乙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 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
D. 甲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11.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分别竖直悬浮在水中和漂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 甲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受到的浮力
C. 水对甲下表面的压力大于水对乙下表面的压力
D. 水对甲下表面的压强小于水对乙下表面的压强
12.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 近视眼,凹透镜 B. 近视眼,凸透镜 C. 远视眼,凹透镜 D. 远视眼,凸透镜
13. 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10N,如果滑轮、绳子所受重力、绳与滑轮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均不计,则拉力F的大小及拉力F做功的功率分别是( )
A. 10N 40W B. 5N 10W C. 10N 20W D. 5N 20W
14. 小明同学喜欢钓鱼,她感觉上钩的鱼还在水中时很轻,拉出水面后“变重”,如图所示。当把鱼逐渐拉出水面的过程中,鱼受到的( )
A. 浮力增大,鱼竿是省力杠杆
B. 重力增大,鱼竿是省力杠杆
C. 浮力减小,鱼竿是费力杠杆
D. 重力减小,鱼竿是费力杠杆
15. 如图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铅球由a→b时,动能逐渐增大 B. 铅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
C. 铅球由b→c时,机械能逐渐减小 D. 铅球在c点时动能最大
16. 如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 )
A. 2.8×103kg/m3 B. 2.3×103kg/m3 C. 0.6×103kg/m3 D. 3.2×103kg/m3
17. 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通过______传人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18. 用水平向右8N的力推放在水平桌面上重为20N的物体,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若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加到15N,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______N。
19. 如图为球拍击打网球瞬间的照片,根据图中网面凹陷的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根据网球被击打后减速并反弹回去的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20. 如图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剪断悬线OA,将观察到小球下落的方向是______的。
21. 许多轮船都有排水量的标记,“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t,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800t,此时舰船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g=10N/kg)。当舰船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 如图所示,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m,则深度为20m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轮船在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______原理。(ρ水=1×103kg/m3,g=10N/kg)
23. 一个鸡蛋在盐水中匀速向上运动,请在图中画出鸡蛋受力的示意图(A为鸡蛋重心)。
24. 如图乙所示的杠杆中,O为支点,在一个最小的拉力F1的作用下,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请在图中画出阻力F2的阻力臂;并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拉力F1的示意图。
25. 树叶落在地面上,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时,为什么路旁的落叶从路旁“吸”向汽车?
26. 如图,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_cm,测得时向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4)实验操作时,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大,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_____。
27. 如图是小东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哪的暖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暖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东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若蜡烛M向玻璃板近,应将蜡烛N向______(选填“远离”或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才能使N重新和M的像重合。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为了得到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接下来小东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8.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在白纸上得到一个______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火焰的像,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
(3)重新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光屏需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9. 如图是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
(2)在A点悬挂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个钩码;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N;若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30. 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同一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同一木块。
(1)本实验探究的是______(木块/小车/斜面)的动能与______的关系,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动能大小的。
(2)第一次实验的情景如图甲所示,在进行第二次实验前,应先将撞出的木块______
(3)若操作正确,第二次实验木块最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4)若水平面完全光滑,那么该实验探究还能否顺利进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此时的小车将一直做______运动(假设轨道足够长)
31. 今年5月13日,小明参加了我市“环南湖健步行”活动,小明的质量为50kg,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g=10N/kg。求:
(1)小明所受的重力大小;
(2)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3)小明的体积(人的密度跟水的差不多,取小明的密度为1.0×103kg/m3)。
32. 如图所示,094型号战略导弹核潜艇是我国“国之利器”之一,对我国的国防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核潜艇的重力为8×107N,体积为9×103m3.海水密度取1×103kg/m3.求:
(1)核潜艇漂浮在海面上时所受的浮力;
(2)核潜艇潜入水下时应至少向水舱加水的重力。
(3)潜入水下200m时,核潜艇的一个面积为1.2m2的舱面所受海水的压强和压力。
33. 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600N的力沿斜面把重180kg的箱子匀速推到车上,问:
(1)箱子所受重力大小为多少牛顿?
(2)推力对箱子做的功为多少焦?
(3)人对箱子做有用功为多少焦?
(4)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
A.一张学生课桌桌面的长、宽在60cm、50cm左右,面积在S=ab=60cm×50cm=3000cm2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在2m左右,最好成绩不超过3m,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4×13.6m/s≈1m/s,故C不符合实际;
D.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在6g左右,一双普通竹筷子的质量略小于此数值,约为4g,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答案】C
【解析】解:将竹管制成参差不齐,竹管内的空气柱长度不同,吹奏时竹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快慢就会不同,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
故选:C。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
3.【答案】B
【解析】解:
A、正在发声的音箱吹灭蜡烛,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A错误;
B、抽气后,罩内闹钟的声音减弱,最后听不到了,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B正确;
C、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说明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小于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故C错误;
D、发声的音叉靠近水面水花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B。
对每个选项中的图片认真分析,明确探究的目的、现象和结论,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此题涉及的图片是教材中演示实验或小实验的示意图,考查了声现象的不同特点,是一道基础题,平时要多实验、多观察、理解记忆。
4.【答案】B
【解析】解:凹透镜是指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符合这个特点的透镜是B。
故选:B。
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以及相关的应用。
5.【答案】B
【解析】解:博物馆相对于车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张强以乘坐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博物馆是运动的。
故选:B。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是看物体之间是否有位置的变化。
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却都蕴含了一定的物理知识,这也充分体现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6.【答案】B
【解析】解:将一块200g的冰放在烧杯中,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组成冰的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冰的质量减小,而冰和水的总质量不变,仍为200g。
故选:B。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
7.【答案】B
【解析】解:
A、刹车时用力捏闸柄,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给刹车线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车座表面比较粗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轮胎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8.【答案】D
【解析】解:
A、蚊子尖尖的口器,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篆刻刀的刀刃很锋利,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破窗锤的锤头很尖,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骆驼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知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分析时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本题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有意义。
9.【答案】D
【解析】解:A、降落伞下降是因为重力的作用,与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没有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热气球升空是利用浮力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火箭发射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来升空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于是产生向上的升力而起飞,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哪里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由此产生的压力差方向向哪儿。
对于流体问题,一般分析物体两侧的流体流速,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判断物体两侧的压强是解决此类习题的思路。
10.【答案】B
【解析】解:不计绳重及摩擦,
拉力F=1n(G物+G轮),n甲=2,n乙=3,
绳子受的拉力:
F甲=12(G物+G轮),F乙=13(G物+G轮),
F甲>F乙,乙图省力;
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相同,W额=G轮h,W有用=G物h,
W总=W额+W有用
由η=W有用W总×100%=W有用W额+W有用=G物hG轮h+G物h=G物G轮+G物,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解:A、由图知,甲悬浮在水中,甲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乙漂浮在水中,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A错误;
B、甲、乙两实心正方体物块分别悬浮、漂浮在水中,根据漂浮和悬浮条件可知:F浮甲=G甲,F浮乙=G乙,由于两实心正方体质量相等,重力相等,所以浮力相等,故B错误;
C、根据F浮=F向上−F向下可知:F向上=F浮+F向下,由于甲悬浮,乙漂浮,则F甲向下>0,F乙向下=0,所以,F甲向上>F乙向上,故C正确;
D、由图知,甲下表面的所处的深度大于乙下表面的所处的深度,根据p=ρgh可知:p甲>p乙,故D错误;
故选:C。
(1)由于甲物块悬浮在水中,甲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由于乙物块漂浮在水中,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据此判断甲和乙的密度关系;
(2)已知甲、乙质量相同,则其重力相同。漂浮和悬浮都有F浮=G排;
(3)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即可判断压力的大小关系;
(4)根据图示可知甲、乙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即可利用p=ρgh判断压强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浮沉条件、浮力的产生原因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用好漂浮和悬浮条件,灵活运用公式进行判断。
12.【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所以该眼睛是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
故选:D。
解决此题要知道远视眼的晶状体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本题考查学生对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的掌握情况,是一道基础题目。
13.【答案】D
【解析】解:物体A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动滑轮对物体A的拉力F拉与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F拉=f=10N,则物体A对动滑轮的拉力大小为F′=10N;
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可得绳端拉力F为:
F=12F′=12×10N=5N;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P=Wt=Fst=Fv=F⋅2v物=5N×2×2m/s=20W.
故选D.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动滑轮对物体A的拉力等于水平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10N,然后可以根据动滑轮的省力特点计算出拉力F的大小,则拉力的功率亦可一步一步进行求解.
正确得出动滑轮对物体A的拉力,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计算拉力F做功的功率时,要注意公式变形.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计算类选择题题,学习时应当作计算大题多加注意.
14.【答案】C
【解析】解:①把鱼逐渐拉出水面的过程中,鱼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鱼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而鱼的重力是不变的,由于钓鱼线对鱼施加的拉力等于鱼的重力减去浮力;所以拉力逐渐变大,即感到鱼“变重”;
②钓鱼竿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一种费力杠杆;
由此发现可知选项C正确。
故选:C。
(1)鱼离开水之前,鱼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钓鱼线对鱼的拉力等于鱼的重力和浮力之差;
当鱼逐渐拉出水面的过程中,鱼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即可判断所受浮力也逐渐减小,鱼的重力是不变的(鱼的质量是不会改变的,重力等于质量和g的乘积,所以鱼的重力也不变),所以钓鱼线的拉力变大,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2)钓鱼竿在使用时,手移动较小的距离,鱼就移动了较大的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生活处处有物理,我们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1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
重视题目中的条件,不计空气阻力时,机械能守恒。
【解答】
A.铅球由a→b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逐渐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增大。不符合题意。
B.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摩擦生热,机械能守恒。a、b、c三点的机械能相等。不符合题意。
C.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摩擦生热,机械能守恒。铅球由b→c时,机械能都相等。不符合题意。
D.a、b、c三点的机械能相等。机械能=动能+势能。铅球的质量不变,hb>ha>hc,b点的铅球的重力势能大于a点铅球的重力势能大于c点的铅球的重力势能,b点的铅球的动能小于a点铅球的动能小于c点的铅球的动能。所以铅球在c点时动能最大。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A
【解析】解:由图乙可知,石料的重为1400N,石料浸没后钢丝绳的拉力为900N,则石料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F浮=G−F拉=1400N−900N=500N,
因为F浮=ρ水V排g,
所以石料排开水的体积(石料的体积):
V石=V排=F浮ρ水g=500N1×103kg/m3×10N/kg=0.05m3,
由于G=mg=1400N,
则石料的质量:
m=Gg=1400N10N/kg=140kg,
石料的密度:
ρ石=mV=140kg0.05m3=2.8×103kg/m3。
故选:A。
分析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当石块没有浸入水中时,拉力等于重力,据此求出石料重;当石块全浸入后,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据此求石料受到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石料排开水的体积(石料的体积),知道石料重,利用重力公式求石料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石料的密度。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图乙确定石料的重力及钢丝绳受到的拉力、会用称重法计算出石料受到的浮力。
17.【答案】空气;声源
【解析】解: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空气;声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属声学学基础题。
18.【答案】8 7
【解析】解:
(1)用8N的力推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F=8N。
(3)当推力增加到15N时,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8N,故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15N−8N=7N,方向水平向右。
故答案为:8;7。
(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若影响因素不变,则摩擦力大小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特别是当没有推动时,学生很容易误认为推力小于阻力,很容易出错。同时题目中暗含着一个条件即滑动摩擦力不变,同时涉及到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要注意根据不同情况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19.【答案】形状 运动状态
【解析】解:图中网面凹陷的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网球被击打后减速并反弹回去,其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0.【答案】不变 竖直向下
【解析】解:
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悬线受小球拉力作用就保持竖直方向不变;
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因重力方向、小球的拉力方向仍然是竖直方向,所以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
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剪断悬线OA,将观察到小球下落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不变;竖直向下。
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来作答,建筑工人经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水平仪检测平面时,重垂线椎体总是偏向桌面较低的方向;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分析小球下落的方向。
本题是对重力方向的一个考查,我们只要掌握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就行。也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体现,体现物理知识服务于社会生活的理念。
21.【答案】4.8×107 变大
【解析】解:(1)驱逐舰排开水的质量:m排=4800t=4.8×106kg,
驱逐舰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4.8×106kg×10N/kg=4.8×107N;
(2)驱逐舰在海洋中行驶时,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
驱逐舰在长江中行驶时,仍然处于漂浮状态,浮力仍然等于重力;
所以驱逐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所受的浮力不变,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V排=F浮ρ液g,由于液体密度变小,故排开液体的体积将变大。
故答案为:4.8×107;变大。
(1)根据F浮=G排=m排g得出驱逐舰受到的浮力;
(2)驱逐舰在海洋和长江中行驶时,都处于漂浮状态,所受的浮力都等于重力,但液体的密度变小,结合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式V排=F浮ρ液g分析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变化情况。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了解以及对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的掌握,是一道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质量单位的换算。
22.【答案】2×105连通器
【解析】解:水对坝底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20m=2×105Pa
据船闸的结构特点可知,其在工作时,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即符合连通器的定义,所以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故答案为:2×105;连通器。
(1)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已知水的深度和密度,利用公式p=ρgh计算水对坝底的压强。
(2)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船闸是连通器特点的应用。
此题考查了连通器的应用和液体压强的计算,正确理解深度的含义,是解决液体压强问题的第一步。
23.【答案】解:鸡蛋在盐水中匀速向上运动,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并标出F浮;物体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等,作用点都在重心,同理做出重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解析】根据鸡蛋在盐水中匀速向上运动,则可判断鸡蛋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重力,作用点在鸡蛋重心上作图即可。
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4.【答案】解:过支点O作阻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F2的力臂L2;
由图知,O到A点的距离最大,这是最长的动力臂,则力作用在杠杆的最右端时拉力最小,过右端点作垂直于杠杆向上的力,即为最小拉力F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解析】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向阻力作用线引垂线即为F2的力臂l2.;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
本题考查了作力的示意图、作力臂等问题,知道力臂的概念、掌握力的示意图的作法、熟练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正确解题。
25.【答案】答:汽车驶过的地方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其它地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树叶受到的压强差不同,压力差不同,所以路旁的落叶从路旁“吸”向汽车。
【解析】汽车驶过地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和其它地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压强不同,压力不同来解释。
有关流体的问题,都从物体周围流速不同,压强不同,压力不同来解释;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26.【答案】40.025小 同一位置 时间
【解析】解:
(1)由图知,AB段的距离sAB=80.0cm−40.0cm=40.0cm,所用时间tAB=1.6s,
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AB=sABtAB=40.0cm1.6s=25cm/s;
(2)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后才停止计时,测得的时间偏大,用公式v=st知,测得的平均速度偏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
(4)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
故答案为:(1)40.0;25;(2)小;(3)同一位置;(4)时间。
(1)从图中读出AB段的距离,运用公式v=st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
(2)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
(3)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
(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坡度小一些,小车滑下时所用的时间长些。
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st即可求出平均速度。
27.【答案】确定像的位置 像和物大小相等 靠近 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测出像点与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解析】解:(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的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透过玻璃板也能观察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
(3)若蜡烛M向玻璃板近,应将蜡烛N向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才能使N靠近重新和M的像重合。
(4)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测量像与物对应点到镜面距离,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像和物大小相等;(3)靠近;(4)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测出像点与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据此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操作相关问题,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8.【答案】最小最亮 会聚 10 没有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高度,像没成在光屏上 放大 投影仪 靠近
【解析】解:(1)太阳光到达地球,接近平行光,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个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光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是10cm,凸透镜能把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烛焰、凸透镜、光屏没有在同一高度。
(3)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4)蜡烛固定不动,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物距相对增大,要减小像距,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光屏靠近凸透镜。
故答案为:(1)最小最亮;会聚;10;(2)没有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高度,像没成在光屏上;(3)放大;投影仪; (4)靠近。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3)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9.【答案】左 便于测量力臂 30.75变大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将变大
【解析】解:
(1)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此时力臂恰好沿杆的方向,便于从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2)一个钩码的重是0.5N,设杠杆一个小格是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2×0.5N×3L=FB×2L,解得FB=1.5N(B处钩码总重为1.5N),即在B处挂3个钩码;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1N×3L=FC×4L,解得FC=0.75N,即测力计的拉力为0.75N;
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将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故答案为:(1)左;便于测量力臂;(2)3;0.75;变大;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将变大。
(1)调节杠杆平衡时,应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并便于测量力臂;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B点、C点的力;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减小,动力增大。
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考查实验数据的分析,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在实验中应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并注意不同物理量不能相加。
30.【答案】小车 速度 木块移动的距离 放到原位置 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不能 匀速直线
【解析】解:
(1)由图知,两相同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小车的质量相同,初速度不同,所以可探究动能与小车的初速度关系;
实验中通过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2)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木块滑动的距离来判定动能的大小,故重新实验时,应把木块恢复到原位置;
(3)由图可知,甲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远,故结论为: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如果接触面绝对的光滑,没有摩擦,小车的速度不会改变,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小车;速度;木块移动的距离;(2)放到原位置;(3)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动能越大;(4)不能;匀速直线。
(1)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并通过小车推动木块做的功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2)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木块滑动的距离来判定动能的大小,故重新实验时,应控制木块的初始位置相同;
(3)根据图中木块移动的距离分析;
(4)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平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物体运动的越远,根据这个现象进行推理,如果平面不存在摩擦力,物体永远运动下去。
本题是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由于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所以实验中要用控制变量法,同时要掌握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31.【答案】解:(1)小明所受的重力:
G=mg=50kg×10N/kg=500N;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小明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p=FS=500N0.04m2=1.25×104Pa;
(3)由ρ=mV可得,小明的体积:
V=mρ=50kg1.0×103kg/m3=0.05m3。
答:(1)小明所受的重力为500N;
(2)小明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25×104Pa;
(3)小明的体积为0.05m3。
【解析】(1)知道小明的质量,根据G=mg求出所受的重力;
(2)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FS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3)知道小明的质量和小明的密度,根据ρ=mV求出小明的体积。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压强公式、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32.【答案】解:(1)因为核潜艇漂浮,
所以核潜艇漂浮在海面上时所受的浮力F浮=G=8×107N;
(2)浸没V排=V=9×103m3,
F浮=ρ水gV排=1.0×103×10×9×103N=9×107N,
F浮=G+G水,
G水=F浮−G=9×107N−8×107N=1×107N,
(3)p=ρgh=1.0×103kg/m3×10N/kg×200m=2×106pa,
由得p=FS得受海水的压力:
F=pS=2×106×1.2N=2.4×106N。
答:(1)核潜艇漂浮在海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8×107N;
(2)向水舱加水的重力为1×107N;
(3)所受海水的压强为2×106pa,压力为2.4×106N。
【解析】(1)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其重力,求出受到的浮力;
(2)浸没时V排=V,根据F浮=ρ水gV排可求得核潜艇潜入水下时的浮力,然后可求向水舱加水的重力;
(3)已知潜入水下200m,利用p=ρgh可求得舱面所受海水的压强,再利用p=FS可求得受海水的压力。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等,知道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以及排水量的含义是关键。
33.【答案】解:(1)箱子所受重力:
G=mg=180kg×10N/kg=1800N,
(2)推力对箱子做的总功:
W总=Fs=600N×5m=3000J,
(3)推力对箱子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800N×1m=1800J,
(4)斜面的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1800J3000J=60%。
答:(1)箱子所受重力大小为1800N;
(2)推力对箱子做的功为3000J;
(3)人对箱子做有用功为1800J;
(4)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
【解析】本题考查了重力、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本题关键在于确定有用功和总功,将箱子提升1m做的功为有用功。
(1)利用G=mg计算箱子所受重力;
(2)利用W=Fs求推力对箱子做的功(总功);
(3)利用W=Gh计算人对箱子做有用功;
(4)利用效率公式η=W有用W总×%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北片区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北片区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北大培文大亚湾实验学校(贯通班)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10月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北大培文大亚湾实验学校(贯通班)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10月物理试卷,共2页。
山东省聊城市旅游度假区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物理: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旅游度假区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物理,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