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3 欧姆定律课后作业题
展开14.3 欧姆定律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学家中,早在19世纪20年代,对电流跟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研究的科学家是( )
A.欧姆 B.瓦特 C.安培 D.焦耳
2.下列探究实验中,需要控制电阻不变的是( )
A.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B.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C.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D.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3.甲、乙两电阻分别接在电源电压比是2∶3的电路中,已知其电阻之比是1∶4,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
A.8∶3 B.3∶8 C.6∶1 D.1∶6
4.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可变形得到公式,对这两个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一定越小
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5.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6A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L1、L2是小灯泡,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
A.L1两端的电压为1V B.L2两端的电压为1V
C.L1与L2的灯丝电阻之比为1∶1 D.通过L1与L2的电流之比为2∶1
7.如图甲是酒精浓度测试仪,图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图。R0是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人体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R的阻值越小。下面对此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
A.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变大,电阻R0两端电压变小
B.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变大,通过R0的电流不变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移动滑片P,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从6V变化到9V,同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从2A变化到1A。定值电阻R1阻值和电源电压分别为( )
A.3Ω、12V B.3Ω、10V C.6Ω、12V D.6Ω、10V
9.小海设计了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跟滑杆的一端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浮子随油面下降,带动滑杆使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从而引起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B.当油箱中的油量增加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大时,表明油箱中的油量增加
D.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电阻两端电压变大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照射在它上面的光强(表示光照射强弱的物理量)减小而增大,闭合开关S,当光强增大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压表V1示数减小
B.电流表A示数增大
C.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示数的和不变
D.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11.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下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是9V
B.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6Ω
C.电压表示数范围是3∼9V
D.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8Ω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A1、A2示数都变小
B.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不变
C.电流表A1与A2示数的差值变大
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变大
二、填空题
13.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14.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须控制____不变,改变____,其方法是____;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
15.有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它的电阻是______Ω;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V时,它的电阻是______Ω,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_____A。
16.用两节干电池串联对一个电阻供电,流过电阻的电流为0.5A,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Ω;如果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对它供电,流过它的电流为_____A。
17.如图所示,这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___________关系”的实验电路和依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实验中控制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_V。
18.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出了 I﹣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通过它的电流为 0.2A 时, 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为______V 不变。
19.如图甲所示,是一定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图像;在盛水的烧杯中固定一只压敏电阻(其阻值不受温度影响,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与一电压表和两个合适阻值的电阻、电源组成电路,如图乙所示。当给烧杯中的水从0℃缓慢加热到10℃的过程中(不考虑水质量的变化的影响),则水的体积变化是___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___________。
20.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将滑片向左移动,则电表中示数变大的是______,示数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若过了一会儿,两电压表的示数相同,除R1和R2外,其他原件均完好,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的故障).(前两空选填:电流表/电压表V1/电压表V2)
三、作图题
21.请完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未连完的电路。
22.下图是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实物图,请将图连接完整,要求向右滑动变阻器时电流表示数减小。
2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宁宁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出某段导体中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数据如下表,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明显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读取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象。
U/V
2.0
4.0
6.0
8.0
10.0
I/A
0.1
1
0.3
0.4
0.5
四、实验题
24.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电路如图。
(1)实验中要保持______不变,改变______;
(2)记录______和______的值;
(3)当电阻R由小变大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边移动。
25.小兵利用图1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在实验中控制电压表示数为U0不变,相关器材规格已在图中标明。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______;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图中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3)闭合开关,将电阻箱调至某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时,他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为零而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经检查是由于某处被短路而造成的,被短路的是______;
(4)电路检修完好后,小兵调节电阻箱阻值R,进行多次实验,所绘制的I与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U0=______V,实验结论是:______;
(5)若由于电池电量不足,小兵换用4.5V电源后继续实验,他将电阻箱阻值先调至4Ω进行实验,实验完成后断开开关:由于实验需要多次测量,他再将电阻箱阻值调至15Ω,立即闭合开关,发现会出现______的实验现象。
26.小明利用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表一:
定值电阻
实验次序
电压U1/V
电流I1/A
R1=5Ω
1
1.5
0.3
2
3.0
0.6
3
4.5
0.9
表二:
定值电阻
实验次序
电压U2/V
电流I2/A
R2=10Ω
4
3.0
0.3
5
4.5
0.45
6
6.0
0.6
(1)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小明又换用10Ω的电阻R2继续实验,测得数据如表二,小明分析表二的数据发现上面的结论仍成立。观察对比两表格中的数据,你还能发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吗?___________,请你写出结论___________。
27.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开关一个,五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25Ω),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用笔画线做导线,将题中实物图乙按电路图连线______;
(2)开关在闭合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变阻器的______端(A/B);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时,他发现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而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则电路故障是______;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电流I/A
0.40
0.20
0.10
0.10
0.08
(4)实验小组收集的数据如上表。实验中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______V,分析表中数据,发现第______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反思产生原因,回忆是某次将定值电阻的阻值由______Ω变换为错误数据点对应阻值时(实验过程并未按表中序号顺序进行,而是随机选取电阻测出数据填入表格),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根据出现的数据,求出电源的电压是______V。
28.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5Ω、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12Ω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实验过程中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___________
表一
次数
1
2
3
U/V
1.0
1.5
2.0
I/A
0.2
0.4
表二
次数
1
2
3
R/Ω
5
10
20
I/A
0.4
0.2
0.12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测得的部分电流、电压值见表一,在表一第2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__________A,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结论是___________;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阻值如表二所示;
①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一组数据存在错误,请判断第___________次实验的电流数据存在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纠正错误以后,该小组用30Ω的电阻替换20Ω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将电压表的量程换为0~15V
B.换成电压为6V的电源
C.可将30Ω电阻两端的电压调为2.5V
D.更换最大阻值大于或等于15Ω的滑动变阻器
29.小明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学生电源、五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12.5Ω、R4=20Ω、R5=25Ω)、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R0等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
(1)图甲是连接的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___________;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R0滑片滑至最 ___________(选填“右端”或“左端”);
(2)连线正确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A.电阻R1短路
B.滑动变阻器R0短路
C.电阻R1断路
D.滑动变阻器R0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记录数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中所示为 ___________A;再依次用剩下4个电阻替换5Ω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直到 ___________,再记录另一只电表的读数;
(4)当接入R5时,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均不能调到所需数值,为能完成实验,电源电压选取范围是 ___________V;调整电源后,多次实验的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电阻阻值R/Ω
5
10
12.5
20
25
电流表示数I/A
0.2
0.16
0.1
0.08
电阻倒数/
0.2
0.1
0.08
0.05
0.04
(5)处理数据描绘图像时,选取作 ___________(选填“I﹣”或“I﹣R”)图线,这样做的优点是 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30.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Ω,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3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5Ω,R2=2Ω,R3=3Ω.只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A,
求:
只闭合S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
闭合S、S1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
闭合S、S1、S2,电流表A1、A2的示数.
14.3 欧姆定律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学家中,早在19世纪20年代,对电流跟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研究的科学家是( )
A.欧姆 B.瓦特 C.安培 D.焦耳
【答案】A
【解析】物理学家欧姆早在19世纪20年代,对电流跟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研究,并总结出了欧姆定律.
2.下列探究实验中,需要控制电阻不变的是( )
A.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B.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C.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D.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答案】D
【解析】A.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应使用不同电阻串联,消除因电阻相同带来的实验结论不准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应使用不同电阻观察其电压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故B符合题意;
C.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应保证电压不变,更换不同电阻,从而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应保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从而探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
3.甲、乙两电阻分别接在电源电压比是2∶3的电路中,已知其电阻之比是1∶4,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
A.8∶3 B.3∶8 C.6∶1 D.1∶6
【答案】A
【解析】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之比为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4.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可变形得到公式,对这两个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一定越小
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答案】D
【解析】ABD.电阻是导体的一种特性,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错误,D正确;
C.由可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小,但选项中未说明电压一定,故C错误。
故选D。
5.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6A
【答案】C
【解析】A.由图象上看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但是电阻不为零,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没有关系,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B.由图象可求得导体的电阻为R=U/I=1/0.2=5Ω,并且不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该选项说法错误;
C.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因此电压为零时,电流也为零,该选项说法正确;
D.当导体电压为2V时,由图象可以找到此时对应的电流0.4A,因此该选项说法错误.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L1、L2是小灯泡,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
A.L1两端的电压为1V B.L2两端的电压为1V
C.L1与L2的灯丝电阻之比为1∶1 D.通过L1与L2的电流之比为2∶1
【答案】B
【解析】A.由电路图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所以L1两端的电压,故A不符合题意;
B.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所以L2两端的电压
故B符合题意;
D.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L1与L2的电流之比为1∶1,故D不符合题意;
C.通过两灯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有
所以
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如图甲是酒精浓度测试仪,图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图。R0是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人体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R的阻值越小。下面对此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
A.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变大,电阻R0两端电压变小
B.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变大,通过R0的电流不变
【答案】C
【解析】ACD.由电路图可知,气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变大,R的阻值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通过R0的电流变大;根据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故C正确,AD错误;
B.R0两端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气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B错误。
故选C。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移动滑片P,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从6V变化到9V,同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从2A变化到1A。定值电阻R1阻值和电源电压分别为( )
A.3Ω、12V B.3Ω、10V C.6Ω、12V D.6Ω、10V
【答案】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时,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根据U=I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故当电压表的示数为9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A,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可得,电源电压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路中的电流为2A,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可得,电源电压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则
解得
所以,电源电压
故选A。
9.小海设计了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跟滑杆的一端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浮子随油面下降,带动滑杆使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从而引起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B.当油箱中的油量增加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大时,表明油箱中的油量增加
D.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电阻两端电压变大
【答案】C
【解析】A.当油箱中油量减少时,油箱中的液面下降,由杠杆平衡原理可知,P向上滑动,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故A错误;
B.油箱中油增加,油箱只能液面上升,由杠杆平衡原理,P向下滑动,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R与R0串联,电路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故B错误;
C.电路为串联电路,R0为定值电阻,由可知,当电流变大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P下滑,油箱中的液面上升,故C正确;
D.R0为定值电阻,当电流变小时,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照射在它上面的光强(表示光照射强弱的物理量)减小而增大,闭合开关S,当光强增大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压表V1示数减小
B.电流表A示数增大
C.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示数的和不变
D.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答案】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压表V1测R0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光敏电阻R阻值随照射在它上面的光强减小而增大,所以,当光照增大时,R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由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示数的和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故A错误,BCD正确。
故选A。
11.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下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是9V
B.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6Ω
C.电压表示数范围是3∼9V
D.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8Ω
【答案】D
【解析】AB.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位于a端时,电路为定值电阻R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1.5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即电源电压为9V;由可得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故AB正确,AB不符合题意;
CD.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位于b端时,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5A,此时电压表示数为3V,则可知电压表示数范围为3V~9V;滑片P位于b端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滑大=R总﹣R=18Ω﹣6Ω=12Ω
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2Ω,故C正确、D错误,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A1、A2示数都变小
B.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不变
C.电流表A1与A2示数的差值变大
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变大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 R1与R2并联接入电路,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R1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A.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不变,电路中R2的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电流表A1变小,R1电阻不变,电压不变,A2示数不变。故A项错误;
B.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为R1阻值,所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不变,故B项正确;
C.电流表A1变小,A2示数不变,电流表A1与A2示数的差值变小,故C项错误;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A1变小,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变小,故D项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保护电路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解析】[1][2]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14.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须控制____不变,改变____,其方法是____;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
【答案】 电压 电阻 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解析】[1][2][3]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阻是变量,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需要改变电阻,控制电压不变;具体的操作:可以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从而实现改变电阻。
[4]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改变电阻,需要控制电压不变,故需要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15.有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它的电阻是______Ω;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V时,它的电阻是______Ω,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_____A。
【答案】 60 60 0
【解析】[1]由欧姆定律可得,导体的电阻
[2][3]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V时,导体的电阻仍为60Ω不变,此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A。
16.用两节干电池串联对一个电阻供电,流过电阻的电流为0.5A,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Ω;如果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对它供电,流过它的电流为_____A。
【答案】 6 0.75
【解析】[1]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所以,两节干电池串联时电源的电压
由可得,电阻的阻值
[2]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对它供电时,电阻的阻值仍为6Ω不变,此时电源的电压
此时通过的电流
17.如图所示,这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___________关系”的实验电路和依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实验中控制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_V。
【答案】 电阻 3
【解析】[1]如图可知,横坐标是电阻,纵坐标是电流,故探究的是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当电阻为5Ω时,电流为0.6A,则电压为
同理,当电阻为10Ω,电流为0.3A,电压仍然为3V,故控制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3V。
18.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出了 I﹣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通过它的电流为 0.2A 时, 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为______V 不变。
【答案】 10 2
【解析】[1]从图乙可知,当通过它的电流为 0.2A 时,此时的电阻的倒数为0.1Ω-1,那么此时的电阻为10Ω。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电压不变,即此时的电压是恒定的,根据欧姆定律即可知道电压为
故电压为2V。
19.如图甲所示,是一定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图像;在盛水的烧杯中固定一只压敏电阻(其阻值不受温度影响,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与一电压表和两个合适阻值的电阻、电源组成电路,如图乙所示。当给烧杯中的水从0℃缓慢加热到10℃的过程中(不考虑水质量的变化的影响),则水的体积变化是___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___________。
【答案】 先减小后增大 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1]由图甲可知,0℃缓慢加热到10℃的过程中,0~4℃体积减小,4~10℃体积增大,因此水的体积先减小后增大。
[2]由可知,水的质量一定时,体积先减小后增大,则水的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因为压敏电阻在烧杯中的位置一定,即压敏电阻下面水的体积一定,根据m=ρV可知,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时,压敏电阻下面部分水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总质量不变,则压敏电阻上面水的质量先减小后增大,对压敏电阻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又因为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先减小后增大;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先减小后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20.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将滑片向左移动,则电表中示数变大的是______,示数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若过了一会儿,两电压表的示数相同,除R1和R2外,其他原件均完好,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的故障).(前两空选填:电流表/电压表V1/电压表V2)
【答案】 电流表 电压表V1 R1短路或R2断路
【解析】如图电路,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开关S闭合,将滑片向左移动时,R2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可知,电流会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
而R1阻值不变,当电流变大时,根据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即V1示数不变,所以可得R2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2示数变小;
电源电压不变,即V1示数不变,如两电压表的示数相同,说明两表测量的都应为电源电压,其原因一是R1短路,此时电路中只有R2接入电路,所以两表都测量电源电压,二是R2断路,此时,电压表V2通过R1能够测量电源电压,所以故障可能是 R1短路或R2断路.
点睛: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电路图,特别是图中V2测量的是R2的电压,是个易错的地方,多练习,提高辨识电路图的能力.
三、作图题
21.请完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未连完的电路。
【答案】
【解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连接电路时,电流表与电阻串联测流过电阻的电流,电压表与电阻并联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连接,如图所示
22.下图是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实物图,请将图连接完整,要求向右滑动变阻器时电流表示数减小。
【答案】
【解析】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电流表与电阻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由向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示数减小可知,变阻器的左下方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中,且与电阻串联,则实物图的连接如下图所示:
2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宁宁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出某段导体中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数据如下表,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明显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读取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象。
U/V
2.0
4.0
6.0
8.0
10.0
I/A
0.1
1
0.3
0.4
0.5
【答案】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相同,而当U=4.0V时,电流为1A,其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与其他几个数不同,所以表格中第2组数据与其它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将错误数据删除后,根据表格中其他数据描点,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4.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电路如图。
(1)实验中要保持______不变,改变______;
(2)记录______和______的值;
(3)当电阻R由小变大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边移动。
【答案】 导体两端的电压 导体的电阻 电流 电阻 左
【解析】[1][2]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导体的电阻。
[3][4]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记录电流和电阻的值,观察电流与电阻的变化规律,得出实验结论。
[5]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当电阻R由小变大时,由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为了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左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25.小兵利用图1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在实验中控制电压表示数为U0不变,相关器材规格已在图中标明。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______;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图中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3)闭合开关,将电阻箱调至某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时,他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为零而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经检查是由于某处被短路而造成的,被短路的是______;
(4)电路检修完好后,小兵调节电阻箱阻值R,进行多次实验,所绘制的I与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U0=______V,实验结论是:______;
(5)若由于电池电量不足,小兵换用4.5V电源后继续实验,他将电阻箱阻值先调至4Ω进行实验,实验完成后断开开关:由于实验需要多次测量,他再将电阻箱阻值调至15Ω,立即闭合开关,发现会出现______的实验现象。
【答案】 左 电阻箱 2 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电压表烧坏
【解析】(1)[1]图2中,电流随电阻倒数关系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即电流与电阻倒数成正比,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当时,I=0.5A,故电阻的电压
①
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箱并联,如图所示:
(2)[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即图中最左端。
(3)[3]闭合开关,将电阻箱调至某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时,而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说明电路为通路,他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为零,经检查是由于某处被短路而造成的,被短路的是电阻箱。
(4)[4][5]由①知,U0=2V,等于电流与电阻之积,是一个定值,故实验结论是: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5)[6]换用4.5V电源后继续实验,他将电阻箱阻值先调至4Ω进行实验,因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0=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
U滑=U-U0=4.5V-2V=2.5V
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根据分压原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R滑=1.25×4Ω=5Ω
他再将电阻箱阻值调至15Ω,电阻箱的电阻为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的,由分压原理,这时电压表示数为变阻器电压的3倍,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压表示数
故立即闭合开关,因发现会出现电压表烧坏的实验现象。
26.小明利用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表一:
定值电阻
实验次序
电压U1/V
电流I1/A
R1=5Ω
1
1.5
0.3
2
3.0
0.6
3
4.5
0.9
表二:
定值电阻
实验次序
电压U2/V
电流I2/A
R2=10Ω
4
3.0
0.3
5
4.5
0.45
6
6.0
0.6
(1)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小明又换用10Ω的电阻R2继续实验,测得数据如表二,小明分析表二的数据发现上面的结论仍成立。观察对比两表格中的数据,你还能发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吗?___________,请你写出结论___________。
【答案】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能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解析】(1)[1]纵向比较表中数据,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对应的电流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即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2][3]小明又换用10Ω的电阻R2继续实验,分析表一和表二中2、4组数据知,电压相同时,R1是R2的倍,对应通过的电流为倍。
同理,分析表一和表二中3、5组数据知,电压相同时,R1是R2的倍,对应通过的电流为倍。
故还能发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结论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7.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开关一个,五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25Ω),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用笔画线做导线,将题中实物图乙按电路图连线______;
(2)开关在闭合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变阻器的______端(A/B);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时,他发现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而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则电路故障是______;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电流I/A
0.40
0.20
0.10
0.10
0.08
(4)实验小组收集的数据如上表。实验中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______V,分析表中数据,发现第______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反思产生原因,回忆是某次将定值电阻的阻值由______Ω变换为错误数据点对应阻值时(实验过程并未按表中序号顺序进行,而是随机选取电阻测出数据填入表格),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根据出现的数据,求出电源的电压是______V。
【答案】 B 定值电阻断路 2 3 25 4
【解析】(1)[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的两端,如下图所示
(2)[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即滑片靠近下接线柱的B端。
(3)[3]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是连通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了,电路故障是定值电阻断路。
(4)[4] [5]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由表中数据知,电源电压为
Uv=IR=0.4A×5Ω=0.2A×10Ω=0.1A×20Ω=0.08A×25Ω=2V ≠0.10A×15Ω
故实验中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第3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
[6]因电源电压U一定,电压表示数(2V)一定,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电压也是一定的,故变阻器的电压与定值电阻的电压之比为一定值,由分压原理可知,定值电阻越大,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大;第3次实验,正确操作时,电流应为
故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应比正常情况下大,故只有可能是第4、5次(定值电阻分别为20Ω和25Ω)实验时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若是第4次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则根据欧姆定律,第3次的电流与第4次的电流不应该相同,而表格中数据都是0.1A,故第4次不符合题意,应是第5次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表示数而造成的。
[7]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由电源电压不变有
即
解得,R滑=25Ω,则电源电压为
28.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5Ω、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12Ω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实验过程中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___________
表一
次数
1
2
3
U/V
1.0
1.5
2.0
I/A
0.2
0.4
表二
次数
1
2
3
R/Ω
5
10
20
I/A
0.4
0.2
0.12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测得的部分电流、电压值见表一,在表一第2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__________A,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结论是___________;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阻值如表二所示;
①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一组数据存在错误,请判断第___________次实验的电流数据存在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纠正错误以后,该小组用30Ω的电阻替换20Ω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将电压表的量程换为0~15V
B.换成电压为6V的电源
C.可将30Ω电阻两端的电压调为2.5V
D.更换最大阻值大于或等于15Ω的滑动变阻器
【答案】 0.3 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 没有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 D
【解析】(1)[1]R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的电压,实验过程中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由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变小,电路的电阻变大,故变阻器右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2)[2]在表一第2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3A。
[3]横向分析表一中的数据,电压为原来的几倍,通过的电流也为原来的几倍,故可以得到结论是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①[4][5]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由表二中数数据,电阻的电压
UV=IR=0.4A×5Ω=0.2A×10Ω≠0.12A×20Ω
故第3次实验的电流数据存在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
②[6]D.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
U滑=U-UV=3V-2V=1V
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0.5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3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R滑=0.5×30Ω=15Ω
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15Ω的滑动变阻器,而现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2Ω,故D正确;
A.将电压表的量程换为0~15V,不能解决问题,故A错误;
BC.换成电压为6V的电源,电源电压变大,变阻器要分去更大的电压,由分压原理,所用的变阻器最大电阻应更大,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故BC错误。
故选D。
29.小明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学生电源、五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12.5Ω、R4=20Ω、R5=25Ω)、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R0等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
(1)图甲是连接的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___________;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R0滑片滑至最 ___________(选填“右端”或“左端”);
(2)连线正确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A.电阻R1短路
B.滑动变阻器R0短路
C.电阻R1断路
D.滑动变阻器R0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记录数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中所示为 ___________A;再依次用剩下4个电阻替换5Ω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直到 ___________,再记录另一只电表的读数;
(4)当接入R5时,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均不能调到所需数值,为能完成实验,电源电压选取范围是 ___________V;调整电源后,多次实验的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电阻阻值R/Ω
5
10
12.5
20
25
电流表示数I/A
0.2
0.16
0.1
0.08
电阻倒数/
0.2
0.1
0.08
0.05
0.04
(5)处理数据描绘图像时,选取作 ___________(选填“I﹣”或“I﹣R”)图线,这样做的优点是 ___________。
【答案】 右端 C 0.4 电压表示数为2V 2~3.6 I﹣ 能直观判断出I与R的关系
【解析】(1)[1][2]电流表应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应与定值电阻并联,正确的连线如图所示:
;
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由图知,滑片左侧电阻丝接入电路,所以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的右端。
(2)[3]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断路了,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4][5]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A,由表中数据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因此再依次用剩下4个电阻替换5Ω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V时,再记录另一只电表的读数。
(4)[6]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时,此时电源电压为最小
当电阻最大为25Ω且变阻器接入最大阻值时,电源电压为最大,由分压原理可得
所以电源电压最大值
因此选取电源电压为2~3.6V。
(5)[7][8]由可知,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I﹣R图像为曲线,不便直观判断I与R的定量关系,根据
可知,电压不变时,电流I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故将横坐标R变为,作出I﹣的图像为一条直线,能直观判断出I与R的关系。
五、计算题
30.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Ω,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答案】(1)0.2A;(2)10Ω。
【解析】(1)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
(2)如图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大于R1的电流0.2A,故电流表使用的大量程,读数为:0.8A,则通过R2的电流为:
电阻R2的阻值为:
答:(1)通过电阻R1的电流0.2A ;
(2)电阻R2的阻值10Ω。
3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5Ω,R2=2Ω,R3=3Ω.只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A,
求:
只闭合S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
闭合S、S1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
闭合S、S1、S2,电流表A1、A2的示数.
【答案】 7.5V 12V 12V 12V 2.4A 8.4A
【解析】(1) 只闭合S时,R1与R3串联接入电路中,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A,电压表V1的示数:
电压表V2的示数:
(2) 闭合S、S1时,此时只有R1与R2并联接入电路中,电压表V1、V2的示数一样,都等于电源电压,
(3)闭合S、S1、S2,R3被短路,电流表A1测流过R1的电流:
流过R2的电流:
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九年级全册3 欧姆定律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3 欧姆定律随堂练习题,共9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3 欧姆定律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3 欧姆定律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3 欧姆定律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3 欧姆定律同步训练题,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