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初中物理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A. 米 B. 公里 C. 米/秒 D. 千克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是( )A. 刻度尺 B. 天平 C. 秒表 D. 量筒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 B. 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C. 把蔬菜放入塑料袋内保存 D. 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在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方法有效且合理的是( )A. 在教室周围植树 B. 老师讲话时声音小一些C. 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 D. 每位学生在耳朵里塞入棉花团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 )A. 物体的形状 B. 物体的状态C. 物体的位置 D.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钢架雪车是冬奥会非常精彩的比赛项目之一。在2021∼2022赛季钢架雪车世界杯赛中,耿文强以1分46秒04的总成绩获得男子单人比赛冠军,这也是中国首个钢架雪车世界杯冠军。在比赛过程中,趴在雪车上的耿文强控制雪车在赛道上高速行驶,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雪车为参照物,耿文强是运动的 B. 以赛道为参照物,雪车是静止的C. 以观众为参照物,耿文强是运动的 D. 以耿文强为参照物,赛道是静止的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学们的歌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 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 观众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如图为某物质均匀放热发生凝固过程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为75℃C. 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用时18min D. 该物质在第15min时的温度为80℃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B. 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5℃C. 初中体育考试所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60g D. 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点为该凸透镜的焦点B. 任意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可以会聚于F点C. OF的距离越短,说明透镜的折光能力越强D. 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对光不具有会聚作用我们通常说“铁比木头重”,关于这句话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kg的铁比1kg的木头的质量大 B. 1m3的木头比1m3的铁的体积大C. 铁这种物质比木头这种物质的质量大 D. 铁这种物质比木头这种物质的密度大“坐井观天”这一成语是用来比喻或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如图所示的是一只在井中(没有水)的青蛙。关于该成语的光路解释正确的是( )A. B. C. D. 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 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 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D. 相当于增加了物体的质量一个寒冷的冬天的早晨,小阳按照疫情防护的要求佩戴口罩去学校,在路上他发现自己所佩戴的眼镜片上有一层白雾,他用力捏了一下口罩上的鼻夹,过了一会儿眼镜片上的白雾消失了。关于上述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眼镜片上的白雾是水蒸气B. 眼镜片上的白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 眼镜片上的白雾是由他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眼镜片上的白雾消失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小阳同学为了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在光屏上得到了蜡烛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B. 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远离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C. 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远离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可以矫正近视眼D. 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远离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可以矫正远视眼人工降雨也称为人工增雨。它需要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用飞机、火箭弹向云中播撒特定物质,使云层中大量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这些冰粒在下落过程中变成了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上述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有( )A. 熔化 B. 汽化 C. 凝华 D. 液化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 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C. 以5m/s的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每秒钟前进的路程是5mD. 物理学中的速度是利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选择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列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A. 用酒精擦涂皮肤来降低发烧病人的体温B. 用塑料泡沫做成影视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C. 用煤油、酒精等液体作为常用温度计的测温物质D. 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铝锂合金而不用钢材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胡同学通过简易显微镜观察白纸上的字母“F”的情景,图乙是该同学眼睛看到的“F”的像,图丙中A、B处是简易显微镜上两个凸透镜所在的位置,测得A处凸透镜的焦距fA=5cm,B处凸透镜的焦距fB=1.5cm,C处是白纸上的字母“F”的位置,BC之间的距离s=2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处是目镜,B处是物镜B. 图乙中的像是“F”经过凸透镜两次放大形成的C. 由s与fA的关系可以判断,A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D. 由s与fB的关系可以判断字母“F”经过B处的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用天平和量筒多次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每次实验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记为m,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液体的体积记为V,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烧杯的质量是35g B. 液体的密度是0.8g/cm3C. 50cm3这种液体的质量为50g D. 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1)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 cm。(2)如图2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小阳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乒乓球,可以观察到______,说明______。(2)接下来小阳应该通过多次改变______改变音叉的振幅,观察______的同时听声音的大小。小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中需要用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______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______求出平均速度v。(2)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这样可以减小测量的误差。(3)小车通过全程s1所用的时间为t1,通过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为t2,则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______(用s1、s2、t1、t2表示)。(4)如果在实验中小阳释放小车后才开始计时,则他测得的平均速度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小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2)小阳应通过观察______,判断水是否沸腾。(3)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实验结论:______。(4)停止用酒精灯加热后,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可能是______。小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中小阳使入射光线沿着平纸板A(与平面镜垂直)射向O点,观察到反射光线在______纸板上;接下来小阳使入射光线沿着平纸板B(与平面镜垂直)射向O点,观察到反射光线在______纸板上;小阳继续换用不同的平纸板进行实验,发现反射光线始终在入射光线和直线ON所在的平面上,我们把这条过入射点并______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法线。(2)接下来他继续以法线ON为基准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他在同一个平面上不断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发现它们始终位于ON两侧,这说明______。(3)为了进一步找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准确的位置关系,接下来他应该探究______的关系。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中,使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2)把蜡烛A放在平板玻璃前面的白纸上,小阳应在平板玻璃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平板玻璃所成的像。(3)他再用一支与蜡烛A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平板玻璃后面移动,直到从多个角度看上去都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判断蜡烛A的像与蜡烛A的大小______,理由是______。(4)小阳若要继续利用上述器材探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小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几种常见金属的密度(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金属块的质量是m=______g,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V=______cm3。金属块的密度是ρ=______g/cm3。(3)查密度表(如表所示),金属块可能是______。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凸透镜(f=10cm)、光具座等器材,小阳利用上述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时,需要把蜡烛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中心调到______。(2)接下来小阳利用凸透镜做了三次实验,透镜、蜡烛、光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乙所示的实验中所成像的特点常应用在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3)由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4)图丙所示的实验中,如果将光屏取走,则蜡烛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凸透镜成像。小阳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特点,他让一束光从空气中以不同角度射入水中,将入射角与折射角记录在表中。光从空气射入水中。(1)图中所示的实验中的入射角是______度。(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到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理由是______。(3)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入射角为70∘时,折射角______4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迄今已举办了20多届,每年开放的时间从12月20日到2月20日左右。某年开园一段时间之后,工作人员发现冰雕的大象变瘦了。减少的冰去哪里了?小林认为冰大象身上减少的冰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认为冰大象身上减少的冰也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过程,既有熔化现象也有汽化现象。请你结合表中的信息,判断谁的结论是正确的,写出分析的过程。某年哈尔滨全年逐月/最高/最低气温阅读《郭守敬望远镜》回答问题。郭守敬望远镜“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漫天星光绝大多数都来自宇宙中的恒星。怎样知道这些遥远且炽热的恒星的成分呢?用光谱!我们知道,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形成一条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我们称之为光谱。太阳是恒星,因此太阳的光谱是一种恒星光语。恒星光谱包含了恒星的很多“户口”信息,比如化学成分、密度、气压、温度、恒星年龄等。人们还发现,当恒星远离观测者运动时,观测者观察到的恒星光谱会朝红端移动一段距离,这被称作红移。相对应的,当恒星靠近观测者运动时,观测者观察到的恒星光谱会朝蓝端移动一段距离,这被称作蓝移。因此,恒星光谱还能告诉我们恒星以及它所在的星系是在远离,还是在靠近我们,甚至还能告诉我们远离或靠近的速度有多大。光谱望远镜是获取恒星光谱的有力工具。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光谱望远镜是由中国天文学家自主研制的,以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名字命名的“郭守敬望远镜”,如图所示。它可以将接收到的恒星的光会聚后通过色散系统形成恒星光谱,进而获取恒星的信息。它能够同时观测4000个天体,是当今世界上光谱获取效率最高的望远镜。在已经过去的七年巡天观测中(所谓“巡天观测”,就好比是“给天上的星星做‘人口’普查”),郭守敬望远镜共获取1125万条光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取恒星光谱数突破千万量级的天文望远镜。我国科学家通过对这些恒星光谱的分析,绘制成了一个包含636万组恒星光谱参数的星表,重新确立了银河系晕的内扁外圆的结构,并取得了其他一些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发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和地外生命的信心!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恒星发出的光经郭守敬望远镜的光学系统形成恒星光谱的现象属于光的______现象。(2)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了很多恒显光谱的红移现象,这种现象为______(选填“宇宙在膨胀”或“宇宙在收缩”)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3)转换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理方法,请你举出一个文中应用此方法的例子并加以解释。目前,在很多高速路上都有“区间测速”装置,用于监测汽车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如果汽车的平均速度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就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为某段高速路上的区间测速标志。某辆汽车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为30min,则这辆汽车通过该区间是否被判为“超速”,请通过计算说明。某同学想知道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这捆铜线的质量m=178kg,横截面积S=0.25cm2,铜的密度ρ=8.9g/cm3。请你通过计算帮助该同学求出这捆铜线的长度。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在物理学中,A、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B、公里,也就是千米,是长度的常用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C、米/秒是速度的基本单位,故C符合题意;D、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对应关系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2.【答案】D 【解析】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是量筒;用量筒来测量体积。此题考查了测量体积的工具,是一道基础题。3.【答案】B 【解析】A、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是为了减小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可减慢蒸发,故A不合题意;B、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既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又加快了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使蒸发变快,故B符合题意;C、把蔬菜放入塑料袋内保存,是为了排除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影响,可减慢蒸发,故C不合题意;D、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是为了降低温度,可减慢蒸发,故D不合题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4.【答案】A 【解析】A、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后面的学生将听不到老师的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C、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D、每位学生在耳朵里塞入棉花团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故D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减弱噪声。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特点和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5.【答案】D 【解析】所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着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故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及温度无关,故D正确,ABC错误。根据质量的概念可以得出答案,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没有关系。此题是一道质量及其属性的基础题,解答时明确: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着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6.【答案】C 【解析】A、在比赛过程中,趴在雪车上的耿文强与雪车没有位置变化,以雪车为参照物,耿文强是静止的,故A错误;B、在比赛过程中,雪车与赛道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赛道为参照物,雪车是运动的,故B错误;C、在比赛过程中,耿文强与观众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观众为参照物,耿文强是运动的,故C正确;D、在比赛过程中,耿文强与赛道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耿文强为参照物,赛道是运动的,故D错误。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7.【答案】D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歌声是同学们的声带振动产声的,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放声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因此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D正确。(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真空不能传声;(3)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4)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的三个特性的区分,属于基础题。8.【答案】D 【解析】A、读图可知,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放热,但温度不降低,有固定的凝固点,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故A错误;B、该物质凝固时对应的温度是80℃,凝固点为80℃,其熔点也为80℃,故B错误;CD、该晶体从8min开始凝固,到18min结束,物质的凝固过程用时10min,物质在第15min时处于凝固过程,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为80℃,故C错误,D正确。从凝固图像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凝固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放热,但温度不变,而这段时间就是这种物质凝固的过程。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晶体在凝固前处于液态,在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本题考查的是对凝固图像的理解,根据图像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物质凝固过程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9.【答案】A 【解析】A、教室的高度约3m,门的高度在2m左右,故A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初中体育考试用实心球的质量在3k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不符合实际。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10.【答案】C 【解析】A、由图知过O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O为该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焦点,故A错误;B、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才会会聚在焦点F,故B错误;C、焦点到光心的距离OF(焦距)越短、凸透镜的折光能力越强,故C正确;D、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仍然有光线透过凸透镜,该凸透镜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故D错误。(1)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F;(3)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焦距越小,凸透镜的折光能力越强;(4)将凸透镜的某部分用手遮住,仍然有光线透过凸透镜,该凸透镜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本题考查了对凸透镜的光心、焦距、会聚作用的理解,其中D选项的判断易错!11.【答案】D 【解析】A、1kg铁块质量跟1kg木头质量一样大,故A错误;B、1m3的木头和1m3的铁的体积一样大,故B错误;CD、生活中人们习惯说“铁比木头重”,本意是相同体积的铁和木头,铁的质量大,所以这句话的正确说法应该是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故C错误,D正确。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熟知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类题的基础,同时还要准确分析题目中所举的实例到底是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位置、形状、状态、体积、温度等,再进一步分析这种变化是否会引起质量和密度的改变。1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难度不大。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从井外射入青蛙的眼睛里面,据此分析。【解答】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从井外射入青蛙的眼睛里面,故B图符合。故选B。 13.【答案】C 【解析】A.称量物体质量时,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游码和平衡螺母的作用不同,故A错误。B.指针的指示反映了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不能用游码来代替,故B错误。CD.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增加小砝码,故C正确,故D错误。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增加小砝码。掌握天平的构造、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都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点,同时也是一道易错题。14.【答案】C 【解析】ABC、寒冷的冬天的早晨,小阳在路上发现自己所佩戴的眼镜片上有一层白雾,这是因为他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冷在眼镜片上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使眼镜片变得模糊,出现了一层白雾,而空气中水蒸气温度较低,故AB错误,C正确;D、过了一会儿小水珠又吸收热量蒸发(汽化)变成水蒸气,眼镜片重新变得清晰,故D错误。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首先要弄清水是以怎样的物态形式出现的,结合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和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判断出正确选项。15.【答案】C 【解析】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该透镜使像提前会聚,则该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远离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该透镜使像推迟会聚,则该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综上所述,C正确。根据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属于基础题。16.【答案】AC 【解析】【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解答】人工降雨也称为人工增雨。它需要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用飞机、火箭弹向云中播撒特定物质,起到降温作用,使高空中的水蒸气由于气温骤降直接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会熔化为水滴,形成了雨。 17.【答案】AD 【解析】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B、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只有快慢不变的直线运动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以5m/s的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每秒钟平均前进5m,但不一定每一秒都是5m,故C错误;D、在物理学中,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应属于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故D正确。根据速度的物理含义、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对每个选择进行逐个分析。本题考查速度的物理含义、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平均速度的含义等,关键是对每个概念要有深刻的理解。18.【答案】BD 【解析】A、用酒精擦涂皮肤来降低发烧病人的体温,是利用酒精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来降低发烧病人的体温,与密度无关,故A错误;B、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的石头是利用塑料泡沫的密度比较小,在相同体积时,质量比较小,重力比较小,砸在人身上,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与密度有关,故B正确;C、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所选择的液体与其熔点和沸点有关,与密度无关,故C错误;D、铝锂合金的密度小于钢,体积相同的铝锂合金和钢材,铝锂合金的质量小得多,故用铝锂合金而不用钢材作C919部分机身的材料,与密度有关,故D正确。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特点,根据材料的特点分析其用途或作用。此题考查密度的应用,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可根据各自性质或特点用在不同的方面。19.【答案】ABD 【解析】B处凸透镜的焦距fB=1.5cm,BC之间的距离s=2cm,C处放置字母“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处凸透镜的焦距fA=5cm,AB之间的距离应小于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选用)(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4×103J,2×103J,2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答案】A,【答案】D,【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通州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