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与环境——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36940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生物与环境——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36940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生物与环境——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36940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
(1)生物与环境——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1)生物与环境——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共7页。
(1)生物与环境——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1.【2022年云南】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蜻蜓点水 B. 蜜峰采蜜 C. 桃树开花 D. 冰雪消融 2.【2022年山东临沂】关于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利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生物能进行呼吸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D.猫妈妈一窝生出五只毛色不同的小猫——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3.【2022年江苏泰州】某高山植被的分布情况为:山顶是针叶林,山腰是落叶阔叶林,山脚为常绿阔叶林。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分 D.空气4.【2022年四川凉山】下列成语或诗句中能体现生物因素作用的是(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5.【2022年湖南邵阳】下列属于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水 C.杂草 D.温度6.【2022年四川乐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B.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C.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D.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7.【2022年四川眉山】在自然界中,一方面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受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B.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湿度可以不同C.生活于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其排尿量非常少D.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8.【2022年内蒙古赤峰】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有关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描述合理的是( )A.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B. 草原上的牛群是一个生态系统C. 生物圈内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D.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角色组成的9.【2022年陕西】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不同地域的环境与各种生物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森林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高大的植物 B.动植物种类极少C.人类起支配作用 D.有调节气候功能10.【2022年四川成都】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某同学准备用河沙、池塘水、小鱼、小虾等材料制作生态瓶。下列建议不宜采纳的是( )A.材料应该进行严格地消毒和杀菌 B.需要加入适量的植物作为生产者C.生态瓶应放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 D.所选动植物材料要能形成食物链11.【2022年河南】学校生物园地中的部分生物构成了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存在一条食物链:蟾蜍→蝗虫→玉米B.食虫鸟和蜘蛛除捕食关系外,还具有竞争关系C.油菜、玉米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12.【2022年吉林长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与此相关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蝉→螳螂→黄雀 B.植物→蝉→螳螂→黄雀C.螳螂→蝉→黄雀→细菌 D.阳光→植物→螳螂→蝉→黄雀13.【2022年湖北恩施】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C与生物E之间只有捕食关系B.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有毒物质在C体内积累最多C.图中A是生产者,B、C、D、E是消费者D.该食物网不完整,还需添加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14.【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稻蟹“共生种养”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立体种养模式,在稻蟹“共生种养”的环境内,河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通过稻蟹“共生种养”模式,实现水稻和河蟹立体开发、互利共生、绿色高效,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水稻和杂草属于_____,它们之间是_____关系。(2)结合材料内容,将该食物链补充完整:杂草→_____→人。(3)此_____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_____。(4)划线句中的内容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循环。15.【2022年甘肃武威】在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下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2)请写出一条最短的食物链______。(3)食物网中的生物都存在一定关系,B和C之间是______关系。(4)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______和非生物成分。(5)该食物网的能量来源是______(填字母)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结合分析可知:“蜻蜓点水”、“蜜峰采蜜”、“桃树开花”都包含生物,都具有生命现象;而“冰雪消融”不包含生物,没有生命现象故选D。2.答案:C解析:A、绿色植物利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正确。
B、鲸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B正确。
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错误。
D、猫妈妈一窝生出五只毛色不同的小猫,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正确。
故选:C。3.答案:A解析: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某高山,由于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的分布情况是:山顶是针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脚为落叶阔叶林。故选:A。4.答案:C解析: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是指温度升高,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变绿了,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出生物因素的作用,C符合题意。D.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阳光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A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它们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着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合作等关系。因此,属于影响水稻生长的生物因素是杂草。故选A。6.答案:B7.答案:C解析:A、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不仅有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还有生物因素, A错误。B、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要探究的条件为光,就要设置以光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B错误。C、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C正确。D、蚯蚓能使土壤疏松,同时蚯蚓的粪便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生物肥,能够使土壤肥沃,说说明了蚯蚓对环境有影响,D错误。故选:C。8.答案:D解析: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错误。B、草原上的牛群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C、生物圈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密不可分。错误。D、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的生物部分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角色组成的,正确。故选:D。9.答案:D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高大的植物,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故D正确。故选:D。10.答案:A11.答案:A解析:A、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油菜(或玉米)→蝗虫→食虫鸟;油菜(或玉米)→蝗虫→蜘蛛→食虫鸟;油菜(或玉米)→蝗虫→蜘蛛→蟾蜍;油菜(玉米)→蝗虫→蟾蜍;选项中的食物链起始点不是生产者,且食物链方向应该由被吃者指向吃者,A错误。B、食虫鸟捕食蜘蛛,因此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蜘蛛都以蝗虫为食,因此它们之间又是竞争关系,B正确。C、油菜、玉米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C正确。D、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D正确。故选:A。12.答案:B解析:A、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A不正确; 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 C、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而且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指向消费者,C不正确; D、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指向消费者,D不正确。故选:B。13.答案:C解析:A、生物C捕食生物E,生物E和生物C又都以生物B为食,所以生物E和生物C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A错误。B、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所以图中食物链有:A→B→C, A→B→E→C,A→D→B→C, A→D→B→E→C,共4条。B错误。C、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A是生产者,B、C、D、E都是消费者。C正确。D、食物网是由食物链组成,食物链的成分是由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所以食物网也是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错误。故选:C。14.答案:(1)①. 生产者 ②. 竞争 (2)河蟹 (3)①. 农田 ②. 弱 (4)物质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水稻、杂草属于生产者,两者属于竞争关系。(2)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资料中的食物链:杂草→河蟹→人。(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人工农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比较简单。(4)河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说明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5.答案:(1)4/四 (2)A→B→D(或“A→C→D”) (3)竞争 (4)分解者(或“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等) (5)A解析:(1)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A→B→D; A→C→D;A→C→F→D;A→E→F→D。(2)图中最短的食物链有A→B→D和A→C→D(3)图中B和C都以A为食物,所以它们是竞争关系。(4)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5)食物网能量来源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所以图中食物网的能量来源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生物与环境——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共11页。
这是一份(1)生物与环境——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共9页。
这是一份专题01 生物与环境-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4期),文件包含专题01生物与环境-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4期解析版docx、专题01生物与环境-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4期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