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10:文言文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10:文言文0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10:文言文02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10:文言文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10:文言文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10:文言文,共8页。

    1.我国古代保留下来大量典籍、文章,都是用文言写成的,这样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在平常的课外阅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浅显的文言文。由于文言文写成的年代比较久远,语言发展到今天发生了许多变化,因此现代人阅读起来困难很多。阅读此类文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快速浏览题目。文言文阅读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暗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二、结合注释速读全文。文言文的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不能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也不要停下来,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三、解答问题要“对症下药”。文言文阅读设题通常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不同的题目可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我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纸上把关键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熟练运用文言文翻译方法。
    3.内容理解题。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必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
    5.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
    7.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表达方式上看,选文中前两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 )。
    9.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读书要三到(节选)》,回答问题。
    读书要三到(节选)
    (宋)朱熹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A.看见 B.听到 C.通“现”,出现
    (2)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
    A.急忙 B.重要 C.严重
    1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则短文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危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5.理解文中加点的字。
    (1)引:__________
    (2)且:___________
    (3)遂:___________
    (4)亡:___________
    16.下面句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
    (1)一人饮之有余( )
    (2)吾能为之足( )
    17.翻译文中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用一个成语作为本文标题并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9.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教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试着用古汉语将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略
    【详解】略
    2. 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置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示例1:书本上的东西并不一定可靠。根据现实的需要大胆尝试,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示例2:理论要和实际相结合。示例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示例4:干任何事情都要机智灵活。
    【分析】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的重点词语是“度”,“先自度其足”的“度”是动词,量的意思。“宁信度”的“度”是名词,尺码的意思。
    3.本题考查阅读短文谈启示的能力。解答时,先认真读全文,理解全文的中心意思,再谈谈从中受到的启示。这道题中,短文写了一个不知道变通的人买鞋的故事,我们应该围绕“灵活变通”这一核心展开。
    4. 拜见 于是,就 给……看 说 没有 听说
    5.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体现了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分析】翻译: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4.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做好相关方面知识的积累。
    (1)诣:拜见。乃:就;于是。(2)示:给……看。曰:说。(3)未:没有。闻:听说。
    5.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和理解。(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翻译: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2)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不是我家的果,所以请您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意思,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使孔君平无语可答了。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6. 从 这
    7.船已经前进了,而剑不能前进。像这样寻找剑,不也太愚蠢了吗?
    8. 记述 议论
    9.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突出了这个楚国人的死板、愚昧。
    10.刻舟求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考虑情况的变化,按照事物的发展来办事。
    【分析】翻译: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6.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做好相关知识的积累。自:从。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儿,这样。
    7.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做好相关知识的积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翻译: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8.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是对故事的记述。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是对故事的议论。
    9.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描写方法的分析。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是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曰:“是吾剑之所从坠。”是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做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了这个楚国人的死板、愚昧。
    10.本题寓言故事的识记和主旨分析。这则寓言故事叫《刻舟求剑》。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11. C B
    1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3.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的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14.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和口到。
    【分析】译文: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的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其的道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地看。心和眼既然不专注,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1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1)见:通“现”,出现(2)急:重要。
    12.本题考查句子类型。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
    文中的:“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是反问句。
    1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翻译: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的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其的道理。
    14.本题考查文言文主旨。启发我们读书不仅要用心,还要尽量多调动我们的器官,多个器官共同工作,效果会更好。做到心到、眼到和口到。
    15. 拿 将要 于是 失掉
    16. 酒 蛇
    17.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18.画蛇添足
    19.做任何事都要尊重事情的本来面目,不能自作聪明,多此一举。
    20.蛇固无足,子莫能为之足。
    【分析】翻译:楚国有个主管祭祀的官员,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还有剩余。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然后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给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夺过他的酒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15.本题考查字词解释。(1)引:拿起。(2)且:将要(3)遂:于是(4)亡:丢失,失去。
    16.本题考查多义字。(1)一人饮之有余。“之”指的是酒。(2)吾能为之足。“之”指的是蛇。
    17.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翻译: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18.本题考查 成语的识记。画蛇添足:意思是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一人做了一件事,不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多此一举。
    19.本题考查文言文主旨概括。从文章我们得到的道理: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3.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20.本题考查句式转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学生可根据次方法进行解答。蛇固无足,子莫(意思是不)能为之足。
    相关试卷

    专题11:文言文阅读——2023年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100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专题11:文言文阅读——2023年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100题(含解析),共49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8:文言文: 这是一份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8:文言文,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6:文言文: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6:文言文,共7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10:文言文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