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平阳县万全综合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2平阳县万全综合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平阳县万全综合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综合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综合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与旧金山比,洛杉矶水资源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B. 山脉阻挡,降水量小
C. 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D. 河流短少,径流量小
2. 从区域外调水对洛杉矶的影响有( )
A. 减少城市水分蒸发 B. 减轻城市地质灾害
C.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 增加城市内涝风险
【答案】1. D 2.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与旧金山比,两地纬度相差不大,都受寒流影响,气温相差不大,与题意不符,AC错误;洛杉矶较旧金山纬度低,受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影响时间短,降水较少,B错误;读图可知,旧金山处于两河交汇处,河流径流量大;洛杉矶所在地河流短少,径流量小,水资源较少,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从区域外调水对城市水分蒸发及水资源利用率影响不大,AC错误;从区域外调水可以缓解因过度抽取地下水产生地面沉降问题, 减轻城市地质灾害,B正确;城市内涝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与从区域外调水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内涝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指深圳产业转移工业园,成立于2011年,该园是汕尾市域内一块工业发展的荒芜之地,距深圳120千米,由深圳主导。随着深圳产业不断迁入,深汕合作区逐渐转变为一座现代化新城。完成下面小题。
3. 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对于广东省的积极作用是( )
A. 协调区域发展 B. 减少环境污染 C. 减轻人口压力 D. 提高产业层次
4. 2010年后,深圳市环境承载力已经逐渐接近极限,主要体现在( )
A. 水资源不足 B. 土地资源紧缺 C. 粮食供给困难 D. 空气污染严重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汕尾经济发展落后于深圳,因此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A正确;环境污染、人口压力不会因为合作区建立而对广东省有积极影响,BC错误;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立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而非提高了产业层次,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深圳地处中国南方,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水资源供应相对充足,A错误;深圳粮食供应基本由市域外供应,C错误;深圳市地处海边,且后期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空气污染并不严重,D错误;由于深圳人口、产业大量迁入,土地资源接近极限,B正确。故选B。
【点睛】环境承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自然环境优劣、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与环境承载力成正相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与环境承载力成负相关。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立,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但也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
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全世界1/4人口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非洲情况最为严重。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国际论坛”,以“强化供应链韧性,共筑全球粮食安全”为主题,聚焦全球粮食安全现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非洲( )
A. 以平原为主,粮食种植面积大 B. 水热条件好,粮食单产高
C. 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突出 D. 海运发达,粮食依赖进口
6. 为“强化供应链韧性,共筑全球粮食安全”,我国可以( )
A. 守住耕地红线,扩大耕地面积 B. 开发海外基地,确保进口为主
C. 加强安全意识,发展经济作物 D. 开展国际合作,推广农业技术
【答案】5. C 6. D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非洲整体地势较高,主要以高原为主,只有西北部和南部地势较低,粮食生产条件不足,府粮食种植面积不大,故A错;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丰富,但土壤比较贫瘠,因此单产量也不高,南北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热量充足,虽然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地势海拔较高,故单产不高,沙漠气候区不适宜种植粮食,故B错;非洲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迅速,土地较贫瘠,粮食问题突出,人多,土地资源逐渐减少,矛盾突出,故C正确;由于非洲只有西北部和南部地势较低,其余沿海地势较高,且海岸线比较平滑,故港口较少,海运不发达,D答案错误。答案选择C。
【6题详解】
阅读材料,结合题意,主旨在于共筑全球粮食安全,起到全球一体化。我国人多地少,粮食本就比较紧张,守住耕地红线,扩大耕地面积,只能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这是针对本国,而不是全球,故A不符合题意;开发海外基地,确保进口为主,也是针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故B不符合题意;加强安全意识,发展经济作物,这是长时间以来我国对粮食安全的方针,故C也不符合题意;只有开展国际合作,推广我国的农业技术,解决粮食非常紧张的国家或地区,才能保证全球粮食安全,故D正确。答案选择D。
【点睛】非洲最占优势的地形是高原,除西北部和南部地区外,整个非洲大陆可以看作是一个高原,平均海拔为650m,略低于亚洲大陆;但高原面积之广,则冠于各洲。
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下图)可实现完美结合。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气温越高,光伏而板发电效率降得越多,温度每升高1℃,发电效率就会下降约0.4%到0.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光伏产业进一步推广的因素有( )
A. 技术难度大 B. 投资成本高 C. 碳排放量大 D. 劳动力不足
8. 有关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叙述合理的是( )
A. 增加了发电成本 B. 不利于作物生长 C. 降低了发电效率 D. 高效利用水资源
9. 在确保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太阳能面板的发电效率最高的时段是( )
A. 夏天清晨 B. 冬天清晨 C. 夏天正午 D. 冬天正午
【答案】7. B 8. D 9. B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太阳辐射较强,太阳能资源丰富,而光伏发电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项目,西北地区由于资金力量较弱,因此会制约光伏电站进一步扩大规模,B正确;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技术难度并不算很大,A错误;碳排放量大与光伏电站扩大规模并无关系,C错误;光伏电站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并不高,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A、C、D错误。
8题详解】
“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并没有增加发电成本,A错误;光伏电板可以遮挡太阳光照,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干旱地区土地保湿,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B错误,D正确;发电效率受自然条件影响,与该模式无关,C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D。
【9题详解】
从材料可知气温越高,光伏而板发电效率降得越多,温度每升高1℃,发电效率就会下降约0.4%到0.5%,因此夏季比冬季的效率低,清晨和正午相比,正午的效率更低,综合分析可得冬季清晨的发电效率最高,B正确。A、C、D错误。
【点睛】太阳光伏系统,也称为光生伏特,简称光伏,是指利用光伏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打效应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设施。光伏设施的核心是太阳能电池板。用来发电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及碲化镉等。由于近年来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光伏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读我国煤矿主要分布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关于我国煤矿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B. 分布格局总体上是北多南少
C. 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D. 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等省级行政区
11. 甲地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
①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②产业结构单一③开采力度不足④新能源开发的冲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甲地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②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④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10. A 11. C 12. C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我国煤炭分部的最主要区域为北方地区,A说法错误;总体上呈现北多南少的格局,B说法正确;地区分布差异较大,C说法正确;山西、内蒙古等省级行政区是我国煤矿的主要分布区,D说法正确。故选A。
【1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由于长期开采煤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①对;长期依赖煤炭产业,产业结构单一,②对;山西省煤炭开采历史久,开采力度大,③错;近年来,大力进行新能源开发,会对煤炭产业带来冲击强,④对。故选C。
【12题详解】
山西煤炭主要通过铁路外运,公路运输,运量小,运价高,成本高,因此对于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所起的作用较小,①错;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④对;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②对;延长产业链,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③对。故选C。
【点睛】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
2.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大豆具有粮食和油料双重属性,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为我国2008-2017年大豆产量、进口量与消费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我国( )
A. 大豆生产集中在华北平原 B. 大豆的产量持续下降
C. 大豆的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D. 大豆进口量逐年提升
14. 我国大量进口大豆是因为国内( )
①种植面积少②生产成本低③市场需求大④水资源不足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3. C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华北平原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以及粮食商品率不如东北地区,大豆的生产集中在东北平原,A错误;图示信息反映大豆产量整体稳定,并没有持续下降,但大豆的消费量呈上升趋势,C正确、B错误;2010-2011年,大豆的进口量下降,图示时间内,大豆进口量并没有逐年提升,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较小,产量较低,而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对大豆的需求量较大,本国产量无法满足市场对大豆的需求,所以需要大量进口大豆,①③正确;国内大豆生产成本低,则利润空间可能相对较大,会促进本国大豆产量的提升,并不会大量进口大豆,②错误;我国大量进口大豆并不是国内水资源不足,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A。
【点睛】我国农业区位选择的变化:①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②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③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④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15. 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B. 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
C. 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
D.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导致环境恶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环境问题包括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由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只不过当前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尤为突出,A错误;自然灾害属于自然原因产生的原生环境问题,B错误;环境问题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区域性的,C错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使环境问题加剧,D正确。故选D。
生态效率是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的比值,其核心就是通过最少的资源损耗和最低的环境污染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长三角部分城市2008年~2019年生态效率平均值统计表
城市
上海
南京
杭州
连云港
嘉兴
黄山
生态效率平均值
1.00
0.89
0.96
0.69
0.53
1.00
16. 下列与生态效率存在正相关的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 C. 对外开放程度 D. 科学技术水平
17. 为提高嘉兴生态效率,正确的措施有( )
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②提高经济发展水平③提高对外开放程度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6. D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生态效率是“通过最少的资源损耗和最低的环境污染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故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生态效率不一定就高,A错误;第二产业比重高,可能会导致资源损耗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生态效率下降,B错误;对外开放程度高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使得生态效率下降,C错误;科学技术水平越发达,能源和资源利用率越高,消耗越低,保护环境的技术条件越高,故与与生态效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D正确。故选D。
【17题详解】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可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率,①正确;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能说明资源损耗低、环境污染轻,故不能提高生态效率,②错误;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并不能提高生态效率,③错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降低资源损耗,减轻环境污染,④正确。故选B。
【点睛】生态效率(生态文明水平)是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生态效率旨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力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其环境影响最小,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内涵,生态效率显示地方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动态关系。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受多要素的影响。下图为2017年我国两个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完成下面小题。
18. 总体来看,成都的经济辐射力较西安强,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成都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 成都科技水平更高
C. 成都与重庆形成协同效应 D. 成都交通网络更完善
19. 下列有关增强西安经济辐射力的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提升西安城市行政等级,增强服务范围 B. 提高西安经济总量,扩大西安都市圈范围
C. 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引进重量级企业入驻 D. 加快西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答案】18 D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成都与西安相比,在经济规模、资金流、技术流和人流方面都明显强于西安,成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成都科技水平更高,成都与重庆形成协同效应,在技术、资金和人才流动较快,经济辐射力较西安强;图中表示成都在交通通道、信息通道、物流方面较西安弱,西安我国重要的东西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线上,还有多条铁路与西北,西南等地区相连,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而成都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区,地势崎岖,交通网络较西安地区弱。因此依据题意,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1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示可知,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不可能再提升西安城市行政等级,A不合理;提高西安经济总量,提升西安的经济规模指数,扩大西安都市圈范围,B合理;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引进重量级企业入驻,吸收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入,提升资金流、技术流、人流的指数,增强西安经济辐射力。还可以继续加快西安综合交通建设,提升物流、交通通道指数,增强西安经济辐射力。BCD措施合理。依据题意,故选A。
【点睛】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的某些职能对其所在区域发挥着辐射和吸引的作用。中心城市与区域的关系:(1)中心城市的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和经济资源等),对周围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2)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相关区域的资源及其他发展条件的制约。(3)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关系既有相互促进一面,又有相互制约一面,其中相互促进是发展的主导方面。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主要是指:物流、人流、信息流。
20. 下图为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图中( )
A. A处位于板块内部
B. B处可能会形成海沟
C. A处岩石年龄较B处老
D. B处地壳运动较A处活跃
【答案】C
【解析】
【详解】读图,A处位于大洋边缘俯冲带,岩石年龄较位于海岭的B处老; C正确;A为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位于板块碰撞消亡边界处,不是板块内部,A错误;B处由于洋壳下岩浆上涌、遇海水冷却可能会形成海岭,B错误;B处地壳运动是张裂运动,没有A处碰撞运动活跃,D错误;故选C。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保护国际”两个非政府国际组织联合发布调查报告称,由于滥伐森林、破坏栖息地、非法贸易、捕杀食用等原因,全球634种灵长类动物或亚种中,有近半数面临灭绝危险,其中有69种灭绝的风险极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由材料可知,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污染 B. 气候变化
C. 人为因素 D. 优胜劣汰
22.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捕杀藏羚羊
C. 热带雨林的砍伐 D. 围湖造田
【答案】21. C 22. A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有滥伐森林、破坏栖息地、非法贸易、捕杀食用等,都属于人为原因,C正确。大气污染 、气候变化、优胜劣汰材料没有体现,AB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生物多样性减少,会导致生态失去平衡,其危害是无法估计的,因此,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减少人为干扰,是拯救物种的一个重要途径,A正确。捕杀藏羚羊、热带雨林的砍伐、围湖造田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BCD错误。故选A。
【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建立自然保护区。(2)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3)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
23. 人工鱼礁是一种人为的海底堆积物。在渔业资源不断衰减的今天,这些人为在海中放置的堆积物成为大海的守护者。对于人工鱼礁被称为大海守护者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全面的是( )
A. 可诱集鱼类,形成渔场,以供人们捕获
B. 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避敌的场所
C. 上升流将海底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了上来
D. 为鱼群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藏身之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口鱼礁会影响海水流动,进而扰动近海海域,导致营养物质上泛,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为鱼群集中提供条件,放置人口鱼礁的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同时为鱼类提供繁殖、生长、索饵、等场所,B正确;供人们捕获、将海底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上来、为鱼群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藏身之地表述均不全面,排除ACD;故选B。
下图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箭头方向表示纬度增大)。完成下面小题。
24. M~N的范围是( )
A. 南北回归线之间 B. 极圈与极点之间 C. 赤道与回归线之间 D.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25. 6月22日,从M到N( )
A. 昼渐短且昼均长于夜 B. 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 昼渐短且昼均短于夜 D. 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答案】24. D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据图可知,横轴是纬度从0︒到90︒,纵轴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纬度从M-N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都相等(47︒)。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地点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因此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范围,即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运动,年变化幅度为47度。D正确;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点有太阳直射现象,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最小正午太阳高度90°-(φ+δ)(φ是纬度值,δ为23.5度),因此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范围为23.5度~47之间;AC错误;极圈与极点之间的地点,有极夜现象,因此最小值是0,最大值是90°-(φ-δ),(φ是纬度值,δ为23.5度)(而其中的φ是纬度值的范围为66.5度~90度)因此,极圈与极点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范围为47度~23.5度。B错误。故选D。
【25题详解】
读图并由上题推论可知,M到N之间为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地点。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从M到N,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正确,D错误。如果是北回归线到北极圈的地点,昼渐长且昼均长于夜;如果是南回归线到南极圈的地点,昼渐短,且昼均小于夜;AC错误。故选B。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近大远小,来增去减(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距离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 下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水汽不易到达。图示区域能种植棉花的主导自然因素是有____;而该地棉花品质良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光照强、____。
(2)矿化度(单位湖水中矿物质含量)是衡量湖水咸淡的重要指标。图中咸海的湖水矿化度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流域内降水量少,造成____量小,而湖区____量大。
(3)“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与该区域相关国家在能源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分别说明“中哈输油管道”建成对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积极意义。
【答案】(1) ①. 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②. 水源 ③. 昼夜温差大
(2) ①. 入湖径流 ②. 蒸发
(3)中国:增加能源供应量;保证能源安全;实现能源供应地多元化(开拓能源进口渠道)。哈萨克斯坦:资源优势转就变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岗位。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中亚”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农业、“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区域综合认知的素养。
【小问1详解】
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有大气环境、海陆位置、下垫面状况、洋流性质等,本区域居于亚欧大陆中部,海陆位置决定了其降水量的多少;农产品品质优良与内陆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密切相关,白天气温高,光合作用强烈,制造大量的有机质;夜间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质少,积累的有机质多,所以该地农产品品质优良。
【小问2详解】
矿化度大小取决于矿物质数量的多少和湖泊中水量的多少;而湖水的多少又取决于湖水的收支差异,收入是大气降水产生的注入湖泊的河流水,支出主要是蒸发。
【小问3详解】
中哈输油管道是把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输送到我国,输出地区能够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对输入地区,是得到了相应的资源,缓解了这种资源的供需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图甲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示意图,图乙为某海洋牧场景观图。
(1)推测江苏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较少的原因。
(2)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简述其对国家安全的意义。
(3)近年来渔业资源衰退明显,试分析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并分析我国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江苏省沿海多淤泥质海岸;水质条件不太理想(或水污染严重);海水比较浅。
(2)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增加渔业产值,提供优质蛋白质,保障粮食安全;减轻我国耕地资源压力。
(3)原因: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加重等。措施:通过立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达标排放,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合理规划管理;伏季休渔、增殖放流,控制捕捞强度。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现代海洋牧场为背景材料,涉及江苏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较少的原因、我国积极推进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对国家安全的意义、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及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采取的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江苏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较少的原因主要从海岸类型、水质等方面分析。江苏省淮河下游泥沙含量大,历史上黄河改道导致其海岸为淤泥质海岸,渔业资源较少;工农业发达,海水污染严重,水质条件不是太理想,不适合鱼类生长与繁殖;海水也比较浅,鱼类生长繁殖的空间较小。
【小问2详解】
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从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耕地安全方面分析。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可以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海洋牧场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增加渔业产值,鱼类含有优质蛋白,发展海洋牧场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保障粮食安全;其他种类食物的比例增加,可以减轻我国耕地资源压力。
【小问3详解】
我国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方面分析。由于社会经济以及捕捞技术的发展,过度捕捞的现象频繁出现;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向海洋排放废水,海水污染加剧。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措施可结合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立法、防治海水污染、合理规划、控制捕捞等方面分析。通过立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达标排放,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合理规划管理;发展海洋科技;建立休渔区,规定休渔期,增殖放流,控制捕捞强度。
28.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A地区沙漠化的原因。
(2)说出近年来导致A周边地区常发生沙尘暴的气候原因。
(3)针对A周边地区常发沙尘暴的现象,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答案】(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植被稀疏,地表多疏松沉积物;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风力强。
(3)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A地区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力作用强,生态系统脆弱。再加上该地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人为因素,使得植被破坏严重,导致该地区土地荒漠化。
【小问2详解】
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在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小问3详解】
在干旱地区,沙漠的边缘,防治沙尘暴的出现,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加强环境的保护。恢复植被,加强防止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加强科普宣传,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在沙漠地区种植适宜沙漠干旱地区生长的植物。在沙漠边缘种植耐旱品种的低矮灌木和小乔木。
【点睛】沙尘暴的形成需要沙尘物质、大风以及不稳定的空气状态等三个必要条件。由于冬春季节干旱地区的降水量普遍很少。并且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也非常弱。所以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不产一滴油,现已成为我国石化产业大省。根据福建省“十四五”规划,福建将推进石化产业精细化发展,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下图为福建省石化产业分布简图。
材料二:石化产业链非常庞大,上游是石油开采、炼化和基本石化原料生产(主要产品是乙烯、丙烯、苯等),中游是化工原料生产(主要产品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等),下游则是各种深加工产业。
材料三:台湾省石化产业发展较早,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其中、下游产业陆续转移到福建。近年来,福建大力承接台湾上游产业,积极打造石化全产业链。
(1)指出台湾省目前发展石化产业的主要限制性条件。
(2)福建省石化产业呈现出____空间分布特点。简述福建省石化产业链分散在各地的主要原因____。
(3)分析承接台湾上游产业对福建石化产业链的积极影响。
【答案】(1)原料依赖进口;土地资源不足;环保压力较大;市场狭小。
(2) ①. 沿海分布 ②. 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促进产业分工,提高专业化程度;增加土地供应;协调区域发展。
(3)加强上下游产业协作;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技术创新;延长和完善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
【解析】
【分析】本题以福建省和台湾省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省土地面积小,岛上矿产资源缺乏,原料依赖进口;土地资源不足;由材料“台湾省石化产业发展较早”,石化产业三废污染严重,环保压力较大;台湾省国内市场狭小。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福建省石化产业呈现出沿海分布的特点。由材料“石化产业链非常庞大,上游是石油开采、炼化和基本石化原料生产(主要产品是乙烯、丙烯、苯等),中游是化工原料生产(主要产品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等),下游则是各种深加工产业。”可知,福建省石化产业链分散在各地,可以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上游接近北部的深水大港,方便原料的运入;南部地区距离台湾西南部港口近,承接台湾下游产业转移较早,下游产业分布在内陆和沿海地区,方便产品向国内外运输。因此能够促进产业分工,提高专业化程度;产业链分散布局,避免过分集中带来的土地紧缺的压力,增加土地供应;有利于带动各地的发展,协调区域发展。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根据福建省“十四五”规划,福建将推进石化产业精细化发展,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和“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其中、下游产业陆续转移到福建。近年来,福建大力承接台湾上游产业,积极打造石化全产业链”可知,承接台湾上游产业,有利于加强上下游产业协作;石化产业链之间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承接台湾上游产业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台湾石化产业技术先进,承接台湾上游产业有利于福建石化产业技术创新,也能延长和完善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无锡锡东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泰州靖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部分解析),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