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2天津近三年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2年天津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3 说明文阅读(学生卷+教师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天津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3 说明文阅读(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3说明文阅读解析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详解汇编天津专用docx、专题03说明文阅读原卷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详解汇编天津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说明文阅读(解析版)【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森林为什么是“水库”》一文,完成下面小题。森林为什么是“水库”朱清科①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拦洪补枯,还体现于森林各结构层次在产水、净水等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②森林通过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来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③那么,这座森林“水库”是如何自上而下调蓄水源的呢?④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据统计,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1%~34%。⑤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有拦截雨水的作用,能提高林地土壤的渗透能力。⑥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多孔疏松,透水性强,能蓄积雨水;也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还能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⑦森林“水库”不仅能够自上而下调蓄水源,还能提高水分生产力。⑧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大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增加的水分参与森林水分小循环,促进了降水的形成。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⑨人们常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事实证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例如,塞罕坝的森林每年为滦河与辽河下游地区蓄积降水、净化水质大约1.37亿立方米。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森林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是治理水土流失、助力防风固沙的有效举措,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⑩如此看来,森林真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林冠层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B.林下灌木与草本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C.林地土壤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D.森林植被的增加能影响到霜、露、雾、雨、雪及雾凇等水平降水形态。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B.使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D.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农谚,引出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④段中加点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C.第⑥段中的“主角”指的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D.本文是总分结构,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 【答案】6.D7.C8.D【解析】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由第⑧段“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可知,“雨、雪”是垂直降水形态,并非水平降水形态。故选D。7.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A.“例如”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37亿”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没与打比方的说明方法;B.“例如”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37亿”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没与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且主要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D.由第⑨段“事实证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可知,画线句子主要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故选C。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由第①段“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第③段“那么,这座森林‘水库’是如何自上而下调蓄水源的呢”,第④段“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第⑤段“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第⑥段“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尾段“如此看来,森林真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可知,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采用的是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故选D。 【天津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保护海洋,治理微塑料污染》一文,完成下面小题。保护海洋,治理微塑料污染刘诗瑶①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活动,科研工作者在海洋中均检测出了微塑料。相比大型塑料,这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肉眼往往难以辨别,更加隐蔽,不易清理,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②海洋微塑料到底从何而来?调查研究发现,一部分海洋微塑料由大型塑料碎化而来,另一部分来自流入大海的原料,如树脂颗粒、个人护理品和清洁剂中的塑料磨砂等。事实上,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全球海域都出现了微塑料。海洋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③华东师范大学施华宏教授介绍,比较大的塑料被鲸鱼等大型海洋动物误食,造成的往往是机械损伤;而微塑料过于细小,再加上本身含有增塑剂等添加剂,还能吸附环境里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毒性,进入海洋生物体后,有可能给体内器官造成更大伤害。④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的严峻性还在于微塑料的数量不断增长。有些塑料经过几百年才会完全降解,原有积累下来的大型塑料还在经历着侵蚀、风化、迁移、破碎至微小的过程,新的塑料又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旧叠加,海洋微塑料的总量令人担忧。⑤我国是塑料生产大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相关环保问题。在治理海洋微塑料污染方面,我国始终积极推进无害化处理的进程,努力从源头治理,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环境。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我国近海表层水体微塑料含量处于中低水平。在海洋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清洁海滩的活动中。随着微塑料知识的普及,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保护海洋的行列。⑥可见,加强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要在塑料产生的源头和去向方面下功夫,例如,尽量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强对微塑料的拦截和降解处理等。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还要不断提高公众对微塑料污染的认识水平,共同呵护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全球海域都出现了微塑料。B.具有一定化学毒性的微塑料过于细小,进入海洋生物体后,不会造成任何伤害。C.有些塑料还没有完全降解,新的塑料又不断产生,导致海洋微塑料总量不断增长。D.在海洋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清洁海滩的活动中。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有效措施是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B.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要加强污水中微塑料的降解处理。C.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加强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要在塑料产生的源头和去向方面下功夫。D.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只要加强污水中微塑料的拦截,就能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由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科考发现,引出对海洋大型塑料来源的说明。B.第③段中加点词“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C.第⑤段说明作为塑料生产大国,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相关环保问题。D.本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海洋微塑料污染与防治的相关知识。 【答案】6.B7.C8.A【分析】6.A.内容与第②段“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全球海域都出现了微塑料”相符;B. 内容与第③段“而微塑料过于细小,再加上本身含有增塑剂等添加剂,还能吸附环境里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毒性,进入海洋生物体后,有可能给体内器官造成更大伤害”不相符;C. 内容与第④段“有些塑料经过几百年才会完全降解,原有积累下来的大型塑料还在经历着侵蚀、风化、迁移、破碎至微小的过程,新的塑料又在源源不断地产生”相符;D. 内容与第⑤段“在海洋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清洁海滩的活动中。随着微塑料知识的普及,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保护海洋的行列”相符;故选B。7.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根据“例如”一词,分析,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本段第一句“可见,加强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要在塑料产生的源头和去向方面下功夫”分析,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加强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要在塑料产生的源头和去向方面下功夫。根据选项分析,C相符。故选C。8.A.有误。 第①段由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科考发现,引出对海洋微塑料来源的说明。故选A。 【202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阅读《长在树上的“宝石”》一文,完成下面小题。长在树上的“宝石”毛恪成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覆盆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②覆盆子学名山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因其果实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故而也叫树莓。每年二三月份,树莓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③四至六月,树莓结果。它的果实由很多小核果组成,接近球形或卵球形。依据果实不同的颜色,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红树莓最为常见。树莓果实可以鲜食,其口味独特,酸甜适中。这种鲜甜的味道,主要来源于淀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逐渐水解,转化成的可溶性糖。④树莓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例如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多,梨和柑橘的近30倍。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它是“第三代黄金水果”,欧洲人更将其称为“水果之王”。⑤树莓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很早就将树莓当作中药使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提到,覆盆子味甘、酸、平、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功效。国外也有研究表明,树莓是一种效果相当不错的减肥食品。在许多国家,树莓也都被视为药食同源的神秘果实。据说,英国皇室将树莓作为御用果品已有500年的历史。树莓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此外,树莓中钾的含量是钠的48.6倍,体现了高低钠的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肾病、高血压等也有很大益处。⑥总体来看,树莓极具开发价值,犹如长在树上的“宝石”。(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6. 下面有关树莓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树莓因果实的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而得名,还有覆盆子、山莓等名称。B. 树莓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C. 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黄树莓最为常见。D. 树莓的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7.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使用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B.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C. 使用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苹果、梨和柑橘营养丰富。D. 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苹果、梨和柑橘营养丰富。8.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文中加点词“主要”“据说”,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C. 第⑥段作者把树莓比作长在树上的“宝石”,生动形象地说明树莓极具开发价值。D.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为读者普及了科学知识。 【答案】6. C 7. B 8. D【解析】【6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其中以黄树莓最为常见”表述有误,依据原文第③段是“其中以红树莓最为常见”。故选C。【7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理解。B.“例如其维生素C的含量”属于举例子,“5倍”“1倍多”“近2倍”属于列数字,“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多,梨和柑橘的近30倍”属于作比较。作用是具体准确说明第(4)段第一句话“树莓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故选B。【8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表述有误,本文是一篇介绍树莓果实的特点、营养、药用价值的事物说明文。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天津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7 名著阅读(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7名著阅读解析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详解汇编天津专用docx、专题07名著阅读原卷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详解汇编天津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2年上海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3 议论文、说明文阅读(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3议论文说明文阅读解析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上海专用docx、专题03议论文说明文阅读原卷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2年陕西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3 名著阅读(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3名著阅读解析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陕西专用docx、专题03名著阅读原卷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陕西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