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01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0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9页。

    时间:2022.1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来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阶级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例如责备李白参加永王出兵事等)。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还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如果说,《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感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那无可如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么?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漠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人生到底是什么呢?苏轼在想:就像鸿雁飞在茫茫的天空中,偶然在雪地上停息,留下一些印迹,而后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吗?走过的路上那些模糊的印痕,星星点点,似断似连,又能够说明什么?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呢?年轻的苏轼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
    但不管怎样,人总还是要辛勤地努力吧!当年父子三人走在崤山道上,风雪交加,路途崎岖,蹇驴在颠簸中发出长长的嘶喊。这就是路。如今兄弟俩都考上了进士,从小官做起,跟各样的人打交道,疲惫、厌倦总是难免,但总还要努力走下去,这就是路。
    在苏轼的诗中,“飞鸿雪爪”的比喻从情感上说带有惆怅的意味,不像“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那样表现得洒脱。但在哲理上,它也体现着佛禅的无常观。人世无常,虽然也可以导出某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但若是以“无所住”的态度去应对无常,也可以引导出超越的旷达。在这首诗里,两种情绪同时存在。
    正像前面说过的,无奈也罢,旷达也罢,对苏轼来说,这些都不妨碍在人生道路上总须有所努力的积极态度。我们看苏轼的一生,一方面喜好老庄与佛禅,能够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但作为一个官员,他却始终是正直和富于责任感的。他任徐州太守时,黄河决堤,大水围城数十天,徐州城岌岌可危。苏轼住在城墙上的小棚子里,有家不回,以安定民心,终于率士民顶住了洪水的侵袭,贏得了极大的声誉。任杭州太守时,他为了兴修水利而疏浚西湖,留下了一条风光绮丽的苏公堤。他绝不会把自己“空”成一个对现实世界毫无意义的虚壳。
    (摘编自骆玉明《诗里特别有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的诗文最早在文艺领域中充分透露了人生空漠之感,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还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
    B.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的关键,是因为苏轼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
    C.阮籍、陶潜对政治杀戮都感到恐惧哀伤,但并没有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D.朱熹、王船山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因为他们觉得苏轼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中“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种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苏轼的影响。
    B.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些,但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影响却略胜一筹。
    C.人世无常,可以生发出无可奈何的心情,也可以生发出超越的旷达,这些都不妨碍人们在人生道路上所持有的积极态度。
    D.喜欢老庄与佛禅,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与始终正直和富于责任感是不可能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
    3.下列诗文中不能透露出人生空漠之感的一项是( )(3分)
    A.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B.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C.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飞鸿雪爪”,但作用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彼得洛芙娜搬来一个月后,房东波塔波夫老人就去世了。这座房子里就剩下彼得洛芙娜和她的女儿瓦丽娅。
    这座只有三个房间的小屋坐落在山上,小屋后面是一座凋零的花园。
    离婚后的彼得洛芙娜离开莫斯科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习惯这座空旷的小城。可是回莫斯科已经不可能了。她在这座小城的军医院找了事做,受伤的心也就暂时安定下来了。
    渐渐地,她有点喜欢上这座小城了,喜欢上了这小城冬日里洁白、温柔的雪。她渐渐习惯了小屋里摆放着的那架走了调的钢琴,习惯了挂在墙上的那些业已发黄的照片。她知道老人有一个儿子,如今正在黑海舰队上服役。
    冬天到来之后,陆续有写给波塔波夫老头的信寄来。彼得洛芙娜把这些信都叠放在书桌上。有一天夜里,她醒了过来。窗外的白雪发出昏暗的光亮。她点燃桌上的蜡烛,小心地抽出一封信,拆开了信封,环顾了片刻,便读了起来。“亲爱的老爷子,”她念道,“我从战场上下来已经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了。伤不是很重。总的来说,伤快要养好啦。”“爸爸,我常常想起你,”她接着念下去,“我也常常想起我们家这座小屋,但这些离我似乎都非常遥远。我只要一闭上眼睛,立刻就会看到:我好像正在推开小门,走进花园。这是在冬天,白雪皑皑,可是通向那座旧亭子的小径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钢琴当然已经修好啦,你把那些螺旋状的蜡烛插在了烛台上。钢琴上摆着的还是那些曲谱:《黑桃皇后》序曲和抒情曲《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门上的铃还响吗?我走的时候还是没来得及把这修好。我难道还能再见到这一切吗?我明白,我在保卫的不仅是整个国家,也在保卫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我们家的花园小屋。”“我出院后,会有一个很短的时间回家探亲。我还不能确定。不过最好别等。”她思忖,或许就在这两天内,这个陌生人就会从前线回来。
    一大早,彼得洛芙娜就吩咐瓦丽娅拿起木铲去清理通向山坡上那座亭子的小径。彼得洛芙娜修理好了门铃。她显得格外精神,面色绯红,说话嗓门特别大。她从城里请来了一位老技师,他修好了钢琴。
    彼得洛芙娜小心翼翼地从抽屉翻找出一包粗粗的螺旋状蜡烛。她把蜡烛插到了钢琴架上的烛台上。晚上,她点燃蜡烛,坐到钢琴前,顿时,整个房子都充满了音乐声。还在火车上,波塔波夫中尉就算好了,留给他待在父亲那儿的时间不超过一昼夜。火车是下午到达小城的。就在车站,中尉从认识的站长那儿了解到,父亲已经在一个月前去世了,如今在这座屋里住着的是一个带着女儿从莫斯科来的陌生的女歌唱家。站长建议中尉就别回家去了。中尉沉默了一会,说了声“谢谢”,便走了出去。穿过小城,一片暮霭中,波塔波夫终于走到了房子跟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小门,可是小门还是咯吱地响了一声。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树枝上有雪花簌簌飘落,沙沙作响。他环视四周。雪地里,一条已打扫干净的小径通向旧亭子,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亭子里,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栏杆上。远方,森林的尽头,天空雾蒙蒙一片,呈现出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怎么会是这样?”波塔波夫一脸茫然,轻声地自言自语道。
    不知是谁小心翼翼地拍了拍波塔波夫的肩膀。他回过头去。在他身后站着一位年轻的女人。“进屋吧,别在这站着。”女人轻轻说。波塔波夫一言不发。女人拽着他的袖口,沿着打扫干净的小径走向小木屋。快到台阶的时候,波塔波夫停了下来,感到喉咙里一阵痉挛,几乎喘不上气来。女人还是那样轻柔地说道:“没关系。请您别拘束。很快就会过去的。”
    他进了屋子。整个晚上波塔波夫都无法消除一种奇怪的幻觉,仿佛他处在一种飘然的、影影绰绰的,但却十分真实可靠的梦境中。钢琴、蜡烛……屋子里的一切都如他当初想看见的一样。
    彼得洛芙娜坐到钢琴前,小心翼翼地弹奏了几曲,转过身,对波塔波夫说:“我觉得我好像在哪儿见过您。”“也许吧,”波塔波夫答道,“不过,想不起来啦。”
    几天之后,彼得洛芙娜收到了波塔波夫写来的信。“我当然记得我们是在哪里相逢的,”波塔波夫写道,“可是我不想在家里对您说。您还记得1927年在利瓦季亚吗?在一条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您的倩影就永远刻在了我脑海里。当我看着您的背影远逝,我就知道,您是会让我的一生发生改变的人。可我当时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追上去。在这条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就永远失去了您。不过,生活看来对我还是很宽厚的,让我又遇上了您。如果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如果您需要我的生命,那它当然是属于您的。”
    彼得洛芙娜放下手中的信,两眼朦胧地望着窗外那白雪皑皑的花园,低声说道:“天呐,我从来没有去过利瓦季亚!从来没有!可是,现在这还有什么意义吗?该不该让他知道这一点呢?或者干脆欺骗一下我自己吧!”
    她捂住自己的双眼,笑了起来。
    创作于1943年二战期间(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标题“雪”,不仅交待了人物活动的背景,营造了一种洁净而美好的意境,还带给人以寒冷却诗意、圣洁、温暖的感受。
    B.这篇小说巧妙地发挥了书信的作用,先是借书信交待了男主人公的情况,结尾时又通过书信表达了波塔波夫对彼得洛芙娜的爱慕之情。
    C.文中划线内容让我们借波塔波夫的眼睛看到了花园、旧亭子、远处的森林、雾蒙蒙的天空以及粉红色的霞光,只有景致而已,并不能借此感知人物的心情。
    D.小说讲述了战争背景下,彼得洛芙娜经历了感情的伤痛来到陌生的小城后发生的故事,她能主动迎接生活中的新变化,让我们看到人们对爱和美的向往与追求。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善于利用景物的前后勾连来加快叙述节奏。小说中钢琴、蜡烛等景物的反复出现并前后勾连、照应可以使情节更紧凑。
    B.本篇小说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呈现的多是诗意的画面,语言简练,体现了苏联作家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作品的独特魅力。
    C.本文恰当地运用全知视角,叙事角度从彼得洛芙娜转换到波塔波夫中尉再回到彼得洛芙娜,使得主人公的形象得到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呈现。
    D.好的小说结尾,正如美人“临去秋波那一转”,让人回味无穷。本文中彼得洛芙娜结尾的“笑”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丰富的想象空间。
    8. 结合原文简析彼得洛芙娜这一人物形象。(4分)

    9. 钢琴的修复在作品中有哪些寓意?结合原文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孟子将朝王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
    孟仲子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②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注】①孟仲子:孟子的堂兄弟,跟随孟子学习。②地丑德齐:意为“地相等,德相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B.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C.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D.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存在不足的人”,是古代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B.大伦,伦常大道,指古代统治阶级所规定的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行为准则。
    C.尧、舜,唐尧和虞舜的并称,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中的圣明君主。舜将首领的位置传给尧。
    D.“唯”和“诺”都表示应答,急时用“唯”,缓时用“诺”。“父召,无诺”的意思是说“父亲召唤,答“唯”不答“诺””。
    1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通过写孟子不接受齐王的召见表明了孟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孟子认为国君应该礼贤下士,谦逊待人。
    B.在景子看来,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C.本文的可读性强,原因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于一体。
    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
    (2)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14.孟子为何不主动到朝廷见齐王呢?请结合本加以分析。(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①
    柳宗元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②情。
    [注]①愚池:柳宗元在永州冉溪边居住时,运土堆石,堵住泉水通道筑成的池子。②羲皇:指传说中的伏羲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此诗写诗人被贬永州后与谢山人清晨同游愚池的情景。“山人”指隐士。
    B.颈联对仗工整,用霞尽山远、天高雁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高远寥廓的图景。
    C.诗人为愚池所陶醉,以至把所有“机心”完全交付于当下一路美丽的风光。
    D.永州民风淳朴,世情淳厚,诗人居住在这里,仿佛生活在远古的伏羲时代。
    16.清人沈德潜评价柳诗时说:“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会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对新冠疫情防控,我们一直强调保持社交距离,实行“动态清零”的政策,而非等到疫情扩散再来补救,这就与《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主张不谋而合。
    (3)《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想象和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言之意,含蓄地表达了相思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作为与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的相遇之地,博物馆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现在,并打开心灵去接受未知的事物、全新的观念,这正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
    精美珍贵的文物、活态流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庄重严肃的革命旧址、____的世界遗产地遍布祖国大地的文化遗存和山川风物为我国博物馆提供的丰富素材和来源,也让博物馆成为重要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公共文化机构。在博物馆,历史文物并不只是时间的沉淀、岁月的陈酿,不只是一个静止的存在,更____着文化血脉,与我们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_____。置身于“活化”的历史之中,人们总能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得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____,从不忘本来中获得开辟未来的力量。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丰富多彩 流传 休戚相关 启示
    B.类型多样 传承 息息相关 启迪
    C.丰富多彩 传承 息息相关 启示
    D.类型多样 流传 休戚相关 启迪
    19.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遍布祖国大地的文化遗存和山川风物为我国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来源,也让博物.馆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公共文化重要机构。
    B.遍布祖国大地的文化遗存和山川风物为我国博物馆提供的丰富素材和来源,也让博物馆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
    C.遍布祖国大地的文化遗存和山川风物为我国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来源,也让博物馆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
    D.遍布祖国大地的文化遗存和山川风物为我国博物馆提供的丰富素材和来源,也让博物馆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公共文化重要机构。
    20.请简要分析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题。
    每个人平时都需要一定量的锻炼。在诸多运动中,健步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健步走既能强身健体,又不会对关节产生较大的损伤。但为什么有的人越走越长寿,有的人却可能走出一身病?原来,很多人都没有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一般来说,很多坚持晨练的人都会选择在太阳出来前去健步走,认为这个时间段既不会被太阳晒伤,也能呼吸到清新且多氧的空气。其实,___1___。大量数据表明,在上午这一时间段,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比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段更高。而晚上光线变差,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情况。因此,___2___。
    根据提议,每个人最好每天健步走 6000步,步数过多不但没必要,___3__。例如,走路步数过多、频率过高时,关节、肌肉都无法及时恢复常态,容易引发关节炎、韧带损伤等多种疾病。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有网友在某社交平台发布了自己的心得:“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这句话迅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人说,从外打破就会被人吃掉;从内打破就会发展、成长。
    有人说,人生也是这样,从外打破源于压力,从内打破源于动力。
    有人说,如果是个臭鸡蛋呢?从内怎么打破?从外打破也没用啊!
    有人说,就算是个好鸡蛋,母鸡不去孵,也于事无补啊!
    还有人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我觉得“打破”才最关键……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1.B (B项,“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的关键,是因为苏轼是忠君爱国……人物”错误,材料一表述为“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后一面”是指苏轼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人生空漠之感。)
    2.A (B项,“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影响却略胜一筹”错误,材料一只表述苏轼的文艺成就比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没有将他们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影响进行比较。C项,“这些都不妨碍人们在人生道路上所持有的积极态度”错误,根据材料二“无奈也罢,旷达也罢,对苏轼来说,这些都不妨碍在人生道路上总须有所努力的积极态度”,只是“对苏轼来说”。D项,“是不可能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错误,根据材料二“我们看苏轼的一生,一方面喜好老庄与佛禅,能够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但作为一个官员,他却始终是正直和富于责任感的”可知,二者是可以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
    3.D (D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是说不能主观臆断,表现的是苏轼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表现出“人生空漠之感”。)
    4. 材料一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论证思路展开。(1分)
    首先提出观点,指出苏轼之所以在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是因为他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1分)
    接着论述苏轼诗文中表现出来的人生空漠之感(退隐心理)比前人更深刻更沉重;(1分)最后指出这一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后世的影响。(1分)
    5.①材料一提到“飞鸿雪爪”是为了论证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是因为他的诗文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即人生空漠之感。
    ②材料二提到“飞鸿雪爪”是为了论证苏轼有着佛禅的无常观,为后文阐述这一无常观不影响苏轼积极的人生态度作铺垫。(每点3分)
    6.C 【解析】文中划线内容具有暗示性,如通过描写月亮升起,暗示波塔波夫内心重燃希望;通过“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表现波塔波夫内心的情感波澜。
    7.C 【解析】采用的是有限视角,不是全知视角。
    8. ①体贴别人、善解人意。当她从信中得知男主人公的期待之后,帮他实现了愿望。②热爱生活、积极主动。离婚后移居小城的她,积极拥抱生活的新变化。见到不敢进屋的男主人公,主动拉他进屋,并为他弹奏钢琴。
    ③多情、浪漫。比如修好门铃后,她对即将回来的男主人公充满了期待,兴奋得面色绯红。(一个要点2分,三个要点答及其中两个即可,若学生所答合情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9. ①心理创伤的修复。受伤的心灵就像小说中那架走了调的钢琴,钢琴修复寓有人们的心理创伤得到修复并重新奏响心灵的美好乐章之意。
    ②爱情的修复。战争背景下被冲淡的爱情乐章重新奏响。
    ③战后家园与生活的重建。战后家园重建与美好生活的乐章重新奏响。(请注意:第三个要点,学生若只答及家园重建或只答及生活修复亦可得2分。)
    10. C 解析:“无他”为固定句式,意为“没有其他的(原因)”,其前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D两项。“管仲且犹不可召”中,“管仲”作“且犹不可召”的主语,二者中间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项。
    11. C 解析:“舜将首领的位置传给尧”错误,应为“尧将首领的位置传给舜”。
    12. C 解析:“在景子看来,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无中生有。
    13 (1)译文:齐国人没有拿仁义与齐王谈论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
    解析:第一个“以”,用、拿;第二个“以”,认为;第三个“与”,和、跟;第四个“岂”,难道。以上四点 答对两点各给1分,句意2分。
    (2)译文:因此,商汤对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统一了天下。
    解析: “焉”,兼词,对于;“臣之”,以之为臣;“王”,称王,统一天下。以上三点 答对任意两点各给1分,句意2分。
    21.孟子认为,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要有事情商议,就会(亲自)前去请教有德行的臣子,而自己具有道义和仁德,并不比拥有爵位和财富的人缺少什么,所以齐王应该亲自来请教自己,而不是召见自己。
    解析:结合文章最后一段中“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等内容可知,孟子认为,自己拥有道义和仁德,若齐王真心想请教,应该亲自前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孟子正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派人来说:“我本该来看望您的,但是有畏寒的病,不能吹风。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听政,不知(您是否肯来)让我见见您吗?”
    孟子回话道:“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上去。”
    第二天,孟子出门到东郭氏家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推说有病,今日却去吊丧,也许不合适吧?”孟子说:“昨天有疾,今天好了,怎么不能去吊丧?”
    齐王派人来询问病情,医生也来了。
    孟仲子应付来人说:“昨天有王的召令,他不巧有点小病,不能到朝廷去了。今天病好了点,急匆匆赶赴朝廷去了,不知道现在到了没有?”
    孟仲子随即派了几个人到路上去拦截孟子,告诉他:“请您一定不要回家,赶快到朝廷去!”
    孟子不得已,就到景丑氏家去歇宿。
    景子说:“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这是人世间最重大的伦理关系。父子关系以慈爱为主,君臣关系以恭敬为主。我看到了齐王对您敬重,却没看到您怎么敬重齐王。”
    孟子说:“咳!这是什么话!齐国人没有一个拿仁义的道理去说给齐王听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只是)他们心里在想:‘这个君王哪值得同他去谈仁义!’那么,(对齐王的)不恭敬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至于我,不是尧、舜之道不敢在齐王面前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一个像我这样敬重齐王的。”
    景子说:“不,不是说的这个。礼的规定说:父亲召唤,儿子不能用‘诺’应答,(而要恭敬地用‘唯’应答);君王宣召,臣子不等车子驾好就动身。您本来准备去朝见,听了君王的召令却不去了,这恐怕与礼的规定不大符合吧。”孟子说:“难道能这么说吗?曾子说过:‘晋国、楚国的财富,没法比得上。不过,它们凭借财富,我凭借我的仁德;它们凭借爵位,我凭借我的道义,我欠缺什么呢?’难道这话没有道理而曾子随便说说的么?这或许是另有一种道理的罢。天下普遍看重的东西有三样:爵位、年纪、道德。在朝廷里,没有比爵位更尊贵的,在乡里,没有比年龄更尊贵的,辅助君主、管理百姓,没有比道德更尊贵的。(他)哪能有了其中一种(爵位)而轻视另两种(年龄、道德)呢?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见的臣子,要有事情商议,那就(亲自)前去请教。如果他不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崇尚道德、喜爱仁义,就不值得同他一起干事。所以汤王对于伊尹,(首先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首先也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称霸诸侯。现在天下(大的诸侯国)土地相等,德行相似,谁也超不过谁,(之所以如此)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君主)喜欢任用听从他们使唤的人做臣,而不喜欢任用教导他们的人做臣。汤王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就不敢随意召见。管仲尚且不能随意召见,何况不愿做管仲的人呢?”
    15. C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C项,“以至把所有‘机心’完全交付于当下一路美丽的风光”错误,“当路”指的是当权的人。故选C。
    16.答案 1.诗人此时虽然被贬永州,仕途失意,但本诗所写景物清静幽雅、高远寥廓.
    2.所发之情恬淡闲适、豁达洒脱,表面看并无怨愤之情;
    3.在诗人喜爱愚池和希望归隐的背后则蕴含着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无奈。
    17.(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4)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8.B(“丰富多彩”指内容丰富,花色繁多,不适合修饰“世界遗产地”,应用“类型多样”。“休戚相关”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符合语境。“流传”流行传播,一般指某种好的品德或某种陋习等,强调一种客观现象的传播;“传承”是一种主观行为,一般指好的有用的东西,适合语境。“启示”,启发指示,直接提示、揭示出事物的道理;“启迪”开导、启发,符合语境。)
    19.C
    20.①“保护者”和“记录者”写出博物馆是收藏、保护民族文物、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2分)②使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博物馆不仅对民族文化具有收藏、保护意义,还能激活历史,让参观者认识历史、了解历史;(2分)③句式整齐,结构一致,清晰明确地阐释了博物馆的特点和意义。(2分)
    21. (1)这个时间段并不适合锻炼(2分)
    (2)下午是最适合健步走的时间(2分)
    (3)还可能会伤害自己的身体(2分)
    写作
    22.(60分)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关于鸡蛋从里还是从外打破而引发的关于人生的思考。“鸡蛋”比喻人(或集体、国家),那么“蛋壳”比喻的是成长需要突破的事物,如现状、家庭出身、缺陷、限制、固有观念、困扰、磨难、逆境等。
    “从外打破”指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攻即破;或被动承受外界压力,不思反击,不堪重负以致破碎毁灭。
    “从内打破”则指主动出击,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突破;或完善自我,增强实力(抗压力),获得新生(成长)。
    网友的热议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一、鸡蛋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别人打破蛋壳之前,主动出击,自己打破蛋壳,脱离束缚,获得新的生命。
    二、自身要积极主动地成长、进步,要有不断求真求美的心,否则自己没有突破的动力和想法。从内没有打破的动力,从外打破也没有任何意义。就正如现在孩子的教育,如果孩子自身没有想要突破、追求进步的想法,无论家长学校怎么努力,都没有意义。还有网友用需要母鸡孵蛋来强调抓住机遇、借助外力的重要性。
    三、要善于借助外力,这个外力来自他人、环境,或者时代。
    四、强调“打破”的重要性,不管是借助外力还是自身努力,首先“突破”才是最重要的。
    综合以上的信息,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或者国家,想要得到发展,首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突破自我的障碍。其次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养成良好的品性,再次要善于抓住机遇,借助外力。就正如高考作文题中关于“可为与有为”的辩证关系,恰逢“可为”大好时代,要积极主动“有为”。
    行为构思上,可以概述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对待“蛋壳”的正确态度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突破、自发自主突破。接下来分析其原因,从反面进行论述,限制阻碍成长,受困意味毁灭,“从外打破”贻害无穷,再论述正确做法:要敢于直面“蛋壳”的存在、积蓄力量、完善自我、抓住突破机遇。最后联系当下,明确当代青年在时代大潮中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立意:
    1.内外兼修,打破“蛋壳”。
    2.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3.自助者天助。
    4.主动出击,涅槃重生。
    相关试卷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共4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语文 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语文 Word版 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 根据原文内容,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共5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