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6630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6630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展开: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座位号
注意事项:
拜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C.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 D.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
题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自己的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与自己的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西周宗法制下,维系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 )
A.地域关系 B.血缘关系 C.信仰关系 D.财产关系
止
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 )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3.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 )
禁
①克己复礼 ②提出“有教无类”③兴办私学 ④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局面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应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外
以下关于秦统一六国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实行发展经济、招揽人才的政策
线
③“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 ④打击匈奴势力,形成稳固的后方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
订
A. 秦 朝 B. 隋 朝 C. 宋 朝 D. 明 朝
装
7.《史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材料反映的是( )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D.北魏孝文帝改革
8.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推崇,主要是因为它( )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加强民族关系
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政权分裂与民族交融
11.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与这一“恶瘤”的产生密切相关的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黄袍加身
12.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之后最先进的工具,它是( )
A.直辕犁 B.方辕犁 C.曲辕犁 D.圆辕犁
13.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
A.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B.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
C.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突出表现
14.“汉承秦制”、“唐袭隋规”,是后人对秦汉、隋唐制度的基本概括。这里的“制”和“规”是指( )
A.封邦建国;三公九卿和察举制 B.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C.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D.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察举制
15.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执行体系日臻完备,其决策体系包括( ) A 皇 帝 尚 书 省 六 部 B. 中 书 省 尚 书 省 门 下 省
C.六部尚书省门下省D.皇帝中书省门下省
下图是秦朝与隋唐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加强皇权
C.唐代尚书省的权力最大 D.太尉的权力下放到兵部
在中国书法艺术中,某字体盛行于晋代,且“如云行流水,称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图”。该字体是( )
A.隶书B. 小篆C.楷书D.行书
============================================================================================================================================================================================================================
拜城县第一中学历史试卷第 1 页(共 6 页)拜城县第一中学历史试卷第 2 页(共 6 页)
下列反应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史实的是( )
A.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家提倡复兴儒学
B.封建帝王重视儒学,开始建立太学,传授儒家思想
C.儒学失去了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D.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新的体系
19.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孙思邈著作《千金方》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这表明他意图解决( )
A.边境危机 B.财政危机 C.政治危机 D.军事危机
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 120 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如图为某一朝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由此判断.该朝代是( )
A. 秦 朝 B. 汉朝C. 唐 朝 D. 宋 朝
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克制度。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说法正确的答案 是 ( )
A.契丹族的民族管理系统 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C.是金灭南宋的重要保障 D.适用于金统治下的所有民族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A.建立元朝 B.设置行省 C.统一蒙古 D.开凿运河
元朝行省官员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的军事权,由中央专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 其他官员一般不得干预。据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 )
A.完善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 B.改变了绝对专制的政治大环境
C.开创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强化了丞相对地方财政的控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 4 题,共 50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装
材料一:(周武王)封诸侯……封尚父于营丘,曰齐……余各依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订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疆裂土,立二等之爵。
线
——班固《汉书·诸侯王表》材料四:(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法定继承人)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问题: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2 分)
外
材料二“失在于政,不在于制”这句话中“政”和“制”分别指什么?(4 分)
禁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初年地方采取的 X 行政制度是什么?(2 分)
止
材料四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2 分)
答
阅读下列材料(12 分):
材料一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 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题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
拜城县第一中学历史试卷第 3 页(共 6 页)拜城县第一中学历史试卷第 4 页(共 6 页)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二,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8 分)
题
⑵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思考,说说你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的认识。(4 分)
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止
材料一王安石变法态度坚决,与神宗力图富强的愿望相契合。王安石吸取庆历新政的教训, 认为为政治国重在立法,改变时弊尤要“立善法”,法度立而道术明,上下各安其位。“有司议罪,唯当守法”。如果断案不依法律,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在王安石看来,人才与法度紧密联系,“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虽然王变石变法没有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外
禁
——摘编自胡昊宇《论王安石的行政法制思想》等材料二南宋儒学家多斥责王安石新学为异端邪说,认为它“于学不正”“杂糅佛道”,强调废祖宗法令“遂致邻敌外衡”“中原陷没”“皇舆僻寄于东吴”。而陆九渊作《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予以回应,称:“公以盖世之英,绝俗之操,山川炳灵,殆不世有”“指陈时事, 剖析弊端,枝叶抉竦,往往切当”“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勋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陆九渊的文章并未涉及北宋灭亡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并没有把宋亡归咎于王安石变法。
材料二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 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个朝代分别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3 分)
⑵根据材料二叙述,说出唐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有什么作用?(9 分)
⑶能体现材料三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4 分)
——摘编自李华瑞、水潞《南宋理学家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
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条件?(8 分)
线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陆九渊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态度?(4 分)
装
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 分)。材料一
============================================================================================================================================================================================================================
拜城县第一中学历史试卷第 5 页(共 6 页)拜城县第一中学历史试卷第 6 页(共 6 页)
2022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唐山十县一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唐山十县一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三国时期的学者孟康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吴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吴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版无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