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16《走向整体的世界》备考课件(全国通用)
展开二、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1.动因(1)历史原因:从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就尝试从大西洋中的岛屿获取资源。(2)经济根源:14—15世纪,随着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3)社会原因: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西欧社会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4)陆路受阻: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5)精神动力: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也成为激励西欧人出海远航的一个动因。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6)西葡支持: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2.条件:西欧人地理知识日益丰富,造船技术也不断提高,使用星盘导航。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1.新航路的开辟
2.其他航路的开辟(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2)历史活动①北半球高纬度航路:英国人卡伯特父子、法国人卡蒂埃、荷兰航海家巴伦支、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俄罗斯人都对北半球高纬度航路的开辟作出了贡献。②南半球的新航路: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7世纪,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3)主要影响: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1.(2022·山东·高考真题)如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A.小麦、玉米B.玉米、水稻C.小麦、甘蔗D.水稻、甘蔗【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白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以西亚北非为中心,向其他大洲传播,结合所学可知,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原产于北非或者西亚;黑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以东南亚和印度地区为中心,向其他地区传播,结合所学可知,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或印度,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玉米的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进而向其他地区传播,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AB项;水稻起源于中国和印度,与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2017·浙江·高考真题)哥伦布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亚大陆之间穿梭。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状况、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A.甘薯、玉米B.小麦、甘薯C.玉米、水稻D.烟草、可可【答案】A【解析】甘薯和玉米是印第安人培植的,产量比较高,能够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状况,促进人口快速增长,A正确;两河流域是最早培植小麦的地区,排除B;水稻最早是由中国人培植的,排除C;烟草和可可不能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状况及促进人口快速增长,排除D。
3.(2018·浙江·高考真题)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是在新航路开辟后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欧洲的,这种作物的交流本身也是文明链接的方式,所以②错误,排除所有含②的选项。故C项正确。
4.(2017·北京·高考真题)图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新发现》(NOVAREPERTA)”以及图片中的“罗盘”、北美洲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B正确。A、C、D三项的描述都不新航路开辟的内容或者影响,排除。
5.(2020·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
【答案】(1)路径:美洲——欧洲——欧美之外;转折:地理大发现(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2)途径:殖民掠夺、屠戮(种族灭绝);不平等贸易;命运:成为黑奴;命运悲惨【解析】(1)“传播路径”,依据材料一信息“‘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美洲——欧洲——欧美之外。“重大转折”,依据所学知识从地理大发现、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等角度分析。(2)“重要途径”,根据所学知识从殖民掠夺、屠戮、黑奴贸易、不平等贸易等角度分析。“命运”,依据材料二信息“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得出:成为黑奴、命运悲惨等。
6.(2018·上海·高考真题)地理学与“世界观”地理学被称为“历史之眼”,从中可以管窥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地图
材料二 西方地理学传入中国大事记
(1)地图C没有标明时间,推测地图的大致时间并说明理由。(2)三幅地图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有何异同?(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世界观的看法。【答案】(1)时间 :新航路开辟后,或15、16世纪之交。理由:图中已经出现美洲轮廓。(2)异:从三者的视野范围,是否持地圆学说的程度。同:三者都把自己所属地域文明置于中心位置。(3)看法:15、16世纪,西方通过新航路开辟,探索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形成新的地理认识,为其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反观中国,虽然新的地理知识在明末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但到乾隆年间,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观”仍在延续甚至强化,成为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之一,最终为近代中西方冲突埋下伏笔。【解析】(1)“时间”,由地图C中美洲轮廓的信息可推知:新航路开辟后,或15、16世纪之交。“理由”,依据地图信息得出:图中已经出现美洲轮廓。(2)“异”,依据三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三者的视野范围,是否持地圆学说的程度。“同”,依据三幅地图得出:三者都把自己所属地域文明置于中心位置。(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找出中国传统世界观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分析。“看法”,依据“西方地理学传入中国大事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5、16世纪,西方通过新航路开辟,探索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形成新的地理认识,为其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反观中国,虽然新的地理知识在明末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但到乾隆年间,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观”仍在延续甚至强化,成为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之一,最终为近代中西方冲突埋下伏笔。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全球联系初步建立1.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1)人口迁移①美洲地区:印第安人减少,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②其他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2)物种交流: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家畜家禽和农作物品种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等也流向世界各地。(3)疾病传播①内容: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②影响: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2.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2)大西洋的“三角贸易”:在大西洋的贸易中,欧洲人将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和非洲出售,在南美洲换回贵金属、蔗糖和烟草,在非洲换取黑人,再贩卖到美洲。(3)跨洋的“丝银贸易”
1.(2019·全国·高考真题)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引领开辟新航路,但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到这一地区,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因此出现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拉美移植了宗主国旧的生产方式,故选D;A、C项是拉美和美国的共性,排除; 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并不是主要原因所在,B项排除。
2.(2018·全国·高考真题)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A【解析】柱状图中的数据代表的是16—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很明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大幅增加的,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反映的是黑奴贸易这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对外殖民扩张的手段,故选A;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20世纪初,题干时间与之不符,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整个欧洲,而“日不落帝国”只体现了英国,另外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不仅仅是依靠贩卖黑奴,故属于以偏概全,所以排除C;黑奴贸易的主要意图是满足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的需要,故D排除。
3.(2020·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
【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22《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备考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22《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备考课件(全国通用),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时空定位,基础知识点梳理,聚焦高考,第二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21《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新变化》备考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21《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新变化》备考课件(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时空定位,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基础知识点梳理,聚焦高考,第二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三讲,重点探究,第四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17《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备考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17《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备考课件(全国通用),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时空定位,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基础知识点梳理,聚焦高考,第二讲,素养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