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二章《文本类阅读》专题三 核心突破五分析概括形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二章《文本类阅读》专题三 核心突破五分析概括形象第1页
    (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二章《文本类阅读》专题三 核心突破五分析概括形象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二章《文本类阅读》专题三 核心突破五分析概括形象

    展开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二章《文本类阅读》专题三 核心突破五分析概括形象,共4页。

    散文中的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景,景物;物,某自然物和人造物,包括动物、器物、建筑物之类。由于这些景、物出现在散文中不仅有其自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即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浸透了作者的情意,故称作“意象”也无妨。
    散文中的物象受文本语境的制约,因此阅读时需要依文定意,也就是说,要认真阅读文本,从中体味景、物所蕴含的意义。这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不同。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和情感意蕴,而散文中物象(意象)的意义却是临时赋予的,脱离了文本,就无所谓“意象”了。
    (2017·北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根河是鄂温克人[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节选自叶梅《根河之恋》)
    注 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1.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留在窑洞
    安 宁
    在白大路村的窑洞里,遇到祖孙两代人。
    村民都已搬迁到山下明亮的砖瓦房里了,只有两位老人,因为习惯了杏林掩映下的窑洞,便一直留了下来。尽管窑洞有些旧了,但是他们又粉刷了墙面,并将依山而建、没有院墙的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从山下开车上来,大约要十几分钟。汽车在曲折的山间小路上兜兜转转,忽然间就驶入这片开阔平坦的庭院,便很有闯入世外桃源般的“豁然开朗”。尽管庭院遗世独立般地隐匿在杏林之中,但因有二十多只鸡,一只健硕的大狗,一头哼哼唧唧的母猪,飞来飞去的鸟儿,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和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妇,便显得生机勃勃了。
    每年寒暑假,少年都会来山里陪爷爷奶奶。见我们来,少年有些羞涩,打了招呼,便转身不知去向。十几分钟后,他拎了一大袋黄杏进屋。那杏都是纯天然的,没有打药,所以许多掰开来,会看到小小的虫子,我小心地将虫子剔掉,咬一口,酸甜可口,美味极了。而更多的杏,因为来不及采摘,或者被鸟啄食,被虫啃噬,纷纷坠落在地,他们便捡了,堆在粗陶大瓮里任其腐烂后,再将杏仁挑拣出来,积攒多了,拿去山下卖掉。
    男孩的爷爷是村里的小学老师,在这山村里教了一辈子书,老了,依然哪儿也不想去,还是守着这一片日渐茂密起来的大山。日复一日地安静过着,日常生活在这里,犹如深蓝天空下的云朵,有亘古不变的白和永恒不逝的美。一切似乎都是千篇一律的,人生中的起伏,犹如一滴水,落入广袤的大地,什么也没有留下,便消失不见。可恰恰是这样单调的咏叹调一样的重复,才保持着人生中可贵的静寂。外界再怎样喧哗骚动,甚至男孩的父亲在镇上挣了多少钱,有着怎样与他们不同的热闹生活,都与他们这一代老去的人无关。他们只想守着这一片树木繁茂的大山,守着这几十年住过的旧窑洞,就像一枚秋天的山杏,即使是腐烂坠落,也要投入大地的怀抱。
    像这样的人家,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准格尔旗大大小小的村庄里,似乎正在慢慢地变少,但又体现出不一般的顽强,他们就像一棵棵质朴、蓬勃的杏树,生生不息地停驻在这片因煤炭闻名的大地上,他们在蜂拥进城市的人群中,选择像父辈们一样,后退,留守在村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于远离城市喧哗的田园中,安静地守候。
    听着车外不时传来的汽车急促的不耐烦的喇叭声,在车灯到处闪烁的疲惫、烦躁且拥堵不堪的入城路上,我又想,那样的窑洞,如果老人们不在,大概是留不住那位少年的吧。——那它能留得住未来老去的少年的父亲、老去的少年吗?那它还能留得住美味极了的有小虫子的杏果吗?(选自《散文》2017年第2期《留在村庄里的人们》,有改动)
    2.概括窑洞的生活环境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杏林掩映,破旧但干净,庭院开阔平坦。②安静,遗世独立,如世外桃源一般。③富有生机。④与自然融为一体。
    3.简析“杏”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抓住山村典型事物,突出乡野气息,为文章增添了一份田园趣味。②文章先后用“杏林”“黄杏果”“腐烂的杏果”“杏树”“美味极了的杏果”等隐隐串起全文内容,起到结构文章的线索作用。③具有象征意味(或暗示文章主旨),说明留守村庄中的人们,与大地的关系亲密,默默无声地生活,就像山杏一样,即使腐烂、坠落,“也要投入大地的怀抱”“什么也没有留下,便消失不见”。
    1.分析物象特点、作用的前提——圈点阅读
    圈点阅读是一种跳跃式、筛选式阅读,即只阅读与物象有关的文字。对描写物象相对集中的文字,要细读,作圈点式阅读,即圈点勾画出那些点明物象特点的文字,以及与它有关的议论抒情性文字。
    2.分析物象特点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二是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三是物象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物象作用
    (1)分析主体物象作用
    主体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穿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作用:①线索作用,把众多材料组织在一起;②象征作用,它象征某种意蕴,隐含主旨;③衬托作用,在写人散文中借物写人,衬托人物形象;④寄托作者感情。
    (2)分析次要物象作用
    ①结构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②内容角度:充实内容,升华深化主旨,寄托作者感情。
    ③主体形象角度: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有所不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也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当然,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三坊七巷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据统计,这里先后出过十位尚书、十位总督、三位海军总长、一百五十一位进士,以及众多的诗人学者。衣锦、文儒、光禄、朱紫,但看这些命名,代表是渊博、儒雅、高贵和韵致。光禄坊有一座“光禄吟台”,现在成了榕城诗人墨客命诗歌吹的场所。吟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熙宗年间。当时的福州太守程师孟,善文墨,有政绩,修道山亭,曾请文豪曾巩作《道山亭记》。程太守常小憩光禄坊,闽山保福寺僧人为此镌刻“光禄吟台”以彰其德。曾任光禄卿的太守有感赋诗曰:“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南朝颜延之,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每忆登临却自回。”睿智若此,谦恭若此,由此可见其风雅。(节选自谢冕《一条街浓缩了一个时代》)
    请根据该段的诗句,简要分析程太守的形象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喜独来”写出程太守的闲适、清雅;②“野僧题石作吟台”写出程太守有德政、受爱戴;③“无诗可比”“却自回”写出程太守的谦恭、睿智;④赋这首诗表现程太守风雅、善文墨。
    1.阅读要特别关注三类文字:一是文中少量的、分散的人物描写文字(因为散文写人不像小说那样集中、饱满),二是关于人物叙事的文字,三是针对人物展开的议论、抒情文字。
    2.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精神等特点。散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同小说一样,即要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写(正衬、反衬等)。所不同的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像小说中的那样丰满、完整,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集中概括。此外,散文中作者的议论、抒情文字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
    3.适当关注散文的写人类型,有助于掌握人物的精神品质。
    散文写人,重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写历史之人,写功成名就之人,写作者敬仰之人。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推崇。所以,掌握了人物形象的分类,在分析作者思想感情上就可以事半功倍。
    ①从时间上分,有历史之人、追忆之人、现实之人等。
    ②从身份上分,有功成名就之人、对作者产生重要影响之人、生活中平凡之人等。
    ③从作者态度上分,有作者敬仰之人、批判之人、同情之人、褒贬不一之人等。
    ④从写作目的上分,有追念亡人、激励后人、引人深思、博人同情等。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5 小说(分析概括形象)(讲义):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5 小说(分析概括形象)(讲义),共20页。

    (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五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 核心突破一准确断句: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五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 核心突破一准确断句,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语境,顾前后,析词性,明语法,识虚词,辨句式,据修辞,巧判断,熟典章,谙文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五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 核心突破五精准翻译句子(二):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五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 核心突破五精准翻译句子(二),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义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活用实词,介宾短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