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含答案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11土壤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11土壤含答案,共7页。
[题组冲关]
题组一 土壤的垂直剖面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右图示意某地自然土壤剖面,甲、乙、丙、丁表示不同土层。据此完成1~2题。
1.营养物质最丰富的是( )
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丁层
[答案] A
2.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的是( )
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丁层
[答案] D
[核心精要]
一、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的关系
2.成土母质与土壤
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化学成分对土壤质地和化学元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3.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4.气候与土壤
5.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6.人类活动与土壤
题组二 土壤肥力
3.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而此消彼长。右图中虚线①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约为4%和46%。适宜多数植物生长的理想的土壤空气和水分的比例变幅在(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的组成比例常常共同影响着土壤的热量状况。当水分过多时,空气就会受到排挤,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影响植物生长;如果空气过多而水分缺少,则会造成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植物就会枯萎。性状良好的土壤,则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适宜多数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的空气和水分组成比例一般在20%~30%。]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受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据此完成4~5题。
4.自然发育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是( )
A.黑土 B.红壤 C.水稻土 D.寒漠土
5.在适宜的日照和湿度条件下,岩石表面发育为“年幼”土壤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的沉积作用 B.风力的侵蚀作用
C.苔藓类生物活动 D.高等植物的生长
4.A 5.C [第4题,黑土区,年均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速度慢,土壤中有机质积累多。红壤区,水热充分,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质流失,肥力较低。水稻土属于耕作土壤,非自然发育而成。高寒地区植被稀少,土壤发育程度较低,有机质含量少。第5题,岩石发育为土壤需要经过外力的风化作用形成成土母质,并有生物提供有机质。高等植物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难以在成土母质上直接生长,而苔藓类等低等生物生命力较强,可以在成土母质上生长并提供一定的有机质,发育为“年幼”土壤。]
右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①~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 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7.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6.C 7.A [第6题,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与地质密切相关)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第7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植被是提供有机质的。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
题组三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8.下表是我国三个地区地带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统计。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地形 C.人类活动 D.气候
D [我国南方的红壤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的环境使微生物活动旺盛,分解有机质速度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而且植物生长旺盛,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速度快也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
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9~10题。
9.图中影响土壤形成的最活跃的要素是( )
A.风化基岩 B.气候 C.地形 D.生物
10.图示区域( )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
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D 10.A [第9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第10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①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②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③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④错误。]
二、土壤的肥力
1.土壤的肥力特性
(1)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2)土壤肥力概念:土壤具有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3)土壤的物质组成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理想土壤成分体积比例图的判读方法
理想土壤成分体积比例图的判读关键是抓住有机质、矿物质、水分、空气所占的比例。在理想土壤中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空气和水分共占50%,且各自在20%~30%。故图中A为矿物质,B为有机质,C、D为水分或空气。
学习心得:
考试要求
1.通过野外观察,认识自然土壤剖面及耕作土壤剖面。
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及各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土类
主要分布地区
有机质含量(%)
统计的标本数
暗棕壤
东北地区
2.14~16.4
29
棕壤
山东半岛
2.07~7.05
32
红壤
南方低山丘陵
0.52~1.95
47
土壤组成
状态
理想土壤体积比例(%)
肥力特征
作用
对肥力的影响
矿物质
固
45
经风化分解,释放出如钾、磷、钙、镁等矿物养分
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有机质
固
5
提供氮素养分,释放二氧化碳
水分
液
20~30
此消彼长,影响土壤的热量状况,供应养分和水分
空气
气
20~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7水循环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3地球的历史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17城镇化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