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卷化学含答案
展开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
化学科试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K-39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B. 将标况下VL A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M)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液态氯化氢、熔融氢氧化钾、固体硫酸钡都是电解质
D.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2.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L−1NaOH溶液:Na+、K+、、
B. 0.1 mol·L−1FeCl2溶液:K+、Mg2+、、
C. 0.1 mol·L−1K2CO3溶液:Na+、Ba2+、Cl−、OH−
D. 0.1 mol·L−1H2SO4溶液:K+、、、
3.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和混合溶液与足量NaOH反应:
B. 中加入过量溶液:
C. 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双氧水:
D. 将标准状况下112mL氯气通入10mL浓度为1的溴化亚铁溶液中:
4. 将0.4gNaOH和1.06g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A. B.
C. D.
5.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 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5 B. 11∶3 C. 3∶1 D. 4∶1
6. 在碱性溶液中与反应生成、和,消耗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则x的值是
A. 2 B. 3 C. 4 D. 5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将14%的KOH溶液蒸发掉100g水后,变为28%的KOH溶液80mL,该8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25mol/L
B. 将质量分数为98%的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质量分数大于49%
C. 某溶液的密度为1.2,的质量分数为5%,1L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5mol
D. 1mol氧气在放电条件下,有30%转化为,则放电后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35.6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和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
B. 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分子数目为0.46
C. 1.12L含有3.4个质子
D. 2.7g铝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9. 一块11.0g的铁铝合金,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合金完全溶解,然后加至溶液中无存在,加热除去多余的,当加入200mL 6 NaOH溶液时沉淀量最多,且所得沉淀质量为26.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合金中铁的质量为5.4g
B. 所加的稀硫酸中含0.6mol
C. 合金与稀硫酸反应共生成0.45mol
D. 该合金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10. 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W可能是
①C、O2②AlCl3、NaOH ③Fe、HNO3④S、O2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1. 将和X气体分别通入溶液中,未见沉淀生成,若同时通入,有沉淀生成,则X气体不可能是
A. B. C. D.
12. 实验室通过称量样品受热脱水前后的质量来测定x值,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的是
A. 实验前试样未经干燥 B. 试样中含有少量碳酸氢铵
C. 试样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D. 加热过程中有试样迸溅出来
13. 下列实验操作、方法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A. 图①为制取少量氧气并可以控制反应停止
B. 图②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 图③为比较高锰酸钾、氯气和硫的氧化性
D. 图④为配制100mL2mol/L稀硫酸溶液
14. 将22.4 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生成氮气的体积11.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NO2 B. N2O3 C. N2O D. N2O4
15. 用图中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预测不一致的是
| ①中的物质 | ②中的物质 | 预测现象 |
A | 浓氨水 | FeCl3溶液 | ②中有红褐色沉淀 |
B | 浓氨水 | 浓盐酸 | ③中有白烟 |
C | 浓硝酸 | 淀粉KI溶液 | ②中溶液为蓝色 |
D | 饱和亚硫酸溶液 | 蓝色石蕊试液 | ②中溶液先变红又褪色 |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钛合金密度较小,常温下特别稳定,耐酸碱腐蚀,韧性好,高温下海绵状钛能与氧气反应,是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的必须金属材料。
I.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还含有少量、等杂质)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酸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写两种)。
(2)中Ti的化合价为_______,“酸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加入铁屑的作用是_______。
(4)①实验室完成“操作I”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废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②实验室完成“操作Ⅱ”包括的具体操作有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II.以为原料,采用亨特(Hunter)法生产钛的流程如下:
(5)沸腾氯化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制备海绵钛中Ar作用是_______。
17. 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分别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
已知:①NO与可发生反应
②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
③在溶液中存在平衡(棕色)
I.关闭,打开,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
(1)反应开始前,打开,通入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水,其作用是_______。
(3)装置F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
II.关闭,打开,探究NO与的反应并制备。
(4)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
(5)若省略装置C,则进入装置G中的气体除、NO外,可能还有_______(填化学式)。
(6)测定反应后装置E中的含量,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可将还原为,为测定样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该小组同学称取a g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所得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的酸性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b mL酸性溶液。
①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
18. 铜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
(2)已知高温下比CuO稳定,从核外电子排布角度解释高温下更稳定的原因_______。
(3)配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配体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配合物所含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M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铜与M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上图晶胞中,其中原子坐标参数D为(0,0,0),E为,则F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
②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该晶体中Cu原子和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pm(写出计算式)。
19. 奈必洛尔是一种用于血管扩张的降血压药物,一种合成奈必洛尔中间体G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反应①反应类型_______。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A→G分子中具有手性碳的分子有_______个。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I.苯环上只有三个取代基
II.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4组吸收峰
III.1mol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生成2mol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
化学科试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K-39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适当升温 ②. 延长酸浸时间
(2) ①. +4 ②.
(3)将还原成
(4) ①. 漏斗和玻璃棒 ②. ③. 蒸发(加热)浓缩 ④. 冷却(降温)结晶
(5)
(6)作保护气
【17题答案】
【答案】(1)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
(2)除去挥发出的硝酸杂质
(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色
(4)吸收未反应完的NO,防止污染空气
(5)
(6) ①. ②.
【18题答案】
【答案】(1)
(2)亚铜离子核外电子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
(3) ①. 和 ②. 直线形 ③.
(4) ①. ②.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对氟苯酚或者4-氟苯酚 ②. 氟原子和酯基
(2)取代反应 (3)
(4)2 (5)和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卷(月考): 这是一份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卷(月考),共11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卷化学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卷化学PDF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