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案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走进文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语文年级/册六年级上册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难点名称理解人活着的价值,人生的意义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做一个合格的,有担当的中国人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从小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坚守中国心,好好学习难点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有感情的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感受 作者表达的中心情感和思想,老师再引导和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一、走进文本1、通过对前面几篇文章的学习,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回答。2193610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课件出示: 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诗人臧克家在事别十三年后依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1、从导读中,我们得知这节课有哪些学习任务?(课件出示导读内容)学生总结概括。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②理解诗歌的含义③从诗歌中得到什么启示2、教师点评。【过渡语】同学们,在过去诗歌都是可以配上音乐唱出来的。所以诗歌本身就有一种节奏,像音乐一样。读诗歌跟读文章不一样,诗歌的朗读更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我们已经学了不少诗歌,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运用以往的朗读经验将这首诗的节奏读准确!3、分小组进行朗读。要求:将诗歌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注意节奏的停顿。(课件出示朗读要求)4、组长反馈,组内的朗读形式及理由。指名小组朗读展示,其他组纠音、补充。预设:学生纠音/在本首诗歌中有个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这个字藏在这里——(课件出示诗歌第二小节) “呵”,这个字有几种读音?可以读he第一声,也可以读a。he的读音可以组词呵斥和笑呵呵,在文中应该读he。5、读一读,体会体会,(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说说你听到的感受和对本句的理解。预设:我听到了一种骄傲,自豪的感情。这些人感觉自己骑在别人头上很骄傲,很自豪。教师点评,全班齐读5、同学们,把握好节奏,是不是就是有感情地朗读了呢?预设:不是,还需要理解诗歌意思才能知晓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 赏析文本1、通其意才能知其情。思考讨论:(课件出示讨论内容)1)       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预设:学生反馈,教师结。(课件出示诗文层次及其内容)     第一部分(1) 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通过参加鲁迅纪念活动而提出对生与死的不同观点。     第二部分(2--4)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     第三部分(5--7)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2、教师提出质疑:如果第二部分的内容改成有的人/欺压老百姓;有的人/为人民服务,行不行?请陈述你的理由。3、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本篇诗歌的结构是——总分结构。从第一节内容中我们可以得知本篇诗歌主要写了两种人。 (课件出示第一小节内容) 预设1) 一种是——活着却死了的人,另一种是——死了却还活着的人。(板书:虽生犹死 虽死犹生)2)       对待不同的人,势必也会有不同的情感和语气,请同学们尝试着自由朗读本小节。指名朗读。3)       从刚才的朗读中,有谁听出了作者对这两种人的态度分别怎样?预设:对待第一种人是批判的态度,对待第二种人是歌颂的态度。(板书:批判  歌颂)男、女分别齐读本小节。4)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心中还存在什么疑问?预设:为什么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5)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谁愿意试着解答?指名回答。预设:有的人虽然活着,但是做的事情却让人很厌恶,有的人虽然死了,但是他仍然被人们所纪念着,怀念着。教师点评,学生补充。      4、诗歌的学习除了可以从结构、内容入手,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赏析?预设:表达方式/写作手法。(板书:写作手法)5、分小组内合作探究,你们针对诗歌的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方面发现了哪些的特点?预设2:表达方式1)      我发现诗歌的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在每一小节中,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的意思是相反的。比如第二小节:前两句写的是“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后两句写的是“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2)        分两大组朗读文本A\B\C组读每一小节的前两句,D\E\F组读后两句。体会对比的好处。学生自由回答,说感受。(板书:对比)3)       教师小结——对比,就是把事物形成比照和相辅相成的呼应关系。此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过渡语】小组内还有成员有补充吗?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1)      我还发现作者在写这首诗时,前面写了两类人对人民的做法,后面就会写出他们的结果。比如说:第二节写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第五节就写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2)       这可是个独特的发现。看看,作者写的几类人,是不是做法和结果一一对应着?这种表达方式叫——3)       对照(板书:对照)4)        我们再对照着读一读,女生读做法,男生读结果。注意朗读时的语气和情感。5)        你愿意做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6)        教师点评,小结:同学们,我相信,他们说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的想法,也一定是每一个读到这首诗、读懂这首诗的人共同的想法。我们作为一名有中国心的青少年,应该在自己的学习中本着为人民为祖国贡献的态度,努力向上。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有的人
    ————记期中考试成绩有感有的人醒着,
    他已经睡了;
    有的人睡了,
    他还醒着.
    有的人身板笔直:“呵,我多认真!”
    有的人
    头撑在胳膊上给大脑补能量.
    有的人
    硬撑着只做好表面现象;
    有的人
    情愿稍作休息,等着全力以赴.
     只做表面现象的,
    试题把他击垮;
    懂得思考运用的,
    知识永远眷顾他!
    把“好形象”留给老师的,
    形象比牛奶坏得更快;
    只要考试来到的时候,
    到处是红红的叉叉. 只做表面现象的人,
    他的收获可以看到;
    懂得思考运用的人,
    结果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小结总结:同学们,生命的可贵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我们应该在自己的生命上增添一抹光辉,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上册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揭题,预习反馈,师生活动,当堂训练,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学习探究,领会内涵,体会写法,深挖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