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练习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历史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地方: 废行省,设三司
手工业:棉纺织业,制瓷业
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废丞相、撤中书省,直辖六部
时间1368年,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南京)
一 郑和下西洋 二 戚继光抗倭三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①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最主要目的)
② 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郑和(1371年—1433年),明代杰出的航海家。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回族,云南昆阳人。 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1371—1433)明代杰出的航海家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1405-1433年,先后7次下西洋
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的船队携带了哪些物资?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最多时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每次出海2.7~2.8万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论?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
1405—1433年,7次
多则200多艘,最少一次也有60余艘
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8米)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492—1504年,4次
2.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历史意义)?
1.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倭寇走私、抢劫,损害百姓生命财产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声名远扬。
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台州九战九捷,消灭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倭寇
倭患基本解除,抗倭斗争取得胜利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 ( )
2.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 ) A.菲律宾群岛B.波斯湾沿岸 C.印度半岛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A.蔡伦 B.毕升 C.郑和 D.郑成功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获奖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印度洋,东南亚,三宝太监,基本概况,明成祖·朱棣,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刘家港,满剌加,榜葛剌,木骨都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精品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郑和是谁,西洋在哪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的航线,郑和下西洋的特点,何为倭寇,戚继光是谁,戚继光的结果,台州九战九捷,福建广东平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x、趣说抗倭英雄-戚继光mp4、郑和初下西洋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