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克和千克40-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克和千克40-人教版第1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克和千克40-人教版第2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克和千克40-人教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初步感知,操作探究,联系生活,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通过猜一猜、掂一掂等活动,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估量物体质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2、用比较法估计物体的质量。
    教具:2分硬币、盐(500克)两袋、多媒体课件
    学具:2分硬币、口香糖、瓜子、饼干、糖果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游戏激趣。
    同学们,你们玩过萝卜蹲的游戏吗?(个别生答)玩过。玩过的学生做示范。
    苹果组小朋友说,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香蕉蹲(由组长选择哪个水果蹲)
    香蕉组小朋友说,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葡萄蹲(由组长选择哪个水果蹲)
    葡萄组小朋友说,葡萄蹲,葡萄蹲,葡萄蹲完桃子蹲(由组长选择哪个水果蹲)
    桃子组小朋友说,桃子蹲,桃子蹲,桃子蹲完西瓜蹲(由组长选择哪个水果蹲)
    西瓜组小朋友说,西瓜蹲,西瓜蹲,桃子蹲完xx蹲(由组长选择哪个水果蹲)
    今天我们每组派两名同学来一起,有请我们的小帅哥,站成两排,由从苹果组开始。
    这个游戏玩起来轻松吗?(生答轻松),现在我们要增加游戏的难度了,请站在前面的学生背着后面的同学,再来玩水果蹲的游戏。几轮过后,问玩游戏的学生,有什么感觉(背上的人太重了)
    2、小结并揭示课题:表示物体有多重,要用到质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克和千克这对好朋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3、出示主题图找克和千克。
    生活中经常用到克和千克。瞧,三位小朋友去超市啦。他们在哪发现克和千克呢?
    4、说说生活中你见过的克和千克。
    孩子们,在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克和千克?谁来把你课前调查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老师可提示看看带来的东西)
    学生汇报自己带来的物品的质量。(介绍:克和千克的英文名字分别是“g” 和“ kg”,如果在表示物体质量时使用上它们,全世界的人都认识。)
    大家的调查做得非常好!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让我们知道了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生答)作单位。
    二、操作探究、感悟新知
    (一)感知克,建立克的观念
    1、设疑:1克有多重呢?这样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约是1克。
    2、掂一掂: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组长将硬币发给组员掂一掂。静静感受,把这1克的感觉牢牢的记在心里,记住了轻轻地放在桌面。
    3、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4、找一找:大家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 找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用你的生活经验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约重1克呢?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秤。
    1、10个100克是多少?(我们已经知道10个1克是10克、10个10克是100克,那10个100克是多少?(板书1000克)它的质量又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2、老师手里有两袋食盐,一袋500克,那么两袋是多少?
    生答:500克+500克=1000克
    请同学们掂一掂两袋食盐,跟干菜的一克比一比,你有什么感受?
    生答:1000很沉。
    (三)克与千克的关系
    将两袋盐放在盘秤上。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那就是几千克?(板书1千克)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而盘秤验证的结果是1千克,也就是说1千克和1000克?哪个孩子能上来用一个符号将它们连接?
    为了使用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
    强调读法:谁愿意来读读这个等式,让人一听就知道等号两边的单位不一样。
    你还能创造这样的等式吗?(如2000克=2千克)
    3、认识各式各样的称
    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 生活中的秤有很多,你认识哪些秤?在哪里见过?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秤,你认识吗?(展示图片介绍各式各样的称)
    下面我们就请生活中最常用的盘秤来帮助我们验证“掂得准不准”。(出示盘秤)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重1千克)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
    (四)感知千克,建立千克的观念
    1、掂一掂:我们已经知道1千克=1000克,想感受1千克有多重?请孩子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开始吧。
    2、说一说:
    有什么感觉?与1克比呢?所以平时我们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一般用克作单位,表示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找生活中质量是1千克的物品。
    孩子们,你们都感受到了1千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习惯用“斤”和“两”来表示物体有多重。
    教师板书:1斤=10两、一斤=500克、2斤=1000克=1千克
    4、认秤
    认识了各种秤,老师在周末时买了一些东西,你们帮老师看看这些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好吗?
    出示实物图,学生看秤说物体质量。
    (老师买了香蕉,用的是什么秤?质量是多少?你是怎样看的?你是怎么看出是1千克?----看指针和看用什么做单位)
    (电子称多方便,质量、单价、总价一目了然,老师希望孩子们多学知识,将来发明出更先进的秤,好吗?我等着用你们发明出来的秤。)
    3、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四、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指名或全班同学一起做一做。
    这节课孩子们学得真不错!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补充课题:认识克和千克)回家以后,你准备怎样跟爸爸妈妈说这节课的收获?
    1、认识了几种秤和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分别用g和kg表示。
    2、知道了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一般用克作单位,表示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通过掂一掂感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4、知道1千克=1000克
    五、课堂总结,知识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质量还没有了解和感受过,课后有两个小调查要孩子们完成。
    1、到超市看看你想知道的物品的实际质量是多少。
    2、跟妈妈到菜场买菜,看看妈妈买了什么菜,各种几千克。再帮拧一拧,你能拧几千克的物品。
    六、板书设计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做单位。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做单位。
    500克+500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七、课后反思
    1.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质量单位,所以有些陌生,理解起来也不是很容易,而且学生很容易将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混淆。
    2.学生很容易判断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但是在选择单位的时候可能会不去考虑填入之后的结果,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1克大约是2分硬币那么重,1千克大约是一袋食盐那么重。
    3.在本节课中,只有个别学生亲自称量了物体,在对秤的使用上如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亲自去称一称物品的质量,就更能增加对克的和千克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形成克和千克的观念。

    相关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共5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应用拓展,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8 克和千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8 克和千克教案及反思,共6页。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