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含答案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12基因的分离定律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12基因的分离定律含答案,共10页。
考点过关练12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试要求1.相对性状的判断 2.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题组冲关]题组一 相对性状的判断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绵羊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D.家鸽的长腿和毛腿B 番茄的红果和圆果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水稻的早熟和晚熟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绵羊的长毛和狗的短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家鸽的长腿和毛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2.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表现甲、乙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实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实验结果。若甲性状为显性,则可用来说明实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实验组合是( )①♀甲×乙→F1呈甲性状 ②♀甲×乙→F1呈乙性状 ③♀乙×甲→F1呈甲性状 ④♀乙×甲→F1呈乙性状A.②和④ B.①和③C.②和③ D.①和④A 本题可用反证法推导,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甲性状为显性,则乙性状必为隐性。假设甲为显性纯合子,♀甲×乙、♀乙×甲,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都应该表现出甲的性状,②和④与假设相矛盾,可以用来说明实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3.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的是( )A.红花×红花→全为红花B.白花×白花→全为白花C.红花×白花→红花∶白花=1∶1D.红花×红花→红花∶白花=3∶1D A、B项亲代可能为纯合子自交,后代都只有一种表型,不能判断显隐性;C项为测交,亲子代都有两种表型,不能判断显隐性;D项亲代只有一种表型,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能判断显隐性。4.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组别杂交组合子代表型及其数量①甲(顶生)×乙(腋生)101腋生,99顶生②甲(顶生)×丙(腋生)198腋生,201顶生③甲(顶生)×丁(腋生)全为腋生A.顶生,甲、乙 B.腋生,甲、丁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B 根据杂交组合③可以看出,后代全为腋生,因此可以确定腋生为显性性状,顶生为隐性性状。由于杂交组合③的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因此亲本全为纯合子,即甲为隐性纯合子,丁为显性纯合子;而杂交组合①和②的后代均发生1∶1的性状分离,因此可以确定乙和丙均为杂合子。题组二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1.下列关于纯合子、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的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子C.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杂交后代全是杂合子D.两纯合子异花传粉,后代一定是纯合子A A项正确,纯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所以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B项错误,杂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如Dd,其自交后代中有DD和dd两种纯合子出现。C项错误,纯合子dd和杂合子Dd杂交,后代有dd纯合子出现。D项错误,纯合子dd和纯合子DD异花传粉,后代为Dd杂合子。2.老鼠毛色的黑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是研究人员进行的三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由此可知( )组别杂交组合子代表型及其数目①甲(黄色)×乙(黑色)黑色(6只)、黄色(4只)②甲(黄色)×丙(黑色)黑色(7只)、黄色(8只)③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12只)A.甲是杂合体(子) B.乙是纯合体(子)C.丙是纯合体(子) D.丁是纯合体(子)D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由第③组实验可知,黑色是显性性状。①②组都有性状分离,所以乙、丙是杂合体(子),甲是隐性纯合体(子),丁是显性纯合体(子)。3.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将A、B、C、D、E、F、G七棵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从理论上讲,子代高茎豌豆植株中高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实验组合A×BC×DE×FG×D子代高茎2102029矮茎725190A.10% B.25%C.50% D.66%A A、B组合的子代为高茎∶矮茎=21∶7,即3∶1,符合杂合子自交后代分离比,理论上讲,高茎纯合子为7株;E、F组合的子代为高茎∶矮茎=1∶1,符合测交类型,子代高茎全为杂合子;C、D组合的子代全为矮茎,则C、D也是矮茎;G、D组合的子代全为高茎,则子代高茎全为杂合子。因此,子代高茎豌豆中高茎纯合子的比例为7/(21+20+29)×100%=10%。4.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B.纯合子杂交后代可能是杂合子C.杂合子的亲代一定为杂合子D.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是纯合子C 杂合子的亲代可能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5.下列关于遗传学概念或遗传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的长毛和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B.表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一定相同C.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子代一定为纯合子D.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答案] D题组三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1.下列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C.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D.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C 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项正确;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互不融合,B项正确;生物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等,一般雄配子的数目多于雌配子的,而且孟德尔认为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但没有提出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的假设性解释,C项错误;遗传因子在配子中成单存在,即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项正确。2.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A 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他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项错误。“测交实验”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B项正确。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时运用的“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C项正确。“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D项正确。3.两只黑毛豚鼠,生了一只白毛豚鼠。若再生两只豚鼠,都是黑毛的概率是( )A.1/2 B.1/4C.3/4 D.9/16D 假设相关基因为A、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Aa×Aa,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黑毛的概率为3/4。若这对豚鼠再生两只豚鼠,它们都是黑毛的概率为(3/4)×(3/4)=9/16。4.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请分析右图杂交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1)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________性状。根据实验二可以判断,豌豆子叶的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2)实验一中,亲本黄色子叶(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绿色子叶(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3)实验二中,F1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有两种,一种是YY,另一种是________。这两种基因型中,YY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4)实验二中,F1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是3∶1,主要原因是亲本黄色子叶(丁)中的等位基因Y与y在减数分裂时随________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丁产生的配子中Y∶y=________,体现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解析] (1)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子叶颜色)的不同表现类型(黄色与绿色),叫作相对性状。实验二中,亲本黄色子叶(丁)的自交后代有黄色和绿色,因此,黄色是显性性状。(2)由于已经判断出黄色是显性性状,绿色是隐性性状,实验一中,F1黄色与绿色之比为1∶1,所以,亲本黄色子叶(甲)的基因型是Yy,绿色子叶(乙)的基因型为yy。(3)实验二中,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yy=1∶2∶1。(4)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因此,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丁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Y∶y=1∶1。[答案] (1)相对 黄 (2)Yy yy (3)Yy 1/3 (4)同源 1∶1[核心精要]一、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1.定义法(杂交法)(1)若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如高茎×矮茎→子代全为高茎⇒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2)若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出两种性状,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只能采用自交法。2.自交法(1)亲本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如高茎高茎、矮茎⇒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2)若自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只能采用杂交法。学习心得 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两点总结1.测交法(已知显、隐性性状)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2.自交法(已知或未知显、隐性性状)当待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待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便。学习心得 三、有关分离定律问题的解决思路1.首先考虑纯合子,特别是隐性纯合子由于纯合子含有相同的遗传因子,因而在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因子的组成及性状推断上有直接明显的推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如果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BB),则子代一定为显性性状(B_)。(2)如果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bb),则子代中一定含有遗传因子b。(3)如果子代中有纯合子BB或bb,则两个亲本都至少含有一个遗传因子B或b。2.根据分离定律中的规律性比值来直接推断(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Bb),即Bb×Bb→3B_∶1bb。(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BB×BB或BB×Bb或BB×bb。学习心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14伴性遗传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7有丝分裂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5细胞呼吸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