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含答案
展开2021 年 7 月 广 东 省 普 通 高 中 学 业 水 平
合格性考试(新课标)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本卷共4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
B.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C.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D.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C 所有生物包括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B.其基本单位含有磷酸基团
C.氨基酸通过氢键缩合形成肽链
D.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
A 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A正确;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没有磷酸基团,B错误;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而形成肽链,C错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葡萄糖的组成元素是C、H、O,D错误。
3.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相对稳定,没有流动性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不能通过核孔
D.细胞核内转录形成的RNA能通过核孔
D 核膜属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错误;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错误;蛋白质和RNA能通过核孔,DNA不能通过核孔,C错误,D正确。
4.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的两条链呈反向平行
B.配对的碱基间以氢键连接
C.脱氧核糖和碱基交替连接
D.碱基数量总是A+G=T+C
C 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C错误。
5.硼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研究发现植物细胞通过膜上的BOR1蛋白吸收硼元素,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OR1蛋白应该是( )
A.受体蛋白 B.结构蛋白
C.载体蛋白 D.分泌蛋白
C 硼元素被植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故BOR1蛋白属于载体蛋白。
6.研究小组制作黑藻叶片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质环流,可作为环流标志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中心体 D.核糖体
B 叶绿体体积较大,而且有颜色易于观察,可作为观察细胞质环流的标志。
7.温室栽培番茄时,可通过调控光照、温度等条件提高产量。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选择绿色透光的棚膜 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 D.适当增加CO2浓度
A 绿色植物基本不吸收绿光,不能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A不合理。
8.下列生活及生产实践过程中,主要依据有氧呼吸原理进行的是( )
A.酸奶制作 B.中耕松土
C.果酒发酵 D.泡菜腌制
B 中耕松土能为植物根部细胞呼吸提供氧气,增强有氧呼吸,而A、C、D都是利用无氧呼吸的原理。
9.姜撞奶是广东著名风味小吃。其做法是将一定温度的牛奶按一定比例倒入姜汁中,一段时间后,牛奶发生凝固现象(凝乳)﹔若使用煮沸的姜汁,则牛奶无法凝固。推测姜汁中可能含有一种能使蛋白凝固的酶X。某小组通过观察凝乳情况,探究温度对酶X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处理温度(℃) | 60 | 70 | 80 | 90 |
凝乳情况 | 不完全 | 完全 | 不完全 | 基本不凝 |
下列各项分析和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组的姜汁用量应相同
B.70 ℃是酶X的适宜温度
C.该实验证明了酶具有专一性
D.温度过高可能破坏酶X的结构
C 该实验探究温度对酶X的影响,不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
10.如图是某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①、②表示生理过程,Ⅰ 、Ⅱ表示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和Ⅱ分别是ATP和NADPH
B.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过程②在黑暗条件下才能进行
D.过程②为过程①提供能量
A 图中①②分别代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Ⅰ和Ⅱ分别是ATP和NADPH,A正确;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B错误;过程②有光和无光均能进行,但要在有光条件下才能持续进行,C错误;过程①为过程②提供能量,D错误。
11.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装置适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B.酵母菌培养液应加入甲瓶中
C.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
D.取乙瓶的溶液来检测发酵产生的酒精
D 甲瓶中放入酵母菌培养液,乙瓶放入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取甲瓶中的溶液来检测发酵产生的酒精,D错误。
12.下列属于表观遗传现象的是( )
A.基因突变使小麦获得抗病能力
B.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使果蝇形成卷翅
C.碱基对替换导致人患镰状细胞贫血症
D.柳穿鱼Lcyc基因高度甲基化影响其表达
D 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A、C选项为基因突变引起性状的改变,B选项为染色体变异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A、B、C选项中基因的碱基序列均发生了改变,柳穿鱼Lcyc基因碱基序列没有改变,但部分碱基发生了高度甲基化,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属于表观遗传,D正确。
13.艾弗里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用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制成提取液,将其加入到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再加入不同的酶,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 1 | 2 | 3 | 4 | 5 |
酶 | 无 | 蛋白酶 | RNA酶 | 酯酶 | DNA酶 |
得到的菌落 | R型、S型 | R型、S型 | R型、S型 | R型、S型 | R型 |
A.该实验应用“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
B.该实验属于对比实验,无空白对照组
C.第2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第5组实验证明了DNA不是遗传物质
A 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艾弗里的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应用了“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A正确;该实验属于对照实验,其中组别1对照组,B错误;第2组利用蛋白酶除去蛋白质后,仍然有S型菌产生,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第5组用DNA酶除去DNA后,没有S型菌产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14.印第安人常见的耳缘毛特征是一种伴Y染色体遗传的性状,如图是一耳缘毛性状的家系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耳缘毛基因在配子形成时不会随机分配
B.Ⅱ4号个体及其后代为该基因的携带者
C.Ⅲ3号个体的耳缘毛基因最初来源于Ⅰ1
D.Ⅲ5号个体会出现耳缘毛性状
C 耳缘毛基因在配子形成时会随机分配,A错误;耳缘毛性状是伴Y遗传,基因在Y染色体上,Ⅱ4没有Y染色体,B错误;耳缘毛基因通过Ⅰ1传给Ⅱ2,从而传给Ⅲ3,C正确;Ⅱ5没有耳缘毛性状,故Ⅲ-5不会出现耳缘毛性状,D错误。
15.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肠癌细胞未发生基因突变
B.癌细胞间的黏着性显著提高
C.癌细胞生长慢且不会转移
D.结肠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D 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A错误;癌细胞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易于扩散,B、C错误;癌细胞能无限增殖,D正确。
16.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细胞的细胞核中不含胰岛素基因
B.胰岛素mRNA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
C.胰岛素mRNA与 tRNA的结合场所为核糖体
D.胰岛素和血红蛋白的翻译使用同一套密码子
A 同一个体的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因此同一个个体体细胞含有的基因是一样的,A错误。
17.某基因核苷酸序列由于单个碱基对的增添导致了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突变可能影响突变基因的转录过程
B.该突变可能产生提前的终止密码子
C.该突变可能导致翻译出异常的多肽
D.该突变会影响碱基互补配对
D 基因突变不会影响碱基互补配对,D错误。
18.达尔文发现兰花(虫媒传粉)都具有唇瓣结构,但不同种的兰花其唇瓣形态差异极大。如图是3种兰花的唇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唇瓣形态的差异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唇瓣形态的演化与其它物种无关
C.具有不同唇瓣的兰花可能有共同祖先
D.兰花唇瓣的形态在未来不会继续变化
C 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生物之间存在协同进化,B错误;兰花唇瓣的形态可能会继续随环境变化而变化,D错误。
19.上世纪70年代前 DDT 曾广泛用于杀灭蚊虫以控制疟疾传播,其杀蚊效果显著,但若干年后该作用显著降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蚊虫种群DDT抗性相关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B.DDT诱导蚊虫产生抗药性基因
C.蚊虫产生的DDT抗性不能遗传
D.蚊虫与存在 DDT的环境不构成协同进化
A 蚊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是随机的,具有不定向性,DDT只是选择了有抗药性的蚊虫,B错误;蚊虫产生的DDT抗性可以遗传,并且逐代积累,导致若干年后含有抗性基因的蚊虫增多,C错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D错误。
20.下列关于“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都能形成抑菌圈
B.抑菌圈边缘菌落中的细菌可能产生了耐药性
C.抑菌圈直径随培养代数的增加而增大
D.使用过的培养基需经过酒精消毒才能废弃
B 液体培养基不能形成抑菌圈,A错误;抑菌圈边缘菌落中的细菌可能产生了耐药性,B正确;细菌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抗药性会增强,抑菌圈直径随培养代数的增加而减小,C错误;使用过的培养基需经过灭菌才能废弃,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4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多种疫苗。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机体的一些免疫细胞会产生抗体以抵御和清除进入体内的病毒。如图是抗体的合成及分泌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在细胞内的合成过程大致为: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部分肽链,然后转移到________(填图中序号)上继续合成,最后经过________(填图中序号)的进一步修饰加工形成含有抗体的囊泡。
(2)含有抗体的囊泡被运输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并将抗体分泌出细胞外,该现象称为______。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说明膜具有______________。
(3)在完成抗体的合成、加工与运输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耗________(填图中序号)产生的能量,还需要多种具有膜结构细胞器的协调与配合。这些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___。
[解析] 图中①为内质网,②为高尔基体,③为线粒体,④为细胞膜。(1)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过程大致为: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部分肽链,然后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最后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修饰加工形成含有抗体的囊泡。(2)含有抗体的囊泡被运输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并将抗体分泌出细胞外,该现象称为胞吐。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说明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在完成抗体的合成、加工与运输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耗线粒体产生的能量,还需要多种具有膜结构细胞器的协调与配合。这些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答案] (1)蛋白质 ① ② (2)胞吐 一定的流动性 (3)③ 生物膜系统
22.(14分)少数品系白花三叶草的叶片细胞含氢氰酸(一种有毒的物质)。叶片细胞含有氢氰酸与不含氢氰酸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所示,叶片细胞中的氢氰酸是由其前体物质经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催化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D、d和H、h分别位于两对____________上,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将基因型为DDhh和ddHH的两个不含氢氰酸的品种进行杂交,F1代个体叶片细胞________(填“含”或“不含”)氢氰酸。F1代自交产生的F2代中,叶片细胞含氢氰酸个体与不含氢氰酸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其中含氢氰酸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根据上图所示的产氰化学反应,基因H通过控制________酶的合成,进而控制叶片细胞中氢氰酸的生成。
(4)研究发现,向不含氢氰酸的三叶草叶片提取液中添加中间产物A和氰酸酶,可在提取液中检测到氢氰酸;若在(2)中F2代不产氢氰酸三叶草的叶片提取物中只加入中间产物A,能检测出氢氰酸的三叶草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这些三叶草在F2代不产氢氰酸的三叶草中所占比例为________。
[解析] (1)等位基因D、d和H、h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将基因型为DDhh和ddHH的两个不含氢氰酸的品种进行杂交,F1代基因型为DdHh,根据题干可知叶片细胞中含有氢氰酸的个体基因型有DDHH、DDHh、DdHH、DdHh,因此F1代个体叶片细胞含氢氰酸。F1代自交产生的F2代中,含氢氰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HH∶DDHh∶DdHH∶DdHh=1∶2∶2∶4,不含氢氰酸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hh∶Ddhh∶ddHH∶ddHh∶ddhh =1∶2∶1∶2∶1,因此F2代中叶片细胞含氢氰酸个体与不含氢氰酸个体的比例为9∶7,其中含氢氰酸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有DDHH、DDHh、DdHH、DdHh。(3)根据题图所示的产氰化学反应,基因H通过控制氰酸酶的合成,进而控制叶片细胞中氢氰酸的生成。(4)已知向不含氢氰酸的三叶草叶片提取液中添加中间产物A和氰酸酶,可在提取液中检测到氢氰酸,若在(2)中F2代不产氢氰酸三叶草的叶片提取物中只加入中间产物A,能检测出氢氰酸的三叶草必须要有氰酸酶,即必须含有H基因,因此F2代含有H基因的不产氢氰酸三叶草基因型为ddHH和ddHh,比例为1∶2;由(2)可知这些三叶草在F2代不产氢氰酸的三叶草中所占比例为3/7。
[答案] (1)同源染色体 (2)含 9∶7 4 (3)氰酸 (4)ddHH和ddHh 3/7
23.(12分)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简单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广泛用于发育遗传学研究。研究发现,在该线虫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早期形成的部分前体神经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基因控制下的细胞死亡。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其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前体细胞通过________实现细胞增殖,又通过________实现了降低细胞数量,以维持神经系统适宜的细胞数量和正常功能。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细胞核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2)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形成神经系统、咽、表皮等结构,细胞分化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线虫为二倍体生物,且雌雄同体,有6对染色体,正常情况下产生的卵子内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在其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若该线虫以异体受精的方式进行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________,使其后代具有基因组成多样性。
[解析] (1)前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细胞增殖,又通过细胞凋亡实现了降低细胞数量,以维持神经系统适宜的细胞数量和正常功能。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细胞核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2)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形成神经系统、咽、表皮等结构,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线虫为二倍体生物,且雌雄同体,有6对染色体,正常情况下产生的卵子内含1个染色体组,在其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该线虫以异体受精的方式进行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使其后代具有基因组成多样性。
[答案] (1)有丝分裂 细胞凋亡 分裂间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1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重组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 这是一份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共21页。
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二+: 这是一份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I,单选题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三+: 这是一份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三+,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I,单选题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