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5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538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5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538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5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538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5含答案
展开普 通 高 中 学 业 水 平 测 试 合 格 考
标 准 示 范 卷 (五)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本卷共4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无关的是( )
A.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不同
B.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
C.肽键的组成元素不同
D.DNA的结构不同
C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不同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B不符合题意;肽键的组成元素不同不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C符合题意;DNA结构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所以DNA结构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D不符合题意。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D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在于能够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原因,但也有其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没有作出科学的解释;第二,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第三,强调物种的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的现象以及对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等。故选D。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但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减数第一次分裂含同源染色体,A、B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暂时加倍,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D正确。
4.下列有关细胞器分布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及脂质的合成
B.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C.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杀死病毒、细菌
D.中心体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D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5.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
A.细胞形态的变化 B.细胞结构的变化
C.细胞功能的变化 D.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D 细胞分化会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A、B、C不符合题意;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D符合题意。
6.下列对实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
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A 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即发生性状分离,则亲代有耳垂的个体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肯定是显性性状,A正确;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可出现纯合子,B错误;亲代和子代都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无法判断显隐性,C错误;杂合子的测交后代中也可出现纯合子,如Aa×aa→Aa、aa(纯合子),D错误。
7.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A 还原性糖的鉴定需要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用显微镜观察脂肪遇苏丹Ⅲ染液呈橘黄色,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当然很多试剂都是现配现用较好,但是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
8.如图为光合作用暗反应示意图,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A.C3增多,C5减少 B.C3减少,C5增多
C.C3增多,C5增多 D.C3减少,C5减少
B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C3,突然中断CO2的供应,将导致C3合成受阻,C5消耗减少,故C3减少,C5增多。
9.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可能是植物细胞,也可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
D.结构①~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B 该图是亚显微结构图,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A错误;此细胞可能是植物细胞,表示低等植物细胞,也可能是动物细胞,B正确;①是线粒体,是动植物共有的细胞器,C错误;②是中心体,④是核糖体,都不具有膜结构,磷脂是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错误。
10.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的因素有( )
①X射线照射 ②煤焦油的刺激 ③温度过高 ④细胞失水 ⑤肿瘤病毒的侵染 ⑥紫外线照射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⑥ D.②④⑥
C 引起细胞癌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物理因素是指辐射等,如X射线、紫外线等;化学因素是指一些化学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煤焦油等;生物致癌因子是指一些致癌细胞病毒。
11.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
B.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C.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 细胞膜的制备是直接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使其吸水涨破,故A正确;分离细胞器用的是差速离心法,故B正确;观察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故C错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故D正确。
12.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株都是单倍体
B.普通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植株不是单倍体
C.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可能是单倍体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是单倍体
A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不管含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B错误;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也有可能是单倍体,如马铃薯(四倍体)的单倍体;C错误;含奇数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一定是单倍体,如三倍体无子西瓜,D错误。
13.如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5、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若染色体3上有一个A基因,则染色体4的相同位置上一定为a基因
D.该果蝇细胞由4对同源染色体组成4个染色体组
B 染色体1、2为同源染色体,A错误;染色体5与染色体6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可以是相同基因也可以是等位基因,C错误;该果蝇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D错误。
14.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杂交组合 | 后代性状 | |
一 | 红花A×白花B | 全为红花 |
二 | 红花C×红花D |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
A.红花为显性性状
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
A 根据实验一,红花和白花杂交,后代只有红花,可以确定红花是显性性状,且红花A是显性纯合子RR,白花B的基因型是rr;实验二,红花和红花杂交,后代中红花和白花之比为3∶1,可以推导出红花C和D的基因型相同都是Rr。
15.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分别为( )
A.33、11 B.36、12
C.12、36 D.11、36
B 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含有12个氨基酸。mRNA中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一个氨基酸至少由一种tRNA来转运。因此,mRNA中至少含有36个碱基,12个 tRNA。
16.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四种表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的比值是3∶3∶1∶1。则乙豌豆的基因型是( )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D 后代中黄∶绿=3∶1,所以亲本为Yy×Yy,后代中圆∶皱=1∶1,所以亲本为Rr×rr,综合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
17.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移而乙的影像左移
D.若甲中看到的影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A 随着物镜放大倍数的增大,视野变暗,因此在相同的光圈下,甲视野较乙视野亮;甲是在低倍镜下看到的图像,若置于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变小,故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并不是都能被观察到;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玻片右移,甲、乙的影像均向左移动;物像需要在低倍镜下调整清晰后再移到高倍镜下,并调整细准焦螺旋至图像清晰。
18.下列四项中,能组成DNA的是( )
A.氨基酸、碱基、磷酸 B.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C.葡萄糖、碱基、磷脂 D.五碳糖、碱基、磷脂
B 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由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组成。
19.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是否纯合,应采用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
A.杂交、杂交 B.杂交、测交
C.自交、自交 D.自交、测交
D 鉴定植物纯合或杂合的最简便遗传方法是让该植株自交,观察子代性状表现。而鉴定动物纯合或杂合的最简便遗传方法是让该动物与一只(或多只)隐性动物测交。
20.科学家用含有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待大肠杆菌解体后15N( )
A.不出现在T2噬菌体中
B.仅出现在T2噬菌体的DNA中
C.出现在T2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
D.仅出现在T2噬菌体的外壳中
C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增殖时,所用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由于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所以大肠杆菌内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都含15N。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15N。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3分)如图表示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6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Ⅱ、Ⅲ、Ⅳ绘出了各自区分于其他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回答:
(1)Ⅰ、Ⅱ、Ⅲ、Ⅳ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名称)。Ⅲ可以判断为_________,因为它同时具有______(填序号)。
(2)结构②⑥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结构④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Ⅴ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一定营寄生生活。
[解析] (1)由图可知,Ⅰ是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Ⅱ是高等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细胞壁以及大液泡;Ⅲ是低等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细胞壁以及中心体;Ⅳ是原核生物蓝细菌。所以,它们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2)结构②为线粒体,其增加膜面积的结构是嵴;⑥为叶绿体,其增加膜面积的结构是类囊体(囊状结构或基粒);结构④是高尔基体,其主要功能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3)Ⅱ是高等植物细胞,Ⅲ是低等植物细胞,Ⅳ是蓝细菌,它们均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Ⅴ是病毒,该类生物一定营寄生生活。
[答案] (1)核糖体 低等植物细胞 ①和⑥
(2)嵴(或内膜) 类囊体(囊状结构或基粒)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3)Ⅱ、Ⅲ、Ⅳ Ⅴ
22.(14分)下面甲图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温度恒定)在一昼夜内空气中CO2的含量变化,乙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相关代谢。请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甲图中________点表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强度相等,B~C段叶绿体内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番茄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___点。
(3)乙图表示的生理状态对应甲图的________段,此时影响番茄有机物积累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物质c是________________,物质a、c参与的代谢过程中的共同产物是________。
[解析] (1)甲图中A~B段CO2含量升高,说明该段内细胞呼吸强于光合作用,B点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B~D段光合作用始终强于细胞呼吸,CO2含量持续下降;至D点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强度再次相等,所以CO2含量下降停止,棚内CO2含量达到最低;此后细胞呼吸又强于光合作用,棚中CO2含量再次升高。暗反应时叶绿体内ADP由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2)能进行有机物积累的时间段为光合作用强于细胞呼吸的时间范围,即B~D段,所以D点时有机物积累总量最多。(3)乙图状态下叶绿体从空气中吸收CO2,说明光合作用强于细胞呼吸,对应甲图中B~D段,此时影响有机物积累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4)据题图判断物质a既进入线粒体又由叶绿体释放到空气中,则为O2,物质b为CO2,物质c为丙酮酸。a、c参与的代谢分别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共同产物是ATP。
[答案] (1)B、D 由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 (2)D (3)B~D 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4)丙酮酸(或丙酮酸和[H]) ATP
23.(13分)下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所示的过程是________,模板为________链;图2所示的过程是________,两过程所需要的条件除模板有所不同之外,________和________也不同。
(2)图3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被命名为__________,其中过程②必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可在人体正常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
[解析] (1)图1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是转录过程,其模板链为与RNA配对的B链,图2以DNA两条链为模板,是DNA复制过程。两过程所需要的条件除模板有所不同之外,所需的原料和酶也不同。(2)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叫中心法则。②为RNA→DNA,是逆转录过程,必需的酶是逆转录酶。(3)在人体正常细胞内只能发生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
[答案] (1)转录 B DNA复制 原料 酶
(2)中心法则 逆转录酶 (3)①③⑤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块检测卷(必修1)含答案: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块检测卷(必修1)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7含答案: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7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6含答案: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6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