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圆的周长(第2课时) 北京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6531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圆的周长(第2课时) 北京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6531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圆的周长(第2课时) 北京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6531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版六年级上册五 圆2. 圆的周长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 ||
课题 | 圆的周长(第2课时) | |
教科书 |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年3 月第1版 | |
学习目标 | ||
学习目标: 1.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经历尝试、探究、分析、反思等过程,增强数学活动经验,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难点: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
教学过程 | ||
时间 | 教学环节 | 主要师生活动 |
2分
13分
4分
1分 | 一、复习回顾
二、解决问题
三、总结收获
四、课后练习 | 师:同学们,上节课关于圆的周长,大家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生1:我们运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找到了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字母表示就是C=πd或者C=2πr 生2:我给他补充,公式中的π是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一般取近似值3.14。 小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上一节圆周长的练习课,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和圆周长有关的问题。
【学习任务一】 1.大家来看这是什么?相信很多同学都喜欢骑自行车吧。 公园新建了一条全长1 km的儿童骑行道。如果小轩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 cm,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小轩骑车从起点到终点,车轮大约要转多少圈? 2.仔细阅读这段文字,从中你能收集到哪些信息,又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1:我知道了骑行道全长是1km,自行车的车轮是个圆形,它的半径大约是33cm。 生2:我有个问题,“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 是什么意思呢? 生3:我来帮他解答,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上节课中:利用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大家看,如果把这个圆形纸片看成车轮,我们就不难理解刚才的问题了,车轮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其实就是问车轮的周长是多少?
3.第二个问题“小明骑车从起点到终点,车轮大约要转多少圈?”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是这样理解的,车轮转1圈走的距离就是车轮的周长,所以骑行道全长中有多少个车轮的周长,骑行全程车轮就要转多少圈。
4.题意理解了,你能试着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请你把自己的想法试着写下来。 生1:C=2πr,2×3.14×33=207.24(cm) 生2:2×3.14×33=207.24(cm)≈2(m) 师:为什么算式相同,结果却不相同呢?屏幕前的同学们,这两位同学谁的最终结果符合题目要求呢? 生3:我觉得两人的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小宇的结果更符合题目要求,因为题目中明确说了:“结果保留整米数。” 5. 第2个问题该如何解答呢? 生1:首先统一单位,1km=1000m,再用1000除以2,得500圈。 生2:我的列式和他一样,我还画了线段图。车轮转1圈大约走2m,求骑行1000m车轮转多少圈,就是求1000m里面有多少个2m,所以用1000除以2。
【学习任务二】 1.小轩骑着自行车来到了骑行道终点处,发现这里有一棵百年古树,小轩想:这棵古树中有没有圆呢? 生1:我觉得古树中也有圆,古树树干的横截面就是近似的圆形。 生2:我同意小宇的说法,我在想这个树干的直径大约是多少米呢? 生3:我有一把软尺,能不能直接测量直径呢? 生4:我觉得不能用软尺直接测量直径,首先我们不能把树干锯断,而在树干外侧测量它的直径很难得到准确数据。 生5: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数学书的一道练习题:如何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我觉得使用这种方法,用两个三角尺夹住树干,就能测出树干的直径。 师:可是现在没有直尺和三角尺。只有一把软尺,我们该如何求出树干的直径呢? 生:我觉得古树的直径不容易测量,但是我们可以用软尺测量树干一周的长度,也就是树干横截面的周长,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推导出求直径的方法:d=C÷π,就能求出直径。 2.利用软尺测量出古树树干一周的长度是3.77m,如果要求:得数保留一位小数,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请把你的解决过程写下来。 生:我是这样列式的:3.77÷3.14≈1.2米 ,最后答,这棵古树树干的直径大约是1.2米。
【学习任务三】 离古树不远处有一个花坛(如图), 有一条小路环绕花坛一周。红红想和妈妈 骑车比赛,她们从A点分别向不同方向出 发,沿小路骑到B点。 1.仔细观察,看看从中你能提取到哪些信息,又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我发现较大的半圆,它的半径是6m。 生2:我发现这里有2个小一些的半圆,它们的直径都是6m。 生3:我觉得不公平,因为下面那条小路感觉比上面的小路距离长。 生4:我不同意,仅凭眼睛看来判断不是很准确。 2. 那如何才能准确的比较出两条路线是否一样长呢?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生1:妈妈:3.14×12÷2=18.84(m) 红红: 3.14×6÷2×2=9.42×2=18.84(m) 两人骑行的距离相等,所以这个比赛是公平的。 生2::我同意小宇的方法,我是这样解决的: 妈妈:2×π×6÷2=6π(m),红红:π×6÷2×2=6π(m) 6π=6π,两人骑行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这个比赛是公平的。 生3:我觉得计算红红骑行距离时,可以通过平移,把2个半圆转化成一个整圆,这样可以直接用3.14×6算出红红骑行的距离。 生4:我还有个方法,是看到小婷的方法受到的启发。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小圆的直径是大圆直径的一半,根据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知道,小圆的周长应该等于大圆周长的一半,所以,不计算也能够推理出两条路线的距离是一样的。 总结:同学们的解题思路真丰富。有的同学通过计算大的半圆和小的半圆的周长进行比较;有的同学通过转化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整圆,再进行比较;还有的同学在此基础上,通过推理进行比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能做到从多角度思考,相信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大家的解决问题能力会不断的提高。 1. 回顾刚才的研究过程,你有什么疑问或猜想吗? 生1:刚才解决的问题中,都是半圆的问题,如果是这样的整圆,2个小圆的周长之和是不是与大圆的周长也相等呢? 生2:我的想法和他的有些不同,我在想如果是2个大小不同的小圆,小圆周长之和是不是与大圆相等呢? 生3:我在想如果像这样,是3个或更多个大小不同的小圆,小圆周长之和是不是也与大圆的周长相等呢? 2.先来看这幅图,如果是2个大小相等的小圆,小圆的周长之和与大圆的周长是否相等呢?你有什么好的验证方法吗? 生1:我觉得还是应该像刚才那个问题一样,动笔算一算。而且,虽然变成了整圆,但是之前的方法还是可以使用的。 生2:我用了计算比较的方法: 大圆的周长=3.14×(4×2),最后结果是25.12m。 两个小圆的周长和=3.14×4×2,最后结果也是25.12m。 所以,两个小圆的周长之和等于大圆的周长。 生3:其实不计算出最后结果,也能知道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根据乘法结合律,3.14×(4×2)=3.14×4×2,所以,两个小圆的周长之和等于大圆的周长。 生4:我用了推理的方法,图中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2倍,根据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可以推理出大圆的周长就是小圆周长的2倍,所以1个大圆的周长就等于2个小圆的周长之和。 3.大圆中的两个小圆大小相等有此结论,如果,大圆中的两个小圆,大小不等,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生:如果用d表示大圆的直径,用d1、d2分别表示两个小圆的直径,那么小圆周长之和就是:πd1+πd2, 利用乘法分配律,等于π乘(d1+d2)。从图中可以看到,两个小圆直径之和就等于大圆的直径,所以这个算式等于πd,πd就是大圆的周长,也就是说 “小圆周长之和等于大圆周长”的结论是存在的。 师:看来,大圆中的两个小圆,大小不等,“小圆周长之和等于大圆周长”的结论也是存在的。 4.如果是3个甚至更多个大小不同的小圆,“小圆周长之和等于大圆周长”的结论是不是还存在呢?同学们可以在课下,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己试着去研究,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5.今天的学习接近尾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学了圆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生2:我发现画图、计算和推理都是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3: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只要多回顾、多反思、多建立联系,就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1.同学们,今天学习了数学书64页的例1,和65页、66页的一些练习题。 2. 大家课后可以选择数学书第65页的第2、4、6题进行巩固练习。
|
小学数学2.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2.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版六年级上册2. 圆的周长教案: 这是一份北京版六年级上册2. 圆的周长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课题,新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版六年级上册2.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京版六年级上册2.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车轮情境引出周长,提出圆的周长测算方法,测量实验探究关系,了解割圆术,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