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圆的认识》(说课稿)
展开小学数学《圆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大家好!大家辛苦了!我是12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圆的认识》。对于本节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一、说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并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为后面学习圆的周长、面积、扇形等知识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但自控能力有待加强。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但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灵活运用还有待加强。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重点: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难点:熟练操作圆规,能按要求画出各种圆。二、说教法和学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教法:通过示范画圆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小组探究圆的各种特征.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学法: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演示,掌握画圆的方法;进行折一折、画一画的操作,认识圆的基本特征。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回归生活,基于这点,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出示几幅美丽的圆生活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上都有什么图形?并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圆的物体还有哪些?这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顺势进入第二环节。第二环节:探索新知。1.圆的初步认识,并画圆。首先让学生认识圆内、圆外,圆上,这为后面学习圆的特征起到铺垫。再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手上的工具画出一个圆。(可以用硬币、杯子底部等物体来画圆。)这时可以抽问请那些用物品画圆的同学:你能画一个比它大或比它小的圆吗?(说明用物体画圆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画出和这个圆形物体一样大的圆。)其实我们还可以用圆规来画圆,圆规是画圆的工具,它能根据我们的需要画出大小不同的圆。介绍圆规:这就是圆规,它有一个手柄和两只脚,一只脚带针尖,另一只带铅笔。接着学生自己尝试画圆,在画圆过程中,让学生想想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画完后抽几份不完美的图,总结画圆的方法并结合多媒体展示画圆的动画。(定好两脚间的距离——把带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上——把装有铅笔的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通过刚才的画图,我会展示几份学生用圆规画得大小不一样的圆。并让学生思考:圆的中心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半径决定了圆的什么?(初步感受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2.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这部分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P56内容(把关键字词圈起来),同桌交流,了解到圆各部分的名称。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两张圆形纸片,一起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首先选一个圆形纸片,沿着任意一条直径折一折。(发现:沿直径对折,两侧完全重合;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中心点为圆心。)在一个圆内任意画它的半径和直径,并量一量。通过画和测量等活动发现: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半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一半,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主动探索,从而明确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第三环节:巩固提高本这一环节我出示了三个题1.填空、2.说一说、3.判断。练习以基础为主,主要激发中下层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第四环节:全课小结说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2)你感觉自己今天表现如何?既总结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又能对自我进行了评价。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我设置了两个梯度的课后作业:1、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并标出各部分名称。2、画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圆并标出各部分名称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力求条理清楚、重难点突出、一目了然,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圆的认识 画法: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同圆中,所有的半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