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实践,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练习七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8分)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 fú( )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甲】,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口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1) fú( )现 (2)朔( )风2.填入口中的标点符号,最适宜的一项是( )。(2分)A., B.; C.。 D.——3.将语序最通顺、排序最合理的一组句子选填在【甲】处( )。(2分) A .江南春闺的遥望,怒目圆睁的将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夜哭的湖湘稚儿 B .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在江南春闺遥望;将军圆睁的怒目,夜哭的湖湘稚儿 C .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 D .湖湘稚儿的夜哭,将军圆睁的怒目;江南春闺的遥望,诀别于故乡柳荫下4.语段中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5.古诗文默写。(7分)(1)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2)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借以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们可以用《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示客观形势大好,事业发展情势正旺的局面。二、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7分)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各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在讲古人的尊称和谦称时,可以例举文中的一组词语: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用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七年级语文 第1页 共8页)7.请根据《古代汉语词典》中有关“相”的解释,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相1.xiāng①互相,交互。《孙子•势》; 在翻查词典时,“相委而去”一句中的“相”取“奇正~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_______的意思,在语境中可理解为_______,此《老子·六十章》:“夫两不~伤,故德交归 句用现代汉语翻译为________。焉。”又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好。”《后汉书·赵嘉传》:“尔曹若健,远~避也。”8.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是失礼之举?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8分)兰郑燮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①,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注】①莫:通“暮”。9.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皆有憔悴思归之色(都) B.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于是) C.又就燥(接近、靠近) D.挺然直上(名词,上面) 10.你从兰花的生长经历中获得怎样的感悟?(2分) 11.阅读下面【链接材料】中的《题画兰》诗,回答问题。【链接材料】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郑燮《题画兰》(1)哪两句诗与《兰》中所表现的内容相近?(2分) (2)这是一首咏物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4题。(9分)中国人这样认识时间毕婷“十二时辰”,几乎是我们对于古代纪时的统一印象,但在先民们认识时间的过程中,“十二时辰”可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了“日”的概念后,上古先民开始尝试对“日”分段。最早分段方法,是以进食的时间作为节点,比如,“大食”就是早饭的时间,“小食”就是晚饭的时间,日出至“大食”称作“朝”,“小食”至日落称作“暮”。根据这种标准,先民们大概将白日分为了八段,又将夜晚分为了七段,这就出现了“十五时辰”。为了精准地划分每个时段,“时辰”的数量也在不断改变,比如,先秦时期,试过“一日十时”的纪时方法,到了秦汉时候,(七年级语文 第2页 共8页)又出现了“一日十六时”的计量方法,与“一日十六时”同时使用的,还有大家熟悉的“一日十二时”。制定“时辰”,需要遵循两个条件:一是标准要统一,这样大家才好统一行动;二是标准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不会在使用中出现纰漏。其实,不管是“一日十时”,还是“一日十六时”都是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对于中国古人而言,不管是以2.4小时为一时辰,还是以1.5小时一时辰,抑或是以2小时为一时辰,对于生活的影响可能并不是太大。“日”向内延伸出现了“时辰”,但是为了指导起居作息、建立公共生活秩序、保证军事行动准时无误,“精确到小时”还不够,必须进一步向内延伸、挖掘时间,“漏刻”应运而生。【甲】漏刻有很多种,基本原理都相同,是将刻有数字的箭或标尺插到箭壶中,再往箭壶里匀速滴水。水涨箭高,人们依此来判断时间。【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漏刻最初发明出来,就是为让这些“大事”办起来更加成功。【丙】东汉蔡邕《独断》卷下写到君主的作息时间表:“夜漏尽,鼓鸣则起;昼漏尽,钟鸣则息。”君主如此,贵族士大夫以及平民百姓的动止作息,自然也都要以刻漏为标准。--选自《长江日报》,有删改12.请将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处,以理清选文的内容脉络。(3分)①“漏刻”的产生 ② 给“日”分段的方法 ③制定“时辰”的条件 ④“漏刻”的使用 ⑤ 不同“时辰”的出现 ⑥“漏刻”的计时方法 选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等内容。13.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十二时辰的制定最科学,因而成为我们对于古代纪时的统一印象。 B.先民们为了精准地划分每个时段,不断改变着“时辰”的数量。 C.时辰的制定体现了先民对自然规律的尊重。D.“漏刻”的使用可以更精确地指导古人的起居作息,建立公共生活秩序。14.下面是从原文中误删的语句,它应出现在__处(选填甲、乙、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误删语句:《周礼》中记载:负责时间管理的官员为挈壶氏,一旦有军事行动,他们就会悬挂漏刻,以此来安排值夜警卫的人员;遇到祭祀,挈壶氏的官员也会用漏刻计算时间。(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9题。(13分)游戏王充闾①人们常说“童言无忌”;其实,“童行”又何尝有什么忌讳!②小孩子的天性中,似乎并没有欣赏自己“杰作”的习惯,不懂得什么孤芳自赏,顾盼自雄,眷恋已有的辉煌。五岁那年,我曾耗费了整个下午,用秫秸内禳和蒿子秆,扎制出一辆小车,到末了只是觉得车轱辘没有弄好,就把它一脚踏烂,没有丝毫的顾惜。小时候,我曾蹲在院里的大柳树旁边,整整一个时辰,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蚂蚁搬家、天牛爬树。好像根本没有想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有什么价值?(七年级语文 第3页 共8页)③小伙伴之间也经常发生纠葛,并不觉得怎样的忌恨与懊恼,只须轻描淡写地说上一句“不跟你好了”,就可以轻松自在地结束各种关系,不会妨碍下次的聚合,下次的重归于好,下次的游玩。④儿时的游戏,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是盛行于满族聚居地的“跑马城”“跳房子”“踢毽子”“扔瓦块”“打水漂”等。但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却是“丢手帕”。⑤那次,参加活动的小伙伴比较多,大家围成一圈坐了下来。开始时,花毛哥拿着手帕在圈外跑,随之,把手帕丢在四丫身后。结果,没等花毛哥跑到四丫腾出的位置上坐下,就被抓住了。花毛哥受罚,进到圈子里出节目。他的动作不灵快,嘴却很巧,随口说了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坐个白胖子。”小朋友们齐声喊着:“花生!”⑥过了一会儿,轮到嘎子哥丢手帕,溜号的我没逮住嘎子哥,被罚出个节目。可出什么呢?记起花毛哥讲的是三个“子”,我就仿效着讲了四个“窝”:“树上有个老鸹窝,树下有个鸡窝,鸡窝旁边有个狗窝,炕上有个小胖孩赖床的被窝。”小朋友们听了,一阵哄笑。花毛哥说:什么“窝、窝、窝”的,一点没意思。我感到很沮丧。⑦回家,我把它讲给爸爸听。爸爸说,难怪人家哄笑,四个“窝”单摆浮搁,成了不抱团儿的豆腐渣;你得一个个编结起来,让它们相互串连。⑧我问:怎么串连?⑨爸爸让我自己去想。⑩足足憋了大半天。爸爸提示:可以在小鸦雏上作文章。这样,我就编出:这天清晨,突然刮起了大风,老鸹窝摇荡了,结果,一个小鸦雏掉在树下的鸡窝里:鸡妈妈看它很可怜,就用嘴把小鸦雏叼到窗台上,喊着:“小胖孩!快起床,赶紧爬到树上,把小鸦雏送回去。”可是,小胖孩在被窝里赖着不起来。这时,狗窝里的狗大哥晃着尾巴跑过来了,用爪子把鸦雏扒拉到地下,一口就吃掉了。事后,小胖孩无比悔恨,从此,他再也不睡懒觉了。与现时的通过人机互动形式实现的网络游戏相比,这些村童游戏实在是“土”得掉渣儿,谈不上有什么知识含量,但最大的优点就是充分体现“文体结合”的要求,十分有利于儿童的娱悦身心和健全体魄。记得德国一位哲学家说过:“孩子是通过游戏变成大人的,游戏让人成了人。”可是,现在的父母亲,一经步入成人行列,许多人便会把自己当年情事忘得一干二净,习惯于以功利的目光衡量一切,而再也不肯容忍那些看似无益、无聊的儿时游艺了。其实,即使单就功利而言,成年人需要向孩子们借鉴的也是不少的。成年人由于顾忌重重,遮蔽太多,时时有一种“出门常有碍,谁云天地宽”的局促之感,而孩子们的空间却是云海苍茫,绵邈无际的。--选自《青灯有味忆儿时》,有删改15.选文第②段中作者讲自己儿时的两件小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 16.请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作用。(2分) 17.第段中“不抱团儿的豆腐渣”是什么意思?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七年级语文 第4页 共8页)18.作者儿时的游戏记忆中,为什么“丢手帕”的印象最深刻?(4分) 19.读了这篇选文,你认为成年人可以向孩童借鉴什么呢?(2分) (五)名著阅读,完成20-21题。(8分)20.下面有关《朝花夕拾》这部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常》《故乡》均出自这部小说集。B.《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经历。C.《父亲的病》中,父亲被“名医”再三医治却病情加重最终去世,作者借此揭露了庸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本质。D.《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抓住长妈妈的性格特征来描写,把一个纯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写活了。21.学习小组为《朝花夕拾》这部名著制定了两个“专题探究”的主题,请你再设计出一个并作简要说明。(5分)专题一:童年鲁迅的“阅读书单”说 明:在《朝花夕拾》中,我们可以整理出相关的阅读书目,了解童年鲁迅的阅读兴趣,思考这些书对于他的成长有哪些影响。专题二:鲁迅的父爱情结说 明:在那些浸润着少时美好记忆的篇章里,与父亲或激烈或温和的羁绊成了贯穿鲁迅一生的情感体验。专题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实践(10分)22. 【感受四季,我来代言】 针对“四季美景”的主题,同学们为第一单元设计了整合课内容,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四季留清音】同学们要从本单元课文中选取最喜欢的语段录制朗读音频。下面是两段录音小样,“朗读注意事项”中a、b、c三处均有不妥之处,请你帮助修正。(6分)(1)a处修正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处修正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处修正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语文 第5页 共8页) 序号 语段朗读注意事项重音与节奏语调与语气 1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③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④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朱自清《春》第①句中“嫩嫩的”“绿绿的”要强调,需重读。a.第③句多个动作连续,读时节奏应舒缓,语速要放慢。 “偷偷地”“轻悄悄的”“软绵绵的”要读得轻柔。 2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④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⑥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⑦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b.四言古诗的节奏一般为“X/XXX”。“澹澹”“竦峙”“丛生”“丰茂”这些描摹状态的词语需重读。 c.第①句是一般性的叙述,语调要高昂。⑤⑥两句暗含作者胸中之志,要读得苍劲、有气势。 【四季存清景】 同学们要征选能代言四季之景的文字,你认为下面哪一段文字最有画面感?可以从颜色、意象、构图或视角等方面简要说一说。(4分)【甲】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老舍《济南的冬天》【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四、写作(50分)23.以下文题任选其一。作文一:收藏_______的日子作文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水前行,是因为有了落差,是落差给了水前行的力量。水的落差有多大,水就能前行多远,是一路的落差,让水一直抵达遥远的大海。在落差中,水绝不停滞,绝不回头,是落差,给了水一往无前的勇气。水有落差,人也有落差,面对落差,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作文要求:(1)选择作文一,先补全作文题目;选择作文二,充分理解材料;(2)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写你最真挚的情感;(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 字。(七年级语文 第6页 共8页)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练习 ·七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分)1. 本题共2分,每空1分。(1)浮 (2)shuò2. 本题共2分,B。3. 本题共2分,C。4. 本题共2分,每空1分。排比、比喻5. 本题共7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此空不得分。(1)学而不思则罔(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二、阅读(4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7分)6. 本题共2分,每空0.5分,词语与用法必须对应准确。(1)尊君、家君 (2)尊称对方的父亲;谦称自己的父亲。7. 本题共3分,每空1分。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却)丢下我(独自)离开。8. 本题共2分,围绕文意,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失礼。父亲的友人毕竟是自己的长辈,且已认识到错误,元方应以礼相待。/ 不失礼。父亲的友人失信在先,且态度恶劣,元方应该给他一个教训。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9. 本题共2分,D。10.本题共2分。围绕文意,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应给予尊重。11.(1)本题共2分。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2)本题共2分,答出要点即可。作者赞美了兰花身处艰苦恶劣的环境,却能卓尔独立、心态淡泊,借此表达自己追求个性、坚持操守、淡泊名利的情怀。(三)现代文阅读(9分)12.本题共3分,错一处不得分。②⑤③①⑥④13.本题共3分,A。14.本题共3分。(1)乙(1分)(2)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下文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与此句承接。/ 上文介绍“漏刻”的计时方法,此句接着例证古人对 “漏刻”的使用。(2分)(四)现代文阅读(13分)15.本题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用以说明小孩子做事一切听凭兴趣的支配,兴发而作,兴尽而息,没有丝毫功利的计较。16. 本题共2分,围绕“点题;引起下文,引发阅读兴趣”作答,答出要点即可。 17. 本题共3分,答出要点即可。示例:本指散乱不成一体,(1分)用在文中形象地指出了“四个‘窝’”的表达各自为文、毫无关联,意义不大,很难引起他人的兴趣。(2分)18.本题共4分,围绕以下两点作答,意思相近即可。“我”在一次“丢手帕”的游戏中被小伙伴嘲笑,感到很沮丧;同时,在爸爸的引导下,串编出好听的故事,又得到了成长。19.本题共2分,围绕文意,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可。示例:无惧无虑,无私无我,真实坦诚,不忘本心……(五)名著阅读(8分)20.本题共3分,A。21.本题共5分。示例1:鲁迅的童年;(2分)串连书中有关鲁迅童年生活的叙述,可以更全面地考察其成长经历,有助于破除我们与鲁迅先生的隔膜。(3分) 示例2:对比手法的妙用;(2分)《朝花夕拾》中多篇采用对比手法来突出描写对象,通过对比,作者的热爱与厌憎、批判与褒扬跃然纸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主题。(3分)三、综合实践(10分)22.【四季留清音】本题共6分,每空2分,答出要点即可。(1)读时,语速略快,节奏轻快。(2)节奏一般为“XX/XX”。(3)语调平稳。【四季存清景】本题共4分,围绕一个方面,言之成理即可。可参考以下要点:【甲】;画面上有色彩的对比与搭配,远近构图有层次。/【乙】;意象的选取与叠加,衬托出孤寂无依的悲凉与思念家乡的愁苦。四、写作(50分)23.本题共50分。评分标准:①满分为50分。在考生作文中相对完美的文章。 ②一类文:44—49分,基准分为45分。主旨突出,文情并茂。以下四项中有一项突出的作文即可评为一类文:A、感情真挚B、立意新颖C、构思巧妙D、语言有个性。③二类文:40—43分,基准分为42分。主旨明确,较有文采。④三类文:30—39分。基准分为35分,主旨较明确,表达较清楚。⑤四类文:基准分为25分。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满分作文不少于5%; 一类作文不少于40%;二类文不少于30%;三类文不超过20%;四类文不超过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翻译下面句子,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给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实践,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