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宝鸡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2宝鸡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宝鸡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二生物(必修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答题纸2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及答题纸内的信息项目填涂清楚。3. 请将所有答案正确填涂在答题纸上所对应的空白处,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纸。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70分)1.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2.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 ④钠离子 ⑤血浆蛋白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⑤3. 冬天的清晨,同学们从温暖的家里出来,走在寒气袭人的上学路上,机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寒冷时,汗腺分泌减少。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加B. 寒冷时.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C. 寒冷的室外,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无法相对平衡,散热量大于产热量D. 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4. 下列关于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下丘脑可作为效应器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 下丘脑中有参与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的中枢C. 下丘脑可通过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垂体来调节和管理内分泌腺D. 下丘脑受损后,人体的体温和血糖调节能力都将完全丧失5. 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 )A. 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产生B. 激素是信息分子C.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D.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6. 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A.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7.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人家兔体内以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 特异性免疫,抗体 B. 特异性免疫,抗原C.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8.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人体神经结构中,与三种生理功能分别对应正确的结构是( )A. 小脑、脑干和大脑B. 大脑、小脑和脑干C. 大脑、脑干和小脑D. 小脑、大脑和脑干9. 下列关于免疫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 )A. 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B.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 只要接触一次某种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D. 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10. 免疫与人体的健康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B. 当麻风杆菌侵入机体时,主要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C. 如果抗体攻击自身正常的组织或器官,就会引起过敏反应D. 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几乎无细胞免疫功能,但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11. 下列行为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①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②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③与艾滋病患者拥抱④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文眉器械 ⑤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⑥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A. ①③⑤ B. ②④⑥C. ①②③ D. ④⑤⑥12. 新生儿在出生六个月内一般不易得某些传染病,是因为( )A. 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B. 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 新生儿体内的免疫系统已十分健全D. 在胎儿期从母体的血液中获得了抗体13.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和2,下列对该实验及其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 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B. 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至形态学上端C. 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也能感受单侧光D. 实验1为对照组,实验2为实验组14. 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除去单子叶作物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A、B 曲线分别表示的植物及选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
A.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 点浓度B.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 点浓度C.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 点浓度D.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 点浓度15.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 2,4—D B. 吲哚乙酸C. 吲哚丁酸 D. 乙烯16. 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A. 抑制侧芽的生长 B. 抑制其开花结果C. 抑制向光性 D. 促进侧芽生长17.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A. 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B. 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C. 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D. 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18.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错误的叙述是( )A. 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大B. 计数的方法是抽样检测,用吸管吸取培养液直接滴加在计数室上C. 其他条件不变,若接种量增加一倍,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缩短D.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先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19. 林业研究者为了研究徂徕山森林公园中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乔木树种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密度/株•hm-2%密度/株•hm-2%密度/株•hm-2%A1100100.000000B5031.065534.165634.78C504.95807.9288087.13 A. A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B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C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B. 研究者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C. 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宜采用标志重捕法D. 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原因是后一个群落中物种的繁殖能力强20. 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 光照强度 B. 食物种类 C. 湿度 D. 温度21. 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 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 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 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 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22. 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 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23. 下列叙述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A. 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 一亩水稻的年产量C. 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D. 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24.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 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 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 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25.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B.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群落的初生演替D. 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26.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 “螟蛉有子,蜾嬴负之”是一种共生关系C.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群落垂直结构而草原生态系统没有D. 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27. 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 )A. 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B. 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C. 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D. 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28. 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以a、b、c、d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如表所示。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 ) 营养级能量(J·m-2)a141.10×105b15.91×105c0.88×105d871.27×105 A. a B. b C. c D. d29. 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 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B. 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D.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30. 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A. a=b+c B. a>b+c C. a<b+c D. c=a+b31. 物质循环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下列与物质循环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绿色植物同化无机碳转变成有机碳B. 在生物群落内,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C. 乳酸菌可将有机碳分解为无机碳D. 化学燃料的燃烧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32. 分析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哺乳动物的体温 ②鸟类的鸣叫 ③孔雀开屏 ④萤火虫发光⑤昆虫的性信息素 ⑥蓟的刺 ⑦蜜蜂跳舞 ⑧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⑨植物开花A. 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①②④⑥⑨B. 属于化学信息的是⑤⑧C. 属于行为信息的是③⑦D.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自于生物33. 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 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 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C. 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D. 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34. 关于生态系统叙述不正确的( )A. 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B.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 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D. 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35. 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B. 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C. 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D. 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二、非选择题(20分)36.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RNA病毒)感染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积极防控,我国大力推行新冠疫苗的注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的阶段性分析看,两针注射后,经过14天就能产生高浓度抗体,形成有效保护,且全人群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9%。由于个体差异,相同浓度的抗体对不同人的保护作用可能也不同。请根据免疫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属于保卫人体的_____。(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_________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产生的___________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根据题干信息,政府要求在接种新冠疫苗后,____________(填“需要”,“不需要”)戴口罩。(4)已知青霉素的作用是抑制原核细胞细胞壁的形成,从而达到灭菌的作用。当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这种现象是人体免疫功能失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37.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共同的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1)1926年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出现植株疯长现象,称为“恶苗病”。有人推测:赤霉菌能__________。科学家进行验证: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到健康的水稻幼苗上,发现这些幼苗没有感染赤霉菌,却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1935年,科学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为赤霉素。请判断此时能否确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兴趣小组做实验:将某植物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3)脱落酸能促进种子的休眠,但高温下易分解。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过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遇大雨后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__________。38. 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下图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当草色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体现了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除图中所示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这样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_________形式进入该群落。(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调节是该调节能力的基础。(4)调查发现,某山区滥砍滥伐,植被覆盖面积大幅下降,同时当地居民甲状腺肿大发病率明显升高,原因可能是水土流失致土壤中__________元素缺乏、当地居民该元素摄入量不足,致使 __________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宝鸡渭滨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宝鸡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宝鸡金台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