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济南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2济南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济南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级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学分认定考试地理学科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①②③中最先形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关于图中③岩层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浆侵入,在地壳内部冷却凝固 B. 属于火成岩,冷凝速度有快有慢
C. 高温高压条件影响下,形成变质岩 D. 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
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 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4. 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5. 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
A. 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
B. 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
C 河流先于褶皱形成
D. 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
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完成下列问题。
6. 形成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沉积岩、水平节理、风力侵蚀 B. 变质岩、水平节理、流水侵蚀
C. 沉积岩、垂直节理、流水侵蚀 D. 岩浆岩、垂直节理、风力侵蚀
7. 导致图中所示景观岩层陡崖峭壁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
A. 垂直抬升 B. 水平挤压 C. 侵蚀崩塌 D. 风化侵蚀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 构造运动 B. 流水
C 冰川 D. 风
9.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 地面沉降 B. 流水侵蚀
C. 风力侵蚀 D. 冻融塌陷
10. 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 水土流失 B. 沼泽化
C. 土地沙化 D. 盐碱化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该区域250万年以来沉积物等厚度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 据图判读,甲、乙、丙、丁所在地貌属于( )
A. 冲积扇 B. 冰斗 C. 断陷盆地 D. 黄土卯
12. 图中四地坡度最陡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3. 形成最早的平坦面是( )
A. T0 B. T1 C. T2 D. T3
14. 图中T1的砾径最小,说明了( )
A. 形成时期流速最小 B. 形成时期流速最大 C. 形成时期坡度最小 D. 形成时期流量最大
15. 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 间歇性抬升 B. 间歇性下降 C. 持续下降 D. 持续抬升
读贝加尔湖构造断面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6. 贝加尔湖的成因是( )
A. 地壳断陷集水 B. 火山口集水 C. 向斜集水 D. 滑坡阻断河流
17. 贝加尔湖沉积物厚的原因是( )
A. 地形平坦,河流携带泥沙沉积 B. 地势起伏大,河流携带泥沙沉积
C. 冰川广布,冰川携带冰碛物堆积 D. 地势起伏大,岩石崩塌滑落堆积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问题。
18. 下列关于洪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石裸露,风化侵蚀形成 B. 降水不均,沟谷发育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
C. 洪积扇上部颗粒物小,边缘颗粒物大 D. 坡度大,滑落崩塌形成
19. 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化作用不显著 B. 坡度缓,坡长长 C. 河流流量小 D. 坡度陡,搬运能力强
20.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较高 B. 土层浅薄 C. 光照不足 D. 水源缺乏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还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下图为张掖丹霞地貌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张掖丹霞地貌中多七彩岩层,不同颜色岩层的成因是( )
A. 流水溶蚀作用过程中使岩层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
B. 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导致岩层破坏程度不同
C. 气候炎热干旱与潮湿频繁交替而沉积色彩交互的地层
D. 地壳运动过程中,岩浆侵入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变质岩
22. 结合材料和图片地貌特点推测张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 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B. 流水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
C. 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岩层弯曲——流水沉积
D. 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
下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4. 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问题。
25. 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
A. 大气吸收强 B. 大气逆辐射弱 C. 大气反射强 D. 地面反射减弱
26 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连续性降水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连续性降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7.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 16时-17时 B. 17时-18时
C. 18时-19时 D. 19时-20时
28.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右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左图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9. 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 东南 7月1日06时 B. 东北 7月1日06时
C. 东北 1月1日12时 D. 东南 1月1日12时
30. 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5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二、综合题(共三大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槽江。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
(1)分析该地区沙源丰富的原因。
(2)推测该地区全年的主要风向,并分析风速较大的原因。
(3)写出沙山及垄槽相间地形的形成过程。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3.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2020级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学分认定考试地理学科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①②③中最先形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关于图中③岩层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浆侵入,在地壳内部冷却凝固 B. 属于火成岩,冷凝速度有快有慢
C. 高温高压条件影响下,形成变质岩 D. 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
【答案】1. A 2.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根据沉积岩的形成顺序可知,通常情况下下部的沉积岩先形成,上部的沉积岩后形成,图中最先形成的是④灰岩(沉积岩),后受到挤压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在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形成断层①,之后不断沉积形成②砂砾石层(沉积岩),最后岩浆喷发形成③玄武岩(喷出岩),故A正确,BCD错;故选A。
【2题详解】
读图可知,③为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属于火成岩,岩浆固结时的化学成分,温度、压力及冷却速度不同,故B正确,不是侵入型岩浆岩,故A错,也不是变质岩和沉积岩,故CD错;故选B。
【点睛】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指由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却凝结而成的岩石。 由于岩浆固结时的化学成分,温度、压力及冷却速度的不同,可生成各种不同的岩石。
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 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4. 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5. 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
A. 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
B. 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
C. 河流先于褶皱形成
D. 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
【答案】3. A 4. B 5. C
【解析】
【分析】该题读图分析能力;河流上中下游水量大小的判断;水坝选址;河流流向的成因。
【3题详解】
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位于高山峡谷中,直流短小,水量最小;中游水量较多;到下游地形平坦,河道变宽,接纳大量的支流水汇入,水量最多。根据图示地形及河流流向判断:甲位于河流上游,丙和乙位于中游,丁位于下游。因此A正确。
【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水能资源丰富的地方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地形起伏大,落差大和河流径流量大。通过读图分析,乙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又位于湿润区,河流径流量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最适宜建大坝,因此选B项正确。
【5题详解】
若山脉先形成,河流流向应平行于山脉即纵列分布,不会将山脉切开,更不会改为穿行,因此A和B错;只有河流先于褶皱形成的前提下,才会出现河流穿行山脉,C正确。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说明山脉没有断裂,D错,所以选C。
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完成下列问题。
6. 形成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沉积岩、水平节理、风力侵蚀 B. 变质岩、水平节理、流水侵蚀
C. 沉积岩、垂直节理、流水侵蚀 D. 岩浆岩、垂直节理、风力侵蚀
7. 导致图中所示景观岩层陡崖峭壁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
A. 垂直抬升 B. 水平挤压 C. 侵蚀崩塌 D. 风化侵蚀
【答案】6. C 7. C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图示景观位于粤北山区,是丹霞地貌,形成该景观的岩石是砂岩,有层里构造,属于沉积岩,岩石周边较为陡峭,垂直裂隙发育,地质构造具有垂直节理,该地区降水多,使得地层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直立外形特点,C正确,ABD错。故选C。
【7题详解】
图中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主要是内力抬升作用,而陡崖峭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因为长期受流水侵蚀而造成的崩塌,不是风化侵蚀造成的,C正确,ABD错。故选C。
【点睛】丹霞地貌即以陆相为主的红层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这种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切割侵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 构造运动 B. 流水
C. 冰川 D. 风
9.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 地面沉降 B. 流水侵蚀
C. 风力侵蚀 D. 冻融塌陷
10. 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 水土流失 B. 沼泽化
C. 土地沙化 D. 盐碱化
【答案】8. B 9. C 10. C
【解析】
【8题详解】
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携带的泥沙、碎石在此堆积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是流水,B对;山前平原地势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错;该地纬度较低且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C错;修建水库前,山前地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湿润,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小,D错。
【9题详解】
山前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风力作用增强,风力的侵蚀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地面沉降通常规模较大、发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与该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加深的特征不符,A错;此时河流断流,流水侵蚀作用极微弱,B错;地下冻土冻融塌陷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气温高,地面冻融塌陷,冬季气温低土壤结冰则不再冻融塌陷,并不会使洼地一直变大、变深,D错。
【10题详解】
洼地增多增大,反映了该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加剧,被风力吹蚀、搬运的泥沙在周边地区沉积,使周边地区土地更容易沙化,C对;河流断流,地面径流短缺,水流难以搬运泥沙,即水土流失问题少,A错;河流断流,水资源短缺,形成沼泽需有稳定、丰富的水源条件,B错;周边地区泥沙不断沉积,使其地势抬高,造成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大、地下水水位下降,不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D错。
【点睛】土壤盐碱化又称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而使可溶性盐含量超过0.3%的过程(土壤含盐量太高,从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盐碱化形成的条件主要由: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下水水分易蒸发;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使地下水水位较高,地下水中盐分容易在地表累积;不合理灌溉如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会抬高地下水水位;沿海区采水导致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盐度增大,蒸发后更多盐分上升到土壤表面。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该区域250万年以来沉积物等厚度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 据图判读,甲、乙、丙、丁所在地貌属于( )
A. 冲积扇 B. 冰斗 C. 断陷盆地 D. 黄土卯
12. 图中四地坡度最陡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1. C 12. D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有强烈抬升区、抬升区、微弱抬升区,图中有数条断层线,两侧地层相对抬升,中间相对下陷,所以该地地貌应为断陷盆地,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丙三地的等厚度线较为稀疏,说明坡度较缓,利于沉积;丁处等厚度线较为密集,说明坡度较陡,不利于沉积。所以坡度最陡的是丁,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断陷湖由断层陷落形成的湖盆积水而成,它的特征是湖泊平面形态比较简单,常呈狭长状,湖岸线较平直,岸坡陡直,深度较大,分布有一定规律性。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3. 形成最早的平坦面是( )
A. T0 B. T1 C. T2 D. T3
14. 图中T1的砾径最小,说明了( )
A. 形成时期流速最小 B. 形成时期流速最大 C. 形成时期坡度最小 D. 形成时期流量最大
15. 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 间歇性抬升 B. 间歇性下降 C. 持续下降 D. 持续抬升
【答案】13. D 14. A 15. A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河流阶地的位置越高,说明形成的时间越早,四个平坦面中,T3位置最高,所以最早形成的是T3,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4题详解】
河流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沉积物的粒径就越大,T1的砾径最小,说明形成时期流速最小,B错误,A正确;沉积物的砾径大小不能反应坡度和流量,CD错误。所以选A。
【15题详解】
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在每一级河流阶地的形成时期,地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图中看,该河谷有多级河流阶地,说明地壳发生过多次上升运动,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读贝加尔湖构造断面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6. 贝加尔湖的成因是( )
A 地壳断陷集水 B. 火山口集水 C. 向斜集水 D. 滑坡阻断河流
17. 贝加尔湖沉积物厚的原因是( )
A. 地形平坦,河流携带泥沙沉积 B. 地势起伏大,河流携带泥沙沉积
C. 冰川广布,冰川携带冰碛物堆积 D. 地势起伏大,岩石崩塌滑落堆积
【答案】16. A 17. B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由图示信息可知,贝加尔湖位于板块内部大陆断裂地震带上,地壳断裂下陷,低于周围地面,集水形成了贝加尔湖,A正确;火山口集水、向斜集水、滑坡阻断河流都不是贝加尔湖的成因,BCD错误。所以选A。
【17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和图示信息可知,贝加尔湖是地壳断陷集水形成,地势起伏大,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进入湖泊,沉积形成巨厚的沉积物,B正确;地势平坦,河流搬运能较低,不会携带大量泥沙,A错误;贝加尔湖周围冰川较少,C错误;岩石崩塌滑落不是形成巨厚沉积物的主要原因,D错误。所以选B。
【点睛】贝加尔湖形成于约2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后的强烈地震,湖盆形成于2000万~2500万年前,最深处达1637米,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问题。
18. 下列关于洪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石裸露,风化侵蚀形成 B. 降水不均,沟谷发育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
C. 洪积扇上部颗粒物小,边缘颗粒物大 D. 坡度大,滑落崩塌形成
19. 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化作用不显著 B. 坡度缓,坡长长 C. 河流流量小 D. 坡度陡,搬运能力强
20.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较高 B. 土层浅薄 C. 光照不足 D. 水源缺乏
【答案】18. B 19. B 20. B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据地形图可知,贺兰山山势较高,河流主要东流,短小流急,加之东侧降水偏多,山麓地带沟谷众多,导致沟口泥沙堆积形成密集冲积扇,故B正确,冲积扇不是风化、侵蚀地貌,也不是滑落崩塌形成的,故AD错,洪积扇上部颗粒物大,越往边缘颗粒物越小,故C错。
【1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河流流程较长,而且流域内地势起伏小,这样水流速度和缓,流水在上游侵蚀、搬运能力弱、在甲地的堆积物颗粒较小,砾石较少,故B正确,D错,和风化作用无关,不是因为河流流量小,故AC错。故选B。
【20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说明土层薄,不适合耕作,耕地少,故B正确,位于山麓地带海拔不高、该区域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临近河流,水源条件好,故ACD错。故选B。
【点睛】 洪流一边侵蚀沟床、沟坡的同时也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坡低平地带,因流速减小而迅速堆积形成扇状堆积体,体积较大而坡度较小者称为洪积扇。组成洪积扇的堆积物叫做洪积物,通常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较差,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物质逐渐变细,分选也较好,一般为沙、粉沙及亚粘土。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还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下图为张掖丹霞地貌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张掖丹霞地貌中多七彩岩层,不同颜色岩层的成因是( )
A. 流水溶蚀作用过程中使岩层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
B. 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导致岩层破坏程度不同
C. 气候炎热干旱与潮湿频繁交替而沉积色彩交互的地层
D. 地壳运动过程中,岩浆侵入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变质岩
22. 结合材料和图片地貌特点推测张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 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B. 流水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
C. 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岩层弯曲——流水沉积
D. 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
【答案】21. C 22. B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不同颜色岩层交替呈现的原因是冷热干湿度气候频繁交替出现,沉积色彩交互的地层,故C正确,不是流水侵蚀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故AB错,属于沉积岩,而不是变质岩,故D错;故选C。
【22题详解】
丹霞地貌的形成为流水作用,当地河湖地势低洼,更利于沉积岩的形成,沉积岩形成后,随着地壳的运动,岩层发生弯曲形变并被抬升,后经外力侵蚀形成现在的丹霞地貌,故B正确,ACD错,故选B。
【点睛】丹霞地貌即以陆相为主的红层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这种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切割侵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下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4. 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答案】23. A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甲地是甲、乙、丙、丁四地中等压线最密集的,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甲地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错误。此时是12月份,是冬季,乙地位于冷锋锋后,是冷锋的主要降水区,可能存在降雪,B正确。丙丁均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不会有降雪,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问题。
25. 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
A. 大气吸收强 B. 大气逆辐射弱 C. 大气反射强 D. 地面反射减弱
26. 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连续性降水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连续性降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5. B 26. D
【解析】
【分析】
【25题详解】
雨过天晴后,云层少,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较差,从而导致气温较低,此时空气湿度较大,遇冷凝结导致大雾产生,B正确;云层少,大气吸收弱、反射弱,AC错误;地面反射与浓雾形成没有关系,D错误。所以选B。
【26题详解】
乙处等压线比较密集,丙处等压线稀疏,因此乙近地面风力较大,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①错误,③正确;乙处为冷锋锋前,不会形成连续性降水,丙处为暖锋锋前,多连续性降水,②错误,④正确。所以选D。
【点睛】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7.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 16时-17时 B. 17时-18时
C. 18时-19时 D. 19时-20时
28.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答案】27. C 28. B
【解析】
【分析】试题分析:
【27题详解】
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气团迅速代替暖气团,气温迅速降低,气压迅速升高,是气温和气压变化最剧烈的时段,读图可以看出18时-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18时-19时,故答案选C。
28题详解】
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气团与暖气团之间气温和气压差异较大,并伴随天气转阴,因而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故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具体考查冷锋天气系统。
右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左图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9. 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 东南 7月1日06时 B. 东北 7月1日06时
C. 东北 1月1日12时 D. 东南 1月1日12时
30. 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5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9. D 30. C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时间计算、地球运动、等高线判读。
【29题详解】
图示广袤草原应位于等高线稀疏区域,接近赤道附近,当地日出时间应为6时,该区域位于东二区,与北京时间相差6小时,所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2时;又因7月,日出东北,1月日出东南方。故选D。
【30题详解】
从等高线分析,图中甲、丁两地东侧地势较高,不能看见日出景观;乙地临近湖泊,不属于广袤草原;而丙地等高线稀疏,属于广袤草原,且东南侧视野广阔,是拍摄日出的最佳地点。故选C。
二、综合题(共三大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槽江。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
(1)分析该地区沙源丰富的原因。
(2)推测该地区全年的主要风向,并分析风速较大的原因。
(3)写出沙山及垄槽相间地形的形成过程。
【答案】(1)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湖滩裸露;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河滩裸露;冬半年,降水少,此处纬度较低,温度较高,地表疏松。
(2)东北风(偏北风);风力大的原因:盛行东北风,与河谷走向、山谷走向一致,风力加大;东北风,经过大面积水域,摩擦力小,风速大
(3)先有沙山的形成,风力的搬运与沉积,后有垄槽相间,属于风力的侵蚀
【解析】
【分析】本题以鄱阳湖和沙岭沙山为材料,涉及沙源丰富的原因、风成地貌以及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槽江”可知,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大量湖滩裸露出来,提供大量沙源;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河床裸露较多,提供大量沙源;根据图示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纬度位置较低,冬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少,土质疏松,易于扬尘等。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沙岭沙山位于湖泊的西南侧,所以该地主要风向为东北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水域面积广大,摩擦力较小,风力较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盛行风向与山谷、河谷的走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风力较大。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以及上题分析可知,沙山形成于湖泊的西南侧,为风力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沙山形成之后,顺着盛行风的风向,向下侵蚀,形成垄槽相间的地貌。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
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河床形态的因素、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及其原因。
【详解】(1)读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图可知,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河岸直立,河床较深,说明可能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明显所致,左右摆动幅度小;两侧河岸形态接近一致,说明两岸侵蚀差异小,河床岩性相同。
(2)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可通过读“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图”得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增加。原因分析需结合材料“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4-6月气温回升,该河流融雪补给为主,随着气温上升,融雪补给量增大,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图中还可反映出4-6月河底不断加深,说明河底泥沙沉积少,侵蚀加强,由于该时段是融雪补给为主,河水中含沙量低,且流速持续加快,河床侵蚀增强,导致河底不断加深。
33.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答案】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详解】从图示信息即可判断。A处位于点苍山,海拔较高(最高峰海拔4122米);B处分布在洱海沿湖地带,为耕地,说明其实平原;在A与B的过渡地带有“断层陡坡”,这说明该地区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断层,A处为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断块山,B处为断层相对下降形成的谷底,并且B处经过流水等外力不断地将风化、侵蚀的碎屑物搬运到谷底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济南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济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济南莱芜凤城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凤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凤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