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28题,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5题,3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3题,65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题,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 以下是小华对生活中一些常见量的估计,其中合理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50km/h B.中考考场的室温是50℃
C.崂山巨峰的海拔高度约为113m D.人脉搏1min跳动次数约70次
2.如图为“歼-15”飞机从“山东舰”航母起飞的照片,起飞时,飞机驾驶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辽阔的海面
B.自己驾驶的“歼-15”飞机
C.“山东舰”航母
D.航母上的工作人员
3.下列事例中,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用仪器接收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调不同
B.“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响度要小一些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音的频率高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
5.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医疗前线,医护人员辛苦工作时,经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
A.汽化,吸热 B.液化,放热 C.熔化,吸热 D.凝华,放热
6.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
A.音调 B. 响度 C.音色 D.频率
7.下列关于物理量测量及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刻度尺时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B.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表面相平
C.选用精密测量工具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是避免误差产生的有效方法
D.记录的测量数据要包括数字和单位
8.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9.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
A.6:1 B.1:6 C.8:3 D.3:8
10. 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6000步,小欣老师喜爱沿海滨木栈道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40min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6km/h,65cm B. 1.5km/h, 1.2m C.6km/h,20cm D. 1.5km/h, 0.6m
二、多项选择题(满分15分,共5题,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1.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措施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下干 B. 农业灌溉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处 D.用扫帚把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12.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实验原理的阐述,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运用的原理是v=2
B.在一杯热水上方盖上一块凉玻璃板,玻璃板上出现水珠,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液化现象
C.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是因为此过程中水不需要吸收热量
D.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我们是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反映其吸收热量的多少的
13.小明在期中物理复习时,总结了下列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我们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地球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B.生活中使用的液化气,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的
C.声音是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15℃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
D.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4.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两车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开始运动时,甲车在乙车前方200m处
D.乙车在t1时刻追上甲车,且t1=40s
15.在气温是0℃的环境下做如下实验:用一小金属盆(内盆)装冰水混合物,置于装有0℃的酒精的大盆(外盆)中,如图所示,在两盆液体中分别插一温度计甲和乙,用电风扇吹整个装置的液面。在此过程中,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支温度计示数相等 B.甲温度计示数不变
C.内盆中,冰占有的比例增加 D.内盆中,冰与水的比例不变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65分)
三、填空与解答题(满分22分,共7题)
16.(7分)声现象与社会生活
(1)音乐中,中音C调“1(d)”的频率是262Hz,D调“1(d)”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的“1”比C调的“1”的音调______(填“高”或“低”);中国古书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简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____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中的传声速度______。
(2)如图所示,是北京地铁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这里采用的控制噪声的措施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防止噪声产生;②阻断噪声传播;③防止噪声入耳。
(3)如图,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__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17.(9分)物态变化与社会生活
(1)明代诗人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描述中,雾凇的形成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此过程中需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夏天扇扇子时,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使体表的汗水蒸发 ______(填“变快”或“变慢”),从而能更快地从身体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而使身体温度降低;我国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使菜里的菜被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会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
(3)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8.(3分)(如图)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 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
(1)飞机装有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舱门件,3D打印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术会 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
(2)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大约3000m后起飞升空,用时约50s,则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m/s。
19. (3分)小满同学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
(1)物体在0~1s处于_________状态;
(2)物体在第2s的速度是______m/s;
(3)物体在4~6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四、实验与探究题(满分36分,共7题)
20.(2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21. (5分)小李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5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
(1)通过小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______(选填“A”或“B”)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乙)。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______m/s。
(4)实验中选用的斜面坡度较小,这是为了方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______。
22.(4分)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声_________,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发现仍然可以听到铃声,这说明水可以______。
23.(10分)小华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____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______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锯条振动的频率低于______Hz。
(3)小华用示波器来研究声音的特性,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从物理学角度来判断,属于噪声的是______。
24.(5分)如图是小路同学“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他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如图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如果采用A方法读数结果会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正确”),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小路同学将固体物质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小路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熔化用了______min。
25.(6分)如图甲是小丽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图(选填“A”或“B”)
(2)小丽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若想要得到图丙B的图线,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
(3)水在沸腾时,会有大量水蒸气产生。100℃的水蒸气和100℃的水相比,100℃的_________烫伤会更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4分)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
(1)采用图中两种方式加热,发现图中所示实验中,会有大紫色气体出现,这是甲中的碘颗粒因吸热而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2)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3)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中需要______(填“吸”或“放”)热。
五、计算题(满分3分,共1题)
27.(3分)小宇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路程为1.8k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km。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以5m/s的速度骑行到学校。求:
(1)小宇同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小宇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六、阅读探究题(满分4分,共1题)
28.(4分)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出现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地面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会向上拐弯,拐到温度低、空气密度大的上方传播,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______、密度______的路径;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路径向______(填“上”或“下”)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3)赤日炎炎,在沙漠中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______(填“上”或“下”)拐弯。
A.雨水,冰雪消融
B.立夏,雾绕山峦
C.霜降,霜满枝头
D.大寒,滴水成冰
甲
乙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30
33
36
39
42
45
48
48
48
48
49
5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