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专题15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六 据类及篇,由理到据,精准分析文本特征 (含详解)
展开自2018年起至今,全国卷小说命题有了新变化,即要求考生会分析这篇小说的文体特征,或给出特征,就篇分析;或给出理论(术语),据文找据,如2020年全国卷Ⅰ第9题,2019年全国卷Ⅰ第9题,2018年全国卷Ⅲ第6题,它们代表着小说考查的新方向、新高度。如何从一个个试题中寻找思考、答题的规律与方法,这不能不令高三师生思考和探究,本突破试图作这方面的尝试。
真实性、文学性、科学性、历史性、荒诞性等这些文学专业术语屡屡出现在高考及地方模拟试题中,但考生对这些术语是陌生的,因为高中语文教材里不经常出现。所以,必须结合试题加深对这些术语的理解。1.虚构性与真实性虚构是小说的本质特征,甚至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虚构的特质是想象、夸张、怪诞和荒谬。小说家是专业“说谎者”。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显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世界,它绝然有别于我们置身其中的那个触手可及的现实世界。小说中的真实不能只局限于现实里业已发生的事情;
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小说即便写的是历史或广为流传的故事,也可以进行再创造甚至是虚构。《骑桶者》的虚实对照:
(说明:卡夫卡小说《骑桶者》叙述的是“我”在极冷的冬天骑着桶向煤站借煤,“我”在空中呐喊着,结果老板娘扇了扇围裙,“我”被吹走,浮升到冰山区域。)
典题赏读这篇小说“虚拟”与“现实”交织,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一特征。[(美)罗伯特·伯顿·罗宾森《合同》]
答案 作品的主要情节是虚拟的,“献血+玩彩票有限公司”的献血+玩彩票方式、合同第三部分内容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合法合理地出现的。②作品的人物和呈现的主旨又是现实的,因贪婪和沉迷彩票而陷入生命危险的马克这个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性;小说呈现的主旨是警示人们,诱惑会如绳索一般逐渐收紧,沉溺游戏、博彩等事物的人会搭上自己的人生,这个主旨是有现实意义的。③作品在虚拟中揭示社会现实,既使情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又能曲折地揭示深刻的主旨,发人深思。
2.真实性与文学性小说是一种文学艺术,无论它有多少种类,其特征都是建立在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一基础之上的。什么是真实性?真实不等于事实。事实是针对客观而言的,真实是针对主观而言的。事实是小说创作的原料,真实则是对这些原料的加工制作,形成具有感染力的艺术真实。事实是真实的基础,社会生活是小说创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这是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但小说不以呈现事实为目的,小说要表达的是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而不是单纯呈现他所目睹的事实。因此,文学的真实、小说的真实不只是生活的真实,更是加工、提炼过的艺术真实。
什么是文学性?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因为一切文学作品都具有文学性。那么,小说的文学性又指什么呢?它是指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曲折的情节等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尽管这个说法不一定人人都同意,但“文学性”的基本因素还是能达成共识的,如虚构的形象、语言、结构、技巧、手法等一些形式要素。当然,也包括作家在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的其他手法,如典型化等。
典题赏读历史小说是以真实历史为依据的文学创作,请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分析本文的基本特征。(郑武文《万年桥》)
答案 (示例一)①小说于史有据,既有具体的年代数据,又有宋国与契丹交战的历史背景,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②小说运用文学的手法进行历史讲述,如人物对话、神态和心理描写的虚构以及曲折情节的设计。③小说创作将历史和文学融合,拓宽了小说的表现境界,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涵。(示例二)小说的历史特征主要表现在:①有具体的年代和桥梁的寿命延续数据;②有宋国与契丹交战的历史背景;③有今天尚存的遗迹做证明。小说的文学特征主要表现在:①运用细节描写、衬托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②有人物对话、心理和环境描写等虚构内容;③有曲折的情节设计,如在工匠束手无策时突然有人献计,在民工奇缺时释放俘虏,在快要修好桥时又遭弹劾。
3.科学性与文学性对于科幻小说来说,所谓科学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内容、题材有关科学问题;二是以科学事实和预见为基础,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所谓文学性:一是指有较强的文学思维,如注重场景设计、想象奇幻;二是指有强烈的文学手法、方法,如精巧的构思、出彩的叙事、精彩的描写等;三是指表达目的不只是表现科学原理发现等,更是科学幻想背后的人情、人文、文化和文明,如人类与宇宙的关系、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等。
典题赏读作家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请从“科学性”与“文学性”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刘慈欣《赡养上帝(节选)》]
答案 ①科学性。小说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激发人们对宇宙、科技等的思考,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如文中的上帝经由外星飞船往来太空和地球,由反物质发动机推动的飞船可以进入光速飞行等超现实的存在。②文学性。小说在场景宏大震撼、想象奇幻之外,还注重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等方面的细致刻画,体现出较强的文学思维。如上帝与秋生一家离别之时和秋生在灿烂星空下的思索,都极具文学思维的细腻和真实。③人文性。小说将奇丽的科幻与优美文学相融合,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产生无穷的魅力,吸引读者思索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关注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蕴藉深沉。
4.魔幻性与真实性这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所具有的特征,当然,其他类型小说也可能具有魔幻性。所谓魔幻性,大致与荒诞性是同义语。在小说中,主要指:①题材内容荒诞不经、脱离现实生活,或者人物、事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或者用神话故事形式;②情节荒诞、离奇;③笔法荒诞,荒诞离奇的描写、意识流手法、时空穿梭的构思等。魔幻是现实的变形,其中必然蕴含着真实,这里的真实性既有生活真实,更有艺术真实,如人物真实、情节合乎逻辑,反映的现实生活和主题都是真实可信的。
典题赏读有人说,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藏着真实。请从“荒诞”和“真实”两个角度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答案 荒诞:①情节荒诞。如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作森林,(马可瓦多知道了小米开尔拆的是广告牌还要学习小米开尔的做法,)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②笔法荒诞。小说情节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变形。如现实生活中,城市里不可能没有树木,上学的小孩也不可能没有见过树木,而作品中小米开尔连树和广告牌都分不清,这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夸张变形的荒诞笔法。真实:①塑造的人物真实。马可瓦多和家人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底层人物的代表,真实可信。
②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如介绍小米开尔“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使后面他把广告牌当成树林的情节显得合理可信;叙述阿斯托弗的近视以及他不戴眼镜的原因,为下文阿斯托弗没看见蜷缩着的马可瓦多这一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③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情况)真实。底层百姓在极度严寒和窘迫中,往衣服里塞报纸御寒、砍柴取暖,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分析小说基本特征是一种全新的高考题型,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整体性、综合性,甚至有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凸显了高考文学鉴赏专业化的趋势。要应对这种题型,既要在实战中摸索答题规律,又要积累并迁移文体知识,特别要重视教材文体知识的学习和转化,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凶 犯[俄]契诃夫在法院审讯官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无比的庄稼汉,穿着花粗布衬衫和打补丁的裤子。他的脸上胡子拉碴的,一脸的麻子,两条浓眉耷拉着,让人很难看清他的眼睛。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冷漠。他还光着脚。“杰尼斯·格里戈里耶夫!”审讯官开口说道,“你往前站一点儿,回答我们的问题。本月7日,也就是7月7日早晨,铁路护路员巡查路况时,在141俄里处,当场发现你在拧铁轨上用来固定枕木的螺丝帽,瞧,就是这种螺丝帽……他便把你和螺丝帽扣留了。是这样吗?”
“啥?”“事情是护路员说的那样吗?”“是的。”“好的。嗯,那你拧螺丝帽干嘛?”“啥?”“你别老‘啥、啥’的,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你拧螺丝帽干嘛?”“要是不干嘛,我就不去拧了。”杰尼斯声音嘶哑地说,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那你用螺丝帽做什么?”“就那种螺丝帽吗?我们用它做钓鱼坠儿……”
“你说的‘我们’是指哪些人?”“我们,就是老百姓呗……也就是克利莫夫斯克村的农民。”“听着,老兄,你别跟我装糊涂了,用不着胡扯什么钓鱼坠儿!”“我打娘胎里生下来就没撒过谎,在这里我敢撒谎吗……”杰尼斯嘟囔着,眨巴着眼睛,“再说了,大人,没有坠儿能行吗?你把鱼饵或者蚯蚓挂到鱼钩上,要是没有坠儿,它能沉到水底吗?我撒谎了吗……”杰尼斯发出了一阵冷笑。“这样说来,你拧下这个螺丝帽就是为了拿它做鱼坠儿了?”“不为这个又为啥呢?它又不能当羊拐子玩儿!”“你也可以拿铅块、子弹壳做坠儿啊,或者钉子什么的……”
“铅块在路上捡不到,得去买,而钉子又不合适。螺丝帽虽然难弄,但比其他东西都要好……很沉,而且有个窟窿。”“你装什么糊涂!难道你还没弄清楚,笨蛋,你这一拧会拧出什么后果?如果护路员没有发现,火车就有可能脱轨,就会死很多人!而这些人是你害死的!”“大人!我干嘛要害他们呢?难道我是恶棍吗?”“在你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火车出了事故呢?你虽然只拧掉了两三个螺丝帽,但也许火车就是因为这而出了事!”杰尼斯阴笑着,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看着审讯官。
“得了吧!这些年来,全村人都在拧螺丝帽,还不是照样平安无事?假如我撬了铁轨或是搬了一根木头放在铁路上,哎呀,那么,火车可能会被撞翻,可是……呸!就那么一个螺丝帽!”“你知道不,就是那些螺丝帽把铁轨固定在枕木上的!”“这个我们懂……我们又没拧下所有的螺丝帽……还留着许多呢。”杰尼斯打了个哈欠,并在嘴巴上画了个十字。“去年这里就有一列火车脱轨,”审讯官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去年的火车脱轨……我终于弄明白了!”“您可是读过书的人,所以您是懂道理的人,您刚才所说的,句句在理。而那个护路员不过就是个乡巴佬,什么都不懂。他抓住我的衣领就把我给拽来了……”
“你听着,《刑法》第一千零八十一条规定:凡蓄意破坏铁路,致使该路上行驶中的运输工具发生危险,且肇事者明知该行为有可能将造成灾难……不可能不知道,拧掉螺丝帽会引发什么后果……该肇事者当判处流放并服苦役。”“您当然知道得最清楚了……可我们是睁眼瞎……我们哪懂这些啊!”“你其实什么都懂!你只是在撒谎,装糊涂而已!”“我为什么要撒谎呢?如果您不信,就到村里去问问没有鱼坠只能钓到欧鳇鱼。”“嗨,住嘴……”
整个法庭鸦雀无声。杰尼斯不时地变换双腿的位置,望着铺着绿色桌布的桌子,使劲儿地眨巴着眼睛,仿佛他看到的不是铺着绿绒布的桌子,而是刺眼的阳光。审讯官在快速地写着什么。“我可以走了吗?”杰尼斯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不行。我得先把你抓起来,然后让你去坐牢。”杰尼斯不再眨眼,微微抬起浓眉,疑惑地望着审讯官。“为什么要坐牢呢?大人,我没空,我还得去赶集呢,还得到叶戈尔那里要回三卢布的油钱……”“住嘴,别吵了……”
“如果真的犯了事,我也认了,可就这样去……要是您怀疑我欠税,我的大人,您可别相信村主任……村主任算账时净作假,这一点我可以向老天爷赌咒……”“我烦透你了,喂,谢苗!”审讯官吼道,“把他带下去!”“我们家三兄弟,”杰尼斯嘟囔着,两名强壮的法警正拽着他走出审讯室,“兄弟帮兄弟又不是义务……兄弟交不上税,而我杰尼斯却去承担什么责任……你是什么狗屁法官!……你们应该靠本事断案,不应该无中生有……哪怕是该被刀剐,也得犯了事才行啊,也要凭良心啊……”(朱宪生译,有删改)
1.契诃夫说:“我善于长事短叙。”请从“长事”与“短叙”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答案 ①杰尼斯受审本身是有前因后果的“长事”。这一事情由拧螺丝帽、被抓、送进法庭、判处坐牢等事件组成。②作者只将事件集中在审判这一场景中进行“短叙”,将其他事件在审讯官和杰尼斯的审讯答辩中都交代出来。③对“长事”进行“短叙”,着眼于叙述留有余地,使作品形成一种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特色,能启发读者深思。
解析 本题题干中有两个重点信息“长事”和“短叙”。“长事”是指小说内容,“短叙”是指表达方式。从内容上,杰尼斯拧螺丝帽、被抓、送进法庭、判处坐牢等事件构成了故事的主要情节,是“长事”。从表达方式上,文章将“长事”的内容集中在审讯官对杰尼斯的审讯过程中,是“短叙”。“长事”“短叙”综合运用,使作品含而不露,意蕴深刻。
2.“叙事的对话性”是该小说的特色,这种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①全篇几乎全为对话,由法院审讯官和农民杰尼斯的对话构成小说的主要内容。②在对话中呈现人物的言行和心理,在个性化的人物对话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刻画。③在对话中呈现人物情感思想的冲突与对立,推动情节发展,蕴含小说主题。
解析 全文主体是审讯官和杰尼斯的对话。从情节上,他们的对话推动了情节发展,一步步展示了杰尼斯拧螺丝帽、被抓、送进法庭、判处坐牢等事件,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从人物上,通过对话,杰尼斯的性格逐一展现出来,和审讯官不能沟通的事实也表露得淋漓尽致。从主题上,在整个审判过程中,两个人有效的交流非常有限,对话中蕴含着人物思想情感的冲突与对立,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同阶层之间不可调和的隔膜和矛盾的问题的思考,明确了小说主题。
1.准确理解题干所给的“特征”术语或文学主张的含义,尤其是关键词,如2020年全国卷Ⅰ第9题涉及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他认为冰山在河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他认为,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加以联接与弥补。因此,“冰山理论”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文本的简洁,即“少”;二是叙述者的不动声色,即“静”。如果能明白这一理论术语的内涵,答题就会很容易上手。
2.答题要找出角度,深入分析(1)从题干中找答题角度作为一种新题型,其题干表述语往往很多很长。审准题,从题干中找出答题角度十分必要。例如,2018年全国卷Ⅲ第6题,要求谈谈“科学”与“幻想”的关系。这其中既有“科学”对“幻想”的作用,也有“幻想”对“科学”的作用,这么“双向”想想,两个答题角度就出来了。
新教材新高考版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第7部分 小说阅读 课时60 精准分析文本特征——据类及篇,由理到据: 这是一份新教材新高考版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第7部分 小说阅读 课时60 精准分析文本特征——据类及篇,由理到据,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课堂课时,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第7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任务组三 任务六 据类及篇,由理到据,精准分析文本特征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7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任务组三 任务六 据类及篇,由理到据,精准分析文本特征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任务,核心内容导图概览,专业术语精准理解,特征题型精准把握,点拨关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第3部分 专题15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六 据类及篇,由理到据,精准分析文本特征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3部分 专题15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六 据类及篇,由理到据,精准分析文本特征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内容导图概览,专业术语精准理解,特征题型精准把握,点拨关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