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参考答案
1.A
2.D
3.D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生活中通文的人,脑子里总装满经史子集”错误,原文第一段“旧时代的,脑子里装满《庄》《骚》《史》《汉》,新时代的,脑子里装满鲁迅、巴金”,可知并不是“脑子里总装满经史子集”。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D项,“并且适时穿插引用和对比论证”错误,本文并未使用对比论证。
故选D。
3.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不少读书人为了追求高雅,在谈话时也使用文言文,这与他们的阅读密切相关”错误,强加因果。读书人在谈话时也使用文言文是为了说明文言适用范围广和具有普遍性。
B项,“可见白话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不上文言”错误,于文无据。相关信息第二段“这些文言成分不是为了仿古、转文而使用,而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尤其是比较典雅、庄重的书面表达所必需的”。
C项,“打通了文言的障碍,就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错误,“打通文言的障碍”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
故选D。
【点睛】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4.A
5.B
6.①针对全球竞相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环境,材料一重在提出国家卫星导航产业应采取的措施;
②材料二,记叙谭述森和十几名专家一起研制发展中国独立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过程,概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的意义;
③材料三,介绍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圆满完成,概述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特色和应用前景。
【分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美国可谓走在世界前列,领先于其他国家的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理解错误。由材料一第二段“在我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同时,美国进一步强化完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欧盟、日本和印度等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也竞相发展”一句可知,语意是说美国进一步强化完善全球定位系统(GPS),但一些国家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也竞相发展。并无“美国可谓走在世界前列,领先于其他国家的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之语意。故选项表述曲解原文语意了。
故选A。
5.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B.“随着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的融合……”理解有误。依据材料一第二段中的“目前,全球竞相建设卫星导航系统,产业融合发展加速演进”“同时,全球卫星导航产业呈现出从单一GPS应用向多系统兼容应用转变,从以导航应用为主向导航与移动通信、互联网等融合应用转变,从终端应用为主向产品与服务并重转变三大发展趋势。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国际格局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必将促进卫星导航技术在更广泛领域深度应用,推动卫星导航及相关产业全面发展”分析可知,由“同时”可知,“随着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的融合”和后文“新时代卫星导航产业呈现出向多系统兼容应用、导航与移动通信互联网等融合应用、产品与服务并重转变的趋势”是同时并存的,是并列关系,并无因果关系,故“随着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的融合”的表述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
故选B。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
(1)首先,阅读题干,明确“请简要概括”“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的要求,知晓答题指向。
(2)其次,阅读文本,抓住材料的关键句,概括每则材料陈述的内容。
如材料一,由“全球竞相建设卫星导航系统,产业融合发展加速演进”句可概括背景,由“对此,我们应加强国际合作战略研究,……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等句可概括“重在提出国家卫星导航产业应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由“作为开拓者,谭述森和十几名专家挤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铁皮屋里……并跃居世界前列”等句,可概括出“记叙谭述森和十几名专家一起研制发展中国独立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过程”,由“北斗的天路越拓越宽……使我国卫星导航系统不再受制于人”等句,可概括出“概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的意义”;
材料三,由“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圆满完成”可概括出“介绍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圆满完成”,由“北斗人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北斗已向上百个国家提供服务”等句,可概括出“概述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特色和应用前景”。
(3)最后,根据以上分析,逐条拟写答案。意思对即可。
7.C
8.(1)喜剧的外衣:作者通过一系列表现手法,如夸张、滑稽、讽刺等来使主人公的行为具有荒谬可笑的特点。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内供的鼻子扎到粥里去的事情很快传开,既增加了文章的戏剧性,也增加了喜剧性。并且作者描写让内供的鼻子变短的方法,先是用热水烫,然后让徒弟在上面踩,整个画面十分生动滑稽。
(2)悲剧的内核:内供是可悲的,他的悲剧性在于无法正确地审视自我,寄希望于改变自己的外貌来赢得别人的尊重,对他人的行为评价极度敏感,以及对于大众心理的软弱和顺从。透过主人公可以看到,小说要表达的主题是对于人的自尊意识、自卑意识和旁观者的利己主义的揭露、批判。
9.(1)相同点:他们都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赏玩的对象,用别人的苦痛来点缀自己的生活。如《祝福》中鲁镇人就是将祥林嫂的苦痛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鼻子》中“看客”中童子也是将内供的痛苦当作乐子。
(2)不同点: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分为有恶意的看客和无恶意的看客。而本文中的旁观者更多是没有恶意的存在。如《祝福》中信佛不杀生的“善女人”柳妈,鼓励祥林嫂不如撞死,向祥林嫂提起地狱,称得上有恶意的旁观者。《鼻子》中那位中童子、杂役僧徒们,对内供的鼻子长短“笑”,是无主观恶意的。
【分析】
7.
本题考查理解小说内容、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C项,“这两处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出内供的微妙心理”说法错误。“找没人在场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照镜子,专心致志地揣摩”“希望鼻子能够比实际上‘显得短一些’”这两处都是对禅智内供的现实描写,反映出了内供对自己的鼻子的在意和自卑,没有使用夸张的手法。
故选C。
8.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表现手法、理解小说主题思想的能力。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小说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情节、塑造人物。内供吃饭时,要让一个徒弟“用一寸宽两尺长的木条替自己掀着鼻子”,中童子来代替徒弟,“手一颤,那鼻子就扎到粥里去了”,这是故作滑稽,来描写内供的鼻子异于常人,十分可笑;“这件事当时连京都都传遍了”,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内供的鼻子扎到粥里去的事情很快传开,既增加了文章的戏剧性,也增加了喜剧性。内供将鼻子变短的时候,“徒弟用提桶从浴室打来了热得伸不进指头的滚水。在木纸托盘上钻了个窟窿,盖在提桶上,从窟窿里把鼻子伸进热水。内供把鼻子从木纸托盘的窟窿里抽出来之后,徒弟就两脚用力踩起那只还热气腾腾的鼻子来了”,这一系列的描写使画面生动滑稽,读起来让人感觉幽默有趣,增强了小说的喜剧性。从这个角度讲,小说突出了“喜”的一面。
从主题思想上看,内供极其在意他人对自己外貌的看法,“心坎上始终为这鼻子的事苦恼着”“由于鼻子使他伤害了自尊心”;他无法正确地审视自我,还“总想找个鼻子跟自己一般长的人,总找又总也找不到”“竟想在内典外典里寻出一个鼻子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好排遣一下心头的愁闷”;他无法接受自己外貌的异常,总想变得跟常人一样,甚至还寄希望于改变自己的外貌来赢得别人的尊重。但当他发现自己的鼻子变短了,大家却并没有予以他应有的尊重,而是“脸上摆出一副比以前更觉得好笑的神色,死死地盯着内供的鼻子”“低着头憋着笑”“噗哧一声笑了起来”“噗哧一声笑了起来”,他又再次无法面对自己相貌已经正常的事实,“鼻子短了反倒叫内供后悔不迭”;最后,当他的鼻子又恢复以前的长度时,他“不知怎地心情又爽朗起来”,认为“这样一来,准没有人再笑我了”。内供无疑是可悲的,旁观者的评价和态度直接动摇了内供对自己的认知,他没有自我的意识,对他人的行为评价极度敏感,对大众心理极度软弱和顺从。内供的自尊心受伤是因为他鼻子的事“当时连京都都传遍了”,自卑则是由于“总找又总也找不到”一个鼻子跟自己一样的人。内供太过在意他人的目光,无法正确地审视自己的存在,自卑与自尊都不是从自己的内心深处生发,而是随着外界的看法而变化,小说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揭露。同时,透过大众对待内供的态度,根据文章的内容“人们的心里有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没有人对旁人的不幸不寄予同情的。但是当那个人设法摆脱了不幸之后,这方面却又觉得若有所失了,甚至想让那个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内供感到不快,这无非是因为他从池尾的僧俗的态度中觉察到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可见在内供鼻子很长时,人们对他是关怀、同情的;内供鼻子变短之后,人们反而开始肆无忌惮地嘲笑、讽刺他,小说也表达了对这种“旁观者的利己主义”的批判。从这个方面来说,小说体现出了“悲”的一面。
9.
本题考查比较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祝福》中,鲁镇人听到祥林嫂的故事后,“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本文中的“武士”“脸上摆出一副比以前更觉得好笑的神色,死死地盯着内供的鼻子”,“中童子”则“在和内供擦身而过的时候,起先还低着头憋着笑;后来大概是终于憋不住了,就噗哧一声笑了起来”。他们都不能体察和真正地关注、理解别人的痛苦,都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自己赏玩的对象,用别人的苦痛来点缀自己的生活。这是《祝福》中的“看客”和本文中“旁观者”的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在于,《祝福》中的“看客”形象分为有恶意的看客和无恶意的看客。那些“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的女人们和“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的老女人,是无恶意的看客,她们只是较为冷漠,乐于品尝他人的痛苦以供闲谈,不带有多少主观的恶意。但信佛不杀生的“善女人”柳妈,她诡秘地对祥林嫂提地狱,说“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恐吓祥林嫂将来到了阴司,“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并且怂恿祥林嫂去捐门槛,“给千人踏,万人跨”她的话将本来就痛苦孤单的祥林嫂推入绝境,直接导致了后来祥林嫂的死亡,这可以称得上是有恶意的看客。但本文中的“旁观者”都没有主观恶意,无论是中童子“低着头憋着笑”“噗哧一声笑了起来”,还是杂役僧徒“偷偷笑起来”,他们都是出于“旁观者的利己主义”,是对他人“设法摆脱了不幸之后”的若有所失。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祝福》中的“看客”和本文的“旁观者”又是有所不同的。
【答案】
10.B
11.D
12.C
13.(1)南朝如果用数百个疲弱的士兵守在这里,我怎么可能马上越过呢!”于是进犯临安。
(2)琶八质问他,唐琦说:“想要击碎你的头,我即使死,也是赵氏的鬼。”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兀术”是主语,“闻”是谓语,“帝在明州”是主谓短语做宾语,主谓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C。
“己丑”是下一句“帝乘楼船”的时间状语,所以前面要断开,排除D。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题中D项,应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以此来避免盗贼的侵扰劫掠”错误,文中“则朕所至乃同寇盗耳”意思是“那么我所到之处便与侵扰劫掠相同了”,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若”,如果;“以”,用;“羸兵”,疲弱的士兵;“遽”,马上;“度”,越过;“犯”,进犯。
(2)“诘”,质问;“即”,即使;“为”,是。
参考译文:
甲戌日,韩世忠从镇江退守江阴。当月,徐州知州赵立听说朝廷下诏让各地带兵勤王,于是率兵三万赶到皇帝住所。金人在淮阴截击赵立,赵立下属劝说赵立不如返回守住徐州,赵立震怒,咬紧牙关愤怒地说:“返回的人斩首!”于是率领众人径直前行,和金人遭遇,转战四十里,到楚州城下。赵立被箭射中贯穿两颊,口不能说话,用手指挥各路军队,休息安定,才把箭拔出。评论的人说从燕山战役开始,南兵中从没有像这样激战的人。辛巳日,金人攻打常州,守臣周杞派遣赤心队官兵刘晏迎击金人;迎接岳飞转移驻防到宜兴。强盗郭吉听说岳飞到来,逃入湖中,岳飞派遣王贵等人追击击溃郭吉,他的部下全部降服。当时兀术将要到达杭州,于是进攻广德军。岳飞听说这件事,到广德边境中拦截攻击兀术,六战六胜,活捉兀术大将王权。在钟村驻军,将士没有粮食,忍住饥饿不敢扰民。恰逢金人再次派兵攻打常州,岳飞再次追击,四战四胜。于是广德没有援军,金人杀害守臣张烈。乙酉日,兀术从广德经过独松关,看到没有戍卫的人,对手下的人说:“南朝如果用数百个疲弱的士兵守在这里,我怎么可能马上越过呢!”于是进犯临安。守臣康允之弃城逃走,钱塘县令朱跸率领弓手民兵,前线抵御抗击,两次被乱箭射中,仍然奋勇前进,气力用尽被杀。兀术听说皇帝在明州,派遣阿里蒲卢浑率领精锐骑兵渡过浙水前来追赶。己丑日,皇帝乘楼船,驻扎定海县,留下范宗尹、赵鼎在明州,来等待金国使者。又对张俊说:“若能成功抵御敌人,当加封王爵。”吕颐浩上奏让从官以下去留从便。皇帝说:“士大夫应当知晓伦理道德,怎么能够不随从!如果这样,那么我所到之处便与侵扰劫掠相同了。”于是郎官以下大多随从护卫。癸巳日,皇帝船只驻扎昌国县。戊戌日,金人进犯越州,安抚使李邺开城投降,金人琶八驻守越州。卫士唐琦袖中装石头埋伏在路边,等候琶八出城攻击他,没有击中,被抓住。琶八质问他,唐琦说:“想要击碎你的头,我即使死,也是赵氏的鬼。”琶八说:“假如人人如此,赵氏哪能到这样的地步!”又询问:“李邺做元帅,尚且开城投降,你是什么人,胆敢如此?”唐琦说:“李邺作为臣子不忠心,我恨不得亲手杀了他,还提他做什么呢!”仍回头看着李邺说:“我每月一石米的俸禄,不肯悖逆皇帝,你享受国家的厚恩,走到这个地步,难道还是人吗?”辱骂没让他稍有屈服,琶八催促杀了他,唐琦至死都没有住口。
14.A
15.①细节描写。自晓至昏,诗人绕篱沉思,倚石默念,细节中透着对菊的钟爱。
②以景衬情。秋霜、菊香、明月,以景衬情,景美人美,既写出对菊花的赞美,也写出主人公的孤傲高洁。
③运用典故。借陶渊明品评菊花“千古高风”的典故,写出自己高洁志趣,提升了整首诗的抒情格调。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黄昏时分”错误。句意是难以抑制的着魔一般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
故选A。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所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紧扣诗题,描述了为写菊花诗,有如着魔了一般,从早到晚构思,创作灵感来了,她甚至不能静坐于闺房,只好绕过篱笆,来到假山旁边,斜靠在山石上,面对着菊花,专心致志地去构思、低吟。“绕篱”“欹石”地推敲,这一细节的描写,表现了只有苦心作诗的人才有此真切的体会。
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胸有成竹”,于是提起笔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这还不够,还要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诵。作者完全沉浸在完成诗作后的巨大幸福之中。“霜”“月”的景物俏丽、秀美,可见此处以景衬情,既写出对菊花的赞美,也写出主人公的孤傲高洁。
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
尾联“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的高洁品格,自从受到诗人陶渊明的好评之后,一直被世人议论至今。陶渊明爱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结,运用典故,又回到了咏菊的主题。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止于至善 致知在格物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17.B
18.D
19.C
【分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相应:指互相呼应、应和、相符合。对应:一个相对的关系,两者近视可视作能互相对换替代。比喻在一个系统中的某一项在性质、作用或数量上等情况中,同另一系统中的某一项相当。
“尽美矣,又尽善也”“尽美矣,未尽善也”二者是“相当”的关系,应用“对应”。
形神兼备: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且有神韵。德才兼备:指同时兼有优秀的品德和才能。
根据“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可知,原文讲形与神的话题,而非德才,应用“形神兼备”。
气魄:指某人身上或行动上被激发出来的做事的魄力;想象力或看法的大胆;气势。 气质:指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指诗文清峻慷慨的风格。
根据“强烈担当意识”可知,应用“气魄”。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道阻且长:道路险阻漫长。
修饰“担当精神”应用“任重道远”。
故选B。
18.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D.根据前后“是上善若水的价值判断教育”“是真善美合一的心灵教育”两句可知,只有D项与之结构一致,句式协调。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共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不仅”关联词位置不当,应在“美育”之后;二是成分残缺,“呈现出鲜明的东方文化思维”后面残缺宾语,应加上“特征”。修改全部正确的只有C。
故选C。
20.①没有精神食粮
②道家精神趣旨是“想得开”
③道家好比是药店
【分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首先根据分号确定对应关系,前语境“活不成”对应“同样也活不成”,横线处应该与“人没有饭吃”照应;再结合上文“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把“儒家”比作了“精神食粮加油站”,相对“饭”,此处应指精神食粮,于是得出答案:“没有精神食粮”。
第二空,结合横线后的标点冒号,确定所填内容是对下文的总结,结合分说的内容“无为”和后文句子“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确定所填内容与“道家精神旨趣”或者思想境界有关,再根据解说的分句“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确定主旨为“想得开”或者豁达、淡然、随性等,也可以参考结尾的总结句“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得出核心内容。据以上分析确定答案为“道家精神趣旨是‘想得开’”。
第三空,也是总结句,结合后语境“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药,上药店”,确定强调重点为“药”“药店”,在比较儒道的作用,前面把“儒家”比作了“精神食粮加油站”,则此处“药店”应指道家,故应填“道家好比是药店”。
21.【答案】①4月29日,②《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东道国网站正式上线,③按照大会进程分为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版本,④本次正式上线的是“会前版本”。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压缩新闻报道的文字,首先要理清层次结构,然后注意抓住时间、地点、对象、主体事件以及特点、意义、影响等主要信息进行概括。语段共有四句话。据第一句可以提炼出“4月29日”(时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东道国网站正式上线”(主体事件)等关键信息;据第二、三句可以提炼出“按照大会进程分为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版本”(特点)等关键信息;据第四句话可以提炼出“本次正式上线的是‘会前版本’”(特点)等关键信息等。综合以上分析作答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2024昆明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昆明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解析,共14页。
2022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