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二节 土地资源课后测评
展开3.2 土地资源
课本活动
P70:认识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主要特征
P70
答案:
类型 | 主要分布区 |
耕地 | 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且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 |
林地 | 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西南的横断山区以及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和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 |
草地 | 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以及东南部低山、丘陵区的草地和草坡 |
培优第一阶——填图考点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
2.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总量丰富,但人均______,其中耕地较______,难以利用的土地较______,后备耕地不足,而且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比例______。
3.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______,耕地、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的______,______地区。南方耕地以______为主,北方耕地以______为主,______主要分布在山区,而渔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及沿江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______,______地区。
4.我国土地基本国策: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林地 草地 沙漠
2.不足、少、多、构成不合理;
3.不均匀、湿润、半湿润、水田、旱地、林地、干旱、半干旱。
4.“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培优第二阶——基础过关练
一、选择题
1.我国的三大林区不包括( )
A.东北林区 B.西北林区 C.西南林区 D.南方林区
【答案】B
【解析】中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也是最大的天然林区。故选B。
2.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B.耕地比重较小,后备耕地不足
C.土地资源地区分布均匀 D.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区
【答案】C
【解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和难利用土地,A正确;耕地、林地比重较小,草地和难利用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后备耕地不足,B正确;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C错误;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区,D正确。故选C。
3.据图可知,有关我国水土资源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B.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均匀
C.耕地资源北方少,南方多 D.水资源冬春季节多,夏秋季节少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分析可得出,南北方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耕地资源北方多,南方少;故A正确,BC错误。D说的水资源时间不均,故D错误。故选A。
4.在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中,合理的是(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D.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答案】D
【解析】围湖造田会使湖泊面积减小,蓄洪能力降低,引发洪涝灾害,A错误;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会造成超载放牧,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B错误;陡坡开荒易引起崩塌、水土流失,C错误;在宜林荒坡植树造林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D正确。故选D。
下图为“我国各类地形类型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是( )
A.盆地面积广大 B.丘陵面积广大 C.平原面积广大 D.山区面积广大
6.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①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②难以利用的土地多
③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多 ④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5.D 6.B
【解析】5.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比重最大的山地,山区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我国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故ABC错误,D正确。
6.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故③正确;山地多,平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大,故②正确;后备耕地资源匮乏,故④错误;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林地、草地、耕地(水田和旱地)、沙漠和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故①错误,故ACD错误,B正确。
7.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 )
①内蒙古高原②华北平原③东北平原④青藏高原⑤天山山麓⑥长江中下游平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主要有华北平原、东部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而内蒙古高原、天山山麓和青藏高原是我国草地的主要分布地,①④⑤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基本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类型齐全 B.人多地少 C.区域差异大 D.耕地比重大
【答案】D
【解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A正确;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人多地少),B正确;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大,C正确;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9.我国北部、西部内陆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答案】C
【解析】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山区及东南低山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地区;建设用地占比较小,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故选C。
10.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 B.各类土地资源分布较为均衡
C.草地多分布在东部丘陵地区 D.可供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较多
【答案】A
【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形和气候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土地资源类型齐全,A正确。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耕地和林地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B错误;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C错误;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D错误。故选A。
读“某市2008~2017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2008~2017年该市( )
A.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 D.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12.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针对该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住宅向高层发展 B.城市建设向林地扩张
C.围湖造田 D.毁林开荒
【答案】11.D 12.A
【解析】11.由图可以看出,某市在2008到2017年间,其林地先增后减,A错误。水域面积和未利用土地基本保持不变,B、C错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反映了该地人口增长快,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导致,D正确。故选D。
12.由图可知,该市在2008到2017年间,耕地越来越少,建设用地则用得越来越多,土地供应紧张,城市建设应该向高层发展,A正确。城市建设向林地扩张,围湖造田, 毁林开荒不符合生态建设,B、C、D错误。故选A。
13.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土地分为( )
①耕地②林地③草地④建设用地⑤戈壁、沙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土地资源可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农业用地包括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和工矿用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等属于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所以①耕地②林地③草地④建设用地符合题意,故选A。
14.下图阴影中表示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①正确,②③④错误。故选A。
二、解答题
15.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如图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以________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___(填干湿区)区。
(2)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②是________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等山区;③是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根据因地制宜原则,④所在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3)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保护耕地尤为重要。请列举一条保护耕地的措施:________。(合理即可)
【答案】(1) 旱地 半湿润
(2) 林 水稻
(3)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合理即可)
【解析】本大题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保护耕地的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①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半湿润区,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2)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②是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西南横断山等山区;③是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④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水热充足,适合水稻的生长,根据因地制宜原则,④所在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3)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保护耕地尤为重要。保护耕地的措施有: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开发、复垦等。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一、选择题
1.(2022·吉林·中考真题)此漫画反映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
A.乱砍滥伐 B.过度放牧
C.土地污染 D.城市建设乱占耕地
【答案】D
【解析】从漫画看出,由于人口的增长,不断有高楼大厦等占用耕地,致使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出现了“田里长高楼”的现象,因此我国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与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和土地污染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2022·湖北湖北·中考真题)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农业部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畜牧业 B.②—林业 C.③—种植业 D.④—渔业
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
③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好④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2.B 3.A
【解析】2.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耕地,适合发展种植业;②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山区、东南丘陵的林地,适合发展林业;③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④是主要分布西北干旱地区的荒漠,不适合发展渔业,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种多样,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山地多,平地少;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匮乏,难以利用土地多;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差;人与耕地矛盾突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人多地少”。故①②④正确。故选A。
(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泰州农业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鱼汤面是泰州特色美食。下图为“泰州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泰州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
A.水域 B.林地 C.草地 D.耕地
5.泰州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 )
A.甘蔗 B.棉花 C.小麦 D.花生
6.下列属于泰州种植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草场广布 C.工业发达 D.地广人稀
【答案】4.D 5.C 6.A
【解析】4.据图可知,耕地在泰州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为47%,比重最大。泰州位于江苏省南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为主,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5.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省(台)、福建省(闽)等,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我国的棉花生长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平原和四川盆地及华北、新疆地区,而新疆的长绒棉质地最好。泰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下游地势较为平坦,平原广大;泰州市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和小麦的生长;花生比较适合在气候温暖,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种植,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6.泰州市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种植业生产。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2022·湖北咸宁·中考真题)“渔光互补”发电新模式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图为我国某地“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地形区最适合大范围推广“渔光互补”模式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8.“渔光互补”模式最有利于( )
A.节省土地资源 B.缓解交通压力 C.提高人口素质 D.监测空气质量
【答案】7.D 8.A
【解析】7.由题中材料可知,‘‘鱼光互补” 式光伏电站的大规模推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河湖众多,水域面积大;第二是经济发达,土地用地成本高,故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适合。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准噶尔盆地不具有“河湖众多”的特点,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8.“渔光互补”模式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最有利于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与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人口素质和监测空气质量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9.(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读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比例示意图,下列对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方水资源多,耕地多 B.南方水资源少,耕地少
C.北方水资源多,耕地少 D.北方水资源少,耕地多
【答案】D
【解析】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但耕地资源少,北方地区则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故选D。
二、解答题
10.(2022·四川资阳·中考真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的耕地数量不足,而总体质量状况也较差。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猛涨,耕地撂荒面积与日俱增,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安全。图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和2000~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
(1)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是____,各类土地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____。
(2)农村耕地撂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耕地收益____。
(3)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耕地撂荒现象,请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 减少 林地
(2)低
(3)加快推进规模化生产,健全市场机制,加大对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改善基础设施和农技应用,鼓励城镇居民和公职人员到乡村种植,加快土地流转等
【解析】本大题以我国耕地的变化图和各类土地资源变化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1)读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图可知,从2000年以来到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在减少。由2000-20007年各类土地面积变化可知,在各类土地中,增加最多的是林地,减少最多的是耕地。
(2)读材料“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猛涨,耕地撂荒面积与日俱增,”可知,农村耕地撂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农产品的价格低迷和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的耕地收益低,许多农民到城里打工,所以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3)联系实际可知,农村机械化水平较低,劳动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产品价格过低,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快推进规模化生产,健全市场机制,加大对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改善基础设施和农技应用,鼓励城镇居民和公职人员到乡村种植,加快土地流转等措施。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工业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工业练习,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农业》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农业》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河流》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河流》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