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认识化学变化(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
展开专题04 认识化学变化
【思维导图】
【考点串讲】
考点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一、燃烧
1、定义:一种 、 的剧烈的 。
2、条件:
①物质具有 ;
②可燃物与 充分接触;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 (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 ,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能改变)。
三者 才可以燃烧。
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1、条件: 条件下,可燃物发生完全燃烧; 时,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
2、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 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使人体缺少 而窒息,甚至死亡。
3、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方法
(1)增大 ;
(2)增大可燃物与 。
4、燃料完全燃烧的意义
(1)使有限的能源发挥 。
(2)降低 的程度。
三、爆炸
1、分类:
① 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
② 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
① 或 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 燃烧;
③气体体积在 内急剧膨胀。
四、防火与灭火
1、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只要破坏 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1)清除 。
(2)隔绝 。
(3)降温到 。
2、与燃烧或爆炸有关的图标的含义
考点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 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2、理解:
(1)只有 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 。
(2)守恒的是“ ”,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
(3)“ ”,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4)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 守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3、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 里进行。
(1)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 )。
(2)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 )。
4、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 分解成 ,原子又 成新的 ,在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5、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1)六不变:
①宏观:物质 不变;元素 不变;元素 不变。
②微观:原子 不变;原子 不变;原子 不变。
(2)两个一定变:物质的 ;分子 。
(3)两个可能变:分子的 ;元素 。
考点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一、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 来表示 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书写原则:
(1)以 ,不能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符合 ,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3、书写步骤:
(1)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中间用 线相连;
(2)配: 化学方程式,将短横线改为 ;
(3)注:注明 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或“↓”;
(4)查: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符号是否恰当。
4、化学方程式意义
(1)表明 、生成物和 ;
(2)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 ;
(3)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的 (相对质量= × );
5、读法:以2H2O 通电 2H2↑+O2 ↑为例。
(1)宏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 氢气 氧气;
(2)微观:每 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个氢分子和 个氧分子。
(3)质量:每 份质量的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氢气和 份质量的氧气。
(4)注意事项:“+”读作“ ”;“=”读作“ ”。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依据
(1)理论依据: 。
(2)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 。
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设:设 (未知量本身带有 );
(2)写:写出反应的 ;
(3)关:写出相关物质的量:上标 ,下标 ;
(4)列:列 ,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3、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
(1)质量= × 。
(2)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 。
【专题过关】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常州中考)敦煌壁画闻名世界,修复发黑的壁画时发生反应,则X是( )
A.H2 B.H2O C.H2S D.SO2
2.(2022·江苏淮安中考)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厂房需要有明显的安全标志。下列图标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 B. C. D.
3.(2022·湖北襄阳中考)科学用火,可以趋利避害。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可直接用水浇灭
B.室内失火应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关闭燃气阀门灭火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
4.(2022·辽宁鞍山中考)下面是关于灭火和火灾自救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档案室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5.(2022·重庆万盛经开区九年级期中)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紧闭门窗烧炭取暖 B.室内着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实验室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D.用水灭火可以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6.(2022·广西百色中考)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7.(2022·贵州铜仁中考)某地一对夫妻因天气寒冷在房内放置炭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该事件提醒我们要学会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下列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规范使用煤炉,装上烟筒并使其完整
B.用煤炉做饭时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C.没有排烟通道的情况下在室内用煤、木炭、木柴等取暖
D.晚上睡觉时将煤炉移至屋外
8.(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期中)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 +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 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Z一定是化合物
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9.(2022·吉林长春中考)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lH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10.(2022·山东东营中考)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
11.(2022·湖南邵阳中考)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7 | 10 | 28 | 37 |
反应后的质量/g | 14 | 10 | 33 | x |
A.x的值是25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和丁都是反应物
D.反应中,甲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4:33
12.(2022·湖南常德中考)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值是31
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
C.丁可能为单质
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13.(2022·重庆璧山九年级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 :27
14.(2022·江苏淮安九年级期中)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C.反应生成的丙、丁物质的质量比为23:9
D.此反应涉及四种化合物
15.(2022·山东聊城中考)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对CO在催化剂【Pt/A1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1:1
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装置的应用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16.(2022·福建福州九年级期中)自来水消毒通常要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无单质 B.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该反应生成三种物质 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微粒个数比为2:1
17.(2022·广西贺州中考)将138g酒精(C2H5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CO、CO2和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 )
A.96g B.128g C.136g D.224g
三、填空题
18.(2022·广西百色中考)学好化学能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并加以运用。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
(2)化石燃料中的天然气已成为城乡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之一。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1),正确的安装位置应选择__________ (填“甲”或“乙”)。
(4)直接用煤作为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气又浪费能源,为了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9.(2022·河南中考)如图是氨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该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C为单质,其化学式为_____;若C为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0.(2022·福建福州九年级期中)回答问题:
(1)现在很多家庭自备干粉灭火器,其中一种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组铵)灭火。
①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可利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来代替,该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受热分解生成磷酸(H3PO4)和氨气,并吸收大正的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利用下图装置完成两个实验。(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若挤压左侧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以上。
①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
若挤压右侧滴管2,一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
③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④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______。
四、实验题
21.(2022·四川汶川九年级期末)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图“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实验前锥形瓶的底部要铺一层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
(2)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
(3)燃烧后称量,由于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使得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反思:红磷燃烧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2.(2022·广东连州九年级期末)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磷熄灭后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该气体______(选填“能”、“不”)支持燃烧: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只写一条)。
(5)反思:白磷燃烧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
五、计算题
23.(2022·湖南株洲中考)某公司需要320kg氧气作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请计算:
(1)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2)同时得到的氢气在足量的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专题04 自然界的水(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4 自然界的水(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4自然界的水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解析版docx、专题04自然界的水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3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解析版docx、专题03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2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2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解析版docx、专题02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