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13 桥教案设计
展开桥
一、教学目标
(一)会写 “咆、哮、嗓”等8个生字,重点书写“呻 揪 嗓”等易错字。
(二)借助篇章页、鱼骨图,初步了解小说通过环境、情节来表现人物形象的表达特点。
(三)抓住人物言行描写绘制情节发展图,在情节的发展及矛盾冲突中感受老汉大公无私等品质和爱子深切的感情
(四)初步学习关注情节阅读小说的方法,激发阅读小说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一)作业本、记号笔、卡纸、磁性卡片;课件、小锦囊;两块磁性黑板。
(二)学生的预习要求:一读课文,遇到生字查字典,注上拼音读一读;二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用查工具书等方法尝试弄懂;三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把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感受老支书无私无畏、不徇私情、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学习课文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梳理内容,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
1.明确学习要求
(1)预习交流,了解学习起点。
出示课文《桥》,交流预习心得: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2)利用语文作业本听写词语并校对订正:呻吟 揪出 嗓子
(3)读篇章页,明确学习要求。
出示单元篇章页,说说本单元学习要求——读小说,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梳理小说内容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的内容。
①引导:明确了学习要求,让我们默读《桥》这篇小说,关注小说中的环境和情节,试着填写《语文作业本》第43页第3题。
②交流反馈,梳理内容。
山洪来临——水深没腿——水冲桥塌——洪水退去
人们惊慌——老汉组织——父子牺牲——祭奠父子
预设1:洪水退去人们惊慌父子牺牲,这三处学生可能会填写“洪水退了”“人们奔跑”等词语,意思比较接近,充分尊重学生,可以直接选择其中一张词卡贴到黑板上。
预设2: 水深没腿,这一处学生可能会填写“涌向木桥”等词语,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词卡,观察发现上面一行是环境描写的规律,有错的及时修正。
(2)多向观察,了解小说的表达方法。
①引导:请同学们再仔细看这张鱼骨图,还有什么发现?
预设1:横向看图,上面一行是环境,下面一行是情节,中间轴指向人物——老汉。
预设2:纵向看图,上面的环境和下面的情节是相互关联的。
②小结:环境、情节和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读小说,我们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二)聚焦情节,深入感受人物的形象
1.抓人物言行关键词句绘制情节图
(1)独立学习,研读情节。
学习要求:默读直接描写老汉的两个情节,选择老汉语言、动作描写等一个方面,圈画关键词句。
(2)自由分组,合作绘图。
①自由分组:选择语言描写的一组,选择动作描写的一组,如果还有其他的单独一组。
②小组合作绘制情节图(注意线条简洁,选用圈画的关键词句),完成后张贴到黑板上。
学生当绘图有困难时,教师提供小锦囊,锦囊里有曲线图、情节梯等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选择思维导图绘制情节图。
小锦囊图示范例:
2.在交流情节图中感受人物的形象
(1)聚焦动作描写的情节图,分组汇报1,交流想法。
①引导发现:比较各组从动作描写角度绘制的情节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预设1:共同之处——有很多动词(站、揪、推……);图形有起伏变化……
预设2:不同之处——形状不同;同一动词在图形中位置不同……
②聚焦“揪”字,在情节的矛盾冲突中感受人物形象。
引导:你们组为什么把“揪”这个动作描写放在情节图的最高处?你们感受到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洪水来临,老汉在群众和党员、自己儿子生死抉择时,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给了群众,感受到了一个大公无私、一心为民、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形象。(根据学生交流的感受,在词卡上随机写下体现老汉是个老支书形象的词语,贴到黑板上)
③聚焦“推”字,在情节的发展中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引导:老汉揪出小伙子的情节已经非常感人,小说为什么还要写老汉推小伙子过桥的情节?可以不写吗?
预设:在自己和儿子生死抉择时,老汉把生的希望给了儿子,感受到了一个爱子情深的父亲形象;不写“推”的情节,我们就体会不到老汉的父爱。(根据学生交流的感受,在词卡上随机写下体现老汉是个父亲形象的词语,贴到黑板上)
小结:在“揪”和“推”的情节发展及矛盾冲突中,小说中的老汉形象越来越丰满,越来越高大。
(2)聚焦语言描写的情节图,小组汇报,交流想法。
①课件出示描写老汉的语言,交流在语言描写中感受到的老汉形象。
“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少废话,快走。”
②在情境中指导学生朗读,深入感受老汉形象。
一读:在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关注老汉语言中的感叹号和短句的形式。
二读:师生配乐合作朗读:老师读老汉动作描写的句子,学生读老汉语言描写的句子。
小结:通过情节中语言和动作描写的深入学习,我们感受到一个伟大的老支书形象,感受到了一个高大的父亲形象,真是感人肺腑。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说过,情节必须是动人的,因为一切的心灵都要求受到感动。
(三)课堂小结,激发阅读小说的兴趣
1.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从小说的角度阅读了《桥》这篇小说,重点抓住情节的发展及矛盾冲突,感受人物形象。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教材编排了《桥》《穷人》《在柏林》三篇小说,还在“快乐读书吧”栏目中推荐了《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等小说,希望同学们读小说时,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阅读时,我们可以借助情节图来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
2.布置预习:下节课,我们讨论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和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请默读课文,完成《语文作业本》第4题中的第(1)小题。
课后作业:完成《语文作业本》第4题中的第(1)小题。
四、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册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桥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桥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