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专题跟踪检测(十二) 发酵工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专题跟踪检测(十二) 发酵工程第1页
    【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专题跟踪检测(十二) 发酵工程第2页
    【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专题跟踪检测(十二) 发酵工程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专题跟踪检测(十二) 发酵工程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专题跟踪检测(十二) 发酵工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跟踪检测(十二) 发酵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2021·泰安四模)面包和酸奶,或者馒头夹着腐乳,是很多人喜欢的早餐,这些食物或饮品为我们的机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下列关于食品制作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缺氧、呈酸性的环境只适合乳酸菌繁殖,酸奶制作时不用消毒B.制作面包和馒头都用到了酵母菌,酵母菌产生的酒精与食品松软有关C.现代腐乳生产中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接种优良毛霉菌种,有利于提高腐乳品质D.若出现面包长霉、酸奶胀袋、腐乳表面出现等情况,则不能再食用解析:C 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缺氧、呈酸性的环境适合乳酸菌繁殖,而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但并不是只适合乳酸菌繁殖,且酸奶制作时也需要消毒,A错误;制作面包和馒头都用到了酵母菌,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食品松软有关,B错误;现代腐乳生产中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接种优良毛霉菌种,有利于提高腐乳品质,C正确;若出现面包长霉、酸奶胀袋等情况,则不能再食用,腐乳表面出现,是制作腐乳出现的正常情况,能够食用,D错误。2(2021·海口模拟)奶酪是人类最古老的食品之一,其种类繁多。如图是天然奶酪的简要制作过程,其中凝乳是指凝固的牛奶,酸性物质一般都可以使牛奶变性凝固,小牛的胃中有一种称为凝乳酶的物质也可以将牛奶凝固成凝乳利于消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保证奶酪的营养成分,牛奶在乳酸发酵之前应该煮沸消毒处理B.乳酸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了有机酸或凝乳酶,使牛奶中蛋白质凝固C.加热压缩过程可以去除凝乳中多余的水分,有利于奶酪的硬化和保存D.由奶酪制作过程可推测,儿童食用天然奶酪比牛奶更容易消化吸收解析:A 煮沸消毒法是在100 煮沸56分钟,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一部分芽孢,但对于牛奶这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应使用巴氏消毒法,即在6265 消毒30 min8090 处理30 s1 min,不仅可以杀死牛奶中的绝大数微生物,并且基本不会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A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酸性物质和凝乳酶都可以促使牛奶凝固形成凝乳,而图中经过了乳酸发酵,牛奶形成了凝乳,B正确;加热压缩过程去除水分,水分减少,奶酪的硬度加大,不利于微生物生长,有利于储存,C正确;由制作过程可知,奶酪制作过程中经过了微生物发酵,将牛奶中的蛋白质分解或变性处理,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D正确。3(2021·海南模拟)格瓦斯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东欧的低度酒精饮料。制作过程:将用发酵面包制成的面包液、糖化液装入发酵罐,加入保加利亚乳酸菌、酵母菌进行发酵;发酵液经过严格的过滤;过滤液经38 s迅速升温到127 进行高温杀菌,冷却后即可饮用。酵母菌产生酒精的能力差异较大,其产酒精能力与其耐受酒精的能力有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保加利亚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B.面包液、糖化液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氮源以及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C.若想得到产酒精能力比较强的酵母菌,可向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酒精进行筛选D.过程中瞬时高温灭菌可使微生物蛋白质空间结构迅速破坏,从而达到灭菌效果解析:A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而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A错误;面包液、糖化液中含有糖类等营养物质,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氮源以及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酵母菌产生酒精的能力差异较大,其产酒精能力与其耐受酒精的能力有关,可采用选择培养基,向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酒精进行筛选获得产酒精能力比较强的酵母菌,C正确;过程中瞬时高温灭菌可使微生物蛋白质空间结构迅速破坏,使细菌失去活性,从而达到灭菌效果,D正确。4(2021·辽宁模拟)醋酸菌是食醋酿造过程中的关键菌种,BQ­1醋酸菌分离自番茄表面,在番茄表面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可应用于番茄果醋的酿造。该醋酸菌在培养温度低于27.5 时菌体生长很弱,产酸量低,高于30 时,培养基中乙酸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下降。此外,在工业生产中还要考虑成本问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菌能够在有氧条件下将乙醇氧化为乙酸,用BQ­1醋酸菌酿醋时以酒精作碳源最好B.摇床或搅拌器转速可调整培养液溶氧量,酿醋时转速越快越好C.确定醋酸菌培养温度为2730 ,是因为考虑到乙酸在30 以上时挥发量明显增加D.通过基因工程改变该菌株中与乙酸生产相关酶的合成量或活性,可明显增加成本解析:C 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糖源丰富的条件下,醋酸菌大量繁殖并将糖氧化分解为乙酸,BQ­1醋酸菌分离自番茄表面,在番茄表面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番茄表面乙醇很少,糖源丰富,A错误;摇床或搅拌器转速确实可调整培养液溶氧量,但是搅拌过快会影响醋酸菌发酵,还可能导致醋的酸度过高,B错误;确定醋酸菌培养温度为2730 ,是因为考虑到乙酸在30 以上时挥发量明显增加,乙酸含量会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下降,C正确;通过基因工程改变该菌株中与乙酸生产相关酶的合成量或活性,可明显降低成本,提高产酸效率,D错误。5(2021·山东高考)含硫蛋白质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硫化氢导致生活污水发臭,硫化氢可以与硫酸亚铁铵结合形成黑色沉淀。为探究发臭水体中甲、乙菌是否产生硫化氢及两种菌的运动能力,用穿刺接种的方法分别将两种菌接种在含有硫酸亚铁铵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如图所示。若两种菌繁殖速度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菌的运动能力比甲菌强B.为不影响菌的运动需选用液体培养基C.该实验不能比较出两种菌产生硫化氢的量D.穿刺接种等接种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的污染解析:B 两种菌的繁殖速度相等,在两种菌数量相等的前提下,由图可知,乙的运动能力比甲强,A正确;穿刺接种一般用固体或者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是悬浮培养,由图可以判断出该培养基不是液体培养基,B错误;黑色沉淀区域面积大小反应微生物的运动能力强弱,但不能反映出硫化氢的量,C正确;防止杂菌污染是多种接种技术的关键和核心,D正确。6(2021·丹东一模)如图为分离某种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有哺乳动物尿液的地方取土样,获得目的菌种的几率会很高B.为验证尿素固体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作对照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37 恒温培养2448 h时,需将平板倒置D.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都是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解析:D 含哺乳动物排泄物的土壤中有较多含脲酶的细菌,因此从有哺乳动物排泄物的地方取土样,获得目的菌种的几率会很高,A正确;取不同稀释倍数的土壤稀释液各0.1 mL,分别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尿素固体培养基上,其中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是对照,B正确;将实验组和对照组37 恒温培养2448 h时,需将平板倒置,C正确;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大多数是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还有一些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氮,如固氮菌,D错误。7(2021·南开区一模)某同学从植物中提取了W物质,并研究其抑菌效果。在平板中央处打孔后加入提取物W,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并计算抑菌圈平均增幅速率,实验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一定量菌液与冷却后的灭菌培养基混匀并倾倒平板可得到试验菌平板B.在平板上打孔的钢管需要灼烧灭菌,目的是防止微生物污染平板C.抑菌圈直径的大小与菌体浓度、提取物W的浓度和预扩散时间密切相关D.提取物W在培养基中扩散,加入提取物W后的2小时可获得最佳抑菌效果解析:D 将一定量菌液与冷却后的灭菌培养基混匀并倾倒入平板中,能够给细菌提供适合的生长环境,可得到试验菌平板,A正确;在平板上打孔的钢管需要灼烧灭菌,灼烧时能够杀死钢管上的微生物,以防止打孔操作时微生物对平板造成污染,B正确;抑菌圈直径的大小与菌体浓度、提取物W的浓度和预扩散时间密切相关,C正确;提取物W在培养基中扩散,加入提取物W后的2小时可获得抑菌圈最大平均增幅速率,这说明提取物在2小时内扩散得较快,但不能说明此时就是最佳抑菌效果;由曲线图分析可知,24小时抑菌圈的直径最大,此时的抑菌效果更佳,D错误。8(2021·济南模拟)乳链菌肽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对引起食品腐败的细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研究人员从新鲜牛奶中获得多株产乳链菌肽的菌株,筛选并纯化菌株。为了解乳链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方式是抑制细菌生长、溶菌性杀死细菌(细胞破裂)还是非溶菌性杀死细菌,科研人员将乳链菌肽加入革兰氏阳性菌菌液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检测革兰氏阳性菌的活菌数、除去菌体的上清液中核酸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制备培养基时除了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加入一定量氯化钠,以维持渗透压B.纯化的菌株临时保藏需要先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长成菌落后放入4 冰箱中保藏C.以上实验表明乳链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方式为抑制细菌生长D.口服乳链菌肽,不会改变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也不会进入内环境,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乳链菌肽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所降解而被人体消化解析:C 氯化钠属于无机盐,无机盐在培养基中具有调节和维持微生物细胞渗透压和pH的作用,故制备培养基时除了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加入一定量氯化钠,以维持渗透压,A正确;纯化的菌株临时保藏需要先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长成菌落后放入4 冰箱中保藏,B正确;由图示分析可知,曲线3在加入乳链菌肽后活菌数降为零,这说明是非溶菌性杀死细菌,C错误;口服乳链菌肽,不会改变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也不会进入内环境,由此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乳链菌肽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所降解而被人体消化,D正确。9.(2021·聊城一模)金黄色葡萄球菌(SAU)是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之一。细菌性肺炎一般需要注射或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当细菌出现耐药性时疗效下降。ABCD四种抗生素均可治疗SAU引起的肺炎。为选出最佳疗效的抗生素,研究者分别将含等剂量抗生素ABCD的四张大小相同的滤纸片abcd置于SAU均匀分布的平板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 h,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对实验使用的培养皿采用高压蒸汽的方法灭菌BABCD四种抗生素,抑菌效果最佳的是抗生素DC.细菌出现耐药性的原因是抗生素使细菌发生了变异D.滤纸片b周围透明圈中出现一菌落,可能是该菌落发生了基因突变解析:D 对培养皿等玻璃器皿进行灭菌可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A错误;抑菌圈越大,说明抗生素的抑菌效果越好,因此ABCD四种抗生素中,抑菌效果最佳的是抗生素AB错误;细菌出现耐药性的原因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作用,C错误;滤纸片b周围透明圈中出现一菌落,可能是该菌落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耐药性,D正确。二、不定项选择题10.(2021·淄博二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采用发酵酿制法制成的低度饮料酒。图甲、乙为某同学设计的两种制作葡萄酒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中的X为澄清石灰水,则出现变混浊现象B.酿制果酒时,选用甲装置比选用乙装置效果更好C.在酿酒过程中若装置密封性不好,发酵液会变酸D.该发酵过程需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 的范围解析:ABC 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若甲中的X为澄清石灰水,则出现变混浊现象,A正确;酿制果酒时,密封容器需要定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选用甲装置比选用乙装置效果更好,B正确;在酿酒过程中若装置密封性不好,可能会进行醋酸发酵,导致发酵液变酸,C正确;该发酵过程需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30 的范围,D错误。11(2021·铁岭模拟)自生固氮菌是土壤中能独立固定空气中N2的细菌,将玉米种子用自生固氮菌拌种后播种,可显著提高产量并降低化肥的使用量。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固氮能力测定的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土样应取自当地深层土壤;步骤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 000B.自生固氮菌是自养型生物,不可用血细胞计数板来计数土壤悬浮液中的菌体数C.步骤需充分振荡20 min,主要目的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充分释放到无菌水中D.步骤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该选择培养基的特点是不添加氮源解析:CD 步骤土样应取自当地表层土壤;步骤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 000倍,A错误;自生固氮菌是异养型生物,可用血细胞计数板来计数土壤悬浮液中的菌体数,B错误;步骤需充分振荡20 min,主要目的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充分释放到无菌水中,C正确;根据培养基中菌落的分布特点可知,步骤所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因此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固氮菌具有固氮作用,因此该选择培养基的特点是不添加氮源,D正确。12(2021·泰安四模)培养基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根据某些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理化因素抗性的原理设计培养基,可使其具有只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功能。下列关于选择培养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伊红美蓝,统计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将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筛选出来C.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从而将真菌从混有细菌的培养基上选择出来D.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解析:A 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能与伊红美蓝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使菌落呈黑色,该方法不能统计大肠杆菌数目,只能鉴别大肠杆菌的有无,A错误;将一定稀释度的样品接种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不能利用尿素的微生物则不能生长繁殖,故可将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筛选出来,B正确;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的繁殖,所以要将真菌从其他细菌中分离出来,常向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配制成选择培养基,C正确;筛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需要制备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够繁殖,D正确。三、非选择题13(2021·大连模拟)果酒制作过程中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如图为酵母菌在发酵液中菌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可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获得纯净的酵母菌菌种时培养液采用____________灭菌。(2)上图为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发酵初期向发酵液中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家庭酿制葡萄酒,在此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衰亡期时,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所统计的数值较图中活菌计数值________()。若用平板划线法将酵母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 mL菌液稀释1 000倍,在平板上分别加入0.1 mL的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甲、乙两人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酵母菌的数量,在该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55164149,取平均值156乙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2148172,取平均值114甲据此可得出每升菌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个;有人认为这两人的结果中,乙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培养液采用湿热灭菌法灭菌。(2)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大量繁殖,发酵初期向发酵液中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快速的生长繁殖。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若使用带盖的瓶子制葡萄酒,在此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目的是放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3)衰亡期时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所统计的数值较图中活菌计数值高,原因是其将死细胞也计数在内。菌落是指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4)根据公式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C÷V)×M(156÷0.1)×1031.56×106个,则每升菌液中的活菌数为1.56×109个。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乙同学的结果中,一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平板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答案:(1)湿热 (2)有利于酵母菌繁殖 放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 (3)高 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4)1.56×109 乙的结果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14(2021·济南一模)随着石油危机的出现,乙醇作为可再生资源中比较理想的液态燃料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界中可再生的木质纤维素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成分之一是半纤维素。半纤维素容易被酸或者酶水解,其水解产物中的85%90%为木糖。因此利用木糖发酵生产乙醇具有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酵母菌是传统的乙醇生产菌株,因其缺乏转化木糖的酶系而不能很好地利用木糖。自然界中某些酿酒酵母能利用木糖进行酒精发酵,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这种酵母菌并对其产酶活性进行测定,实验基本流程为:取土样制取土壤悬液扩大培养选择培养菌种分离酶活性鉴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扩大培养又称富集培养,可增加________________,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微生物。(2)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研究小组将扩大培养后的混合菌液适当稀释后接种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倒置放入培养箱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若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进一步确定目的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该研究小组选取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摇床转速以及装液量4个因素实验。其中,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会影响菌株产酶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摇床转速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影响菌株产酶。解析:(1)扩大培养又称富集培养,其目的是增加目的菌株数量,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微生物。(2)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关键是逐渐将聚集的菌体分散,以得到由单个细胞增殖而形成的单个菌落。该研究小组将扩大培养后的混合菌液适当稀释后接种于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倒置放入培养箱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若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的原因是接种环灼烧灭菌后未冷却即进行划线操作或未从上次划线末端开始划线。(3)为进一步确定目的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该研究小组选取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摇床转速以及装液量4个因素实验。其中,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会影响菌株产酶主要是因为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会影响酶活性;摇床转速因影响溶氧量、菌种获取营养物质的几率进而影响菌株产酶。答案:(1)目的菌株数量 (2)逐渐将聚集的菌体分散,以得到由单个细胞增殖而形成的单个菌落 以木糖为唯一碳源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接种环灼烧灭菌后未冷却即进行划线操作或未从上次划线末端开始划线 (3)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会影响酶活性 溶氧量、菌种获取营养物质的几率15(2021·济宁二模)安莎霉素是一类主要由来源于海洋的稀有放线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和药用价值。科研人员通常从深海采集淤泥样本,再分离、纯化并筛选出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其分离培养流程如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2)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 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培养时间不足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人员发现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具有一个普遍的共性——氨基酸缺陷型。从筛选目的分析,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__________。为了初步鉴定营养缺陷型放线菌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用接种针挑取________(菌落A菌落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 振荡培养35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无菌水洗涤3次制成菌悬液。吸取1 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5 mL融化开冷却至50 左右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ABCDE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该菌株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组别所含氨基酸A组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亮氨酸B精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C酪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色氨酸丙氨酸D甘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丝氨酸E半胱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丝氨酸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属于________缺陷型。(4)科研人员分离、纯化出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后,需要利用PCR技术大量扩增其DNA上的16S rRNA保守片段,然后通过DNA序列比对进行菌种亲源关系的鉴定。查找数据库发现该放线菌的16S rRNA目的基因片段及相应限制酶识别序列如图所示:为了获得目的基因16S rRNA,需要使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得到目的基因以后就可以利用PCR技术对16S rRNA进行体外扩增,扩增目的基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解析:(1)根据过程所得待测培养基中菌落的分布结果可以判断,该过程所采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2)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 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有效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或培养时间太长导致菌落粘连、培养基表面干燥脱水等影响菌落数目的统计。(3)图示是利用不同培养基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据此可知,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相比,完全培养基中特有的成分是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故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用接种针挑取菌落A接种并培养;培养皿是倒置培养微生物的,因此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表中信息显示:AD区域含有、其他区域不含有的氨基酸是苏氨酸,而实验结果只有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苏氨酸缺陷型。(4)图中该放线菌的16S rRNA目的基因片段中含有EcoRSac的识别序列,不含BamHHind的识别序列,故需用EcoRSac进行切割,获得目的基因16S rRNA。利用PCR技术对16S rRNA进行体外扩增,需要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进行催化。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法 (2)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 (3)氨基酸 菌落A 苏氨酸 (4)EcoRSac DNA半保留复制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相关试卷

    【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专题跟踪检测(四)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专题跟踪检测(四)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专题跟踪检测(十五) 实验与探究: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专题跟踪检测(十五) 实验与探究,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专题跟踪检测(十四) 基因工程:

    这是一份【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专题跟踪检测(十四) 基因工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