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理人教版通用类5 牛顿运动定律精品课件ppt
展开牛顿运动定律阅读提示: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②什么是惯性?惯性与什么有关?③加速度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⑤什么叫基本单位?什么叫导出单位?⑥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是什么?⑦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什么?5 牛顿运动定律①牛顿第一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力学的研究与总结,提出了著名的牛顿运动三定律。其中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为: 一切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5(二)惯性(1)什么是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惯性与什么有关?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惯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与任何外界因素无关,如物体是否受力或处在何种运动状态等,都毫无关系。惯性依物体的存在而存在,且永远不会消失。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理与生活乘坐公交车,当汽车突然开动时,如图1-38甲所示,乘车人为什么向后仰。这是因为汽车开动前,人和汽车是静止的;当汽车突然开动时,乘车人的下半身受到汽车的摩擦力,在这个摩擦力的作用下,由静止改变为随汽车前进的运动状态,而乘车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有乘车人的身体“上静下前动”,因此向后仰。 图1-38甲 汽车突然开动如图1-38乙所示汽车突然刹车时,公交车上的乘客又会怎样?乘客会向前倾。这是因为汽车突然刹车时,人和汽车是运动的;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车人的下半身受到汽车的摩擦力,在这个摩擦力的作用下,由运动改变为随汽车静止状态,而乘车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有乘车人的身体“上动下静止”,因此向前倾。 图1-38乙汽车突然刹车(3)惯性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清楚地表明:一切物体因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物体一旦运动起来因惯性将使它继续运动下去,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所以说,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时速度为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为恒量,所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速度不变化,加速度为零。这种情况,通常称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反之,一个物体的速度发生了变化,有了加速度,就称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牛顿第一定律阐明: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必然改变,即速度发生了改变,有了加速度。例如,列车出站时,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速度不断增加,有了加速度;列车进站时,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运动由快变慢,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速度不断减小,产生了加速度。可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改变速度的原因,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结论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惯性,而不是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②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惯性,而不是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除了作用力之外,加速度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那么,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力及物体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一)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载重卡车在平直的路面上提速,速度改变的快慢,即卡车产生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牵引力有关。油门大时,牵引力大,卡车提速快,产生的加速度就大;牵引力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到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二)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或者a∝F(保持质量m不变,a和F是单函数关系)③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卡车在平直的路面上提速,在牵引力相同的情况下,空车比满载时提速快.空车质量小,产生的加速度大;满载质量大,产生的加速度小。(一)关系:在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二)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保持作用力F不变,a和m是单函数关系)④牛顿第二定律(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注意: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二)牛顿第二定律用数学公式表示为引入比例常数k,即可写成等式为F=kma关于比例常数k在F=kma中的比例常数k,其大小与公式中各物理量选取的单位有关,在国际单位制中,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作用力的大小规定为1N,则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取值为1,使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简化为:F=ma显然上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分别为F—N;m—kg;a—m/s2。上式是物体受到一个外力作用时的公式。(三)当物体同时受几个外力的作用时的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公式:F合= ma 式中: F合—物体同时受几个外力的合力,单位:N; m—物体的质量,单位:kg; a—物体的加速度,单位:m/s2.(四)注意牛顿第二定律是整个牛顿力学的核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公式F合= ma 中的力F合,是物体受到所有力的合力;(2)公式F合= ma中的力F合和加速度a具有矢量性,二者都是矢量且方向相同;(3) F合和a具有瞬时对应性,物体受力就产生加速度,力F合改变,加速度a对应发生改变,力消失,加速度也对应消失。⑤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一)惯性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惯性大小和什么有关?质量不同的物体,受到相同的作用力,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不同,即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质量大的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这表明质量大的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大,即物的惯性大。反之,质量小的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就小,它的惯性就小。(二)结论:所以,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理与技术—改变惯性的常用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它的质量。如歼敌机的质量比运输机、轰炸机都小,在战斗前还要抛摔副油箱,如图1-39所示,进一步减少惯性,提高歼敌机的机动性。相反,当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增大物体的质量,电动机、车床等机器都固定在很重的机座上,以增大惯性,减少机器的震动,避免因撞击而发生不必要的移动。图1-39抛掉副油箱减小惯性电动机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到6.4 N的水平拉力,从静止开始向前运动,如果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是4.2 N。求物体4s末的速度和4 s内的位移。 解析:(解题思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运用运动学的知识求解末速度和位移。 例题1GNFfGNFf如图所示,物体受4个力,重力G,竖直向下;支持力N,垂直于支撑面竖直向上;拉力F,水平向右;摩擦力f,与运动方向相反,水平向左:解: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从而有F合=F-f= 6.4 N- 4.2 N=2.2 N,方向与F同,水平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得加速度为 vt=v0+at=0m/s+1.1m/s2×4s=4.4m/s 答:物体4s末的速度为4.4m/s, 4 s内的位移是8.8m. ⑥力学单位制 (一)单位制 (1)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运用公式v=s/t来求速度,如果位移用m做单位,时间用s做单位,求出的速度的单位就是m/s。同样,用公式F=ma求力时,如果质量的单位用kg,加速度的单位用m/S2,求出的力的单位就是kg•m/S2,也就是N。可见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因此,先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做为基本单位,再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这几个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推导出来的单位叫导出单位。(2)单位制,就是有关基本单位、导出单位等一系列单位的体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二)力学单位制 在力学范围中,选定长度、质量、时间三个物理量为基本量,并规定出它们的基本单位,就可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导出单位。三个基本量选定不同单位,就可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如果长度、质量、时间分别选取m、kg、s做单位,就组成了力学单位制的国际单位制。 (三)国际单位制(1)国际单位制综上所述,选取不同的基本单位和物理公式,就可推导出不同的导出单位,即组成不同的单位制。多种单位制并存,严重影响了科技的交流与发展,阻碍了计量科学的进步。为了避免多种单位制并存所造成的混乱,国际上制定了一种通用的、适合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代号为SI,在中国简称国际制。(2)国际单位制的基本量及其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见附录表1)规定了7个基本量及其基本单位,其中包括长度m(米)、质量kg(千克)和时间s(秒)。表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p238)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我们已经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一定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怍用。如手拉箱子或压弹簧,箱子或弹簧也同时向反方向拉手或压手的情况。如果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的力叫作用力,则另一个物体对这个施力物体施加的力就叫做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力⑧牛顿第三定律(一)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牛顿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总结为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二)表达式:如果用F表示作用力,用F′表示反作用力,则有 F=﹣F′式中“﹣’’表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三)特别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同性质的力。物理与生活 牛顿第三定律应用很广,与身边的生产与生活中的很多力学现象密切相关。例如,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通过摩擦给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同时地面也通过摩擦给脚一个反作用力,推人前进。轮船航行时旋转的螺旋桨向后推水’,水同时也向前推螺旋桨,推着轮船前进。汽车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与地面之间有摩擦,轮胎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轮胎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接触地面,这时让发动机驱动着后轮空转。由于空转的后轮不接触地面,地面不产生向前推汽车的力,汽车就不能前进了。思考与讨论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有什么区别??2.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反作用力、平衡力都是什么力?GN答: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重力的平衡力是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支持力的平衡力是物体的重力。 如图1-42所示,是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质量为M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车的前面系着不可伸长的细绳,细绳绕过定滑轮在另一端连接着砝码盘,砝码盘里放砝码。设砝码盘加砝码的质量为m。M和m就组成一个实验系统。实验时,小车在m的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改变质量M或m的大小,就改变了小车的加速度。试求小车的加速度与细绳的拉力。例题2图1-42MmMgNTmgT′aa 解:受力分析如图1-42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小车受细绳的拉力T,有T=Ma (1) 砝码受重力mg和拉力T′,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T′= ma (2)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T与T′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2)得 mg=(M+m)a 整理的 此式表明,实验系统的加速度a,等于系统受到的合外力mg与系统的总质量(M+m)的比。将代入式(1) T=Ma中得 此式表明,系统加速运动时,细绳对小车的拉力不等于砝码的重量mg。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B.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 C.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复习与巩固 p41CD2.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汽车将怎样运动? A.F1=F2 B.F1
人教版通用类5 牛顿运动定律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通用类5 牛顿运动定律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2页。
人教版通用类1 光的全反射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通用类1 光的全反射优秀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为什么露珠这么亮,引入光的反射现象,光路可逆,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光的折射定律,几种介质的折射率,全反射,联系实际现象解释,现象2海市蜃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通用类第二单元 机械能1 功 功率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通用类第二单元 机械能1 功 功率获奖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WFscosα,摩擦力做的功,合力做的功,PFv,练习2-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