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后素养落实6生物群落的类型含答案 试卷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后素养落实6生物群落的类型含答案第1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后素养落实6生物群落的类型含答案第2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后素养落实6生物群落的类型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类型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类型一课一练,共8页。
    课后素养落实() 生物群落的类型(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 多种多样的生物群落1善于挖洞和具有快速奔跑行为的动物主要分布于(  )A热带雨林    B.草原C荒漠 D.苔原B [草原中的动物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及具有快速奔跑能力的动物。]2下列关于群落形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群落的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B高大的乔木难以在草原群落中生存C农贸市场出售的各种动植物其中植物以草本为主类似于草原生物群落D群落内部的生物可能有竞争关系但生态位不同可以和谐共存C [群落的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物种能形成群落的前提是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A正确;草原上的植物一般比较耐旱不能耐旱的高大乔木难以在草原上生长B正确;农贸市场虽然有各种动植物但是这些生物之间没有复杂的种间关系不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因此不能形成群落C错误;生物群落内部的生物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竞争但因生态位的不同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和谐共存D正确。]3下列有关森林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生物群落大都分布在降雨较多的湿润地区B与草原生物群落相比森林生物群落的结构较为复杂C森林生物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远高于草原生物群落D森林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温度有关D [森林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D错误。]4下列有关不同群落生物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中植物主要有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B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绒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C森林中树栖和攀援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D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但无阴生植物D [荒漠中水分短缺植物主要有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A正确;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绒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B正确;森林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树栖和攀援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C正确;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也有阴生植物如三七、人参、黄连等D错误。]5在森林中乔木、灌木、草本三类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其意义主要是(  )A有序地避免了竞争B合理地充分利用环境资源C提高了群落的稳定性D为动物提供不同层次的栖息空间B [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三类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布的意义主要是合理、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故选B]6下列有关群落中生物适应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中的生物有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B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C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体D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生物适应群落生活的特点完全相同D [荒漠中的生物有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A正确;某个地方的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B正确;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C正确;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生物适应群落生活的特点不完全相同D错误。]题组二 物种丰富度7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A [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并不是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A错误;不同群落物种数目不同生物的丰富度不同B正确;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物种数目由于温度降低而减少丰富度逐渐减少C正确;丰富度越大的群落物种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其结构越复杂D正确。故选A]8研究人员调查了ABC三个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三个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种组成B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C调查群落中某一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D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A [据图分析可知三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各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物种组成是不同的A错误;根据不同群落的柱状图的高度之和可知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B正确;调查群落中某一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C正确;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分了三层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D正确。故选A]9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B利用小动物的趋光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C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种类D对不知名的小动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其特征B [不同地点环境资源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A正确;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光的特点利用小动物的避光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B错误;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C正确;观察小动物时如果无法知道小动物的名称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特征D正确。故选B]10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土层物种数个体总数05 cm1179510 cm4201015 cm313A表中的信息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无关C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消费者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A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不同深度的土层中小动物的物种数不同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A正确;土层不同深度光照情况不同因此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有关B错误;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有的是消费者有的是分解者C错误;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物种的种群密度下降但不能反映该地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D错误。故选A]11生态交错区又称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生态地带之间(或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生态交错区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现对某森林草原交错区进行调查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交错区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2)在森林草原交错区随着气候越趋干旱________或落叶林占优势直到最后岛屿森林只遗留在大片的草原上。(3)研究者认为边缘效应的出现是因为生态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使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生态交错区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2)森林草原交错区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与草原之间的过渡带在该交错区随着气候越趋干旱草本植物或落叶植物逐渐成为优势种使得草原或落叶林占优势直到最后岛屿森林只遗留在大片的草原上。(3)生态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使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答案] (1)物种丰富度 (2)草原 (3)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12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逃避敌害B [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逃避敌害这些都是动物适应森林环境的生活方式ACD不符合题意;森林里树木众多土壤中树根遍布不利于挖洞又有高大树木遮挡或密集灌木丛遮挡便于隐蔽不用挖洞因此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的生活方式这是与草原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B符合题意。故选B]13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在年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温度各异的地区分布如下表:年均温度()  05050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350100      010     1020   2030     下列推测最不合理的是(  )A甲生物可能是北极狐B乙生物可能是仙人掌C丙生物可能是黄羊D丁生物可能是黑猩猩C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甲生物生活在年均温度-100 和降水量在050 cm的条件下则该生物可能生活在冻土苔原生态系统中因此可能是北极狐A正确;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乙生物生活在年均温度1020 2030 降水量在050 cm的条件下则该生物可能生活在荒漠生态系统因此乙生物可能是仙人掌B正确;黄羊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每年的降雨量为250800 cm而表格中降水量不在该范围因此丙生物不可能是黄羊C错误;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丁生物生活在年均温度2030 和降水量在350400 cm的条件下则该生物可能生活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因此丁生物可能是黑猩猩D正确。]14(多选)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一定偏小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B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数量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CD [培养酵母菌时酵母菌多沉淀于培养液底部若不振荡试管直接从上层吸出培养液计数获得数值偏小直接从下层吸出培养液计数获得数值偏大A错误;若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引起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大B错误;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暗、避高温、避光等特性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会导致实验所得数值偏小C正确;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对于样方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上的数目若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则会使实验所得数值偏小D正确。故选CD]15(多选)下表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在40年间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种类物种数14152540草本植物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表中数据是采用样方法调查获得的B表中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高C该农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40年时其中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D [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也适用于调查物种的丰富度A正确;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分析表格可知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高B正确;该农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C错误;该农田弃耕第40年时其中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之间的关系为种间竞争D错误。故选CD]16啮齿动物是草地上主要野生消费者为了合理利用草原科研人员对呼伦贝尔草原的放牧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3 不同放牧方式下啮齿动物群落结构(1)调查啮齿动物的密度应该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据图可知三种放牧方式中啮齿动物总捕获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下表为不同放牧方式下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放牧方式连续放牧禁牧季节轮牧丰富度指数0.60±0.230.42±0.150.58±0.42丰富度指数计算公式:R(S1)/ln NS为物种数N为群落中所有物种个体数禁牧区啮齿动物的数量最低________也最低推测禁牧可能会降低种间________的激烈程度使鼠害发生的可能性________(3)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放牧方式中______更利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并且能够抑制鼠害发生。[解析] (1)因啮齿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故调查啮齿动物的密度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据图可知三种放牧方式中啮齿动物总捕获率最高的是连续放牧其原因可能是连续放牧导致草场植物高度变矮啮齿动物易于被发现。此外连续放牧形成的条件适合草原黄鼠(或布氏田鼠)的生存导致其快速增殖而使捕获率增加。(2)据图可知禁牧区啮齿动物的数量最低且根据丰富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其丰富度也最低原因可能是禁牧会使植被生长旺盛造成种间斗争的激烈程度降低种群数量能较快增长使鼠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加。(3)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放牧方式中季节轮牧的捕获率和植被高度均处于较高水平更利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并且能够抑制鼠害发生。[答案] (1)标志重捕 连续放牧 连续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或高度变矮);适合草原黄鼠(或布氏田鼠)的生存导致其快速繁殖 (2)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 斗争 增加 (3)季节轮牧 

    相关试卷

    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章 群落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章 群落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结构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结构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群落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种间关系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种间关系课堂检测,共9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