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KS5U解析】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6209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KS5U解析】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6209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KS5U解析】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6209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KS5U解析】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林芝市二高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
A.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 伽利略、牛顿
C. 伽利略、爱因斯坦 D. 亚里士多德、牛顿
【答案】B
【解析】
【详解】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提出了物体的运动定律,其中牛顿第一定律即为惯性定律,选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B.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C. 物体运动时惯性大,物体静止时惯性小 D.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物体的惯性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运动状态都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当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了更直观地判断加速度 a是否与质量 m成反比, 我们应作
A. a-m图象 B. a-图象
C. a-m2图象 D. a-图象
【答案】B
【解析】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F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量关系,应作图象,故选B.
【点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研究三者关系必须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图象得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该图线需是线性图线.
4.若某一物体在水平面上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则该物体一定是( )
A. 加速度不为0 B. 位移为0
C. 合力可能不为0 D. 合力为0
【答案】D
【解析】
【详解】ACD.物体匀速运动,合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一定为零,故AC错误D正确.
B.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不为0,故B错误.
5.下列属于国际基本单位的是( )
A. 克 B. 千米 C. 牛顿 D. 秒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克是常用基本单位,但不是国际制基本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千米是常用基本单位,但不是国际制基本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牛顿是导出单位,不是国际基本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秒是国际单位中的基本单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一本书静放在桌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
B.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D.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书对桌面的压力的性质是弹力,重力的性质是重力,性质不同,故A错误;
BC.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B错误C正确;
D.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D错误。
故选C。
7.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 速度方向 B. 速度的大小 C. 加速度的大小 D. 加速度的方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曲线切线方向,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A正确;
B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一定变化,如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故错误;
C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一定变化,如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故C错误;
D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不一定变化,如平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即不变,故D错误.
8.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N向M行驶速度逐渐减小。图A,B,C,D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D.由曲线运动条件知,物体所受合外力必须在曲线凹侧,故AD错误;
BC.曲线运动中某点的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又因为汽车速度减小,作减速运动,减速曲线运动合外力和速度成钝角,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9.从同一点 0分别将 a、b两小球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两小球落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忽略空气阻力,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用ta、 tb分别表示a、b,两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 则
A. ta=tb B. ta>tb
C. ta<tb D. ta与tb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两球都做平抛运动,落地时竖直位移h相同,由,可知两球下落时间相同,故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初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水平位移.
10.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加速度是描述( )
A. 线速度大小变化的物理量
B. 线速度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 线速度方向变化的物理量
D. 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不变,所以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如图,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点在它的边缘上。左轮半径为2r,b点在它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点与b点的线速度之比( )
A. 1:2 B. 2:1 C. 1:1 D. 1:4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皮带轮传动模型的特点可知:由传送带传动的两轮子边缘上的点线速度相等,所以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转盘上的物块随转盘一起匀速转动,物块的向心力是
A. 重力 B. 静摩擦力
C. 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D. 离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平衡,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公路在通过小型水库的泄洪闸的下游时,常常要修建凹形桥,也叫“过水路面”.如图所示,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
A. 车对桥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
B. 车对桥的压力小于桥对汽车的支持力
C. 汽车所需的向心力就是地面对车的支持力
D. 为了防止爆胎,车应低速驶过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的重力的合力提供了向心力,设桥对车的支持力为N,有,所以,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车对桥的压力等于桥对车的支持力,所以车对桥的压力大于重力,ABC错误
D.为了防止爆胎,应减小桥对车的支持力N,,所以应该减小速度,D正确
14.下列关于开普勒对于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B.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
C.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二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同
D. 所有行星的公转周期与行星的轨道的半径成正比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可判断A正确.
解:A、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A正确.
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而不是圆,故B错误.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故C错误.
D、与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矛盾,故D错误.
故选A.
15.设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太阳与行星间的距离为r,则F与r的关系为
A. F与r成正比 B. F与r成反比
C. F与r2成正比 D. F与r2成反比
【答案】D
【解析】
【详解】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由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提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可知万有引力与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即D正确,故选D.
16.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万有引力定律为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间的引力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公式为,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7.下面哪位科学家巧妙地用扭秤实验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 )
A. 牛顿 B. 卡文迪许 C. 伽利略 D. 开普勒
【答案】B
【解析】
【详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卡文迪许巧妙地用扭秤实验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8.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地球可看做球体,半径为R,忽略地球的自转,则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A. B. C. D. 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忽略地球的自转时,对地球表面的物体满足
则
故选C。
19.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是( )
A. 7.9km/s B. 9.8km/s C. 11.2km/s D. 16.7km/s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球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度,是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值为7.9km/s,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0.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并不说明经典力学失去了意义,而只是说明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 )
A. 宏观世界,高速运动 B. 微观世界,低速运动
C. 宏观世界,低速运动 D. 微观世界,高速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牛顿运动定律能够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在生产、生活及科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解决问题时虽然有一定误差,但误差极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计;故经典力学仍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经典力学不能用于处理高速运行的物体,对处理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具有相当高的正确性,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法
C.等效替代法 D.实验推理法
(2)把长木板的一端垫高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打点频率为_________Hz。周期________秒
【答案】 (1). A (2). 平衡摩擦力 (3). 交流电 (4). 50Hz (5). 0.02秒
【解析】
【详解】(1)[1]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要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另外一个量的关系,故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选A;
(2)[2] 把长木板的一端垫高的目的是为了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为绳的拉力;
(3)[3][4][5]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故其打点频率也为50Hz,周期为。
22.(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前应( )
A.将斜槽的末端切线不需要调成水平
B.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
C.小球每次不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
D.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2)下列哪些因素会使“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误差增大( )
①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②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③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④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已有下列器材:有孔的硬纸片、白纸、图钉、斜槽、刻度尺、小球。不需要的器材是( )
A.秒表 B.平木板 C.重锤线 D.铅笔
(4)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__________运动和竖直方向_________运动。
【答案】 (1). B (2). B (3). A (4). 匀速直线 (5). 自由落体
【解析】
【分析】
【详解】(1)[1]A.实验中必须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而平抛运动要求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则斜槽的末端切线需要调成水平,故A错误;
B.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可知其运动轨迹在竖直平面内,因此在实验前,应使用重锤线调整面板在竖直平面内,即要求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故B正确;
C.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等,小球每次必须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故C错误;
D.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小球在末端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投影,故D错误。
故选B
(2)[2]①只要小球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开始运动,在相同的情形下,即使球与槽之间存在摩擦力,由于每次摩擦力的影响相同,因此仍能保证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对实验没有影响,故①错误;
②安装斜槽末端不水平,则初速度不水平,使得小球的运动不是平抛运动,使得实验的误差增大,故②正确;
③建立坐标系时,因为实际的坐标原点为小球在末端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投影,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使得测量误差增大,故③正确;
④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可以减小偶然误差,故④错误。
故B正确,ACD错误
(3)[3]实验中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可以通过下降的高度得出,不需要秒表,需要重锤线,确保小球抛出是在竖直面内运动,需要木板固定白纸,需要铅笔,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4][5]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没有外力,竖直方向受一重力作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三、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3.如图所示,质量为80kg的滑雪运动员,在倾角θ为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50m到达坡底,用时10s。若g取10m/s2,求:
(1)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大小。
【答案】(1)1m/s2;(2)320N
【解析】
【详解】(1)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所以有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f=ma
代入数据解得
f=320N
24.工人在一小山丘某处挥铲平整土地,设某石块离开铲后做平抛运动,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4m,下落时间是1s,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石块下落的高度
(2)石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答案】(1)5m(2)4m/s
【解析】
(1)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得;
(2)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故;
2020【KS5U解析】通辽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0【KS5U解析】通辽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KS5U解析】通辽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0【KS5U解析】通辽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KS5U解析】菏泽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0【KS5U解析】菏泽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