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包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试卷类型∶A
绝密★启用前
包头市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可以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线粒体也可以不断地分裂和融合,以维持细胞内线粒体
的稳态。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可通过溶酶体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
B.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其中线粒体外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
C. 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中
D.线粒体内含有 DNA、RNA 和核糖体
2.桑葚果实在成熟过程中葡萄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据上图分析可知,果实中淀粉分解不是葡萄糖增加的主要原因
B.此实验中,需在果实发育的五个阶段各取一个果实进行打孔取样
C.桑葚果实风干的过程中,细胞损失的水主要是结合水
D.可分别用双缩脲试剂和碘液检测葡萄糖和淀粉的含量
3.丙肝病毒(HCV)是一种 RNA病毒,通过受体介导入侵肝细胞。在肝细胞中,HCV以自身 RNA 为模板进行翻译和复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子代 HCV 的遗传物质过程中会发生 A 与U的配对
B.适合的核苷酸类似物可以干扰 RNA 的复制
C.肝细胞膜上存在 HCV 特异性识别的受体
D.HCV 需要自身核糖体参与其 RNA 翻译
4.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 ATP。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B.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C.胰岛素从胰岛 B 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D. 脂肪细胞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5.某观赏植物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表现型,由四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E/e,F/f和 G/g)控制,四对基因中只要有一对隐性纯合即表现为白花,含有d基因的花粉有20%不具有受精能力。用基因型为 DDEEFFGC的植株做母本,与基因型为 ddefG的父本植株杂交,F,自花传粉,理论上 F2中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A.7/16B.9/16C.27/64 D.37/64
6.为加大对濒危物种褐马鸡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褐马鸡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褐马鸡的有效措施
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褐马鸡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C.褐马鸡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D.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褐马鸡间的基因交流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9.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米切尔提出光合作用过程中 ATP的合成可以用化学渗透机制来解
释,即光合作用过程中 ATP 合成的直接驱动力来自于H+浓度梯度。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该假说。实验材料∶
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的有活性的类囊体、pH为4的缓冲溶液(类囊体置于其中一段时间后,类囊体膜内外的 pH 均为 4)、pH为8的缓冲溶液、ADP 和 Pi。
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即可。(检测ATP生成的方法不做要求,实验包含实验组和对照组)
30.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HbA、HbS表示,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可随所依据的标准而改变。下图甲是该病的某家族系谱图,图乙是人群中有关该病的三种红细胞镜检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HbA、HbS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基因。
(2)在人群中,HbS基因的纯合体为患者,杂合体和HbA基因的纯合体表现正常,那么从是否患病的角度分析,HbA基因和 HbS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
(3)基因型为 HbA、HbS的个体红细胞镜检结果是图乙中的b,图甲中1号和3号个体红细胞镜检类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
(4)结合(2)(3)两问,从红细胞镜检中镰刀型细胞有无的角度分析,HbA基因和HbS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做出此判断的原因为_____。
31.可卡因会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细胞,下图为神经生物学家研究可卡因上瘾机制后绘制的示意图,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突触前膜可释放多巴胺,多巴胺属于_____,多巴胺作用于______引起突触后细胞产生兴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
(2)吸毒者吸人的可卡因可与_____结合而阻断多巴胺的重新吸收,使多巴胺在_____停留时间_______,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受到刺激,使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
(3)长期吸食可卡因会使多巴胺受体持续受到高浓度多巴胺的刺激,导致多巴胺的受体数目______,这种负反馈调节使突触变得不敏感。
32.某稻—蟹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类群食物关系如图甲所示,不同密度养蟹田(LD为低密度养蟹田,HD 为高密度养蟹田,CK为不养蟹常规稻田)对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种数的影响情况如表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稻—蟹农田生态系统中,除图甲所示组成成分外,还应包含______和_____。其中蟹与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
(2)相对于植物,蟹原本更多地摄食底栖动物,现因某些因素导致其更多地以浮游植物和杂草为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现蟹的数量增加,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由表乙中的数据可知,若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选用"低密度养蟹田"的模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 2B 铅笔将所选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多涂、错涂、漏涂均不给分,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37.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碳源物质之一,科学合理地利用纤维素有助于解决能源
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取样,将土壤滤液加入含有纤维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如果将选择培养后的液体培养基离心,人们_____(填"能"或"不能")从上清液中获得纤维素酶。
(2)将纤维素酶粗提取液装入透析袋中,置于pH适宜的磷酸缓冲液中进行透析处理,可除去其中________的杂质。为进一步纯化分离纤维素酶,可将样品加入_____中进行洗脱、收集。
(3)为使纤维素酶能够重复使用,可将冷却后的海藻酸钠溶液与纤维素酶溶液进行混合,通过注射器滴入 CaCl2 溶液中。这种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
(4)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温度对固定化酶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温度为30℃~80℃的变化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酶活力均呈现出______的变化趋势。该趋势是由以下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时,底物分子和酶分子的动能增大,使反应速率______;一方面是温度可改变酶的______,其活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甚至失活。除此之
外,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8.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工业和新能源产业。科技工作者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将抗虫基因导入玉米,培育出具有抗虫性状的优良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抗虫基因来自于cDNA 文库,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在目的基因的首端添加启动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请写出启动子的作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切伤后的玉米胚芽尖端浸泡在含有抗虫基因的农杆菌菌液中10分钟,插入玉米萌发培养基,在黑暗条件下培养3 天即可获得幼苗。对芽尖进行切伤处理的目的是___。由玉米胚芽尖端组织能够培育出幼苗,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____。
(3)抗虫基因导入玉米后,能否赋予其抗虫特性,最终需要进行__水平的抗虫接种实验。在确认玉米已经获得抗虫性状后,可通过___方法获得稳定遗传的品种。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参考答案
生 物
29.(共 10分)
(1)①将类囊体置于 pH为4的缓冲溶液中一段时间。(2分)
②实验组∶将上述类囊体取出,均分为两份,一份转移至 pH为8的缓冲溶液中,加入 ADP和 Pi 后在无光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3 分)
对照组∶另一份类囊体继续置于 pH 为4的缓冲溶液中,加入 ADP和 Pi后在无光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3 分)
(2)若实验组检测到 ATP生成,而对照组未检测到ATP 生成,则验证了该假说。(2分)
30.(共 10分,每空2分)
(1)等位
(2)HbA 基因对 HbS基因为显性
(3)2/3
(4)Hb5基因对HbS基因为显性
HbA HbS和 HbSHbS的镜检结果均有镰刀型红细胞(杂合子与 HbSHbS在镜检结果是否含有镰刀型红细胞方面表现一致)
31.(共10 分,除标记外,每空 2分)
(1)神经递质(1分) 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1分)
(2)(多巴胺)转运蛋白 突触间隙延长
(3)减少
32.(共9分,除标记外,每空 1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2)食物链变短,能量损耗减少,能量更多地流向蟹,使得蟹的数量增加(3分)
(3)低密度养蟹田中的物种数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最强,抵抗力稳定性最高(3 分)
37.(共 15 分,除标记外,每空 2分)
(1)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2)分子量较小(1分)凝胶色
(3)包埋法(1分)
(4)先增加后降低 加快 空间结构
纤维素酶经固定化后最适温度显著提高(固定化纤维素酶与游离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70℃、50℃)
38.(共 15分,除标记外,每空 2分)
(1)需要
cDNA 文库由 mRNA 逆转录而来,基因中无启动子
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识别与结合的部位,它能驱动目的基因转录出 mRNA
(2)促进伤口部位细胞分泌酚类物质,吸引农杆菌移向受伤细胞并将T-DNA 转移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 DNA 上(3 分)全能性
(3)个体 连续自交
2021四川省川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四川省川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1运城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运城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1阳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阳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