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3《口耳目》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5904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3《口耳目》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5904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年级语文上册-3《口耳目》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本课是一篇运用看图识字方法让学生识字的课文。课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观看花儿的场景,学习有关身体各部分名称的5个字;第二部分则通过两个京剧人物形象图,让学生通过学习两句俗语学习两个表示动作的字。图画展示的是生活,因此,看图识字的本质是利用已经熟悉的生活识字。这身体部分的5个字和两个表示动作的字,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并常说的,有利于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识字学习,学生仍没有汉语拼音为拐棍,但有上述的有利条件,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猜读、试读,然后教师反馈正音和示范,从而达成识字和朗读的教学目标。课文的两句俗语,通过韵文的形式,讲的是良好生活习惯,但课文只提供两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其中一句的意思,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另一句的意思。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知道课文说到的良好生活习惯并激发养成的愿望。这是学生第二次学习用田字格写字的课文,与第一篇一样是学习写字的起步阶段,要重视笔画书写和笔顺的教学,反馈评价的重点应落在按笔顺写和写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口、耳、目、手、足、站、坐”等7个字,会读课文。2.感悟汉字的形象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会写横折、撇、弯钩 3 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站、 行”的规范。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站、行的规范。 四、说学情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前两篇识字课文的学习,对课文构成的各部分及功用,对识字、朗读学习等语文实践学习活动的操作及要求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这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基础。课文中的字,绝大多数学还是能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已经认识,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展开教学。学生已经知道并实践了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但由于生理及心理的原因,坚持正确的姿势时间会比较短,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经常提醒督促以能养成习惯。 五、说教法学法1、通过把优美的图片融入到情景教学,让教学字词的理解和书写落实到实处,并且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2、通过字词理解后,借助对韵歌的形式来细细品读感受传统文化的音韵之美。 六、说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边唱《小手拍拍》边做动作。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歌曲,你认识了身体的哪些部位?预设眼睛、鼻子、嘴巴。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身体部位,它们都能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3.板书并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以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兴趣,又使学生认识了简单的身体部位,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图文对照,认识生字1. 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教师指名学生说说图中人物在干什么。预设1∶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预设2∶一位小女孩儿用( )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预设3∶小男孩听到了,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图片中还藏着本节课要学习的五个生字,老师来读,你来圈一圈吧!(板书∶口耳目手足)2.老师带读本课会认字,学生跟读、自读。3.我说你找"小游戏。(1)第一轮 ∶请你根据老师说的,在图片中迅速找到相应的人体器官。你找到了吗?(2)第二轮∶请你根据老师说的,找到自己的身上相对应的器官。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情。预设1∶凹"能吃饭、打招呼、唱歌……预设2∶耳"能听老师讲课、听音乐、听爸讲故事、戴口罩……预设3 目"能看书、看电影、看演出……预设4∶ 手"能写字、拍皮球、刷碗……预设5 足"能跑步、踢毽子、踢足球…… (三)、识记字形,理解字义1.学生观察课件中眼睛的图片,及 目"字的甲骨文,说说自己的发现。预设它们很相似。教师讲解∶古代人写 目"就画一只眼睛,后来字形逐渐演变,就变成了现在的 目"在。2.这五个生字与身体部位形状都相似,你来连一连吧!3.同桌之间,一个指自己的身体部位,一个读出该部位对应的汉字。(四)、联系生活,拓展运用1.联系生活,借助图片说说与凹"耳"罔"手"足"有关的词语。预设1: 凹"有关的词语有口罩、口红、口哨……预设2∶ 耳"有关的词语有耳环、耳机、耳罩……预设3∶ 吕"有关的词语目录、目光、比目鱼……预设4:手"有关的词语有手指、手心、手腕、手背……预设5∶手"有关的动作有∶挥手、举手、握手、拍手……预设6:手"有关的物品有∶手机、手表、手套……预设7∶ 公园指示牌、海报中有含 足"字的词语,如 小草有生命,请你足留情"少儿足球赛"中医足疗"。2.教师指字,学生齐读对应的生字。 七、说板书设计 3 口耳目口 耳 木嘴巴 耳朵 眼睛 第二课时一、说教材这是一篇看图识字的课文,第一部分通过观赏花朵的场景,学习有关身体部位名称的“口、耳、目、手、足”5个字第二部分则通过两个京剧人物形象图,学习两个表示动作的“站、坐”2个字。表示身体部位的5个字和表示动作的2 个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容易掌握。课文的两句俗语,通过韵文的形式,讲的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去搜集相关图片展示,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激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第二次学习用田字格写字的课文,要重视笔画书写和笔顺的教学。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口、耳、目、手、足、站、坐”七个生字。2、交流讨论:口、耳、目、手、足能做些什么?3 、复习田字格。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口、耳、目、手、足、站、坐”七个生字。解决策略: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用情境活动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理解字义,产生喜爱汉字、学习汉字的愿望。教学难点:利用生字组词,交流讨论口、耳、目、手、足的作用。解决策略:采用不同的方式充分引导学生,利用生字口头组词。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口、耳、目、手、足的作用。 四、说学情本课生字结构比较简单,又是义形结合的象形字,学生容易理解和识记。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在辨别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自已的理解,识记字形。 五、说教法学法讲授法,图文结合法、利用生活经验识字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生字复习“口、耳、目、手、足”(书空笔顺、口头组词) 2.昨天我们认识了有关人的器官名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关于人的姿态动作的知识。 (二)、播放歌曲《中国功夫》,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播放歌曲屠洪纲的《中国功夫》。 2.了解歌曲中的歌词出现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名言“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相机出示这两句话。 3.师介绍:这两句话是古人规范人的良好行为姿态的一种标准。 【设计意图】用歌曲引出学习内容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能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符合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学情。 (三)、学习名言“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1.学生自由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学习“站如松,坐如钟。”2.学习生字“站、坐”。(1)认读生字,重点指导翘舌音和平舌音的区别。(2)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左右结构。(3)给生字扩词。 注意名言与生活相结合,感受古文之美,古人之智,激发对国学的热爱。 3.结合近期的常规训练加强理解,边读边练习坐姿和站姿。4.读名言,学习“行如风,卧如弓。”,出示图片理解。5.师相机补充介绍这句名言的意思:站着要像松树那样挺拔,坐着要像座钟那样端正,行走要像风那样快而有力睡觉时象弓一样绷直身体。6.结合图片加深理解并简单介绍我国的京剧文化。【设计意图】把学习和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名言并以名言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一举两得。(四)、认识笔画,指导写“耳”、“手”字1.出示生字“耳”和“手”,学生观察。“手”的第一笔平撇,第四笔弯钩。 2.认识笔画撇、弯钩,师范写笔画,生练写。3.指导写字: (1)师范写讲解(“耳”字写的时候里面的两个短横间距要均衡;“手”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弯钩压在竖中线上,第一笔撇为平撇。) (2)学生根据课本中的田字格生字书空笔顺。 (3)写字操调姿(师巡纠姿) (4)学生在课本上练写,师巡指导。 七、说板书设计 3、口耳目 口 耳 目 手 足 站 坐 八、说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本节课开始,采用看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猜想哪个身体部位和哪个字相连,然后 同桌合作认一认。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识字与交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 动获取,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由于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占主导地位,想象力丰富,我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 生识记生字“口、目、耳、手”时,先出示这些字对应的图片,紧接着出示甲骨文,指导 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在观察中非常兴奋地发现这些字原来都是图画变形而来,觉得非常有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了生字,提高了识字能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学生说话环节。由于孩子刚开始识字,用所学词语说出一句话 难度就偏大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3 口耳目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提醒课题,图文结合,识记生字,稳固新知,加深印象,活动理论,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3 口耳目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