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自我检测试题及答案(九科)
2023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自我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自我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一历史月考答案终版docx、高一历史月考试题终版docx、高一历史月考答案卷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50分)
1.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陶寺遗址,年代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从发掘的成果来看,遗址的各类器具均在大中型墓内,尤其在大型墓中出现了成套的漆木器、陶器。这表明( )
A.当时手工业与农业已完全分离B.陶寺时期形成严密的礼乐体制
C.陶寺遗址实证了夏王朝的存在D.早期国家的等级分化较为严重
2.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六个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象牙和祭祀用的丝绸。而对新发现坑中的73份碳屑样品进行碳14年代检测,初步判定其中4号坑年代最有可能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三星堆遗址的新发现( )
A.反映出当时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B.体现出社会等级分化初步显现
C.说明考古发掘就能还原真实历史D.丰富了对中华早期文明的认知
3.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4.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5.春秋时期,晋厉公想把他的大臣们都除掉,提拔他身边的人为官。“乃使长鱼矫杀郄犨、郄锜、郄至于朝,而陈其尸。于是厉公游于匠丽氏,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诸侯莫之救,百姓莫之哀”。这说明( )
A.诸侯争霸导致礼崩乐坏B.贵族世袭制遭到破坏
C.传统的等级制受到冲击D.仁义观念影响到政治
6.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7.“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则材料可以看出( )
A.秦朝土地私有制确立B.土地兼并带来社会两极分化
C.秦朝赋税过重D.商鞅的做法加强了中央集权
8.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瓦解B.法家思想的发展C.宗法制的建立D.儒家思想的影响
9.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
10.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礼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
A.文化取向的迥异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差异
11.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1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朝议有廷议和集议的区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头提出,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秦和汉初的朝议制度( )
A.蕴含制约君权的有利因素B.体现了政治决策的复杂多变
C.扩大了相权造成皇权旁落D.实现了监督皇权和君臣共治
13.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1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15.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建张楚政权,“张楚”意为“张大楚国”。它极具号召力,其后赵、齐、燕、魏等地纷纷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举兵响应。“当始皇之世,是统一之初,六国的遗民,本来不服,而此时也无治统一之世的经验,不知天下安定,在于多数人有以自乐其生,以为只要一味高压,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下列选项对秦亡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地方行政制度激化阶级矛盾B.缺乏治理大一统国家的经验
C.受法家思想影响,施政暴虐D.原六国贵族与秦矛盾尖锐
16.汉初,在统治思想竞争中,儒家思想不敌黄老思想。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因素是( )
A.“汉承秦制”的安排B.“布衣将相”的格局
C.“百废待兴”的现状D.“郡国并行”的体制
17.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 )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
C.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D.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
18.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
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19.某部通史将盐铁官营列入《服务于大一统政治的经济政策》中。其依据最有可能是盐铁官营( )
A.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统治能力B.民众免于遭受更多商业剥削
C.打击富商大贾有利稳定人心D.使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增强
20.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中央官学的建立( )
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打破了依靠血缘垄断官职的局面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进一步发展
2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使东汉统治日益衰落
C.张骞通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2.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3.如图,在山东沂南县一东汉大墓,出土一块汉画像石(图为该画像石拓片),表现的是豪强地主田庄的“丰收宴享,饱饫烹宰”场景,左侧是粮仓。据此可知,当时( )
A.国家政治相对清明B.休养生息政策成果显著
C.农民生活比较富裕D.存在地方势力膨胀隐患
24.将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还为匈奴“列传”的历史巨著是( )
A.B.
C.D.
25.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甘肃额济纳河岸出土的公元2世纪的兰州伏龙纸“呈白色,纸面薄厚均匀,绵软坚韧,近似现代宣纸”。武威阜滩坡纸“较薄……相当于现在一般机制原稿纸(40克/平方米)”。这可用于佐证( )
A.蔡伦纸的产量极大B.东汉造纸技术较高
C.纸张的使用较普及D.东汉最早发明了纸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根据材料一,归纳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因素。(6分)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摘编自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2)根据材料二,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8分)
27.(36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都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地方官吏于岁末年終将一年的政绩汇报给国君或上级官员),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都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所以《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始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点也是不错的。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影响。(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条件。(12分)
(3)据材料三,分析汉初的分封与周代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分封的后果及汉武帝采取的对策。(8分)
(4)综合材料二、三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变革实践的效果,谈谈给你的启示。(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自我检测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自我检测历史试题docx、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自我检测历史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