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❶
(1)自然背景: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2)经济背景: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❷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2)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
(3)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兼顾多方利益。
3.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❸
(1)来源与消费地
①来源:新疆生产和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资源。
②消费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上海、广州、香港等地。
(2)主要输气管道 ❹
❶资源跨区域调配实施的原因
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
❷我国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不足,但人口、城镇、耕地分布密集,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❸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其自西北至东南沿海,线路长,对沿线地区以及全国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❹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分为四个线路。
2.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❺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②西部地区主要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现状: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❻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①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②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西部作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是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1)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大量投资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调出区及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环境保护的要求。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
(2)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❼
(1)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置,缓解了东西部地区能源产销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起到促进作用。
(2)为沿途各省级行政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线地区的钢铁、建筑、建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❺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的差异、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我国油气资源开发战略的调整。
❻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但并非没有污染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来说,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但天然气并非没有污染,只是污染较轻。
❼通过西气东输,分析我国政府协调东西部发展的措施
从全国角度看,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资源从西部输送到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国家就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
考点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2020·浙江7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西欧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气输入地区。图一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德国是天然气进口大国,92%的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图二为2017年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构成图。目前,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在图一中甲、乙两地间新建天然气输气管道。
(1)简述西欧大量输入天然气的主要原因。
(2)与北海相比,评价在波罗的海建设天然气管道的自然条件。
(3)简述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德国在甲乙两地间采用输气管道进口天然气的优势。
【获取信息】
①文字信息:西欧多发达国家,冬季冷湿,需要取暖,对能源需求量大。北海与波罗的海的自然条件的差异。
②图像信息: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主要是俄罗斯,其次是挪威、荷兰,主要来源于邻近国家,来源多元化较明显。
解析:第(1)题,从西欧天然气的产量有限、能源需求量大,以及天然气为清洁能源等方面分析。第(2)题,评价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据图可以看出,波罗的海属于内海,北海是边缘海,波罗的海海水深度比北海浅,四面受陆地阻挡,风力较小,风浪小,利于天然气管道建设;波罗的海是世界盐度最低的海,且纬度比北海高,北海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因此波罗的海冬季易结冰,不利于天然气管道建设。第(3)题,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主要是俄罗斯。甲、乙两地之间主要连接俄罗斯西欧部分及德国北部,甲、乙两地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紧密,陆地修建会穿过多个国家,沿线人类陆地活动较为频繁,可能干扰天然气运输;若经过波罗的海修建,可以减少人类陆地活动干扰,充分发挥管道运输的连续性强、运输安全性高、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
【尝试解答】(1)经济发达,需求量大;本地天然气产量较小,供需矛盾突出;天然气为低污染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
(2)有利:海水深度较浅;风浪较小等。不利:冬季海面结冰。
(3)特征:来源于邻近国家;来源多元,俄罗斯比例最大。优势:运输连续性强;运输安全性高;运输量大;成本低。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备选要点】
我国进行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能源分布的地区差异显著
2.能源消费和需求的地区差异显著
从自然资源的消费上看,我国东部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自然资源的消费量较大,远远超过了当地自然资源的供应量;而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当地的消费量又少,这种分布、消费的不均衡要求我国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2019·北京高考)201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以“4 000公里,南菜北运”为标题,讲述了一名司机驾车从广西运输蔬菜水果至新疆的经历。本次运输于1月27日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1月30日晚到达新疆。据此,回答1、2题。
1.本次运输过程中,该车辆( )
A.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
B.先后经过内流区和外流区
C.穿越秦岭和柴达木盆地
D.正午影子的长度保持不变
2.南菜北运对输出地的主要影响有( )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加大保鲜技术投入 ③降低商业网点等级 ④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A 2.A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本次运输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最后到达新疆。广西、贵州、重庆、四川位于季风区,甘肃大部分地区、新疆位于非季风区,因此该车辆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新疆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该车辆先后经过外流区和内流区。本次运输未经过柴达木盆地。本次运输过程中,车辆正午影子的长度是不断变化的。第2题,南菜北运使蔬菜产品销售量增加,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南菜北运路途较远、时间较长,需要对蔬菜进行冷藏保鲜处理,加大了保鲜技术投入。南菜北运扩大了输出地的服务范围,可能会提升当地部分商业网点的等级。城市内部路网结构是根据城市规划形成的,受南菜北运影响较小。
【备选题】
(2020·聊城模拟)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管道自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途径黑龙江、吉林等省、市、自治区至上海。2020年7月28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南段建设在江苏南通正式启动。读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示意图(下图),完成1、2题。
1.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
B.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
C.缓解北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D.北部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
2.下列关于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
A.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
B.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其产业结构
C.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其能源结构调整
D.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1.D 2.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经过恰扬金气田,利于气源的补充,故D正确。第2题,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可以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但是对俄罗斯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影响不大;可以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但是不能消除我国的大气污染,故A正确。
考点二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获取信息】
①文字信息:南水北调东线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②图形信息:注意图中甲、乙、丙、丁、戊五处的海拔。
③题干信息:华北平原盐碱化、海洋潮汐的成因等。
【尝试解答】(1)D (2)A 解析:第(1)题,将长江水调往北方,可能会导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次生盐碱化;调水线路经过大运河;丙至戊段中,中间丁处海拔高;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华北平原用水紧张。第(2)题,要保证调水的水源地的水质;调水会使长江的径流入海量减少;长江口外的海洋潮汐规律与日、地、月三者相互间作用力有关。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其他三大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
据估计到2020年,由于高强度超高压输电技术发展,我国跨区域输电量占到发电总量的6%。下图为我国2020年分区域发电装机容量构成模拟图。读图,完成1~3题。
1.据图可知,2020年( )
A.风电快速发展,将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B.东北地区水电比重较大,占比仅小于华中地区
C.电力能源结构地区差异较大,但仍以火电为主
D.华东和华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电力消费区
2.据图可知,我国电力跨区调配的主要流入区是( )
A.华北、华东、华中 B.西北、东北、南方
C.东北、华北、南方 D.华北、华东、南方
3.电力的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B.增加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环境污染加剧
C.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收入
D.开发利用清洁再生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C 2.D 3.B 解析:第1题,从整体装机容量构成看,2020年,火电仍然是主力;东北地区水电占比不仅小于华中地区,而且小于西北、华东地区;最大消费区是华东和华北地区。第2题,比较有跨区电力传输和无跨区电力传输的装机容量数据,当有跨区电力传输的装机容量大于无跨区电力传输的装机容量时可得知,该地区是电力输出区;反之,为电力的输入区。据此可知,华北、华东、南方是流入区,而西北、东北、华中是流出区。第3题,调出区电力装机构成仍然以火电为主,大量的电力输送,增加煤炭燃烧量,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增加,环境污染加剧。
【备选题】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读图,完成1、2题。
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2.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A.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
D.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D 2.D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判断,“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干线不经过第一级阶梯、阴山山脉和寒带地区,经过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D正确。第2题,该工程是从中亚国家输入天然气,可以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A错误,D正确;该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极小,排除B;该工程不经过沪、浙,排除C。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人类的居住和生活,但水资源分布不均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于是就有了给南加州调水的“北水南调”工程。得益于此,美国加州南部在荒漠的地区种植了甜美的葡萄,农业发达,经济繁荣,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全州经济实力跃居美国第一。
【探究思路】
[探究思路一] 美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气候湿润,年降水量约1 250 mm,雨季常有洪灾发生;南部雨量却很少,年降水量不足200 mm,干旱而阳光充沛。由于降水差异较大,该州实施了“北水南调”。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
[问题]
1.分析加州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提示: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2.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缺水的原因。
提示: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气候干旱;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降水稀少,且无径流流经;该区域人口较多、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十分大。
3.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及不利条件。
提示:可行性: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南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河流众多,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北部人口、城市较南部少,对水资源的需求少。
不利条件: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要逐级提水(调水成本较大)。
[探究思路二] 美国“北水南调”的影响
1973年,加州调水主体工程完工,后来加州又继续兴建大大小小的调水工程。得益于这些长距离调水工程,加州的干旱河谷地区出现了灌溉面积达2 000多万亩的良田,受益人口达2 300万。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加州的水果、农产品和副食品丰富。加州2/3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地区。
[问题]
1.加利福尼亚州盛产葡萄。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该地发展葡萄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提示:加利福尼亚州的光照、热量资源丰富;地势较为平坦;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加州人口较为密集,酿酒业发达,对葡萄的需求量大;加州海陆空交通发达,便于运输等。
2.试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
提示:实施“北水南调”后,改变了南加州缺水的自然条件,使得加州三大产业全面发展;加州成为美国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农业迅速发展;使得加州人口迅速增加,成为美国的新兴工业区,促进美国工业从东北部向西部分散;同时也带动了房地产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的发展。
3.加州实施“北水南调”,可能给该州南部地区带来的土壤环境问题有哪些?
提示:造成土地盐碱化等。
4.加州实施“北水南调”,可能给该州北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有利影响:减轻北加州的洪涝灾害。
不利影响:流入海洋(旧金山湾)水减少,海水上溯,海湾附近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旧金山湾)水体质量变坏,海湾生物数量减少等。
【研究结论】
美国“北水南调”,缓解了区域水供需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州的发展,尤其是洛杉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这个规模庞大的北水南调工程。同时这一调水工程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案例应用】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1.B 2.D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州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根据图中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州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根据图中居民点的分布可知,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第2题,运作“水银行”的目的是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说明在“不需要调剂”时,就没有水的交易;该州中部和南部地区聚落密集、农业用地集中,不论是节水技术的改进,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水价过高,均不会出现水的“0”交易,只有中部和南部水资源充足时才会出现水的“0”交易。
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该调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途多流经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难以储存
B.沿途工业污水排放量大
C.该工程沿线南高北低,需逐级提水
D.沿途全年高温,蒸发量大
4.该工程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草原退化
D.水土流失
3.C 4.B 解析:第3题,从图中地势高低和输水线路可知,北水南调需要逐级提水。第4题,沿线地区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该调水工程可以为沿线地区农业提供丰富的水源,若灌溉不合理可能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
[课标内容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科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明确调配的必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综合思维:结合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综合分析调配的原因及影响。
区域认知:结合材料、区域图,认知我国及世界主要区域调配工程的输出、输入及主要路线。
[知识体系导图]
线路
西起
东至
一线工程
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
东至上海
二、三线工程
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
南至广州,东至福州
四线工程
新疆伊宁
宁夏中卫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镇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种类
富集区
贫乏区
水能资源
西南、中南
东部沿海
煤炭资源
华北、西北、东北、西南
华东、华南
石油资源
东北、华北、西北、近海
华东、华南
天然气资源
中部、西部、近海
华东、华南
太阳能资源
西北、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水资源
东部、南部
西部、北部
地区
项目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东部地区进行的西气东输工程配套建设(a.管网改造、天然气网络和城市天然气主环网等天然气配套系统;b.重大项目的立项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
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不利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
工程
原因
主要线路
效益
西电东送
西部能源资源(水电、煤炭等)丰富;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
晋、陕火电与黄河上游水电输往环渤海地区;三峡等长江干支流水电输往华东;西江水电输往华南
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促进中西部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南水北调
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紧缺,限制了经济发展,影响了生态环境
西线:西南诸河上游至黄河上游;中线:丹江口水库至华北;东线:沿京杭运河北上至华北
促进北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条件
晋煤外运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当地消费量有限;东南地区能源短缺
大秦线、神黄线、太焦-焦兖日线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重组
年份
“水银行”买入
“水银行”卖出
价格(美元/m3)
水量(亿/m3)
价格(美元/m3)
水量(亿/m3)
1991
0.10
10.12
0.14
8.15
1992
0.04
2.34
0.06
1.97
1993
-
0
-
0
1994
0.04
2.72
0.06
2.09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41讲 资源跨区域调配(含解析),共2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3部分 第4章 课时66 资源跨区域调配(含解析),共13页。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5章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