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章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地貌的观察学案
展开一、常见地貌类型
1.喀斯特地貌
(1)定义: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2)我国的主要分布:广西、贵州、云南等地。❶
(3)地表喀斯特地貌
(4)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
①顶部:石钟乳、石幔或石帘。
②底部:石笋。❷
❶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水文条件及生物条件较差,故喀斯特地貌发育很不充分,很难有大面积喀斯特地貌分布。
❷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内的石钟乳、石幔、石帘、石笋等则是因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2.风沙地貌
(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的统称。
(2)分布:
①我国主要分布区:西北地区。
②其他地区: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❸
(3)风蚀地貌
①成因: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
②类型: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❹
(4)风积地貌--沙丘
①成因:由风沙堆积而成。
②常见形态: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③危害:流动沙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等。
3.海岸地貌
(1)定义: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❺
(2)主要类型
①侵蚀地貌:主要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②堆积地貌:海滩、沙坝等是常见的类型。
二、地貌的观察 ❻
1.地貌观察的顺序
2.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
①绝对高度: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❼
②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2)坡度
(3)坡向
①类型: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②影响: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❽
(4)其他观察内容
地貌观察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❸大风天气和丰富的沙源是风沙地貌形成的重要条件。在湿润地区,只要存在大风和沙源的条件,也有可能形成风沙地貌。
❹风蚀蘑菇上大下小的形状与接近地表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力强有关。
❺石质海岸主要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主要以海浪堆积作用为主。
❻进行地貌观察时,可以利用地形图,遥感图像等辅助观察和实地考察相互印证。
❼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较平坦的为平原;海拔在200-500米,坡度较缓的为丘陵;海拔高于500米,坡度较陡的为山地,地形平坦的为高原。
❽阳坡光照条件好,气温高,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但蒸发旺盛,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差,不利于植被的生长。而阴坡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因而有些地区阴坡的植被比阳坡茂盛。
考点一 常见地貌类型
(2020·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获取信息】
①图示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②各类岩石的图例。
【尝试解答】A 解析: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
风沙地貌
1.风沙地貌
2.风向的判定
(1)利用流动沙丘的坡度陡缓来确定风向
流动沙丘的特点是单向斜层理结构,并且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峭,所以坡度缓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下图所示:
(2)利用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风向
沉积物会随着风速减弱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故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下图所示:
【备选要点】
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区别
固定沙丘堆积的一层层沙的结构是由里向外逐渐变新的堆积。
流动沙丘堆积的一层层沙基本上是与陡坡平行的,沙丘移动方向与风向一致。
海岸地貌
1.海蚀作用和海蚀地貌
(1)海蚀作用:包括波浪对海岸的撞击、冲刷,波浪携带碎屑物质的研磨,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
(2)海蚀地貌:海岸线在海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3)类型
2.海积地貌
(1)成因:海积地貌是由海滨沉积物堆积而成的。海滨沉积物是海岸的松散物质,如河流冲积物、贝壳、生物残骸等,在波浪作用力推动下移动,被进一步研磨、分选、沉积而成。
(2)分类
①以横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主要有侵蚀凹地、海滩、滨岸堤(沿岸堤)、水下堆积台、离岸坝、潟湖等。
②以纵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主要有沙嘴、泥滩、草滩、岛沙坝等。
(2021·北京模拟)下图为某种地貌发育过程图。读图,完成1、2题。
1.按地貌的发育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
D.甲→丁→乙→丙
2.该地貌景观的特点有( )
①多溶洞、峰林 ②地表崎岖不平
③岩石呈深红色 ④西北地区广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B 2.A 解析:第1题,图示过程表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其正常的顺序为:乙,地表水沿石灰岩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下渗;丙,地表水沿石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丁,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进一步溶蚀形成溶洞;甲,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第2题,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地表多峰丛和峰林,①②正确;丹霞地貌的岩石呈深红色,③错误;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广布、高温多雨的西南地区,④错误。
【备选题】
(2020·荆州模拟)我国南海珊瑚礁岛屿广泛分布,其中永暑礁位于10°N左右,全年受冬半年大气环流影响最大,其各部分地貌是珊瑚遗体不断被搬运和堆积形成的。下图示意永暑礁东北-西南走向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该岛屿砾滩上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岛屿附近搬运作用最强的地点及方位是( )
A.① 岛屿东北侧
B.① 岛屿西南侧
C.② 岛屿东北侧
D.② 岛屿西南侧
3.该珊瑚岛中M、N、P所在沉积层发育的先后顺序是( )
A.P-N-M B.P-M-N
C.M-P-N D.M-N-P
1.A 2.A 3.D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全年受冬半年大气环流影响最大,即受偏北风影响大。珊瑚虫生活在海洋中,死亡后珊瑚遗体堆积起来,直到露出水面,就会不断被风搬运到岛上堆积起来,因此砾滩上的沉积物来自近岸地区。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岛屿靠①侧堆积作用比较明显,说明①侧搬运能力强,即①侧风力较强。该地受偏北风影响大,说明①侧位于岛屿东北侧。第3题,该岛屿是近岸地区珊瑚遗体不断被搬运堆积形成的,因此越靠近岛屿中心,沉积层形成越早。
考点二 地貌的观察
暑假,某地理兴趣小组到冀东某地研学,下图是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两地分别是( )
A.山丘 山顶
B.洼地 山顶
C.山丘 鞍部
D.洼地 鞍部
(2)最适合兴趣小组搭建宿营地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同学们发现,③地森林比④地长势更好,主要是因为③地( )
A.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好
B.海拔低,热量充足
C.迎风坡降水多,水源充足
D.位于山脊,光照强
【获取信息】
①某地理兴趣小组到冀东某地研学。
②图中甲、乙两地及①②③④四点海拔范围和等高线的疏密状况。
【尝试解答】(1)D (2)A (3)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40 m。甲地外缘闭合等高线数值为200,该闭合等高线两侧的等高线数值分别为200和240,因此甲地的海拔范围为160 m~200 m,为洼地;乙地位于两山顶之间的平缓部位,为鞍部。第(2)题,①地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适合露营;②地位于山顶,夜间降温较快,气温较低,不适合露营;③④两地等高线较密集,地形坡度较大。第(3)题,该地位于冀东,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相对较少,③地地处山脉北坡,为阴坡,蒸发较弱,土壤水分含量较高;④地位于山脉南坡,为阳坡,蒸发更强,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低,因此③地森林比④地长势更好。
地貌观察的顺序
【备选要点】
【方法技巧】地形特征的描述思路
(1)说出主要的地形类型
陆地有五种主要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指出该区域主要的地形构成,答题语言“以╳╳地形为主”。在该区域有多种地形条件下,要说出不同地形的分布位置。
(2)指出地势高低变化及起伏状况
首先指出该区域海拔的变化状况,然后再指出该区域地势的起伏大小,答题语言“╳╳高╳╳低,地势起伏大(小)”。
(3)看有无特殊地形地貌:例如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黄土地貌等。
(4)海岸线状况:一般用海岸线平直或曲折来进行描述。
地貌观察的内容
1.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
2.坡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阳坡:光照较强,气温较高,蒸发比较旺盛。
(2)阴坡:光照较弱,气温较低,蒸发比较弱。
(3)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比较湿润。
(4)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燥。
3.地貌观察与描述
(2020·盐城模拟)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期在郊外从N地出发沿N→P→M→N线路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考察队员对考察线路各路段的描述,可信的是( )
A.N→P段,沿山脊向东北前行
B.P→M段,可能会遇到泥石流威胁
C.N→P一直上坡,P→M段一直下坡
D.M→N段,沿阴凉的山间溪流边前行
2.下列地点中,在营地P处不易观察到的是( )
A.a B.b
C.c D.d
1.B 2.D 解析:第1题,N→P段,南段附近等高线凸向较高处,应为山谷,北段沿山脊向正北和西北前行;P→M段,靠近M的一段沿坡度较陡的山谷行走,有可能会遇到泥石流威胁;读图可知,N→P段的出发端为下坡,大部分为上坡,不是一直上坡;读图可知,M→N段没有经过明显的山谷地区,主要在山坡上行走,不是沿阴凉的山间溪流边前行。第2题,解答此题时,可先把P处与图中a、b、c、d四地用线段连接起来,然后观察线段上经过地区是否有阻挡视线的山脊、山岭、凸坡。P-a之间为凹坡,不会阻挡视线,能够观察到;P-b之间为鞍部,不会阻挡视线,能够观察到;P-c之间为山谷,不会阻挡视线,能够观察到;P-d之间为凸坡,会阻挡视线,不能观察到。
【备选题】
(2020·湛江模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有( )
①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崎岖
②地形以丘陵为主,河谷地貌发育
③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④喀斯特地貌广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图示聚落中,会受到山洪威胁的是( )
A.a、d B.b、c
C.c、d D.a、c
3.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图中甲、乙两地适宜布局的农业生产部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地-耕作业-乙地-牧场放牧业
B.甲地-林业-乙地-耕作业
C.甲地-果园业-乙地-淡水养殖业
D.甲地-果蔬种植业-乙地-花卉种植业
1.C 2.D 3.B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山岭与山麓的相对高度在200米左右,整体区域的海拔低于500米,不符合山地地形的特征,①错。相对高度较大,平均海拔较低,符合丘陵地形特点,区域等高线比较弯曲,河谷地形较多,②对。图中显示,区域东北部海拔较高,西南部海拔较低,地势大致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特征,③对。题中信息表明,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某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可能性较小,且图中没有信息表明有喀斯特地貌,④错。第2题,山洪出现在山谷之中,如果聚落位于山谷谷底中,受到山洪威胁可能性最大。根据等高线形态判断,图中a位于山谷谷底,容易受到山洪威胁;b位于山脊之上,受到山洪威胁可能性较小;c位于山谷谷底,容易受到山洪威胁;d位于山谷附近的山坡之上,受到山洪威胁可能性较小。第3题,甲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为了保持水土,适宜发展林业。乙地等高线相对稀疏,坡度较缓,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开垦耕地,发展耕作业。
[课标内容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科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的地形、水文等地理特征,分析判断不同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分布规律。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从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与形成过程。
地理实践力:运用视频或野外观察地貌景观,能够识别相关地貌并能描述其景观特点。
[知识体系导图]
溶沟
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洼地
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底部平坦,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峰丛、峰林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地点选择
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观察原则
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
观察顺序
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
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
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如河岸、陡崖等
表示方法
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耕作,易造成土壤侵蚀
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
类型
分布
形成
风蚀地貌
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滨海地区
风力吹起岩石的碎屑,并携带沙石磨蚀岩石,形成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或气流受阻时,沙尘便降落到地面,形成各种风积地貌。风中的沙粒受阻堆积下来形成沙丘,如果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发生移动,形成流动沙丘。风中的黄土沉积下来,貌
类型
成因
海蚀穴
潮汐高潮面的波浪将海滨陆地冲淘成的槽形凹穴,沿海岸线分布
海蚀崖
海蚀穴不断扩大,导致顶部基岩崩塌而形成的陡壁
海蚀拱桥
两个方向相反的海蚀穴被蚀穿而相互连通
海蚀平台
在崖壁上不断形成海蚀穴和崩塌过程中形成
观察内容
应用
高度
绝对高度
划分地貌的主要依据
相对高度
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坡
坡度
影响生产和生活
坡向
阴坡和阳坡
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差异大,影响植物的生长
迎风坡和背风坡
高度和坡度的综合
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地貌的观察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地貌的观察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常见地貌类型,地貌的观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区域与区域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区域与区域发展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区域,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第1节城市的辐射功能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第1节城市的辐射功能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纽约的发展,纽约的辐射功能 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