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重庆梁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重庆梁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重庆梁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3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iànɡ) 黄晕(yùn) 贮蓄(zhù) 棱镜(lénɡ)
B.莅临(lì) 看护( kān) 镶上(xiānɡ) 高邈(miǎo)
C.粗犷(kuànɡ) 婉转(zhuǎn) 静谧(mì) 竦峙(sǒnɡ)
D.应和(yìng) 吝啬(lìn) 抖擞(shǒu) 澄清(chénɡ)
2.(3分)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造访 响清 静默 抖擞精神
B.郎润 幽谷 昏鸦 幸甚至哉
C.淅沥 宽敞 喉咙 花枝招展
D.萧瑟 端庄 花苞 枯滕老树
3.(3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地说个不休。
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
4.(3分)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看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④①③⑤② B.①③⑤④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①③②⑤
5.(4分)仿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 ; 。
6.(6分)名著阅读。
(1)根据以下提示,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
A.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B.他的脸圆而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2)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上面这段话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的,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 》。请你结合内容,分析该文是如何体现“理性的批判”的。
7.(8分)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参与我们班“感受大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大自然。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标语。
(2)请你仿照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
(一)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二)第二环节:
(三)第三环节:唱四季赞歌
(四)第四环节:
(3)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诗词与大家共享。
春: 。(作者: )
夏: 。(作者: )
秋: 。(作者: )
冬: 。(作者: )。
(4)我们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8.(10分)默写填空。
(1)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2)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 (曹操《观沧海》)
(5)请写出《次北固山下》的颈联 , 。
(6)诗人李白不仅喜好四处游历,还爱结交朋友,对朋友总是一往情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朋友深切关怀的诗句是: , 。
9.(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画线的词语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俄而雪骤
④与儿女讲论文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4)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10.(20分)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③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④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⑥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⑦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⑧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⑨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⑩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⑪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⑫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⑬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
(2)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和作用。
(3)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4)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从修辞赏析的角度给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作批注。
(5)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
11.(20分)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碎 暖
包利民
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目光不禁投向那张纸条。
②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③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泡制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
⑤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而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没说什么,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
⑥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许多纸条粘贴在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每一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
⑦我的一个朋友被亲生父母抛弃,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母,她说她也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中成长。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就。开始是一串年月日时,估计是她的生日,然后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
⑧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怄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及至在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
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生命,才会于变迁中而不苍凉,生活,才会于坎坷中依然那么多情而美好。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请阅读选文②~⑧段,依据示例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
A ﹣﹣B ﹣﹣温暖地融入﹣﹣C ﹣﹣D ﹣﹣温暖地召唤
(2)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选文第⑤段内容,请概括出老师让“我”敬服的优点,并用自己的话写出依据。
(5)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6)结合选文,试从内容、结构、主题三个方面分析题目“碎暖”的妙处。
四、作文(55分)
12.(55分)要求:①不得抄袭,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在600字左右。
④书写工整,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校名、地名、人名。
妈妈的千遍叮咛是母爱最动听的歌,爸爸的一句鼓励是失意时最动听的歌,花朵的盛放之声是生命最动听的歌,落红的簌簌之声是残萼最动听的歌。听风听雨,听古音,一首首歌曲听出了豪迈,听出了希望!
请以《最动听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13.要求:①不得抄袭,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在600字左右。
④书写工整,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校名、地名、人名。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某一个场景触动,雄鹰搏击长空,唤醒了我们对奋斗真谛的理解;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唤醒了我们对大自然迟钝的感受力;而向着熊熊烈火,逆向而行的背影,则唤醒了我们深埋心底的感恩之情。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我被______唤醒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3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iànɡ) 黄晕(yùn) 贮蓄(zhù) 棱镜(lénɡ)
B.莅临(lì) 看护( kān) 镶上(xiānɡ) 高邈(miǎo)
C.粗犷(kuànɡ) 婉转(zhuǎn) 静谧(mì) 竦峙(sǒnɡ)
D.应和(yìng) 吝啬(lìn) 抖擞(shǒu) 澄清(chénɡ)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酝酿”的“酿”应读作“niàng”;
B.正确;
C.有误,“粗犷”的“犷”应读作“guǎng”;
D.有误,“抖擞”的“擞”应读作“sǒu”。
故选:B。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3分)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造访 响清 静默 抖擞精神
B.郎润 幽谷 昏鸦 幸甚至哉
C.淅沥 宽敞 喉咙 花枝招展
D.萧瑟 端庄 花苞 枯滕老树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解答】A.有误,“响清”的“清”应为“晴”。
B.有误,“郎润”的“郎”应为“朗”。
C.正确。
D.有误,“枯滕老树”的“滕”应为“藤”。
故选:C。
【点评】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3.(3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地说个不休。
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这里望文生义,理解为首要的,显然不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3分)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看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④①③⑤② B.①③⑤④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①③②⑤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该语段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为题,最后得出结论的。
故选:A。
【点评】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答案。
5.(4分)仿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 “凌寒独自开”是一种孤傲的潇洒 ; “沙场秋点兵”是一种豪放的潇洒 。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仿写。注意仿写时要结合语境,注意仿句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主题保持一致。
【解答】例句中的特点:选取能体现出作者性格的代表性的诗句,然后采用“…是一种.…的…”句式结构。
答案:
“凌寒独自开”是一种孤傲的潇洒;“沙场秋点兵”是一种豪放的潇洒。
【点评】仿写作答时,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每一个仿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格调;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看清要求定主题。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
6.(6分)名著阅读。
(1)根据以下提示,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
A.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B.他的脸圆而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2)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上面这段话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五猖会 》的,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 鉴略 》。请你结合内容,分析该文是如何体现“理性的批判”的。 《五猖会》借“被父亲强迫背书而痛苦扫兴”的情节,批判了压制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识记。A“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这是《琐记》中描述的心术不正、怂恿孩子干干事的衍太太。B“他的脸圆而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是《父亲的病》中的所谓名医,实则为江湖骗子的陈莲河。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和思想的把握。根据语段内容“父亲不让我看戏,让我背书”,明确以上文段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五猖会》,此文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父亲要求“我”我背的书是《鉴略》,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五猖会》中,小鲁迅要去看“五猖会”——一个难逢的盛大的庙会,他笑着跳着高兴得不得了。正当他要出发的时候,父亲却要他背《鉴略》,两句一行,大约二三十行罢,父亲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一盆冷水把他的兴致全给浇灭了。这是鲁迅对那些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教育方法的理性的批判,也揭示了孩子天性受到封建教育的无情摧残,体现了“理性的批判”。
答案:
(1)A衍太太 B陈莲河
(2)五猖会 鉴略《五猖会》借“被父亲强迫背书而痛苦扫兴”的情节,批判了压制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8分)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参与我们班“感受大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大自然。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标语。
(2)请你仿照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
(一)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二)第二环节: 诵四季诗文
(三)第三环节:唱四季赞歌
(四)第四环节: 说四季感受
(3)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诗词与大家共享。
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 孟浩然 )
夏: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者: 杨万里 )
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作者: 王维 )
冬: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 高适 )。
(4)我们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
【分析】第一题考查拟写主题语。第二题考查设计活动环节。第三题考查学生积累能力。第四题考查学生拟写结束语的能力。
【解答】(1)本道题考查学生拟写活动主题的能力。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目的是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据此可拟写主题:走进自然,领略美景。
(2)本道题考查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注意所设计的活动要与四季有关,例如诵四季诗文、赏四季美景、谱四季歌曲等等。只要与四季有关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积累古诗词的能力,注意对四季的描绘。
(4)本题学生拟写结束语的能力。即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束语一般需要点明活动的意义,向参加者提出号召,一定要有鼓动性和号召力。根据这几个原则拟写结束语即可。
(1)走进自然,领略美景。
(2)诵四季诗文
说四季感受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4)走进大自然,尝尝那久违的山泉;体验大自然,看看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大自然,建设那美丽的家园!珍惜大自然,就是爱惜我们的生命线。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学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8.(10分)默写填空。
(1)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2)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曹操《观沧海》)
(5)请写出《次北固山下》的颈联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6)诗人李白不仅喜好四处游历,还爱结交朋友,对朋友总是一往情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朋友深切关怀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答案:
(1)夜发清溪向三峡(注意“溪”的书写)
(2)岐王宅里寻常见(注意“岐”的书写)
(3)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注意“藤”的书写)
(4)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注意“萧”的书写)
(5)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注意“生”的书写)
(6)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注意“郎”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9.(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画线的词语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俄而雪骤
④与儿女讲论文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4)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分析】【参考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内集:家庭聚会。
②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③句意: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不久、一会儿。
④句意: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儿女:指子侄辈或小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何,什么。似,像。句意: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②重点词:未若,不如。因,凭借。句意:不如比作乘风飞起的柳絮。
(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概括。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中的“寒雪”、“内集”,“公欣然曰”中的“欣然”,“公大笑乐”中的“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温馨”“美好”“平等”)的家庭气氛。
(4)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积累能力。此类问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分别分析一下两个比喻句的妙处即可。如果认为第一个比喻好,可以从它描绘雪的颜色、下落之态及写实的效果的角度分析;如果认为第二个比喻好,可以从它抓住雪花轻盈的特点来分析。形容飞雪的好比喻,我们也可以从自己积累的古诗文咏雪的名句中去挑选,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答案:
(1)①家庭聚会;②可以相比;③不久、一会儿;④指子侄辈或小辈;
(2)①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②不如比作乘风飞起的柳絮;
(3)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温馨”“美好”“平等”)的家庭气氛;
(4)示例:①第一种:“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比喻较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秋风中上扬,甚至飞得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真实。②第二种轻盈,有春天到来的感觉(形神)在古代还有许多咏雪的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10.(20分)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③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④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⑥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⑦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⑧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⑨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⑩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⑪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⑫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⑬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
(2)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和作用。
(3)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4)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从修辞赏析的角度给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作批注。
(5)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
【分析】文章用联想手法,回忆乡村的河堤、晚开的棉花、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还有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通过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解答】(1)本题是对景物描写顺序的考查。常见写景顺序有: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内到外、由外到内。以空间方位为序; 河提﹣﹣从河堤往下看﹣﹣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
(2)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3)本题是在记叙顺序上设题。常考倒叙,插叙的辨识和作用。倒叙的作用:设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插叙的作用:交代什么内容,使文章内容更详实,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等。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4)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而且特别要求“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即使不作这样的要求,答题时一般也要从这两点来鉴赏。“打滚儿”是孩子在棉花里玩得快乐的表现,把孩子比作小鸟,也是形象地说明孩子快乐。把棉花比作白云,则是说明棉花之柔软之洁白。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内容能力,如果,之前理清了文章的写作脉络,这道题自然就很好解答。第三节是个总领段,以下各段也是仅仅围绕这一段来写的,自然答案就在以下各段中。答题时要仅仅抓住“安详”“丰满”两个词语,从下文中寻找最能体现这一秋天黄昏特征的景物即可,注意:要尽量使用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然后用自己的语言作答,原则上不能照抄原文。
答案:
(1)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
(2)“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得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3)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4)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表现童年的欢愉。
(5)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点评】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
一、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 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 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
2、景物描写 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 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
11.(20分)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碎 暖
包利民
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目光不禁投向那张纸条。
②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③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泡制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
⑤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而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没说什么,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
⑥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许多纸条粘贴在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每一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
⑦我的一个朋友被亲生父母抛弃,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母,她说她也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中成长。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就。开始是一串年月日时,估计是她的生日,然后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
⑧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怄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及至在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
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生命,才会于变迁中而不苍凉,生活,才会于坎坷中依然那么多情而美好。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请阅读选文②~⑧段,依据示例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
A 温暖地鼓励 ﹣﹣B 温暖地提醒 ﹣﹣温暖地融入﹣﹣C 温暖地期望 ﹣﹣D 温暖地表白 ﹣﹣温暖地召唤
(2)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选文第⑤段内容,请概括出老师让“我”敬服的优点,并用自己的话写出依据。
(5)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6)结合选文,试从内容、结构、主题三个方面分析题目“碎暖”的妙处。
【分析】本文由一张旧纸条,引起了作者的回忆,主要回忆了自己在上学时期受到同学温暖地鼓励和提醒、初中男班主任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自己幼儿园时父母的期望、朋友母亲温暖地表白和同学母亲温暖地召唤等事情,写出了温暖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
【解答】(1)本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结合内容,从“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中可知第二段写的是“温暖的鼓励”;从“‘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中可知第三段写的是“温暖的提醒”;从“每一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中可知,第六段写的是“温暖的期望”;从“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中可知,第七段写的是“温暖的表白”。
(2)本题考查品析关键词语的能力。品味关键词要分析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撞开”是用力碰开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纸条上的字句带给我的震撼之大。
(3)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分析画线句可知,此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同学为了不让我尴尬,偷偷递纸条来提醒我,体现了女同学的善解人意、热心。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时应做到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老师发现“我”扔纸条后,没有当面批评我,而是利用这个恰当的时机融入同学之中,由此可知老师是一个教育智慧、保护学生自尊心的人,他的这些品质让“我”敬佩。
(5)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时要认真阅读短文,分析其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上下文来思考。画线句描绘的是“我”坐在书间回忆往事的情景,与开头“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相照应,引出下文对幼儿园时妈妈对“我”的期望的回忆。
(6)本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分析文章内容可知,文章所记叙的都是生活中零碎的小事,与题目“碎暖”中的“碎”相对应。文章以“暖”为线索,贯穿全文。“碎暖”揭示了“暖”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
答案:
(1)A.温暖地鼓励;B.温暖地提醒;C.温暖地期望;D.温暖地表白。
(2)“撞开”用力碰开,突出力量之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纸条上的字句带给我的震撼。
(3)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同学想保护我的自尊心,不想让我尴尬的心理,体现了女同学的善解人意、热心。
(4)宽容:容忍我上课扔纸条、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有教育智慧:①没有当面批评我,保护了我的自尊。②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融入同学之中
(5)不好,画线句写了“我”坐在书间回忆往事的情景,照应选文开头,引出下文。
(6)内容上:选取的都是生活中零碎的小事。结构上:“暖”是线索,贯穿全文。主题上:揭示了“暖”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
【点评】在分析标题含义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找到标题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得分点。标题的含义和文章的主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通读全文,理清内容,把握主旨的前提下,按照“关键词语含哲理。‘人’‘物’同一象征义。内容主旨紧联系。先表后里理顺次。”的解题思路,能保证相关题目不丢分。注意: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写出表层,再表达深层,最后联系主旨。
四、作文(55分)
12.(55分)要求:①不得抄袭,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在600字左右。
④书写工整,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校名、地名、人名。
妈妈的千遍叮咛是母爱最动听的歌,爸爸的一句鼓励是失意时最动听的歌,花朵的盛放之声是生命最动听的歌,落红的簌簌之声是残萼最动听的歌。听风听雨,听古音,一首首歌曲听出了豪迈,听出了希望!
请以《最动听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最动听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的中心词是“歌”,“动听”是修饰语,表示感受。文题中的“歌”,既可以实写,写歌词中所描写的生活场中实实在在的动听悦耳的歌,可以围绕这首歌,写出有关这首歌的具体人或事;也可以虚写,这就需要揭示“歌”的内涵,像梦想、信念、奋斗等可以是一首歌,生活中的亲情等也可以是一首歌。从文题的命题意图来看,应该将“歌”虚写才符合命题者的意图。哪些“歌”“最动听”呢?具体来说,“动听”的应是某个人的精神品质或某件事或某种情感对自己影响至深,一直扎根在心间,可以说是魂牵梦绕,挥之不去。主旨务必是积极的、昂扬的、向上的,能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这样,作者的选材范围就宽泛得多了,除了亲情、友情、同学情、师生情等常见的题材外,也可以选择一些重大的题材,例如建国七十周年、“天宫号”月球探测哭的成功发射等,切入口要小些,尽量从小处着眼,从小事着笔,礼赞祖国以及祖国科技的发展,从而将笔墨关注到为之努力且默默付出的劳动者,这样,文章的选材不但很新,还在心灵深处为祖国唱响了一曲曲高亢的赞歌。
【解答】
最动听的歌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这首动听的歌仿佛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的记忆仿佛又被带回到那洁白的茉莉花中,不知怎的,我想起了姥姥。
姥姥爱花,尤爱茉莉花。当姥姥把一根娇嫩的幼苗接回来,用那怜爱的目光一遍又一遍“欣赏”,当她轻轻地为幼苗培土,为它浇水为它除虫时,她早已将那博大的爱融了进去,那双粗糙却又柔软的手总是轻轻地捡拾它那遗落的花瓣,留下一片芳香。记得最清楚的是那一次外面刮风,姥姥吃力地一步步地把花从外面搬进来,而年幼无知的我将花瓣摘下好多,极少生气的姥姥训斥了我一顿;事后,姥姥好像还面对茉莉花自言自语了些什么,现在想起来会不会正对着茉莉花道歉呢?我不得而知。
姥姥爱花,但更爱我。曾记得那个冬日的夜晚,我高烧不退,急坏了姥姥。为了让我退烧,她便冒着大雪出去铲雪,用雪团轻轻地在我额头上滚动,一遍又一遍;她将毛巾放在冰水中浸湿,然后轻敷在我的额头上,一遍又一遍。还好,我没有烧糊涂。我圆睁的眼睛看到姥姥焦急的神情,我总感到一种感动。
“姥姥,是什么香味?”我轻声地问姥姥。
“是茉莉啊。”姥姥笑了,“茉莉花香,是一种淡淡的香,对平静心情有帮助。”也不知姥姥从哪儿学来的,但这茉莉的花香在屋子里氤氲着,衬托起姥姥慈祥的面孔,我感到很是温暖,那一瞬间,已经定格在我的心田。
姥姥也关爱着他人。或许是上了年纪,姥姥头发灰白了,额上也有了几条皱纹,但她脸上总带着亲切的笑容,就像一朵花期已过的茉莉,清香依旧。左邻右舍的一些老人爱到我家来串门,姥姥总是和他们在一起谈笑风生。他们常常将家里的事告诉姥姥,姥姥帮着想办法或是开导他们。哪家缺了油盐酱醋了,姥姥说:“拿去用吧!我家有!没啥。”哪家孩子生病了,家长跑来,姥姥说:“感冒了或是发烧了,找大夫去!记住,不要轻易挂水啊!”有一回,一位邻居没时间接孩子,姥姥二话没说,骑上三轮车帮他接孩子去了。
来我家玩的人,都说茉莉好香啊!是啊,院中有茉莉的盆景,喝着姥姥泡制的茉莉花茶,感受着姥姥的关爱,哪有不香的呢?
我的思绪又回到了歌曲中,这茉莉花不正是姥姥的写照吗?茉莉花素洁高雅,但却朴素平凡,常被人遗忘;茉莉花清香淡淡,却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淡淡的香里,却包裹着姥姥浓浓的爱!
姥姥的爱如这首动听的歌,长留在心中,唱也唱不完。
【点评】这篇文章构思巧妙,由歌曲开篇,引出对姥姥的回忆。回忆中,从姥姥爱花谈起,最后谈到姥姥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行,文章娓娓道来,很有意境。本文由花到人,联想自然,立意高远。写作中能够注意到虚实结合,由形到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3.要求:①不得抄袭,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在600字左右。
④书写工整,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校名、地名、人名。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某一个场景触动,雄鹰搏击长空,唤醒了我们对奋斗真谛的理解;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唤醒了我们对大自然迟钝的感受力;而向着熊熊烈火,逆向而行的背影,则唤醒了我们深埋心底的感恩之情。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我被______唤醒
【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采用了“引导语+半命题”的形式,引导语贴近生活,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半命题中的关键词是“唤醒”,“唤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义是:①叫醒;②使醒悟。“被”表明是“我”是被动地,所填写的内容是主动的。唤醒自己的对象,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英雄等;也可以是某种场景,如雄鹰搏击长空、万物复苏、“新冠病毒”肆虐之处等;还可以是抽象的东西,如爱、挫折、善良等。文章重点阐释清楚“什么人(或什么事)”唤醒自己,为什么被XX唤醒自己(唤醒自己的意义),XX怎样唤醒自己的,XX唤醒自己的过程(可以写作记叙文表现唤醒的过程),唤醒自己的什么(唤醒自己的责任;唤醒自己的良知;唤醒自己的潜能……)。文章要求记人叙事,应从生活选取真实事件,寄托真挚情感。
【解答】
我被一位老人唤醒
七月的天,连风都是热的,世界好像一个巨大的蒸笼。在耀眼的日光的照射下,我感觉浑身发软,连公园池塘里的荷花似乎都病恹恹的,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蝉儿在树上有气无力地叫着,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刚下钢琴课的我情绪有些低落,炎热的夏阳似乎烧干了我前进的动力,透过长长的睫毛和刺眼的阳光,我无力地看着这世界,一切似乎都睡着了,黯然失色。
忽然,一袭长衣飘进我的视线。转过身,一位身着灰色长袍的老人映入我的眼帘,只见他白花花的胡子垂到胸前,金边眼镜松松地架在鼻尖上。
“多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啊!只是少了些穷酸气,多了几分睿智与悠闲。”我心想,好奇心驱使我向前。
走近些,粗心的我才发现,路边的小桌上,摆着笔墨纸砚。老者手握一支毛笔,在此起彼伏的蝉鸣声中悠闲地练着字,洁白的宣纸上缓缓地出现一道道墨痕。
那双手骨节分明,青筋微微突起,有时笔尖不经意碰到手,染上淡淡墨渍,他也不在意,只伫立在那儿,一笔一画地写
着。
“就不能写快点儿吗?”我忍不住说出声。老者抬起头,像是刚刚意识到我的存在似的,笑了,“丫头,心平气和,才能练好字啊!”说罢,又低下头,蘸了蘸墨汁,“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不急不躁啊!”我擦了擦额角的汗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只见宣纸上墨迹漾开,最终汇聚成八个大字:精心养神,心神合一。我咬了咬千裂的嘴唇,又瞟了一眼老者的背上——干燥,没有任何汗渍。只有心静,不浮躁才能如此吧,我想。
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心平气和!透过细密的睫毛,我想我看见了城市的繁华多姿,一切似乎又鲜活过来。池塘里的荷花,树上的鸣蝉,灿烂的阳光,似乎都欢快起来。
跑回家,打开钢琴,那八十八个黑白琴键似乎也对我微笑着。我的手指重新放在琴键上,奏起那熟悉的乐章......全神贯注,心神合一。我似乎重新找到了前进的动力,那是享受追梦途中的乐趣。那位老者用实际行动唤醒了情绪低落的我,告诉了我这个道理。
伫立在老者身旁,生活中的这朵浪花,带给我一丝清凉,将我唤醒,心波久久难平.....
【点评】本文语言生动丰富,生活气息浓厚。作文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收到了良好的表情达意的效果。文章较好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小作者对老人的形象特征和动作细节描写得很到位,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不失为一篇佳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重庆梁平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梁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默写填空,翻译下面的句子,下列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梁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现代文阅读,材料三各拟一个小标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