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5章第2节素养提升11新型化学电源试题的解答突破课时学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664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5章第2节素养提升11新型化学电源试题的解答突破课时学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664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5章第2节素养提升11新型化学电源试题的解答突破课时学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664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5章第2节素养提升11新型化学电源试题的解答突破课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5章第2节素养提升11新型化学电源试题的解答突破课时学案,共7页。
新型燃料电池[知识对接]解答新型燃料电池题目的思维模型[应用体验]1.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H+由右室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左室C.b电极反应式为2NO+12H++10e-===N2↑+6H2OD.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电极沿导线流向b电极C 解析:b电极上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b电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原电池中阳离子从负极移向正极,即H+由左室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室,故B错误;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NO+12H++10e-===N2↑+6H2O,故C正确;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电流由b电极沿导线流向a电极,故D错误。2.(2020·全国卷Ⅲ)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在VB2电极发生反应:VB2+16OH--11e-===VO+2B(OH)+4H2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载通过0.04 mol电子时,有0.224 L(标准状况)O2参与反应B.正极区溶液的pH降低、负极区溶液的pH升高C.电池总反应为4VB2+11O2+20OH-+6H2O===8B(OH)+4VOD.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2电极、KOH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B 解析:根据总反应式知VB2失电子的反应生成VO和B(OH)是负极,通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当负极通过0.04 mol电子时,正极也通过0.04 mol电子,在标准状况下消耗0.224 L O2,A正确;反应过程中正极生成大量的OH-使正极区pH升高,负极消耗OH-使负极区OH-浓度减小,pH降低,B错误;根据分析,电池的总反应为4VB2+11O2+20OH-+6H2O===8B(OH)+4VO,C正确;电池中,电子由VB2电极经负载流向复合碳电极,电流流向与电子流向相反,则电流流向为复合碳电极→负载→VB2电极→KOH溶液→复合碳电极,D正确。可充电电池[知识对接]四方面突破可充电电池[应用体验]3.(2020·天津高考)熔融钠-硫电池性能优良,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电池。下图中的电池反应为2Na+xSNa2Sx(x=5~3,难溶于熔融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S4的电子式为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xS+2Na++2e-===Na2SxC.Na和Na2Sx分别为电池的负极和正极D.该电池是以Na-βAl2O3为隔膜的二次电池C 解析:根据电池反应:2Na+xSNa2Sx可知,放电时,钠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Na-e-===Na+,硫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xS+2Na++2e-===Na2Sx,据此分析。Na2S4属于离子化合物,4个硫原子间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故A正确;放电时发生的是原电池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xS+2Na++2e-===Na2Sx,故B正确;放电时,Na为电池的负极,正极为硫单质,故C错误;放电时,该电池是以钠做负极,硫做正极的原电池,充电时,是电解池,Na-βAl2O3为隔膜,起到电解质溶液的作用,该电池为二次电池,故D正确。4.(2020·烟台模拟)以柏林绿Fe[Fe(CN)6]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Na+由右室移向左室B.放电时,Mg箔为负极,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Na2Fe[Fe(CN)6]-2e-===Fe[Fe(CN)6]+2Na+D.用铅蓄电池为该电池充电时,当有0.2 mol电子转移时,Pb电极质量减少20.7 gD 解析:由图可知,右室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Mg箔为负极,则Mo箔为正极,所以放电时,Na+由右室移向左室,A、B正确;充电时,Mo(钼)箔接电源的正极,是电解池的阳极,阳极反应式为Na2Fe[Fe(CN)6]-2e-===Fe[Fe(CN)6]+2Na+,C正确;外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的电量时,Pb电极发生的反应为SO+Pb-2e-===PbSO4,质量增加了96 g,D错误。其他高效、环保型电池[知识对接]此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阅读相关材料、结合图示等综合分析的能力、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做题时注意提炼化合价变化、电极材料、电解质等关键信息。[应用体验]5.(双选)Li-SOCl2电池是迄今具有最高能量比的电池。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熔点-110 ℃、沸点78.8 ℃)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不能在寒冷地区正常工作B.SOCl2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平面三角形C.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2SOCl2+4e-===4Cl-+S+SO2D.该电池组装时,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CD 解析:该电池可以在-110 ℃~78.8 ℃环境下正常工作,所以在寒冷地区可正常工作,故A错误;SOCl2分子的中心原子为S,其价层电子对数=3+(6-1×2-2×1)=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6-1×2-2×1)=1,则SOCl2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故B错误;根据电池的总反应4Li+2SOCl2===4LiCl+S+SO2可知,Li在负极失去电子,SOCl2在正极得到电子,则正极反应为2SOCl2+4e-===4Cl-+S+SO2,故C正确;Li是活泼金属,易与O2反应,也能与水反应,SOCl2遇水会发生反应:SOCl2+H2O===SO2+2HCl,因此该电池组装时,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故D正确。6.(2020·山东高考)微生物脱盐电池是一种高效、经济的能源装置,利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获得电能,同时可实现海水淡化。现以NaCl溶液模拟海水,采用惰性电极,用下图装置处理有机废水(以含 CH3COO-的溶液为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B.隔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隔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C.当电路中转移1 mol电子时,模拟海水理论上除盐58.5 g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 解析:a极为负极,CH3COO-失电子被氧化成CO2和H+,结合电荷守恒可得电极反应式为CH3COO-+2H2O-8eˉ===2CO2↑+7H+,故A正确;为了实现海水的淡化,模拟海水中的氯离子需要移向负极,即a极,则隔膜1为阴离子交换膜,钠离子需要移向正极,即b极,则隔膜2为阳离子交换膜,故B错误;当电路中转移1 mol电子时,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海水中会有1 mol Cl-移向负极,同时有1 mol Na+移向正极,即除去1 mol NaCl,质量为58.5 g,故C正确;b极为正极,水溶液为酸性,所以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ˉ===H2↑,所以当转移8 mol电子时,正极产生4 mol气体,根据负极反应式可知负极产生2 mol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 mol∶2 mol=2∶1,故D正确。1.(2020·北京模拟)锌锰碱性干电池是依据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化学电源。电池中负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直接反应会降低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称为自放电现象。下列关于原电池和干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者正极材料不同B.MnO2的放电产物可能是KMnO4C.两者负极反应式均为Zn失电子D.原电池中Zn与稀硫酸存在自放电现象B 解析:题中左图为干电池,干电池的正极材料是碳棒,题中右图为原电池,正极材料是铜单质,两者正极材料不同,A正确;干电池中MnO2应为氧化剂,Mn的化合价降低,B错误;所给装置中Zn为负极,Zn失去电子,C正确;根据自放电现象的定义,Zn与稀硫酸能够发生反应,即原电池中Zn与稀硫酸存在自放电现象,D正确。2.(2021·保定模拟)(双选)新华网报道,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科学家利用该科技实现了H2S废气资源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池负极B.电路中每流过4 mol电子,正极消耗1 mol O2C.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O2+4e-+4H+===2H2OD.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2H2S+2O2--2e-===S2+2H2OAB 解析:电极a是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为电池负极,故A正确;电路中每流过4 mol电子,正极消耗1 mol O2,故B正确;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O2+4e-===2O2-,故C错误;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2H2S+2O2--4e-===S2+2H2O,故D错误。3.(2020·全国卷Ⅰ)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 Zn-CO2 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B.放电时,1 mol CO2转化为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Zn(OH)===2Zn+O2↑+4OH-+2H2O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浓度升高D 解析:由题可知,放电时,CO2转化为HCOOH,即CO2发生还原反应,故放电时右侧电极为正极,左侧电极为负极,Zn发生氧化反应生成Zn(OH);充电时,右侧为阳极,H2O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2,左侧为阴极,Zn(OH)发生还原反应生成Zn。放电时,负极上Zn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4OH-===Zn(OH),故A正确;放电时,CO2转化为HCOOH,C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2价,则1 mol CO2转化为HCOOH时,转移电子数为2 mol,故B正确,充电时,阳极上H2O转化为O2,负极上Zn(OH)转化为Zn,电池总反应为2Zn(OH)===2Zn+O2↑+4OH-+2H2O,故C正确;充电时,正极即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溶液中H+浓度增大,溶液中c(H+)·c(OH-)=KW,温度不变时,KW不变,因此溶液中OH-浓度降低,故D错误。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第31讲新型化学电源的分类突破学案,共19页。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第33讲新型化学电源的分类突破课时学案,共17页。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第3节素养提升19突破“定量计算型”综合实验课时学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