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9页。
重庆市2022-2023学年(上)9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三地理 【命题单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科技周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苏杨专家表示,近期,如果你使用覆盖巴德膜的相机拍摄太阳,你会发现,明亮的太阳表面有5颗“痘痘”,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每一个的直径都超过地球。2019年以来太阳活动日益频繁,到2025年更将迎来活动最高峰,高峰时不仅仅有太阳风暴,还有诸多射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材料中的“痘痘”指的是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2.太阳活动迎来高峰,可能会出现A.宇航员太空行走无妨 B.卫星全都要关机或进入保护模式C.宇宙射线有可能破坏生物DNA D.地球上的无线电长波信号受到干扰下图示意某时刻地球局部光照图,其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该日甲点日落的地方时为A.14时 B.15时 C.16时 D.17时4.图示当日A.之后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C.北京正午日影为一年中最长 D.此时河南正处于夜晚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地貌成因是A.甲地受断裂作用下陷形成 B.乙地受地壳水平挤压形成C.丙地为背斜顶部侵蚀形成 D.丁地受板块张裂作用形成6.某地质研究员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的变化情况是A.由新变老 B.先由老变新,再变老C.由老变新 D.先由新变老,再变新7.若图示地区修建一条东西向隧道,适合修建隧道的地点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中国是稀土出口大国,稀土上游产品的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而中、下游产品的进口额远小于出口额,在全球稀土贸易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2008—2018年,在经历稀土产业重组强化后,我国稀土出口重新面向全球,由粗放出口提升至科学管理。下图示意2008—2018年中美稀土贸易情况及相互依存指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2011—2018年,在中美稀土贸易中A.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不断增加 B.中国对美国进口额持续减少C.相互依存指数整体减小 D.相互依存指数整体增大9.中国稀土产业重组强化的年份可能是A.2008年 B.2012年 C.2015年 D.2017年10.我国对美国稀土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相差大主要是因为A.美国稀土资源匮乏 B.美国稀土开发技术水平低C.我国稀土原矿出口多 D.我国产品具有技术和规模优势西溪河属乌江水系,1986年人们在西溪河上游河段采用浆砌石修建起了西河大坝,坝体高而薄。大坝建成后,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但也引发一系列问题。2013年大坝被拆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2013年,当地决定将大坝拆除的主要原因是A.库区泥沙淤积重 B.流量小,发电量少C.生态环境需修复 D.大坝安全隐患多12.大坝拆除后,原库区河床变化经历了四个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甲一乙一丙一丁 B.乙一丙一甲一丁C.甲一丙一丁一乙 D.丙一乙一丁一甲泥炭地储存着丰富的土壤碳。同等面积的泥炭地,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差异。下图示意某地泥炭地开发利用的a,b两种生产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泥炭地中土壤碳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森林植被丰富 B.高温湿地环境C.低温湿地环境 D.高温干燥环境14.同为一公顷泥炭地的a,b两种生产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为A.21.7 B.12.6 C.15.0 D.7.115.我国三江平原采用b模式开发利用泥炭地的优势是①利于减缓气候变暖 ②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改善生态环境 ④提高粮食产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二、非选择题(满分55分)16.(10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22年9月15日,晴,某校师生前往兰州西南部25千米外的L谷地(103°E、36°N)(图1),参观食用百合种植基地。百合喜温凉怕高温,适宜在疏松的土壤中生长。当地黄土广布,百合种植历史悠久。参观结束后,全体师生在竖立着旗杆A处广场合影。图2为L谷地气候资料图。(1)为扩大生产规模,当地企业在B、C两地进行种植基地选址,在权衡比较后最终选择了B地,企业选址的理由。(4分)(2)学生根据实际观测绘制了日落时旗杆影子示意图(下图)。请在图中画出当日日出时旗杆影子示意图,并说明理由。(6分) 17.(10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新几内亚岛面积约78.6万平方千米,中部为由一系列山脉和山间河谷组成的高地,多火山、地震。全岛人口约1130万人,高地上的农业处于原始状态,以种植喜温凉的马铃薯和原产于拉丁美洲的玉米等多种旱作作物为主。为适应当地的环境,当地在农田周围开挖沟渠。为缓解当地缺粮的状况,当地居民在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指导下,栽种高产旱稻获得成功。下图示意新几内亚岛的地理位置。(1)该地种植农作物需排水,请做出合理的解释。(3分)(2)说明该岛严重缺粮的主要原因。(4分)(3)推测我国科技工作者为该地栽种高产旱稻获得成功所采取的措施。(3分) 18.(1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22年6月16日,和若铁路(和田—若羌)正式开通运营。和若铁路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沿线附近的沙丘西北侧坡度较缓。传统的现浇施工,消耗材料和水资源多、人员劳动强度大,为了减轻自然环境的影响,该铁路采用“预制装配式桥墩”(在工厂先预制加工构件,然后再运到现场拼装成完整的结构),并在铁路外侧设置1.5米高立式沙障,芦苇方格,内侧分层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采用智能控制灌溉系统,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打造出一条绿色、环保、健康的铁路大通道,实现铁路建设和生态环保“共赢”局面。下图左示意新疆和若铁路线路分布,下图右为“外阻内固、外高内低”防沙模式示意图。(1)与传统现浇施工方式相比,说明桥墩预制装配技术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3分)(2)指出和若铁路沿线的盛行风向并简述“外阻内固、外高内低”防沙模式的原理。(9分)(3)分析该项目采用智能控制灌溉系统的积极意义。(4分) 19.(19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评估,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特别是南方地区。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截至8月23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72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2013年的62天)材料二川渝地区高温状况尤为突出。截止8月23日重庆今年以来40℃+日数已达到22天,从8月8日开始的连续40℃酷热天气已持续16天。(1)今年我国南方高温天气主要是受右图中天气系统控制形成的,说明该天气系统的名称及特点。(6分)(2)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川渝持续高温且多日出现极端高温的主要原因。(6分)(3)针对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防御措施?(7分) 重庆市2022-2023学年(上)9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三地理答案及评分标准 【命题单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 A(太阳黑子就是太阳上磁场聚集的地方,磁场较强,温度较周围的光球温度(大约6000摄氏度)低,所以观测时就是黑色的。故A正确;耀斑指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颜色较亮,故B错误;日珥、太阳风均不具有黑色的特征,故C、D错误,故选A。)C(高峰时,不仅仅有太阳风暴,还有诸多射线,会对太空行走的宇航员造成伤害,A错误;部分卫星需要关机或进入保护模式,不需要全部,B错误;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信号受到干扰,并非长波,D错误;宇宙射线有可能破坏生物DNA,C正确。故选C。)B(据图中经度变化可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乙点为所在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表明乙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2时,甲点所在经线位于乙点所在经线的东侧45°,因此甲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5时,且甲点位于昏线上,正逢日落时刻。故甲点的日落的地方时为15时。故选B。)D(由材料可知,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后地球逐渐接近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7月初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A错误;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B错误;北半球夏至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正午日影为一年中最短,C错误。河南的经度大致位于110°E—115°E,从图中夜半球的分布来看,处于夜半球范围中,正处于夜晚,D正确。故选D。)B(图中甲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故A错误;乙地受地壳水平挤压形成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故B正确;丙地受断裂作用下陷形成谷地,故C错误;丁地受地壳水平挤压形成,故D错误,故选B。)D(背斜岩层中部老,两翼新;向斜中部新,两翼老。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是从背斜的一侧经过背斜谷地,到达背斜另一侧,再到达向斜山顶部,甲处岩层最老,因此沿途岩层先由新变老,再变新。故D正确。)A(甲地为背斜,岩层呈天然的拱形,图中剖面为南北走向,故甲地适合修建东西方向的隧道,故A正确;乙地为向斜,丙地为断层,不适合修建隧道,故BC错误;丁地受地壳水平挤压形成,为背斜的一部分,地壳不稳定,故排除D,故选A。)D(由图可知,2011~2018年中美稀土贸易中,中国对美国出口额总体先减后增,A错误;中国对美国进口额总体增大,B错误;相互依存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即增大,C错误,D正确。故选D。)B(我国在经历稀土产业重组强化后,稀土出口重新面向全球,由粗放出口提升至科学管理,在政策控制影响下,贸易额一开始会大幅下降,后期随着科学管理,贸易额会上升,故我国稀土产业重组强化的年份可能是2012年,B正确,ACD错误。故选B。)D(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也是资源大国,且经济技术水平高,A、B两项与美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由材料可知,我国稀土上游产品的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我国的稀土原矿出口少,C错误;我国稀土开发早,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具有较为明显的技术和规模优势,因此美国大量进口我国的稀土产品,D正确。故选D。)D(本题考查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从材料中无法得知库区泥沙淤积严重,A错误;西河大坝建成后,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说明其流量较大,发电量较多,B错误;大坝建设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但仅仅拆除大坝不能解决这一问题,C错误;读材料可知,西河大坝是采用浆砌石修建的,且坝体高而薄,经过近30年的使用,大坝安全隐患越来越多,D正确。故选D。)C(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变化。“高而薄”的大坝被拆除后,库区河水流动性增强,但是河流落差减小,侧蚀作用增强,导致原库区泥沙淤积减少,河床不断加宽,故顺序为甲一丙一丁一乙,C正确,排除ABD。故选C。)C(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泥炭地中土壤碳丰富是因为泥炭地气温相对较低,微生物活动较弱,所以碳分解的速度较慢,BD错误。并且泥炭地属于湿地环境,水下氧气含量少,碳氧化速度较慢,所以泥炭地中土壤碳丰富,A错误,C正确,故选C。)A(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a生产模式碳排放量为32.7+2.7=35.4。b生产模式碳排放量为11.1+2.6=13.7,所以同为一公顷泥炭地的a,b两种生产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为35.4-13.7=21.7,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C(b模式开发利用泥炭地能够减少碳排放量,有利于减缓气候变暖与改善生态环境,①③正确。b模式开发利用泥炭地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提高粮食产量影响较小,②④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1)理由:①与C地相比,B地位于阴坡,白天气温不会太高,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②B处地形较平缓,有利于机械化生产。(4分,一点2分)(2)绘图日出影子位于西偏北,角度比日落东偏北更大一些;日出影子更短一些。(6分,理由3分,作图3分)17.(1)解释:①作物以旱作作物为主,需水量小;②该地降水频率高,强度大(或多暴雨);③中部河谷地区,地势低洼,易积水。(3分,一点1分)(2)原因:①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②多山地,耕地数量少;③地质灾害多发,粮食产量不稳定;④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4分,一点1分)(3)措施:①改进良种;②改进耕作方式;③完善农业基础设施。(3分,一点1分)18.(1)益处:①减少资源消耗,节约成本;②安装快速便捷,节省工期;③施工过程环保。(3分,一点1分)(2)风向:西北风。(1分)原理:①高立式沙障阻沙、芦苇方格固沙,形成挡沙固沙立体式防沙体系;②早期的防沙体系可有效保护固沙植物的生长;③长大之后的植物代替失效的高立式沙障和芦苇方格继续发挥防护作用;④植被外高内低形成梯次型的防沙体系,层层拦截风沙。(8分,一点2分)(3)积极意义:①智能控制灌溉系统有利于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②对铁路沿线植物及时补水,有利于提高植被的存活率;③有利于日常管护,节省了人力成本;④先进的科技支持,为干旱区铁路建设与维护积累经验。(4分,一点1分)19.(1)名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3分)特点:①势力强且稳定;②控制范围大;③时间长。(3分,一点1分)(2)原因:①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强,西伸北进,控制川渝地区时间长;②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6分,一点3分)(3)防御措施:①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②尽量减少高强度运动;③出汗多时适量补充淡盐水;④加强对老、弱、病、幼等特殊人群保护;⑤防范用电量过大,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火灾。(7分,一点2分,四点满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8月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PDF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9月月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9,图中地貌成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质量检测(五)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