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现代文阅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现代文阅读01
    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现代文阅读02
    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现代文阅读03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现代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现代文阅读,共33页。

    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3现代文阅读
    一、 语段阅读(共2小题)
    1. (2022•徐州)
    向着科学的梦想进发
    材料一
    ①你听说过大疆无人机吗?它是中国自主研发并制造的无人驾驶飞机,技术世界领先,广泛应用于抢险救灾、农业植保、快递物流等众多领域。
    ②大疆无人机的成功,源于创始人汪滔少年时的一个梦想。汪滔从小就对广袤的天空充满好奇。16岁那年,他得到了一架遥控直升机,但这架遥控直升机操控一会儿就掉了下来,高速旋转的螺旋桨还把他的手划破了。汪滔不仅没有退缩,心里还萌生了一个想法——制造一架能够自动控制的直升机。
    ③这个想法在汪滔的心里扎下根来。上大学时,他选择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专业,全身心投入到无人机的研发、制造中。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从做出第一台样品,到组建团队艰难创业,再到生产出世界一流的无人机,一步一步把少年时的梦想变为现实。
    材料二
    ①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了6个月的太空之行,顺利返航,成为万众瞩目的航天英雄。
    ②你知道吗?航天员们为了“飞天”梦想,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他们不仅要掌握各种航天科学知识,还要经历常人难以承受的超重耐力与适应性训练、前庭功能训练、着陆冲击训练、中性浮力水槽训练等多重考验。
    ③超重耐力与适应性训练是为了让航天员在飞船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状态。在高速旋转的载人离心机中,航天员要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相当于8个自身重量压在身上。进行这项训练时,航天员的脸部肌肉会因为强大的牵扯力而严重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外流,呼吸困难、脑部缺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必须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④前庭功能训练,主要是为了降低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空间运动病”的发生几率。当航天员坐到转椅上,戴上眼罩,固定好头、脚及双臂,经历360度顺时针、逆时针、上下摆动等“天翻地覆”的折腾后,还要能分清东西南北。
    ……
    ⑤长期的艰苦训练,让航天员们拥有了过人的胆识、强健的体质和高超的技术。在“神十三”发射升空和返回途中,在漂浮太空的183天里,三位航天员战胜了许多困难,圆满完成所有任务,安全返回地球。
    (1)阅读材料一,提取关键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每空不超过12个字)。
    ①(大疆无人机,世界领先)——②   ——③   
    (2)材料二③④自然段介绍了航天员艰苦训练的情况。下面的理解是否正确?
    ①用来给航天员做超重耐力与适应性训练的机器是高速旋转的转椅。    
    ②航天员在进行前庭功能训练时,经历“天翻地覆”的折腾后还要能分清方向。    
    ③航天员在超重耐力与适应性训练中,要承受许多痛苦并同时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3)如果请你围绕“科学探索的成功,总是垂青于为梦想而努力的人”这个观点进行一次演讲。
    你会怎样合理运用上文的两个事例来论证你的观点?请用提纲的方式表达出来。
       
    2. (2020•邳州市)阅读:
    老海棠树(节选)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在树上玩耍的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③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在树上射弹弓的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完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的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④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了。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为的是劳动,为的是有一份工作,这大概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⑤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⑥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奶奶仍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节选自史铁生《老海棠树》,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奶奶做的四件事,每空不超过5个字。
    ①   ;
    ②   ;
    ③   ;
    ④   。
    (2)短文为什么以“老海棠树”为题?请至少写出两点原因:①   ;②   。
    文中写到“我“对奶奶行为的不理解,这对塑造奶奶这一形象的作用是    。
    (3)“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从全文看,“张望”这一神态体现了奶奶怎样的心态?你的理解是    
    A.奶奶干活累了,直起腰,喘口气,向远处张望,目的是休息一下。
    B.奶奶的张望是她的习惯动作,每当干活时都会这样做。
    C.奶奶的张望是寻求“我”对她的帮助。
    D.奶奶的张望是希望有一份工作,能跟上时代,自己不被时光抛弃。
    (4)短文在用词和标点上都十分精当。第⑤段中有两处画线句,第一句中“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中的“凑”字,好在哪里?第二处画线句子中,“‘奶奶。’‘奶奶!’‘奶奶﹣﹣’”,作者三次喊“奶奶”语气不同,用的标点也不同,请简要写出“我”当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5)作者在追思奶奶时,有一种“永生的痛悔”。那么,作为晚辈,在如何关爱自家老人的问题上,我们可以从本文吸取哪些教训?
       
    二、 记叙文(共2小题)
    3. (2021•沛县)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①1953年,23岁的袁隆平从农学院毕业,来到湖南一所偏远的农校,开始了他热爱的农业教学和研究。1959年至1961年,是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闹饥荒。袁隆平也挨了不少饿,靠吃野菜、树皮活命。看着人们挨饿,袁隆平非常难过,他下决心研究水稻,让人们吃饱饭。通过查找资料、搞试验、向农民请教,袁隆平发现农民最需要高产的水稻种子。可是,到哪里去寻找那样的种子呢?只能向大自然这个神奇宝库求助了。袁隆平不顾风吹日晒,常常只带点馒头和水,蹲在稻田里寻找长势特别好的水稻。
    ②1961年7月的一天,在观察了上万株水稻后,袁隆平发现了一株有230粒稻谷的稻子!他高兴极了,给它取名“鹤立鸡群”。但是“鹤立鸡群”的种子长出的稻株表现并不好,高高矮矮,参差不齐,这是为什么呢?袁隆平反复琢磨,查找各种资料。有一天,他灵感突现,意识到那株“鹤立鸡群”是天然杂交水稻。“天然杂交水稻属于偶然现象,我可以研究人工杂交水稻!”想到这里,袁隆平充满了干劲。
    ③既然大自然中存在天然杂交水稻,那就一定存在天然雄性败育株(指雄蕊不能发育的植株)。只要找到它,就能解决水稻杂交的难题。可是,天然雄性败育株长什么样?当时全世界都没有相关记载,只能靠专业判断和想象。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袁隆平没有退缩。
    ④1964年6月下旬,正是早稻吐穗扬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妻子在湖南安江农校周边的稻田里开始了寻找之旅。因为在强光下观察效果最好,所以袁隆平总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走进蒸笼一样的稻田,他肩上斜挎着一只标本夹,右手一只镊子,左手一个放大镜,一朵一朵地观察稻花。串串汗珠不断从他的脸上滚落下来,身上的白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变得有些发黄。只见他不时用衣袖胡乱擦一把脸,接着又低头沉入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在他眼里,除了田野里那些正开得洋洋洒洒的稻花,世间其他的一切仿佛都已不复存在。
    ⑤一天,两天,三天……十三天过去了,袁隆平大海捞针般的寻觅毫无进展。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好不容易走到田头的苦楝树下,靠在树干上,就昏了过去,醒来之后,他喝了几口水,又走进农田。妻子埋怨他:“你不要命了。”他笑着说:“命还是要的,这条命要跟时间赛跑呢。再不抓紧,过几天扬花季节就要结束了。”
    ⑥十六天后,袁隆平在勘察第6400株稻穗时,终于发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败育株。为了拥有更多的样本,便于总结规律,袁隆平继续寻找……
    ⑦1965年夏天,袁隆平在对8500多株水稻进行认真观察后,又找到了5株天然雄性败育株。他把这些稻株视如珍宝。春天来了,他在试验田里亲自耕耘,亲自播种,陪伴秧苗茁壮成长。通过坚持不懈的研究,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袁隆平感到欣喜,他相信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进行人工杂交制种,可以获得很高的产量和效益。
    ⑧1970年10月,在海南的一处荒野里,袁隆平的助手找到了1株天然雄性败育野生稻。正在北京查资料的袁隆平立即赶到海南,展开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来,这株在杂交育种方面价值更高的野生水稻被命名为“野败”,它成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突破口。1973年,杂交水稻研究终于成功了,解决了全世界许多人吃不饱饭的问题。今天,杂交水稻的产量仍在不断提高。人们把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把袁隆平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经验,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闹饥荒:   ②“东方魔稻”:   
    (2)短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袁隆平的三次发现和研究经历:①发现和研究“鹤立鸡群”;②   ;③   。其中详写了(请填写序号)    。
    (3)关注人物的言行、神态,可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如阅读④⑤自然段,我们从“总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走进蒸笼一样的稻田”,可以读出袁隆平为了在最佳时段寻找稻花,不惧骄阳、不怕炎热的吃苦精神;从“用衣袖胡乱擦一把脸”“接者又低头沉入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可以读出    ;从“拖着疲惫的身子”“昏了过去”“喝了几口水,又走进农田”这一连串的动作,可以读出    ;从他和妻子的对话中,还可以读出    。
    (4)第⑦自然段中,袁隆平将找到的6棵天然雄性败育株“视如珍宝”,是因为    (选择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这6棵稻株是湖南安江农场附近稻田里长势最好的稻子。
    B.袁隆平从上万棵稻株中找到6棵天然雄性败育株,太不容易了。
    C.这些费尽心血找到的稻株将为杂交水稻实验带来重要突破。
    D.袁隆平终于可以在自己的试验田里亲子耕耘,亲自播种了。
    (5)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就,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请快速默读全文,并联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内容,想一想:①袁隆平爷爷有哪些成功的秘诀?请结合他的事例来谈谈(不少于三个方面);②这些秘诀给你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哪些启发?
       
    4. (2020•徐州)
    在那颗星子下
    作者:舒婷
    ㅤㅤ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花雨红殷殷的梦中。
    ㅤㅤ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ㅤㅤ初一时,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那个绷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
    ㅤㅤ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次大摇大摆屡屡犯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
    ㅤㅤ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ㅤㅤ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受到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ㅤㅤ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多少年苦练终是无用)。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ㅤㅤ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顿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ㅤㅤ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作出判断,哪儿人多,哪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ㅤㅤ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的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抗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ㅤㅤ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一百一十三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十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beautiful”这个单词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揪住了。
    ㅤㅤ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ㅤㅤ慢!
    ㅤㅤ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一通夸,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四十七分。
    ㅤㅤ课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1)通过阅读短文,你认为题目中的“那颗星子”指的是谁?舒婷为什么要用“在那星子下”为题呢?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从文中摘录一句能够表达作者当时心情的景物描写,并且写由你从中体会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舒婷的语言生动传神,风趣幽默,许多词句不仅新别致,而且妙趣横生,请你摘录句你比较喜欢的有新鲜感的句子,并写出你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4)文中写了件事,实际上是“我”的一次教训。那么把文中的“像一只小铃“换成“像一个警钟”,行不行?为什么?
       
    (5)高倩和王灿两位同学读了这篇文章后,对林老师是否是个好老师,展开了辩论。
    高倩:我认为林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她故意在全班同学面前重新考舒婷,弄得舒婷下不来台,特别难堪。这位老师一点也不爱护学生。
    王灿: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林老师是位好老师……
    王灿会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你替她辩论辩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句话。
       
    三、 散文(共1小题)
    5. (2022•徐州)
    理想的风筝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qiáo) 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qióng)。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A】
    ③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圆木拐杖支撑着。这条腿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B】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激昂,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了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⑥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⑦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人们的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⑧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简单的“豆腐块儿”,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看风筝的同学们说笑。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⑨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刘老师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⑩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C】
    ——(作者苏叔阳,本文有删减)
    (1)作者写了刘老师的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出来(每空不超过8个字)。
    ①笑谈腿疾:②   ; ③   。其中第    件事(请填序号)写得最详细。
    (2)从刘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可以体会他的精神品质。如我们从第④自然段刘老师笑谈腿疾的话语中,读出刘老师    ;从第⑤自然段“慷慨激昂”“常常哽咽”等描写神态的词语中,读出他    ;从第⑧自然段“故意撒手”“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这一连串的动作,还可以读出他    。
    (3)对第⑨自然段中“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对刘老师亲手做的各式各样的风筝特别喜爱,一直到现在都不能忘怀。
    B.刘老师通过“风筝”表达了对理想的强烈追求,成为陪伴“我”一生的精神力量。
    C.刘老师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那些空中翱翔的风筝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D.在刘老师的影响下,“我”也拥有了放风筝的习惯和爱好,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4)“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者将对刘老师的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还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抒发出来。请细读三处画线的句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分别用了怎样的方式表达情感?又表达了怎样具体的情感?结合关键词句,写下你的感受。
       
    四、 说明文(共3小题)
    6. (2021•沛县)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骑鹅旅行记》简要介绍
    ①《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的著作。这部作品于19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该奖项的童话作品,被誉为“过去、现在和将来,大人小孩都喜爱的永恒经典”。
    ②故事主人公名叫尼尔斯,他生活在瑞典南部的一座农庄里,是一个不爱读书、调皮捣蛋、爱恶作剧的14岁男孩。(A)有一天,他因为捉弄一个小精灵,被魔法变成了拇指般大的小人儿。他惊慌失措地跑到院子里,正好有一群大雁经过,家里的大雄鹅莫顿意外地带着尼尔斯飞上了天空,一起开始漫长的旅行。(B)起初,雁群并不欢迎尼尔斯,但尼尔斯从狐狸口中救下一只大雁,自己却被困住了,领头雁阿卡大受感动,又去救他,他们成了好朋友。(C)旅行途中,尼尔斯跟着大雁们领略了瑞典各地的自然风光,听了古老而动人的传说,增长了见闻,也历经了磨难。一路上,尼尔斯做了许多好事。比如帮助小灰雁治伤,帮助山羊赶走狐狸,帮助老鹰逃出牢笼,帮大学生找回丢失的手稿,帮忙安顿去世的老妇人,甚至帮助了一直与他们为敌的狐狸斯密尔。为了保护雄鹅莫顿的生命,尼尔斯竟然放弃了自己变回人的机会……尼尔斯在慢慢发生变化,变成了一个富有爱心、智慧勇敢、信守承诺、拥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男子汉。(D)当他跟随大雁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在奋不顾身解救雄鹅莫顿一家的时候,他变回了原来的模样,和爸爸妈妈幸福团聚。
    ③作者塞尔码•拉格洛夫用灵动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奇幻美妙的童话故事,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画卷。她将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让作品蕴含了“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根据短文信息和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骑鹅旅行记》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②狐狸斯密尔一直是大家的敌人,但后来尼尔斯也帮助了他,说明尼尔斯信守承诺。    
    ③作者在书中还描绘了瑞典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等。    
    (2)根据第②自然段的内容,把尼尔斯的经历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每个标题不超过十个字)。
    A    ——B    ——C    ——D    
    (3)小龙同学在读书分享会上说:“旅行途中,尼尔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不断成长,比如……”请你借助上文划线部分的信息,帮他接着做介绍。友情提示:(1)能用上至少两个事例。(2)写成一段连贯、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7. (2020•邳州市)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5月27日,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为珠峰“量身高”。队员在峰顶停留150分钟,顺利完成峰顶测量任务,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
    ※珠峰高程测量测什么?
    2020珠峰高程①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
    对珠峰的高程进行精确和持续的测量,会使科学家更加精确地了解地壳运动的规律,对认识地球的演化,了解气候变化、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等都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测量珠峰,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测绘技术和测绘仪器设备的制作水平。
    ※珠峰为什么有两个“身高”?
    1975年我国测定的珠峰高度为8848.13米,2005 年测定的高度为884.43米。这是由于2005年有了雪深雷达,可以把雪面精确计算出来了。
    ※珠峰为什么要反复测量?
    随着时间推移,珠峰高度也在跟随地理板块变化不断变动。5年前,尼泊尔经历一次强震,这次震中距离珠峰有220公里左右,这次地震会给珠峰带来什么样影响?即将要进行的2020珠峰高程测量或许会给我们答案。
    ㅤㅤ※为珠峰“量身高“为什么不能用无人机代替?
    ㅤㅤ〇专业测绘人员登顶,有助于C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多种测量技术更准确地获得数据。
    ㅤㅤ〇觇标②必须由人带上峰顶,有了它,在山脚下布设的观测点,就能更精确地照准峰顶的测量目标,从而测得精确的角度和距离。
    ㅤㅤ〇CNSS接收机、雪深雷达、气象测量和觇标等仪器都需要人携带至顶峰。
    ㅤㅤ〇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目前尚无法在峰顶飞行,也尚无机器人顶峰作业经历。
    在登山途中,面对险恶的环境,队员们一往无前,不退缩。面对风暴,队员们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ㅤㅤ“每个人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不一定有珠峰那么高,但将是可以永远为之奋斗的目标。”这种克难前进,不怕艰险的精神,不应该被我们忘记,更值得我们学习、传承。
    ——摘自《人民日报》

    【注】①高程:从某个基准面起算的某点的高度。
    ②觇(chān)标:一种测量标志,标集周几米到几十米高的木料或金属等制成,架设在观测点上。作为观测、瞄准的目标。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短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限25字以内)。
    (2)根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1975年和2005年两次测量珠峰的数据不同,主要原因在于测量技术。    
    ②地震会对珠峰的高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③此次为珠峰“量身高”没有用无人机代替专业测绘人员登顶测绘,只是因为测量型无人机目前尚无法在峰顶飞行。    
    (3)请您结合以上信息,以“再测世界之颠”为题,写一篇简短的新闻报道。
       
    8. (2020•徐州)
    口罩发展史
    ㅤㅤ①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国。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一直到19世纪口罩才被发明并开始应用于医疗领域。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阻挡的也不再只是粉尘或口气,而更被常用于阻挡病菌。
    口罩的发展历程:
    ㅤㅤ②13世纪初,口罩只出现于中国宫廷。侍者为防止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
    ㅤㅤ③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域。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
    ㅤㅤ④20世纪初,口罩首次成为大众生活必备品。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夺走了约5000万人的生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御病毒。
    ㅤㅤ⑤20世纪中后期,口罩的大规模使用次数明显频繁。载入史册的历次大流感中口罩在预防和阻断病菌传播方面数度扮演重要角色。
    ㅤㅤ⑥1897年,德国人美得奇介绍给大家一种用纱布包口鼻以防止细菌侵入的方法。以后,又有人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衣领上,用时翻过来罩住口鼻就可以了。可是,这种口罩一直要用手按住,极不方便。后来又有人想出了用带子系在耳朵上,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口罩。
    ㅤㅤ⑦2003年时中国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疾病的传染,口罩在这时也达到了鼎盛。2003年,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一场“非典”几乎令口罩一度脱销,各大药店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抢购口罩。
    ㅤㅤ⑧口罩的种类有很多。不过可以分为两大类,医用口罩和非医用口罩。根据不同的人使用又分为:大人口罩(18×9)和儿童口罩(15×9)。 平面口罩又分为:棉布口罩、无纺布口罩、高分子材料口罩、活性炭粉滤芯口罩、活性炭纤维毡垫口罩。N95型口罩可以用于某些颗粒物的呼吸防护,如打磨、清扫和处理矿物、面粉及某些其它物料等过程产生的粉尘,还适用于因喷洒而产生的液体的或非油性的不产生有害性挥发气体的颗粒物。能有效过滤和净化所吸入的异常气味(有毒气体除外),帮助降低某些可吸入微生物颗粒物(如霉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的暴露水平,但并不能消除接触性传染、生病或死亡的风险。活性炭口罩,它能有效防护毒气等有害物质。医用外科口罩,可以有效的防菌,仅限于防止那种喷射造成的病菌感染,例如可以防止打喷嚏造成的病菌传播。但是由于其贴合性差,不能起到防尘的作用。一般的稀布口罩,它能防护一般的灰尘,一般的劳动保护居多。
    ㅤㅤ⑨今年口罩成了大家的热点,在这里说明一下,在一线病区的医护工作人员应该戴N95口罩,因他们离疫区比较近,接触病毒比较多,所以防护级别高一点。如果不在疫区的人,佩戴一般的医用外科口罩即可。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口罩发展史的?
       
    (2)请你仔细阅读②至⑥自然段,尝试从口罩的制作材料的演变过程来概括口罩的发展史:(不超过6个字)
    绢布口罩→   →   →   
    (3)读了短文,你觉得我们什么情况下需要戴口罩?
       
    (4)有些时候戴口罩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请你给下面三个同学推荐合适的口罩:
    ①李娟感冒了,总是打喷嚏,为了不传染给同学,她决定戴口罩,你推荐她购买   口罩。
    ②张亮的爸爸在面粉厂工作,车间里粉尘比较多,他想送给爸爸几个口罩,提醒爸爸注意身体,你推荐他购买   口罩。
    ③妈妈每天骑电动车送我上学,为了防尘保暖,你推荐妈妈购买   口罩。
    (5) 今年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蔓延,口罩成了大家防止病毒入侵的首选。但是我们徐州不属于疫区,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佩戴的口罩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语段阅读(共2小题)
    1. (2022•徐州)
    向着科学的梦想进发
    材料一
    ①你听说过大疆无人机吗?它是中国自主研发并制造的无人驾驶飞机,技术世界领先,广泛应用于抢险救灾、农业植保、快递物流等众多领域。
    ②大疆无人机的成功,源于创始人汪滔少年时的一个梦想。汪滔从小就对广袤的天空充满好奇。16岁那年,他得到了一架遥控直升机,但这架遥控直升机操控一会儿就掉了下来,高速旋转的螺旋桨还把他的手划破了。汪滔不仅没有退缩,心里还萌生了一个想法——制造一架能够自动控制的直升机。
    ③这个想法在汪滔的心里扎下根来。上大学时,他选择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专业,全身心投入到无人机的研发、制造中。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从做出第一台样品,到组建团队艰难创业,再到生产出世界一流的无人机,一步一步把少年时的梦想变为现实。
    材料二
    ①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了6个月的太空之行,顺利返航,成为万众瞩目的航天英雄。
    ②你知道吗?航天员们为了“飞天”梦想,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他们不仅要掌握各种航天科学知识,还要经历常人难以承受的超重耐力与适应性训练、前庭功能训练、着陆冲击训练、中性浮力水槽训练等多重考验。
    ③超重耐力与适应性训练是为了让航天员在飞船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状态。在高速旋转的载人离心机中,航天员要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相当于8个自身重量压在身上。进行这项训练时,航天员的脸部肌肉会因为强大的牵扯力而严重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外流,呼吸困难、脑部缺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必须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④前庭功能训练,主要是为了降低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空间运动病”的发生几率。当航天员坐到转椅上,戴上眼罩,固定好头、脚及双臂,经历360度顺时针、逆时针、上下摆动等“天翻地覆”的折腾后,还要能分清东西南北。
    ……
    ⑤长期的艰苦训练,让航天员们拥有了过人的胆识、强健的体质和高超的技术。在“神十三”发射升空和返回途中,在漂浮太空的183天里,三位航天员战胜了许多困难,圆满完成所有任务,安全返回地球。
    (1)阅读材料一,提取关键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每空不超过12个字)。
    ①(大疆无人机,世界领先)——② 遥控(直升机)失败,萌生梦想 ——③ 研发制造,梦想变为现实 
    (2)材料二③④自然段介绍了航天员艰苦训练的情况。下面的理解是否正确?
    ①用来给航天员做超重耐力与适应性训练的机器是高速旋转的转椅。  × 
    ②航天员在进行前庭功能训练时,经历“天翻地覆”的折腾后还要能分清方向。  √ 
    ③航天员在超重耐力与适应性训练中,要承受许多痛苦并同时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 
    (3)如果请你围绕“科学探索的成功,总是垂青于为梦想而努力的人”这个观点进行一次演讲。
    你会怎样合理运用上文的两个事例来论证你的观点?请用提纲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先选材料一中的事例,用来证明科学探索的成功首先要有梦想并为之坚持努力;我再选材料二中的事例,用来证明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能够经受严峻的考验,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解答】(1)考查对内容的概括。由“但这架遥控直升机操控一会儿就掉了下来,高速旋转的螺旋桨还把他的手划破了。汪滔不仅没有退缩,心里还萌生了一个想法——制造一架能够自动控制的直升机”可概括为:遥控(直升机)失败,萌生梦想。由“上大学时,他选择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专业,全身心投入到无人机的研发、制造中。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从做出第一台样品,到组建团队艰难创业,再到生产出世界一流的无人机,一步一步把少年时的梦想变为现实”可概括为:研发制造,梦想变为现实。
    (2)考查对内容的理解。①错误。“高速旋转的转椅”有误。应为“高速旋转的载人离心机”。②正确。③正确。
    (3)考查对材料的运用能力。围绕观点中的关键词“梦想努力”,精准确立两个事例论证观点的不同角度,论证清晰。同时,两个事例之间有明显的逻辑递进关系,语言准确、通顺完整。
    故答案为:
    (1)②遥控(直升机)失败,萌生梦想;③研发制造,梦想变为现实;
    (2)①×;②√;③对;
    (3)我先选材料一中的事例,用来证明科学探索的成功首先要有梦想并为之坚持努力;我再选材料二中的事例,用来证明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能够经受严峻的考验,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2. (2020•邳州市)阅读:
    老海棠树(节选)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在树上玩耍的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③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在树上射弹弓的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完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的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④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了。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为的是劳动,为的是有一份工作,这大概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⑤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⑥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奶奶仍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节选自史铁生《老海棠树》,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奶奶做的四件事,每空不超过5个字。
    ① 奶奶糊纸袋 ;
    ② 奶奶补花 ;
    ③ 奶奶扫院子 ;
    ④ 奶奶学习 。
    (2)短文为什么以“老海棠树”为题?请至少写出两点原因:① 具有象征意义。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表现了奶奶的沧桑和坚强 ;② 奶奶一生都在老海棠树下劳动、期盼劳动,“老海棠树”是本文的线索,使文章构思精巧 。
    文中写到“我“对奶奶行为的不理解,这对塑造奶奶这一形象的作用是  反衬出奶奶的勤劳和渴望进步的特点 。
    (3)“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从全文看,“张望”这一神态体现了奶奶怎样的心态?你的理解是  D 
    A.奶奶干活累了,直起腰,喘口气,向远处张望,目的是休息一下。
    B.奶奶的张望是她的习惯动作,每当干活时都会这样做。
    C.奶奶的张望是寻求“我”对她的帮助。
    D.奶奶的张望是希望有一份工作,能跟上时代,自己不被时光抛弃。
    (4)短文在用词和标点上都十分精当。第⑤段中有两处画线句,第一句中“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中的“凑”字,好在哪里?第二处画线句子中,“‘奶奶。’‘奶奶!’‘奶奶﹣﹣’”,作者三次喊“奶奶”语气不同,用的标点也不同,请简要写出“我”当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5)作者在追思奶奶时,有一种“永生的痛悔”。那么,作为晚辈,在如何关爱自家老人的问题上,我们可以从本文吸取哪些教训?
     人世间子女小辈孝顺老人天经地义,当趁他们健在有生之年,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不要像文中的“我”那样对老人不耐烦,要理解他们,关爱他们,孝敬他们。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解答】(1)考查概括能力,细读选文②③④⑤四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的事可分别简练概括为:奶奶糊纸袋、奶奶补花、奶奶扫院子、奶奶学习四件事。
    (2)考查对文题的认识能力,纵观全文,短文之所以以“老海棠树”为题,一是因为:老海棠树具有象征意义。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表现了奶奶的沧桑和坚强。二是奶奶一生都在老海棠树下劳动、期盼劳动,“老海棠树”是本文的线索,使文章构思精巧。文中写到“我“对奶奶行为的不理解,这对塑造奶奶这一形象的作用是反衬出奶奶的勤劳和渴望进步的特点。
    (3)考查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从全文看,尤其是由文中第四自然段句子“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为的是劳动,为的是有一份工作,这大概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读出“张望”这一神态体现了奶奶希望有一份工作,能跟上时代,自己不被时光抛弃。故选D。
    (4)考查对词语和标点的揣摩,短文在用词和标点上都十分精当。第⑤段中有两处画线句,第一句中“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中的“凑”字,表现了奶奶对学习虔诚的态度。选文中第⑥段“‘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我”的三声呼唤看似一字不差,实则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及心理变化。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能够根据标点符号所示的不同语气进行比较、分析,而且还能结合上下文“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以及“眼里竟毫无对我的责备”中的“竟”字,体会“我”由不安想请求奶奶原谅,再到无奈哀求的情感及心理变化。即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一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5)考查语言表达,作为晚辈,在如何关爱自家老人的问题上,我们可以从本文吸取的教训是:人世间子女小辈孝顺老人天经地义,当趁他们健在有生之年,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不要像文中的“我”那样对老人不耐烦,要理解他们,关爱他们,孝敬他们。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故答案为:
    (1)①奶奶糊纸袋 ②奶奶补花 ③扫院子、扫街 ④奶奶学习;
    (2)①具有象征意义,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表现了奶奶的沧桑和坚强 ②奶奶一生都在老海棠树下劳动、期盼劳动,“老海棠树”是本文的线索,使文章构思精巧。
    反衬出奶奶的勤劳和渴望进步的特点
    (3)D;
    (4)“凑”字表现了奶奶对学习虔诚的态度 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一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5)人世间子女小辈孝顺老人天经地义,当趁他们健在有生之年,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不要像文中的“我”那样对老人不耐烦,要理解他们,关爱他们,孝敬他们。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二、 记叙文(共2小题)
    3. (2021•沛县)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①1953年,23岁的袁隆平从农学院毕业,来到湖南一所偏远的农校,开始了他热爱的农业教学和研究。1959年至1961年,是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闹饥荒。袁隆平也挨了不少饿,靠吃野菜、树皮活命。看着人们挨饿,袁隆平非常难过,他下决心研究水稻,让人们吃饱饭。通过查找资料、搞试验、向农民请教,袁隆平发现农民最需要高产的水稻种子。可是,到哪里去寻找那样的种子呢?只能向大自然这个神奇宝库求助了。袁隆平不顾风吹日晒,常常只带点馒头和水,蹲在稻田里寻找长势特别好的水稻。
    ②1961年7月的一天,在观察了上万株水稻后,袁隆平发现了一株有230粒稻谷的稻子!他高兴极了,给它取名“鹤立鸡群”。但是“鹤立鸡群”的种子长出的稻株表现并不好,高高矮矮,参差不齐,这是为什么呢?袁隆平反复琢磨,查找各种资料。有一天,他灵感突现,意识到那株“鹤立鸡群”是天然杂交水稻。“天然杂交水稻属于偶然现象,我可以研究人工杂交水稻!”想到这里,袁隆平充满了干劲。
    ③既然大自然中存在天然杂交水稻,那就一定存在天然雄性败育株(指雄蕊不能发育的植株)。只要找到它,就能解决水稻杂交的难题。可是,天然雄性败育株长什么样?当时全世界都没有相关记载,只能靠专业判断和想象。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袁隆平没有退缩。
    ④1964年6月下旬,正是早稻吐穗扬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妻子在湖南安江农校周边的稻田里开始了寻找之旅。因为在强光下观察效果最好,所以袁隆平总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走进蒸笼一样的稻田,他肩上斜挎着一只标本夹,右手一只镊子,左手一个放大镜,一朵一朵地观察稻花。串串汗珠不断从他的脸上滚落下来,身上的白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变得有些发黄。只见他不时用衣袖胡乱擦一把脸,接着又低头沉入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在他眼里,除了田野里那些正开得洋洋洒洒的稻花,世间其他的一切仿佛都已不复存在。
    ⑤一天,两天,三天……十三天过去了,袁隆平大海捞针般的寻觅毫无进展。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好不容易走到田头的苦楝树下,靠在树干上,就昏了过去,醒来之后,他喝了几口水,又走进农田。妻子埋怨他:“你不要命了。”他笑着说:“命还是要的,这条命要跟时间赛跑呢。再不抓紧,过几天扬花季节就要结束了。”
    ⑥十六天后,袁隆平在勘察第6400株稻穗时,终于发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败育株。为了拥有更多的样本,便于总结规律,袁隆平继续寻找……
    ⑦1965年夏天,袁隆平在对8500多株水稻进行认真观察后,又找到了5株天然雄性败育株。他把这些稻株视如珍宝。春天来了,他在试验田里亲自耕耘,亲自播种,陪伴秧苗茁壮成长。通过坚持不懈的研究,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袁隆平感到欣喜,他相信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进行人工杂交制种,可以获得很高的产量和效益。
    ⑧1970年10月,在海南的一处荒野里,袁隆平的助手找到了1株天然雄性败育野生稻。正在北京查资料的袁隆平立即赶到海南,展开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来,这株在杂交育种方面价值更高的野生水稻被命名为“野败”,它成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突破口。1973年,杂交水稻研究终于成功了,解决了全世界许多人吃不饱饭的问题。今天,杂交水稻的产量仍在不断提高。人们把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把袁隆平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经验,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闹饥荒: 指遭遇荒年。 ②“东方魔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2)短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袁隆平的三次发现和研究经历:①发现和研究“鹤立鸡群”;② 发现和研究天然雄性败育株 ;③ 发现和研究“野败” 。其中详写了(请填写序号)  ② 。
    (3)关注人物的言行、神态,可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如阅读④⑤自然段,我们从“总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走进蒸笼一样的稻田”,可以读出袁隆平为了在最佳时段寻找稻花,不惧骄阳、不怕炎热的吃苦精神;从“用衣袖胡乱擦一把脸”“接者又低头沉入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可以读出  袁隆平不顾天气炎热、满身汗水,投入、专注、忘我的研究状态 ;从“拖着疲惫的身子”“昏了过去”“喝了几口水,又走进农田”这一连串的动作,可以读出  袁隆平克服身体极度不适,不顾个人安危,为了发现稻株,分秒必争,坚持不懈的守在稻田里的科学精神 ;从他和妻子的对话中,还可以读出  袁隆平幽默、乐观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他与时间赛跑,早日找到稻株的决心和信念 。
    (4)第⑦自然段中,袁隆平将找到的6棵天然雄性败育株“视如珍宝”,是因为  C (选择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这6棵稻株是湖南安江农场附近稻田里长势最好的稻子。
    B.袁隆平从上万棵稻株中找到6棵天然雄性败育株,太不容易了。
    C.这些费尽心血找到的稻株将为杂交水稻实验带来重要突破。
    D.袁隆平终于可以在自己的试验田里亲子耕耘,亲自播种了。
    (5)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就,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请快速默读全文,并联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内容,想一想:①袁隆平爷爷有哪些成功的秘诀?请结合他的事例来谈谈(不少于三个方面);②这些秘诀给你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哪些启发?
     袁隆平爷爷正像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科学家一样,身上拥有着卓越科学家的品质与精神。他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秘诀给我带来启示:首先袁隆平爷爷拥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三年自然灾害时,他看到人们都在忍饥挨饿,就下定决心研究水稻,提高水稻产量,解决人们吃饭问题。其次,袁隆平爷爷在发现问题后不断提出问题并深入思考,比如他一直思考到哪里去寻找高产量的种子?天然杂交水稻“鹤立鸡群”的种子生长不好后,他又开始思考如何进行人工杂交水稻的培育?如何找到天然的天然雄性败育株?他始终没有停止思考的脚步。第三,袁隆平爷爷围绕研究的问题始终坚持不懈的进行持续性的探索,从“鹤立鸡群”到“天然雄性败育株”再到“野败”,直至培育出杂交水稻,他经历了十余年的研究历程,这是一个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持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袁隆平爷爷始终保持着不放弃、不退缩、不惧困难、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通读全文,根据“袁隆平也挨了不少饿,靠吃野菜、树皮活命”可知,闹饥荒 指遭遇荒年。根据“人们把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可知,“东方魔稻”是指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较找到主要内容。文章第一、二自然段主要写了袁隆平发现和研究“鹤立鸡群”。由“既然大自然中存在天然杂交水稻,那就一定存在天然雄性败育株(指雄蕊不能发育的植株)。只要找到它,就能解决水稻杂交的难题。”“正是早稻吐穗扬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妻子在湖南安江农校周边的稻田里开始了寻找之旅。”“十六天后,袁隆平在勘察第6400株稻穗时,终于发现了第一一株天然雄性败育株。”“通过坚持不懈的研究,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袁隆平感到欣喜,他相信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进行人工杂交制种,可以获得很高的产量和效益。”可知,文章第三到七自然段详细的写了袁隆平发现和研究天然雄性败育株的过程。由“在海南的一处荒野里,袁隆平的助手找到了1株天然雄性败育野生稻。正在北京查资料的袁隆平立即赶到海南,展开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来,这株在杂交育种方面价值更高的野生水稻被命名为‘野败’它成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突破口。”可知,文章第八自然段主要写了袁隆平发现和研究“野败”。整篇文章详写的是发现和研究天然雄性败育株的过程,故选②。
    (3)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用衣袖胡乱擦一把脸”“接着又低头沉入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说的是袁隆平在炎热的环境下,依旧进行稻株的研究,可以读出袁隆平不顾天气炎热、满身汗水,投入、专注、忘我的研究状态。“拖着疲惫的身子”“昏了过去”“喝了几口水,又走进农田”说的是袁隆平不顾身体的疲劳,依旧守在稻田里,可以读出袁隆平克服身体极度不适,不顾个人安危,为了发现稻株,分秒必争,坚持不懈的守在稻田里的科学精神。“命还是要的,这条命要跟时间赛跑呢。再不抓紧,过几天扬花季节就要结束了。”是妻子埋怨袁隆平不顾身体整日研究稻株时,袁隆平说的话语,可以读出袁隆平幽默、乐观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他与时间赛跑,早日找到稻株的决心和信念。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章写了袁隆平和妻子、助手,为了寻找天然雄性败育株,不管高温酷暑,不怕刮风下雨。在茫茫稻田里一株一株地观察。这个不是,那个不对,在观察了14万株水稻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败育株。但太少了,不够做试验,他们只能继续找。在第三个年头,终于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败育株。由“通过坚持不解的研究,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袁隆平感到欣喜,他相信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进行人工杂交制种,可以获得很高的产量和效益。”可知,他把这些稻株视如珍宝,是因为这些费尽心血找到的稻株将为杂交水稻实验带来重要突破。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当代作家叶永烈于1981年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此文主要是用多个事例论证并告诚了人们只有不断地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找到答案,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联系袁隆平爷爷发现问题(发现人们都在忍饥挨饿)、坚持不懈地思考(该如何人们解决吃饭问题?)、深入地解决问题的事例(培育出杂交水稻),可以知道袁隆平爷爷成功的诀窍是因为袁隆平爷爷始终保持着不放弃、不退缩、不惧困难、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故答案为:
    (1)①指遭遇荒年。②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2)①发现和研究天然雄性败育株;②发现和研究“野败”;②;
    (3)袁隆平不顾天气炎热、满身汗水,投入、专注、忘我的研究状态 袁隆平克服身体极度不适,不顾个人安危,为了发现稻株,分秒必争,坚持不懈的守在稻田里的科学精神 袁隆平幽默、乐观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他与时间赛跑,早日找到稻株的决心和信念;
    (4)C;
    (5)袁隆平爷爷正像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科学家一样,身上拥有着卓越科学家的品质与精神。他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秘诀给我带来启示:首先袁隆平爷爷拥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三年自然灾害时,他看到人们都在忍饥挨饿,就下定决心研究水稻,提高水稻产量,解决人们吃饭问题。其次,袁隆平爷爷在发现问题后不断提出问题并深入思考,比如他一直思考到哪里去寻找高产量的种子?天然杂交水稻“鹤立鸡群”的种子生长不好后,他又开始思考如何进行人工杂交水稻的培育?如何找到天然的天然雄性败育株?他始终没有停止思考的脚步。第三,袁隆平爷爷围绕研究的问题始终坚持不懈的进行持续性的探索,从“鹤立鸡群”到“天然雄性败育株”再到“野败”,直至培育出杂交水稻,他经历了十余年的研究历程,这是一个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持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袁隆平爷爷始终保持着不放弃、不退缩、不惧困难、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2020•徐州)
    在那颗星子下
    作者:舒婷
    ㅤㅤ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花雨红殷殷的梦中。
    ㅤㅤ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ㅤㅤ初一时,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那个绷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
    ㅤㅤ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次大摇大摆屡屡犯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
    ㅤㅤ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ㅤㅤ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受到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ㅤㅤ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多少年苦练终是无用)。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ㅤㅤ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顿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ㅤㅤ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作出判断,哪儿人多,哪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ㅤㅤ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的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抗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ㅤㅤ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一百一十三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十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beautiful”这个单词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揪住了。
    ㅤㅤ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ㅤㅤ慢!
    ㅤㅤ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一通夸,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四十七分。
    ㅤㅤ课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1)通过阅读短文,你认为题目中的“那颗星子”指的是谁?舒婷为什么要用“在那星子下”为题呢?
     林老师。 因为林老师的话让舒婷明白了学习应该踏实努力,不能耍小聪明、糟蹋自己的强记能力,林老师就像一颗指路明星,指引着舒婷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所以舒婷用“在那颗星子下”为题。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从文中摘录一句能够表达作者当时心情的景物描写,并且写由你从中体会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 体会:作者很喜欢、很珍惜自己的中学时代。 
    (3)舒婷的语言生动传神,风趣幽默,许多词句不仅新别致,而且妙趣横生,请你摘录句你比较喜欢的有新鲜感的句子,并写出你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摘抄: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抗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喜欢的原因:我觉得这句话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把她当时的紧张、压抑的心情描写跃然纸上,读来让人身临其境,生动幽默。 
    (4)文中写了件事,实际上是“我”的一次教训。那么把文中的“像一只小铃“换成“像一个警钟”,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因为在作者的记忆中,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林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明白了怎样做的更好,用“像一只小铃”,既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又不破坏这种美好的感觉。如果用“像一个警钟”,就显得太过严肃与沉重了,不符合作者的心境和文意。 
    (5)高倩和王灿两位同学读了这篇文章后,对林老师是否是个好老师,展开了辩论。
    高倩:我认为林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她故意在全班同学面前重新考舒婷,弄得舒婷下不来台,特别难堪。这位老师一点也不爱护学生。
    王灿: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林老师是位好老师……
    王灿会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你替她辩论辩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句话。
     我认为林老师是一位好老师。理由如下:李老师在讲评试卷时之所以对作者一条条重新考过,就是想让作者明白仅靠自己强记能力来短时间记忆答题,时间长了知识还是会遗忘的,学习应该脚踏实地,应该及时复习,不能耍小聪明,林老师想让作者深深地记住这次教训。林老师怕作者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课后还特意在教室门口等着她,对她细心地教导,使她深深地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充分表现了老师对作者的关心。林老师知道真相后依然给作者的成绩单上打的是“优”,说明林老师是爱学生的好老师,只要学生认识到了错误,老师选择相信她、保护她,所以林老师是个爱学生的好老师。 
    【解答】(1)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舒婷之所以要用“在那星子下”为题,因为文中林老师的话让舒婷明白了学习应该踏实努力,不能耍小聪明、糟蹋自己的强记能力,林老师就像一颗指路明星,指引着舒婷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所以舒婷用“在那颗星子下”为题。题目中的“那颗星子”指的就是林老师。
    (2)考查对写法及作用的认识,细读文章,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能够表达作者当时心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即是: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由下文句子“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花雨红殷殷的梦中。”体会出作者很喜欢、很珍惜自己的中学时代。
    (3)考查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舒婷的语言生动传神,风趣幽默,许多词句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妙趣横生,文中第十自然段句子“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抗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很别致,我觉得这句话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把她当时的紧张、压抑的心情描写跃然纸上,读来让人身临其境,生动幽默。
    (4)考查对词句的揣摩理解能力,文中写了一件事,实际上是“我”的一次教训。把文中的“像一只小铃“换成“像一个警钟”不行。因为在作者的记忆中,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林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明白了怎样做的更好,用“像一只小铃”,既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又不破坏这种美好的感觉。如果用“像一个警钟”,就显得太过严肃与沉重了,不符合作者的心境和文意。
    (5)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假如我替王灿辩论,我会说:我认为林老师是一位好老师。理由如下:李老师在讲评试卷时之所以对作者一条条重新考过,就是想让作者明白仅靠自己强记能力来短时间记忆答题,时间长了知识还是会遗忘的,学习应该脚踏实地,应该及时复习,不能耍小聪明,林老师想让作者深深地记住这次教训。林老师怕作者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课后还特意在教室门口等着她,对她细心地教导,使她深深地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充分表现了老师对作者的关心。林老师知道真相后依然给作者的成绩单上打的是“优”,说明林老师是爱学生的好老师,只要学生认识到了错误,老师选择相信她、保护她,所以林老师是个爱学生的好老师。
    故答案为:
    (1)林老师 因为林老师的话让舒婷明白了学习应该踏实努力,不能耍小聪明、糟蹋自己的强记能力,林老师就像一颗指路明星,指引着舒婷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所以舒婷用“在那颗星子下”为题。
    (2)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 体会:作者很喜欢、很珍惜自己的中学时代。
    (3)摘抄: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抗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原因:我觉得这句话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把她当时的紧张、压抑的心情描写跃然纸上,读来让人身临其境,生动幽默。
    (4)不行。因为在作者的记忆中,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林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明白了怎样做的更好,用“像一只小铃”,既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又不破坏这种美好的感觉。如果用“像一个警钟”,就显得太过严肃与沉重了,不符合作者的心境和文意。
    (5)我认为林老师是一位好老师。理由如下:李老师在讲评试卷时之所以对作者一条条重新考过,就是想让作者明白仅靠自己强记能力来短时间记忆答题,时间长了知识还是会遗忘的,学习应该脚踏实地,应该及时复习,不能耍小聪明,林老师想让作者深深地记住这次教训。林老师怕作者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课后还特意在教室门口等着她,对她细心地教导,使她深深地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充分表现了老师对作者的关心。林老师知道真相后依然给作者的成绩单上打的是“优”,说明林老师是爱学生的好老师,只要学生认识到了错误,老师选择相信她、保护她,所以林老师是个爱学生的好老师。
    三、 散文(共1小题)
    5. (2022•徐州)
    理想的风筝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qiáo) 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qióng)。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A】
    ③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圆木拐杖支撑着。这条腿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B】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激昂,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了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⑥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⑦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人们的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⑧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简单的“豆腐块儿”,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看风筝的同学们说笑。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⑨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刘老师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⑩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C】
    ——(作者苏叔阳,本文有删减)
    (1)作者写了刘老师的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出来(每空不超过8个字)。
    ①笑谈腿疾:② 激情讲课 ; ③ 放飞风筝 。其中第  ③ 件事(请填序号)写得最详细。
    (2)从刘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可以体会他的精神品质。如我们从第④自然段刘老师笑谈腿疾的话语中,读出刘老师  乐观、幽默、坚强 ;从第⑤自然段“慷慨激昂”“常常哽咽”等描写神态的词语中,读出他  热爱祖国 ;从第⑧自然段“故意撒手”“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这一连串的动作,还可以读出他  勇于挑战自我,热爱生活,富有童心 。
    (3)对第⑨自然段中“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B 。
    A.“我”对刘老师亲手做的各式各样的风筝特别喜爱,一直到现在都不能忘怀。
    B.刘老师通过“风筝”表达了对理想的强烈追求,成为陪伴“我”一生的精神力量。
    C.刘老师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那些空中翱翔的风筝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D.在刘老师的影响下,“我”也拥有了放风筝的习惯和爱好,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4)“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者将对刘老师的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还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抒发出来。请细读三处画线的句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分别用了怎样的方式表达情感?又表达了怎样具体的情感?结合关键词句,写下你的感受。
     A处画线句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融入具体的景物描写中。如“柳枝尽情摇摆”“连翘花奏响生命之歌”“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等语句,写出 春天万物复苏的生命活力。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景物描写也蕴含了“我”对乐观坚强的刘老师真挚的想念。B处画线句作者将情感融入到同学们的笑声中。“腾起一片笑声”写出了同学们感受到刘老师笑谈腿残的乐观幽默,“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等语句,写出了同学们情感的变化,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同学们对刘老师关切、喜爱、惋惜、心疼、尊重等复杂的情感。C处画线句直抒胸臆。作者用一个问号,一个省略号,重复运用两个叠词“深深地”,抒发了“我”对刘老师无比深厚的情感,难以忘怀的情思,真挚浓厚的情韵,感人至深。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主要事件。由文章第⑤段内容可概括为“激情讲课”,由文章⑥到⑧段内容可概括为“放飞风筝”。其中第③件事写得最详细。
    (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从句子“……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可以读出刘老师的乐观、幽默、坚强;从句子“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激昂,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可以读出刘老师热爱祖国;从句子“有一次,他故意撒手……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可以读读出刘老师勇于挑战自我,热爱生活,富有童心。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的前文是“他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因此“风筝”具有象征意义,表达了刘老师对理想的强烈追求,成为陪伴“我”一生的精神力量。故选B。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抒情方法及情感。A处句子“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qiáo) 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qióng)。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属于环境描写,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融入具体的景物描写中。如“柳枝尽情摇摆”“连翘花奏响生命之歌”“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等语句,写出 春天万物复苏的生命活力。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景物描写也蕴含了“我”对乐观坚强的刘老师真挚的想念。B处句子“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来抒情,将情感融入到同学们的笑声中。“腾起一片笑声”写出了同学们感受到刘老师笑谈腿残的乐观幽默,“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等语句,写出了同学们情感的变化,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同学们对刘老师关切、喜爱、惋惜、心疼、尊重等复杂的情感。C处句子“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是直接抒情。作者直抒胸臆,作者用一个问号,一个省略号,重复运用两个叠词“深深地”,抒发了“我”对刘老师无比深厚的情感,难以忘怀的情思,真挚浓厚的情韵,感人至深。
    故答案为:
    (1)②激情讲课 ③放飞风筝 ③;
    (2)乐观、幽默、坚强 热爱祖国 勇于挑战自我,热爱生活,富有童心;
    (3)B;
    (4)A处画线句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融入具体的景物描写中。如“柳枝尽情摇摆”“连翘花奏响生命之歌”“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等语句,写出 春天万物复苏的生命活力。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景物描写也蕴含了“我”对乐观坚强的刘老师真挚的想念。B处画线句作者将情感融入到同学们的笑声中。“腾起一片笑声”写出了同学们感受到刘老师笑谈腿残的乐观幽默,“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等语句,写出了同学们情感的变化,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同学们对刘老师关切、喜爱、惋惜、心疼、尊重等复杂的情感。C处画线句直抒胸臆。作者用一个问号,一个省略号,重复运用两个叠词“深深地”,抒发了“我”对刘老师无比深厚的情感,难以忘怀的情思,真挚浓厚的情韵,感人至深。
    四、 说明文(共3小题)
    6. (2021•沛县)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骑鹅旅行记》简要介绍
    ①《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的著作。这部作品于19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该奖项的童话作品,被誉为“过去、现在和将来,大人小孩都喜爱的永恒经典”。
    ②故事主人公名叫尼尔斯,他生活在瑞典南部的一座农庄里,是一个不爱读书、调皮捣蛋、爱恶作剧的14岁男孩。(A)有一天,他因为捉弄一个小精灵,被魔法变成了拇指般大的小人儿。他惊慌失措地跑到院子里,正好有一群大雁经过,家里的大雄鹅莫顿意外地带着尼尔斯飞上了天空,一起开始漫长的旅行。(B)起初,雁群并不欢迎尼尔斯,但尼尔斯从狐狸口中救下一只大雁,自己却被困住了,领头雁阿卡大受感动,又去救他,他们成了好朋友。(C)旅行途中,尼尔斯跟着大雁们领略了瑞典各地的自然风光,听了古老而动人的传说,增长了见闻,也历经了磨难。一路上,尼尔斯做了许多好事。比如帮助小灰雁治伤,帮助山羊赶走狐狸,帮助老鹰逃出牢笼,帮大学生找回丢失的手稿,帮忙安顿去世的老妇人,甚至帮助了一直与他们为敌的狐狸斯密尔。为了保护雄鹅莫顿的生命,尼尔斯竟然放弃了自己变回人的机会……尼尔斯在慢慢发生变化,变成了一个富有爱心、智慧勇敢、信守承诺、拥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男子汉。(D)当他跟随大雁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在奋不顾身解救雄鹅莫顿一家的时候,他变回了原来的模样,和爸爸妈妈幸福团聚。
    ③作者塞尔码•拉格洛夫用灵动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奇幻美妙的童话故事,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画卷。她将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让作品蕴含了“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根据短文信息和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骑鹅旅行记》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 
    ②狐狸斯密尔一直是大家的敌人,但后来尼尔斯也帮助了他,说明尼尔斯信守承诺。  × 
    ③作者在书中还描绘了瑞典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等。  √ 
    (2)根据第②自然段的内容,把尼尔斯的经历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每个标题不超过十个字)。
    A  变成小人被雄鹅带上天 ——B  与领头雁成为朋友 ——C  经历旅行 ——D  回到家乡 
    (3)小龙同学在读书分享会上说:“旅行途中,尼尔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不断成长,比如……”请你借助上文划线部分的信息,帮他接着做介绍。友情提示:(1)能用上至少两个事例。(2)写成一段连贯、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途中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尼尔斯和野鹅群一起主持正义,扶危济困,在去往拉普兰的路上,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正是这些经历使尼尔斯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名有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尼尔斯最终变成善良懂事的小男孩,他变回原形,回到家生活在父母身边,从此也变成一名热爱学习的好学生。 
    【解答】(1)考查了学生对选文及《骑鹅旅行记》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①有误,《骑鹅旅行记》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②有误,狐狸斯密尔一直是大家的敌人,但后来尼尔斯也帮助了他,说明尼尔斯是一个大度的人。③正确。
    (2)考查了学生拟小标题的能力。结合内容抓住关键句子概括,《骑鹅旅行记》主要讲了尼尔斯因为捉弄一个小精灵变成小人被雄鹅带上天;由于它救了一只大雁,与领头雁成为朋友;尼尔斯跟着大雁们领略了瑞典各地的自然风光,一路上做了许多好事;最后回到家乡。故小标题为:变成小人被雄鹅带上天、与领头雁成为朋友、经历旅行、回到家乡。
    (3)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内容写成一段连贯、完整的话即可。
    故答案为:
    (1)①×;
    ②×;
    ③√;
    (2)变成小人被雄鹅带上天 与领头雁成为朋友 经历旅行 回到家乡;
    (3)途中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尼尔斯和野鹅群一起主持正义,扶危济困,在去往拉普兰的路上,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正是这些经历使尼尔斯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名有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尼尔斯最终变成善良懂事的小男孩,他变回原形,回到家生活在父母身边,从此也变成一名热爱学习的好学生。
    7. (2020•邳州市)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5月27日,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为珠峰“量身高”。队员在峰顶停留150分钟,顺利完成峰顶测量任务,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
    ※珠峰高程测量测什么?
    2020珠峰高程①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
    对珠峰的高程进行精确和持续的测量,会使科学家更加精确地了解地壳运动的规律,对认识地球的演化,了解气候变化、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等都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测量珠峰,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测绘技术和测绘仪器设备的制作水平。
    ※珠峰为什么有两个“身高”?
    1975年我国测定的珠峰高度为8848.13米,2005 年测定的高度为884.43米。这是由于2005年有了雪深雷达,可以把雪面精确计算出来了。
    ※珠峰为什么要反复测量?
    随着时间推移,珠峰高度也在跟随地理板块变化不断变动。5年前,尼泊尔经历一次强震,这次震中距离珠峰有220公里左右,这次地震会给珠峰带来什么样影响?即将要进行的2020珠峰高程测量或许会给我们答案。
    ㅤㅤ※为珠峰“量身高“为什么不能用无人机代替?
    ㅤㅤ〇专业测绘人员登顶,有助于C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多种测量技术更准确地获得数据。
    ㅤㅤ〇觇标②必须由人带上峰顶,有了它,在山脚下布设的观测点,就能更精确地照准峰顶的测量目标,从而测得精确的角度和距离。
    ㅤㅤ〇CNSS接收机、雪深雷达、气象测量和觇标等仪器都需要人携带至顶峰。
    ㅤㅤ〇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目前尚无法在峰顶飞行,也尚无机器人顶峰作业经历。
    在登山途中,面对险恶的环境,队员们一往无前,不退缩。面对风暴,队员们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ㅤㅤ“每个人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不一定有珠峰那么高,但将是可以永远为之奋斗的目标。”这种克难前进,不怕艰险的精神,不应该被我们忘记,更值得我们学习、传承。
    ——摘自《人民日报》

    【注】①高程:从某个基准面起算的某点的高度。
    ②觇(chān)标:一种测量标志,标集周几米到几十米高的木料或金属等制成,架设在观测点上。作为观测、瞄准的目标。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短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限25字以内)。
    (2)根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1975年和2005年两次测量珠峰的数据不同,主要原因在于测量技术。  × 
    ②地震会对珠峰的高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 
    ③此次为珠峰“量身高”没有用无人机代替专业测绘人员登顶测绘,只是因为测量型无人机目前尚无法在峰顶飞行。  × 
    (3)请您结合以上信息,以“再测世界之颠”为题,写一篇简短的新闻报道。
     5月27日,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顺利完成峰顶测量任务,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这一过程中,测量队员们所表现出的克难前进,不怕艰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解答】(1)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注意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概括,不要超过25字。如可概括为: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珠峰“量身高”。
    (2)考查了学生文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结合“这是由于2005年有了雪深雷达,可以把雪面精确计算出来了。”可知,1975年和2005年两次测量珠峰的数据不同主要在于测量设备的不同,故错误。
    ②结合“随着时间推移,珠峰高度也在跟随地理板块变化不断变动。”可知,正确。
    ③结合“为珠峰“量身高“为什么不能用无人机代替?”这一问题的回答可知错误。
    (3)考查了学生撰写新闻报道的能力,注意语言要简洁,结合第一部分及最后一部分内容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内容、意义说清楚即可。
    如:5月27日,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顺利完成峰顶测量任务,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这一过程中,测量队员们所表现出的克难前进,不怕艰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故答案为:
    (1)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珠峰“量身高”。
    (2)①×;
    ②√;
    ③×。
    (3)5月27日,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顺利完成峰顶测量任务,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这一过程中,测量队员们所表现出的克难前进,不怕艰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8. (2020•徐州)
    口罩发展史
    ㅤㅤ①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国。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一直到19世纪口罩才被发明并开始应用于医疗领域。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阻挡的也不再只是粉尘或口气,而更被常用于阻挡病菌。
    口罩的发展历程:
    ㅤㅤ②13世纪初,口罩只出现于中国宫廷。侍者为防止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
    ㅤㅤ③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域。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
    ㅤㅤ④20世纪初,口罩首次成为大众生活必备品。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夺走了约5000万人的生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御病毒。
    ㅤㅤ⑤20世纪中后期,口罩的大规模使用次数明显频繁。载入史册的历次大流感中口罩在预防和阻断病菌传播方面数度扮演重要角色。
    ㅤㅤ⑥1897年,德国人美得奇介绍给大家一种用纱布包口鼻以防止细菌侵入的方法。以后,又有人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衣领上,用时翻过来罩住口鼻就可以了。可是,这种口罩一直要用手按住,极不方便。后来又有人想出了用带子系在耳朵上,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口罩。
    ㅤㅤ⑦2003年时中国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疾病的传染,口罩在这时也达到了鼎盛。2003年,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一场“非典”几乎令口罩一度脱销,各大药店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抢购口罩。
    ㅤㅤ⑧口罩的种类有很多。不过可以分为两大类,医用口罩和非医用口罩。根据不同的人使用又分为:大人口罩(18×9)和儿童口罩(15×9)。 平面口罩又分为:棉布口罩、无纺布口罩、高分子材料口罩、活性炭粉滤芯口罩、活性炭纤维毡垫口罩。N95型口罩可以用于某些颗粒物的呼吸防护,如打磨、清扫和处理矿物、面粉及某些其它物料等过程产生的粉尘,还适用于因喷洒而产生的液体的或非油性的不产生有害性挥发气体的颗粒物。能有效过滤和净化所吸入的异常气味(有毒气体除外),帮助降低某些可吸入微生物颗粒物(如霉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的暴露水平,但并不能消除接触性传染、生病或死亡的风险。活性炭口罩,它能有效防护毒气等有害物质。医用外科口罩,可以有效的防菌,仅限于防止那种喷射造成的病菌感染,例如可以防止打喷嚏造成的病菌传播。但是由于其贴合性差,不能起到防尘的作用。一般的稀布口罩,它能防护一般的灰尘,一般的劳动保护居多。
    ㅤㅤ⑨今年口罩成了大家的热点,在这里说明一下,在一线病区的医护工作人员应该戴N95口罩,因他们离疫区比较近,接触病毒比较多,所以防护级别高一点。如果不在疫区的人,佩戴一般的医用外科口罩即可。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口罩发展史的?
     时间顺序 
    (2)请你仔细阅读②至⑥自然段,尝试从口罩的制作材料的演变过程来概括口罩的发展史:(不超过6个字)
    绢布口罩→ 金丝口罩 → 纱布口罩 → 六层纱布口罩 
    (3)读了短文,你觉得我们什么情况下需要戴口罩?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有粉尘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我们应该戴口罩。 
    (4)有些时候戴口罩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请你给下面三个同学推荐合适的口罩:
    ①李娟感冒了,总是打喷嚏,为了不传染给同学,她决定戴口罩,你推荐她购买 医用外科 口罩。
    ②张亮的爸爸在面粉厂工作,车间里粉尘比较多,他想送给爸爸几个口罩,提醒爸爸注意身体,你推荐他购买 N95型 口罩。
    ③妈妈每天骑电动车送我上学,为了防尘保暖,你推荐妈妈购买 稀布 口罩。
    (5)今年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蔓延,口罩成了大家防止病毒入侵的首选。但是我们徐州不属于疫区,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佩戴的口罩是 一般的医用外科口罩 。
    【解答】(1)考查了学生对说明顺序的辨析。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完成。结合②~⑦自然段每段首句中的关于时间的词语可知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口罩发展史的。
    (2)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注意“从口罩的制作材料的演变过程来概括口罩的发展史”这一要求。
    结合第②自然段中的“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可概括为“金丝口罩”;结合第③自然段中“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可概括为“纱布口罩”;结合⑥自然段中的“以后,又有人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可概括为“六层纱布口罩”。
    (3)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合“阻挡的也不再只是粉尘或口气,而更被常用于阻挡病菌。”“载入史册的历次大流感中口罩在预防和阻断病菌传播方面数度扮演重要角色。”“N95型口罩可以用于某些颗粒物的呼吸防护,如打磨、清扫和处理矿物、面粉及某些其它物料等过程产生的粉尘,还适用于因喷洒而产生的液体的或非油性的不产生有害性挥发气体的颗粒物。”“医用外科口罩,可以有效的防菌,仅限于防止那种喷射造成的病菌感染,例如可以防止打喷嚏造成的病菌传播。”这些有关于口罩作用的句子可知: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有粉尘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我们应该戴口罩。
    (4)考查了学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结合“医用外科口罩,可以有效的防菌,仅限于防止那种喷射造成的病菌感染,例如可以防止打喷嚏造成的病菌传播。”可知,可给她推荐医用外科口罩。
    ②结合“N95型口罩可以用于某些颗粒物的呼吸防护”可知,可给他推荐N95型口罩。
    ③结合“一般的稀布口罩,它能防护一般的灰尘,一般的劳动保护居多。”可知,可给她推荐稀布口罩。
    (5)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徐州不属于疫区,结合“如果不在疫区的人,佩戴一般的医用外科口罩即可。”可知,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佩戴的口罩是一般的医用外科口罩。
    故答案为:
    (1)时间顺序;
    (2)金丝口罩 纱布口罩 六层纱布口罩;
    (3)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有粉尘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我们应该戴口罩。
    (4)①医用外科;
    ②N95型;
    ③稀布;
    (5)一般医用外科口罩;

    相关试卷

    山东省日照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现代文阅读: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现代文阅读,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宿迁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现代文阅读: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现代文阅读,共17页。

    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共9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现代文阅读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