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二)—探索与创新课时学案
展开8 *中国建筑的特征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习用简明而生动、严密而准确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阐述比较复杂的事理。
2.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厘清文章的结构脉络。
3.审美鉴赏与创造
(1)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2)品味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赏析文本准确而严密的语言。
4.文化传承与理解
(1)理解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理解建筑领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及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一、作者名片
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 | |
生平 | 梁思成(1901—1972),广东省新会人。梁启超长子。1923年,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毕业,1927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8年回国后,先后任东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其间,还任职于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科学研究工作。中央研究院院士。1947年任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顾问团中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和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 |
生平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的建筑设计。对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研究有贡献。 |
作品 | 主要著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以及古代建筑调查报告和论文数十篇。有《梁思成文集》4卷,《梁思成全集》9卷。 |
称号 |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
评价 | 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英]李约瑟 |
二、背景透视
本文发表于195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50年5月7日,梁思成发表了《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1953年,一些人主张拆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建筑名称
亭:本义指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秦汉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十亭一乡。后来园林中的亭,指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与其本义不同。
榭:建在高土台或水面上(或临水)的木屋,特点是只有楹柱花窗,没有墙壁。
轩:本义指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后来建筑上取其虚敞高举之意,引申为堂前屋檐下的平台,或指廊、窗。
堂:本义指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后泛指房屋的正厅。后来也用于商店、厅事、书斋名称。
廊:本义指厅堂周围的屋。原是指房檐下的部分,后演变成多种形式,如长廊、短廊、回廊、半壁廊、飞廊等。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帷幕( ) 2.屋脊( )
3.接榫( ) 4.穹窿( )
5.石墁( ) 6.斗拱( )
7.蚂蚱( ) 8.如翚( )
答案:1.wéi 2.jǐ 3.sǔn 4.qiónɡ 5.màn
6.dǒu ɡǒnɡ 7.mà zhɑ 8. huī
(二)多音字
1. 2.
4.
5. 6.
7.
答案:1.(1)tǐ (2)tī 2.(1)yīn (2)yān 3.(1)shà (2)xià 4.(1)qiào (2)qiáo 5.(1)kǎn (2)jiàn 6.(1)shě (2)shè
7.(1)zhé (2)zhē (3)shé
二、写对字形
1.
2.
答案:1.(1)梁 (2)粱 2.(1)缀 (2)辍
三、辨清词义
1.一副·一幅
词义 辨析 | 两者的区别在于: 适用对象不同。“一副”常用于成双、成套的东西;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人的样子等,如“一副笑脸”;有时也用于修饰噪音。“一幅”常用于布帛、纸张、书画等。 |
情境 运用 | (1)在餐厅的大门上挂着 对联,上联是“一江一桥三门临海”,下联是“一岩一岭天仙玉环”,短短16个字,配上横批“台州府”。 (2)江苏馆外书页造型的展板“不经意”地卷起,书中 山水画格外抢眼,画中流水泛起微波涟漪,竹叶摇曳中依稀可见一片粉墙黛瓦。 |
2.遵守·遵循
词义 辨析 | 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遵循:遵照。 两者侧重点不同。“遵守”指遵守纪律,遵守规则,遵守诺言等;“遵循”是依照已知的东西进行创造活动。 |
情境 运用 | (1)不论是谁,都应该 社会公德。 (2)学习要 循序渐进的原则。 |
答案:1.(1)一副 (2)一幅 2.(1)遵守 (2)遵循
四、成语积累
1.大同小异: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2.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本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
1.清晰有条理的说明顺序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作者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概括时,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步步深入,简洁严密。
2.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规律,把建筑的规律比作文章的文法,建筑如同做文章一样,有拘束性,也有灵活性,各民族建筑之间还有“可译性”。用这种方法说明问题、介绍事物,清晰明确,通俗易懂。
3.多样化的说明方法
对于多数读者而言,建筑学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是作者却以高超的驾驭能力,采用多种说明方法,对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说明。如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使枯燥陌生的建筑术语具体可感。
任务驱动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
学 习 任 务 |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作者是如何进行说明的? 答案:作者提出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是以“语言和文学”为喻的。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而这“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为了说明各民族建筑的“可译性”问题,作者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进行说明。作者将建筑艺术比作语言和文学,使读者能生动、形象、深刻地感知建筑艺术互译的可能性。作者又列举了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与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等来说明中外建筑艺术的相通性。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结合文中关于建筑的“文法”和“词汇”的说法,分析中国的建筑艺术在世界上占有独特地位的原因。 答案:①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认为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也有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手法,因此,将它称为建筑的“文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②每种建筑都有其特定的构建特色,形成了自己的建筑法式。遵照这种沿袭下来的法式,结合各国的历史文化特点,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会有独特的建筑式样。从中国建筑来看,其“文法”是独特的,主要采用了梁架结构法;其“词汇”也是独特的,主要采用了木框架而非砖石结构,而此结构方法的运用使中国的建筑区别于欧洲希腊、罗马等建筑体系。中国建筑的词汇,如“梁”“柱”“枋”等是独特的,它遵循中国建筑的框架轮廓等“文法”,创造出留传千年的中国建筑体系。 | 知 识 点 拨 | “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指要解释的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体现出来的、具体而动态的意义。 “文中”既指文章全局,也指与词语相关的语境。 本考点主要考查概念的属性、内涵和外延。 一般说来,对概念属性、内涵的理解必然来自文本,而对于外延的理解可能会需要我们的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
续 表
任务驱动二:分析文章思路 | |||
学 习 任 务 | 3.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答案: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主(结构)到次(装饰)的顺序展开的。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4.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核心特征:木材结构。 主要原因:①文章对第三个特征的介绍指出,对中国建筑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构件都是用木材做成的。如房身部分做立柱和横梁的是木材,它们共同构成一副梁架;每两副梁架之间是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②文章对第四个特征的介绍告诉我们,作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特征之一的“斗拱”构件,也是用木材做成的。③文章介绍的第五个特征——举折,举架,它们也是木质的。 | 知 识 点 拨 | 1.抓住文体特征,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 2.寻找标志性词语。 3.寻找关键语句。 4.划分层次后,对每一层的意思进行概括,概括的同时要注意语句之间的转换、衔接。 |
根据课文“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后的文字以及下文《红楼梦》第三回节选的文字,说明“荣国府”所体现的中国建筑“文法”的特点。
(黛玉)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答案:荣国府的石狮子、门(大门、东西角门、正门、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正房、上房、雕梁画栋、穿山游廊、厢房等均采用中国建筑的构件,且都遵循中国建筑的法式组织建构,体现出中国建筑“文法”的拘束性;荣国府建筑繁复多样的变化形式,又体现出中国建筑“文法”的灵活性。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很好地考查了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这类题目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项一般不会照搬原文,而是对原文的语句进行适当地改造。这种改造常见的六大手段是“删”“漏”“改”“凑”“添”“调”。经过这六大手段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不改变原文意思,有的改变了原文意思。这样在答题时就需要仔细比对,判断选项是否和原文的意思吻合。同时,还需要明确选项的常见错误原因:以偏概全、因果混乱、混淆时态、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武断绝对、无中生有等。
1.明确题干要求,把握答题方向
认真审读题干,确定是选择“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的一项”。
2.抓住选项关键,确定答题区域
针对命题人设置干扰项的常用方式,答题时,需要注意部分与整体、主观与客观、原因与结果、肯定与否定、未然与已然、偶然与必然、有与无等对应关系,然后将选项代入原文,快速敲定答题的有效区域。
3.正确进行比对,最终得出答案
将选项与原文中相对应的文字进行仔细地比对。比对时,重点关注以下几点:①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看是否偷换概念;②比对范围词,如“都”“所有”等,看是否扩大或缩小范围;③比对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未来”等,看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是否绝对等;④比对每一选项的意思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逐项审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还要看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是因果关系,看是否存在强加因果、因果倒置等问题。
总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往往通过以下两步便可以快速解答:
(2021·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
需要补充的是,当考察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
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本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
(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
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数字人文的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
B.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
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
D.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解析:C “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错,根据原文第三、第四段的内容可知,远读的阅读对象既可以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也可以是单篇文本,所以不能根据阅读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来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梁思成并非一味复古之人,他一生致力于为中国创造新建筑的宏伟事业。在这篇小论文中,他并不是孤立地、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而是将它的外延延伸到文化的层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拓展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之间,进行对照联系,并在理论上提出“可译性”这一概念,辨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深入探究“可译性”的内涵,我们可从中感受到梁思成作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文化观。
[运用角度]继承与创新、共性与个性、保守与开放。
1.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我们有限的物理之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美]贝聿铭
2.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梁思成
3.建筑设计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个设计,而要和整个城市的风格相和谐。——张开济
4.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德]歌德
卢永根院士:百年华农最大的个人捐赠
2017年3月21日,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宾教授郑重地在捐赠协议上签下名字,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农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一笔又一笔,每笔转账都需输密码、签名,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187万余元的存款,加上此前转账的693万余元,卢永根夫妇共捐赠毕生积蓄合计880万余元。后来,华农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
这是华农建校108年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党培养了我,我将个人财产捐给国家。”在捐赠后,卢永根只说了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很多人不知道,在卢永根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家中陈设仍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卢永根的学生、华农农学院副教授刘桂富说,老师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年近九旬的卢永根家里,没有全职保姆,都是夫妇俩自己打饭或做饭。
在入院治疗前,卢永根几乎每天最早来到办公室,忙碌地回复邮件,拿起放大镜读书、看论文。一到中午,他就拎着一个铁饭盒,叮叮咚咚地走到莘园饭堂,和学生一起排队,打上两份饭。每份饭
有一个荤菜、一个素菜和二两饭。在饭堂吃完,卢永根再带一份饭回家给老伴徐雪宾。
很多华南农业大学的师生都曾在学校饭堂见到卢永根的身影,知道他爱吃青菜配蒸鱼。网友留言说:“经常看到卢永根院士在饭堂大厅找个不起眼的位置,把打的饭菜吃得很干净。”
[作文立意]1.对待金钱的态度;2.榜样的力量;3.人生价值;4.小气与大方;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时代楷模”、中科院院士陈俊武,心有大我,淡泊名利,勇于登攀。他对自己特别“小气”,外地出差常常为省点差旅费而计较,生活更是节俭;但又非常大方,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捐资设立青年优秀论文奖励基金。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小气”与“大方”在人生价值中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130字。
参考示例:
“小气”与“大方”,这是一对反义词,但纵览古今志士,远至丹青竹帛上一串串响亮的姓名,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家表彰的“人民楷模”,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小气”与“大方”的融合与辩证统一,他们对自己“小气”,却对他人“大方”;他们对自己吝啬,却对他人无私奉献。我认为,“小气”于人生而言,是节俭;而“大方”则是攀登与奉献。此二者结合,方可彰显人性之灿烂。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紫禁城,就是一个巨大的乐器。这乐器,与季节、气象相合,风声雨声、帘卷树声,落在建筑上,都成了音乐,而且,从不凝固。因此,营建紫禁城的人,是建筑师,也是音乐家。一座好的建筑,不仅要容纳四时的风景,还要容纳四时的声音。紫禁城的节气是有声音的,熟悉宫殿的人,可以从声音里辨认季节,犹如一个农夫,可以从田野自然的变化里,准确地数出他心里的日历。
很多人都知道紫禁城宜雪,大雪之日,宫殿上所有的屋顶,都会被盖上松软的白雪,把金碧辉煌的皇城,变成“一片孤城万仞山”——那飞扬高耸的大屋顶,已经被涂改成雪山的形状,起伏错落、重峦叠嶂。其实,紫禁城不只宜雪,也宜雨。它的设计里,早已纳入了雨的元素。宏伟的大屋顶,在雨季里,成了最适合雨水滑落的抛物线。雨水那一天,我见证了紫禁城的雨。或许紫禁城的空间太过浩大,雨点是以慢动作降落的,似从天而降的伞兵。在紫禁城宏大的背景下,雨点迟迟难以抵达它的终点。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她的坚强,她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所有这一切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B.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C.“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D.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
解析:B A项,表示总结上文。B项,表示解释说明,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C项,表示意思的转换。D项,表示转换话题或说话对象。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
分析。
解析:要紧扣“相似性”进行答题。首先分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即二者都能通过某种变化来辨认季节;然后可以分析熟悉宫殿的人和农夫对各自工作的熟悉有相似之处。
答案:①句中把熟悉宫殿的人以声音辨认紫禁城的季节比作农夫通过田野自然的变化区分时间,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熟悉宫殿的人和农夫对对象的熟悉程度相似,从声音里辨认季节和数出他心里的日历相似。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紫禁城空旷浩大的空间中,雨点慢慢地降落,从天而降。”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解析:首先要注意二者的区别;然后从不同之处入手,从用词、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①原文中“或许”是一种主观感受,增添了可能性。②原文中的“慢动作”凸显了雨点降落的姿态,与空间的宏大有关。③原文运用比喻,将雨点比喻成伞兵,生动形象。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岳麓书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 ,
, , ,特别是各处悬挂的历代楹联,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①院落格局中轴对称、层次递进 ②给人一种庄严、幽远的厚重感 ③它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 ④主体建筑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 ⑤门堂、斋、轩、楼,每一处建筑都很古朴 ⑥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于两旁
A.②③④⑥⑤① B.②⑥④①⑤③
C.③①④⑥⑤② D.③②⑥④①⑤
解析:C 这是一个说明性的语段,总体介绍岳麓书院的历史——由总说③、格局①、主体建筑的布局④、各类建筑物的方位⑥、书院建筑的古朴特征⑤、给人的印象②,依次排列,符合文脉。
5.请根据下面文字概括出“锦里古街”的主要特点,不超过45个字。
走进锦里大门,右侧第一家就是大名鼎鼎的“三顾园”。“三顾园”的正对面,就是“三国茶园”,在这里与朋友相聚,仿佛是现代版的“茶园”三结义。漫步古色古香的锦里古街,一个个三国英雄纷至沓来,令人沉醉。锦里的建筑色彩总体上以青黑、灰白、木黄为主,带有典型的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顺着古朴的青石街巷,蜀绣、蜀锦、竹帘画、剪纸、泥塑等川西传统手工制品一一映入眼帘;赶庙会、贴门神、黄包车等远去的老成都场景再现古街……鳞次栉比的店铺,随风飘动的招幌,茶楼酒肆的喧嚣热闹,明月映照下的歌舞升平,呈现出一种闲适、从容的生活状态。锦里,已经成为外地游客和成都市民共同的流连之所。
解析:本段文字共七句话,其中第二、第三两句话强调“锦里古街”的三国文化特色,而第四句强调“明清建筑风格”,第五句则说明这里的手工制品和老成都场景体现“川西民俗文化”,而第六句则又说“呈现出一种闲适、从容的生活状态”。将这些信息要点归纳起来即可。
答案:(示例)凸显三国文化特色,具有明清建筑风格,展现川西民俗文化,呈现闲适、从容的生活状态。
6.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房屋当然是建筑,但纪念柱、方尖碑、巨石圈栏等等,也都是建筑。通常,建筑具有① 。对于这两个方面的要求,② ,如一般的居住建筑、生产建筑、医疗建筑等;③ ,如典礼性、地标性、纪念性建筑;有的则两者相伯仲,既有实用性,又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如博物馆、美术馆、剧场等建筑。
解析:通读整个语段,可知语段在谈建筑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根据第①空前面的内容可以确定“建筑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的要求”,根据②③句后的内容应填实用性或艺术性占主导地位。
答案:①实用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的要求 ②有的实用性占主导地位 ③有的艺术性占主导地位
二、阅读鉴赏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材料一: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3 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使之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中国建筑体系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门、窗、墙、瓦、槛、阶、栏杆、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做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二:
西方建筑,大都以超乎寻常的尺度夸张,高耸入云,直指神秘的苍穹,极力营造神的空间和氛围,使人产生对神的恐惧感和敬畏感,以实现宗教对人心灵的威慑。而中国古典建筑,则以人的尺度来设计建造,即使高大壮丽的宫殿、寺观,尺度虽有扩大,但也有所节制,给人一种亲和感。中国人对于宗教的这种天生的“淡泊”,即便是佛寺或佛塔建筑,也充满着理性逻辑,比起欧洲教堂来并不过分巨大的建筑尺度,使得即使身居其内,人们也不至于过分陷入宗教的迷狂,在这里洋溢着佛国净土般的宁静、平和与自然,充满着儒家提倡的人本主义的理性精神。
在建筑语汇上,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对重生知礼向度的精神追求。建筑作为一门象征型空间艺术,并不是砖瓦石块的简单拼凑,而是以自身的面、体形、体量、群体、空间、环境等丰富的艺术语言,组合成华美的乐章,传达出深刻的寓意,就如同“诗意”“画意”一样。早在1932年,梁思成、林徽因在《平郊建筑杂录》中就写道:“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无论哪一个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分析颇有见地。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正在于迥异于西方的文化观念。西方把教堂视为最高等级的建筑,一部西方古代建筑史就是一部教堂的“石头建筑史”。而中国古人则认为,人是此在的万物的中心,人乃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现世的君主是人间的最高主宰,为人世君王建筑的宫殿,是所有建筑中等级最高的。而人生又充满着变易,淡于宗教而重于现世的文化观念,使得中国人从来没有把建筑看作是永恒的东西,建筑似乎也就没有必要用坚固耐久的石头来建造,因而一部中国古代建筑史其实也就是一部宫殿和坛庙的“木头建筑史”。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言:“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之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
(摘编自刘月《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梁、柱、门、窗、墙等“词汇”,成为一座或一组建筑的构件和因素。
B.中国传统建筑虽有较多文法要遵守,但可以根据特定的具体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C.在中国,即使佛寺或佛塔建筑,也充满着理性逻辑和儒家提倡的人本主义的理性精神。
D.中国古人淡于宗教而重于现世,认为人是此在的万物的中心,人应该成为建筑的中心。
解析:D “人应该成为建筑的中心”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而中国古人则认为,人是此在的万物的中心,人乃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现世的君主是人间的最高主宰,为人世君王建筑的宫殿,是所有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并没有说“人应该成为建筑的中心”。
8.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体系独特,历史悠久,水平高超,成就辉煌,凝聚着千万劳动人民的智慧。
B.中国建筑之所以自成体系,就在于一代又一代的匠师们严格遵守了中国建筑的“文法”。
C.中国古典建筑,多以人的尺度来设计建造,即使高大壮丽的宫殿,尺度虽大也有节制。
D.中国人认为建筑不可能永久不灭,和自然万物一样新陈代谢,故建筑材料以木质为主。
解析:B 强加因果。原文是“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
9.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中国古典建筑给人一种亲和感”观点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建筑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B.中国古典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力求活泼,富于变化,一切都是表现得柔和交融。
C.中国的古典建筑,由造型到色彩,从室外铺陈设置到室内的摆设,都被赋予了秩序感。
D.古人将铃铛用于民居建筑中,在室内门廊悬铃,利用风吹铃铛带来“好韵”,以示“好运”。
解析:C 材料二的第一段说的是“而中国古典建筑,则以人的尺度来设计建造,即使高大壮丽的宫殿、寺观,尺度虽有扩大,但也有所节制,给人一种亲和感”。C项,“秩序感”缺乏亲和感,所以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中国古典建筑给人一种亲和感”的观点。
10.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解析:判断论证手法要结合具体内容,如第一段提及了“西方建筑”和“中国古典建筑”,这很明显是一种对比;第二段则提到了“梁思成、林徽因在《平郊建筑杂录》”中的句子,这是举例子。指出手法后,还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分析作者运用对比和举例的论证手法所证明的观点。
答案: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第一段将西方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进行对比,突出了“中国古典建筑给人一种亲和感”的观点。第二段通过列举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观点,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对重生知礼向度的精神追求。
11.有人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没有永恒的东西。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首先要表明观点,对于这一问题,应辩证地来看。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建筑的永恒体现在什么地方,没有永恒的东西又如何理解。
答案:(示例)既有永恒的东西,又没有永恒的东西。
没有永恒的东西,是指没有像西方那样采用石材,而是用木头,不坚固耐久,没有永恒;中国传统建筑可以根据需要创造。有永恒的东西:永恒的理念,符合自然变化之理,体现人们对重生知礼向度的精神追求;永恒的规则,中国传统建筑都遵循一定的法式(文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