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课件-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418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课件-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418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课件-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418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课件-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4182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课件-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4182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课件-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4182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课件-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4182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课件-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4182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氨的物理性质,刺激性,球棍模型,比例模型,1NH3与水反应,氨的化学性质,NH3·H2O,4常用装置,喷泉实验,1形成原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氨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______体积氨。 可利用____实验证明NH3极易溶于水。
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
(1)氨是无色、有______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很容易____。
思考:为什么液氨可以作制冷剂?
提示:氨易液化,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
思考:从结构分析氨气可能有的化学性质?
氨水:氨气溶于水所得的溶液,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
问:氨水和液氨是同一物质吗?
混合物(NH3·H2O为弱电解质)
NH3﹑NH3·H2O﹑H2O、NH4+﹑OH-﹑H+
(3)常见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与试剂
该装置形成“喷泉”是因为烧瓶内气体极易溶解于烧杯和滴管内的液体,使烧瓶内的压强突然减小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
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
(2)产生压强差的原理:
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或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部液体快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
1.NH3·H2O化学式不能写成NH4OH。2.氨水中除水分子外,含量最多的是NH3·H2O,但 求氨水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时,视溶质为NH3。3.氨水密度小于1g/mL,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小。4.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不能用金属容器盛放,一般装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中。
(2)NH3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①浓氨水挥发出的NH3与浓盐酸挥发出的HCl相遇形成____,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通入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NH3+HCl===NH4Cl
NH3+H+===NH4+
NH3+CO2+H2O === NH4HCO3
NH3+HNO3 === NH4NO3
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浓硝酸有挥发性,挥发性酸(HCl、HNO3等)遇氨气均有白烟生成;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无此现象。
③可用于NH3和HCl气体的互相检验:将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 的玻璃棒相互靠近
2NH3 + 3Cl2 === N2+ 6HCl
8NH3 + 3Cl2 === N2+ 6NH4Cl
此反应为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NH3溶于水溶液呈弱碱性故NH3为弱碱。 ( )(2)氨的喷泉实验说明NH3易溶于水。 ( )(3)NH3通入盐酸和氨水加入盐酸中,两离子反应方程式相同。( )(4)NH3的催化氧化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H2O。( )(5)碘易升华,可用加热升华法除去NH4Cl中混有的I2。( )
[答案] (1)× (2)√ (3)× (4)× (5)×
2.下列反应中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和碱性的是( )
D. NH3+HCl === NH4Cl
B. 8NH3+3Cl2 === 6NH4Cl+N2
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绝大多数易溶于水。
(1) 受热易分解
写出溶液中铵盐与强碱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稀溶液中铵盐与强碱不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H4+ + OH-=== NH3·H2O
【实验5-7】向盛有少量NH4Cl溶液、NH4NO3溶液和(NH4)2SO4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注意通风),用镊子夹住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蘸浓盐酸的玻璃棒
(与氧气的制取装置相同)
酸溶液或水(装置处理)
氯化铵晶体、消石灰固体
碱石灰、固体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
注意:无水CaCl2不能干燥NH3(形成CaCl2· 8NH3)
防止与空气对流,使收集的氨气不纯;抑制氨气逸出,避免污染空气。
问:加热NH4Cl能制取NH3吗?
NH4Cl分解产生的NH3和HCl遇冷会再次化合为NH4Cl,不能用于制取NH3
右图实验室制取氨的简易装置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实验装置,思考如何检验试管中已收集满氨,如何吸收处理实验中多余的氮。
浓氨水滴入生石灰(或NaOH)中制氨气
CaO + NH3·H2O == Ca(OH)2 + NH3↑
1.右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氨极易溶于水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C.氨水很稳定,将烧瓶内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不会发生变化D.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氨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2.下列关于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氨可以用浓硫酸干燥B.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氨可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蓝C.氨本身没有毒,故发生液氨大量泄漏时,人们可不必采取任何防范措施D.吸收NH3可用右图所示的装置防止倒吸
3.检验铵盐溶液的方法是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试管中,然后(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B.加强碱溶液后再加热,最后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C.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检验D.加烧碱溶液后再加热,最后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
4.大型影剧院容纳的人数众多,防火安全非常重要,单就幕布而言,防火等级分为4个等级。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A.幕布的着火点升高B.幕布的质量增加C.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D.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图文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授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合价,物质类别,氢化物,氧化物,自然固氮,N2的性质,NO的性质,化学性质,NO2的性质,物理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图文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氨的分子结构,有刺激性气味,化学性质,想想看,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⑴氨与水的反应,氨水的成份,特别注意,氨水的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