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西气东输工程
展开西气东输工程
1.沙特阿拉伯(下图)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油气的生产和出口是其支柱产业。延布是新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与朱拜勒之间建有运量巨大的油气管道,对沙特阿拉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该管道埋藏较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特阿拉伯修建朱拜勒—延布油气管道的主要战略价值是( )
A.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 B.为红海沿岸地区提供能源
C.开辟新的油气出海通道 D.降低出口东亚的油气运输成本
(2)推测朱拜勒—延布油气管道埋藏较深的主要目的是( )
A.使管道内油气能够自流 B.减少地表风沙的危害
C.减少耕地的占用面积 D.避免夏季高温的影响
2.中缅油气管道是中缅两国重要的合作项目,其中管道的建设和运营由我国某企业负责。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从西向东穿过缅甸境内,自云南瑞丽进入国内,途经3个省、1个直辖市、23个地级市,越过大中型河流56处、山体隧道76处,最终到达重庆与贵港。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路径及所经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缅油气管道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气候炎热 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C.资金短缺 D.科技落后
(2)该管道的建成对重庆的影响是( )
A.提升能源供应稳定性 B.增大清洁能源使用比重
C.石化企业规模缩小 D.增加能源供应的种类
(3)该管道选线经过多个地市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施工难度 B.增加就业机会 C.节省投资成本 D.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3.中俄两国政府签署的《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提到,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线路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西线相比,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修建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
A.管道线路长 B.资金短缺 C.桥隧比大 D.冻土广布
(2)中俄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对北京的影响是( )
A.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下降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石化、天然气等企业减少 D.城市等级不断提高
4.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如图)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2)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由于大庆油田连年减产,黑龙江省原本高比重的能源工业不断萎缩,产业升级成为突破资源瓶颈的必由之路,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
(1)与天然气管道的西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为何更大?
(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我国有哪些有利影响?
(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C;(2)D
解析:(1)西亚的波斯湾沿岸政局不稳,且沙特阿拉伯的波斯湾油气出海通道不在本国控制范围内,为了油气出口的安全,沙特阿拉伯开辟了第二个出海通道,通过油气管道从红海出口油气。故选C。
(2)该管道所经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地表温度极高,对油气管道运输威胁很大,深埋管道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夏季高温的影响。故选D。
2.答案:(1)B;(2)A;(3)D
解析:(1)油气管道虽然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但是沿途山地、高原多,海拔高,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更凉爽,排除A。油气管道经过我国西南山区,且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B正确。我国是建设方,资金和技术是我国的优势条件,排除CD。故选B。
(2)输油管道通向重庆可增加能源进口渠道,提升能源供应稳定性,A正确。重庆输油管道输送石油,并不是清洁能源,排除B。石油增多,石化企业规模应该扩大,排除C。重庆以前也有石油供应,并没有增加新的能源种类,排除D。故选A。
(3)管线经过多个地级市,可以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D正确。经过更多的地级市会增加施工难度,增加施工成本,排除AC。油气管道对于当地就业岗位影响很小,更多是通过增加能源数量,促进经济发展,排除B。故选D。
3.答案:(1)D;(2)B
解析:(1)与西线相比,东线的线路相对较短。同时,东线主要经过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我国东北等地区,冻土广布,管道建设难度更大,A错误,D正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天然气管道资金短缺问题并不突出,B错误。管道主要埋在地下,相比于冻土广布而言,桥隧比重不是其建设难度大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
(2)对于北京而言,随着天然气的调入,有利于增加其天然气的消费,天然气能源相对清洁,改善了北京的能源消费结构,B正确。北京当地并没有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开采,A错误。随着天然气的调入,北京天然气相关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C错误。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城市,等级已是最高,天然气管道修建对北京城市等级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B。
4.答案:(1)D;(2)C
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地理相关知识。该条干线没有经过我国第一级阶梯,A错误;该条干线没有经过阴山,阴山在中卫以北地区,呈东西走向,B错误;该条干线没有经过寒带地区,我国没有处于寒带的地区,C错误;该条干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了我国黄河、长江、珠江流域,D正确。
(2)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要从中亚地区输气,对加快新疆天然气的开采影响较小,A错误;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不是该工程的主要影响,B错误;管道运输对于促进国家之间社会文化方面交流的作用较弱,D错误;该工程能缓解我国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并且能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C正确。
5.答案:(1)东线工程经过的气田更多,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北京等我国东部能源短缺地区更近,输送距离短等。
(2)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带动天然气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等。
(3)冻土广布;气候寒冷;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等。
解析:(1)由图示可知,西线是俄罗斯经中亚连接西气东输线路,东线是俄罗斯进入东北到北京,与天然气管道的西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经过的气田更多,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北京等我国东部能源短缺地区更近,输送距离短等。
(2)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我国的有利影响,可从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安全、环境质量等角度说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不平衡,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能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状况;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天然气相比煤炭,清洁环保,能源调配工程能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还带动天然气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等。
(3)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施工难度大,要结合管线经过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俄罗斯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经内蒙古高原到达华北,沿途冻土广布,施工难度大;气候寒冷,不利于建设;经过西伯利亚高原、山地、蒙古高原、大兴安岭等地,沿途地表崎呕,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沿途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等也影响施工。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33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33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洋流: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洋流,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陆坡流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下列关于图示信息表述错误的是,埃塞俄比亚咖啡种植的生产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西电东送工程: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西电东送工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