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展开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1.龙感湖与鄱阳湖古时曾连为一体,东汉时分离。湖区有众多的藻类、丰富的维管束植物和多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等,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该湖区人类活动少,水质优良,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下图为龙感湖及周边地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材料分析,龙感湖地区的湿地最能体现的自然环境作用是( )
A.文化服务——净化水中污染物 B.调节服务——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供给服务——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D.支撑服务——维持生物多样性
(2)龙感湖地区能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冬季温和多雨
②人类活动少,环境好
③食物来源充足
④水质好,无捕食动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该地区沼泽面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图为三江平原某研究区以及研究区内的典型样带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研究区是我国( )
A.冬季最寒冷的区域 B.地方时最早的地方
C.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区域 D.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区域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湿地改造过程中导致图中典型样带内沼泽湿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沼泽中水的下渗量大量增加 B.大量开垦耕地,造成湿地破坏
C.蒸发量增大,沼泽内水分大大减少 D.大量排水,加快沼泽中水的地表径流排泄
(3)典型样带内的沼泽湿地面积的变化会导致( )
A.生物多样性增多 B.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变小
C.调节气候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 D.河流径流量增大,季节变化趋于稳定
3.为了研究城市人工湿地的富营养化状况,研究人员在我国南方某市区范围内选取了3块人工湿地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数据见下表。其中软件园湿地大量保留自然缓坡的堤岸,且与周边较好水质的水系连通,并有闸口控制;荆川公园湿地水体基本与外界隔离;五星公园湿地水体底部有大量的建筑垃圾,水体和陆地之间由垂直的混堤岸相隔离,同时虽然与外来水系相连通,但无闸口控制。下表为人工湿地水质综合富营养化结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研究样地 | 溶解氧(mg/L) | 叶绿素a(mg/L) | 透明度(cm) | 富营养化指数 |
软件园 | 8.11 | 27.7 | 91 | 58.77 |
荆川公园 | 14.3 | 32.5 | 53 | 59.74 |
五星公园 | 7.65 | 24.5 | 33 | 74.76 |
(1)关于城市人工湿地的服务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缓坡的堤岸—净化水质—支撑服务
B.荆州公园—美化环境—文化服务
C.五星公园—提供居民用水—供给服务
D.与外界联通的水道—调节气候—调节服务
(2)依据材料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水体联通状况与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关联度不大
B.水体透明度决定水体富营养化指数
C.水体叶绿素含量越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低
D.通过闸口控制人工湿地水道,可以提高水质
4.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上升
⑤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⑥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3)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利于调节气候
②利于防风固沙
③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岱海流域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内陆封闭型小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392mm。近年来,岱海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下图为“岱海流域及其周边环境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岱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积 B.风沙危害导致湖泊退缩
C.过度用水导致水位下降 D.地壳运动导致湖床下沉
(2)针对岱海面积变化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B.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
C.节约用水,增加入湖水量 D.设草沙障,防止流沙侵袭
6.湿地景观转换幅度是反映湿地区域干湿面积变化的直接指标。当这种净变化量大于零时,即表示有更多的湿地斑块向较湿的景观类型转化;当这种净变化量小于零时,意味着更多的湿地斑块向较干的景观类型转化。读中国东北松嫩平原扎龙湿地不同时期景观转换幅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扎龙湿地景观转换幅度的变化,反映( )
A.湿地斑块由先转湿后转干 B.湿地逐渐变得越来越干
C.湿地斑块由先转干后转湿 D.湿地逐渐变得越来越湿
(2)1989年-2013年景观转换幅度变化可能会使(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耕地面积扩大
③水体自净能力增强
④下渗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挠力河发源于完达山脉北坡,注入乌苏里江,全长596千米,为乌苏里江左岸的较大支流之一。挠力河流域面积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近1/4,但湿地面积占到三江平原湿地面积的1/4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流域内建设了13个国营农场。目前挠力河流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七星河湿地是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下图为挠力河流域范围示意图。
(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挠力河流域湿地大面积萎缩,分析其面积萎缩的社会经济原因。
(2)说明七星河湿地成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D; (2)C
解析:(1)由材料“湖区内有众多的藻类、丰富的微管束植物和多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等…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可知,目前龙感湖地区湿地最主要的作用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属于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D项正确。故选D。
(2)龙感湖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温和,但降水较少,排除①;由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龙感湖地区为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少,对环境影响小,②正确;除气候温和外,食物来源充足也是龙感湖地区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的重要条件,③正确;大部分鸟类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因此该地区有以候鸟为食的其他动物,排除④。故选C。
2.答案:(1)B; (2)D; (3)C
解析:(1)我国最冷区域是黑龙江漠河,并非此地,A错误;研究区是我国最东部地区,因此地方时最早,B正确;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研究区并非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C错误;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是我国西北部,D错误。
(2)从右图中得知,当地开垦耕地时,沼泽湿地开始减少。因此与沼泽蒸发量关系不大,A错误;注意题目当中要求以水循环角度分析,B错误;从右图中得知,当地开垦耕地时,沼泽湿地开始减少。因此与下渗量关系不大,C错误;开垦沼泽湿地需要排水,因此加快沼泽中水的地表径流排泄。D正确。
(3)沼泽湿地减少会使得生物失去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A错误;沼泽湿地减少使得其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多极端灾害,农业生产易受旱涝灾害影响,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沼泽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和调节径流的作用,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将导致其调节径流和降解污染物的作用降低,C正确;沼泽湿地减少使得其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会增大,D错误。
3.(1)答案:B
解析:城市人工湿地能提供多重生态服务功能,能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娱乐用途等,具有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荆州公园湿地美化了环境,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属于文化服务,B正确;净化水质属于湿地的调节服务,A错误;从材料“五星公园湿地水体底部有大量的建筑垃圾,水体和陆地之间由垂直的混堤岸相隔离,同时虽然与外来水系相连通,但无闸口控制。”可知,五星公园主要是蓄洪,不是提供居民用水的,供给服务的说法不对,C错误;与外界联通的水道调节气候的作用有限,D错误。故选B。
(2)答案:D
解析:看表知,五星公园与外来水系相连通,富营养化指数最高,A错误;表中软件园湿地透明度最高,但富营养化指数最低,再和表中荆州公园及五星公园对比,可知B错误;表中荆川公园湿地水体叶绿素含量最高,但富营养化指数不是最低,C错误;材料“软件园湿地大量保留自然缓坡的堤岸,且与周边较好水质的水系连通,并有闸口控制”,而且表中软件园湿地富营养化指数最低,可见通过闸口控制人工湿地水道,可以提高水质,D正确。故选D。
4.答案:(1)A; (2)D
解析:(1)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红碱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故①正确;人为原因是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水量减小,故②正确,以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故③正确。红碱淖位于沙漠地区,湖区周边没有成片森林存在,故⑥错误;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湖水pH上升、水质下降与水位下降无关,故④⑤错误。因此正确答案是A。
(2)红碱淖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湖泊属于湿地范畴,湿地对环境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尤其对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故选D。
5.答案:(1)C; (2)C
解析:(1)由图可知,湖边耕地和居民区域大大增加,所以人们生产生活过度用水导致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减小,C正确;由材料可知,此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水土流失不严重,A错误;风沙危害与地壳运动图文中均没有体现,不是主要原因,B、D错误。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湖泊面积减小主要是因为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所以应采取的措施是节约用水,增加入湖水量,C正确;扩大湖泊面积并不能增加湖泊水量,A错误;此地水土流失并不太严重,B错误;流沙侵袭并不是湖泊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不需要针对此环境问题采取措施,D错误。
6.答案:(1)A; (2)A
解析:(1)据图可知,扎龙湿地大致在1990年的时候湿地景观转换幅度从正值变成了负值,正值表示有更多的湿地斑块向较湿的景观类型转化,负值意味着更多的湿地斑块向较干的景观类型转化,所以据图可知扎龙湿地景观转换幅度的变化反映了湿地斑块由先转湿后转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据图可知,在1989年-2013年期间,湿地景观转换幅度一直是负值,反映出更多的湿地斑块向较干的景观类型转化,说明湿地面积在缩小,湿地面积减少,那么生物多样性减少,①正确;耕地面积扩大,占用了湿地,②正确;湿地面积减少,水体自净,能力减弱,③错误;下渗量减少,④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答案:(1)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在挠力河流域进行了水土资源开发,随着人口增长,聚落规模扩大,大量的湿地转换为聚落和其他建设用地;随着人口增长,农产品需求量增长,大量的湿地被开辟为耕地,导致湿地大面积萎缩。
(2)七星河湿地成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可以获得严格的保护和管理,利于湿地的自然恢复;保障七星河湿地在促进水循环、净化水质,提供淡水,调节径流、控制洪水,为生物提供繁衍地、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然恢复的七星河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多种资源。
解析:第(1)题,主要从湿地转变为耕地、聚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等方面分析向20世纪50年代以来,挠力河流域湿地大面积萎缩的社会经济原因。第(2)题,从湿地的生态功能角度说明七星河湿地成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植被: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植被,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表示地衣气体代谢的曲线是,12时前后,地衣,该河段凸岸灌木树龄的分布特征是,推测该地应位于,该种植被最可能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洋流: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洋流,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陆坡流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下列关于图示信息表述错误的是,埃塞俄比亚咖啡种植的生产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土壤: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土壤,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该地易发育河曲的主要原因有,乙土壤样品取自天然草坪,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