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2022年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5309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文昌市2022年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5309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文昌市2022年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5309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文昌市2022年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C.全等三角形能重合 D.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2.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
3.如图,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是()
A.y=2n+1 B.y=2n+n C.y=2n+1+n D.y=2n+n+1
4.有三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2 ,3, 4 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字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 从中任取一张(不放回),再从剩余的卡片中任取一张, 则两次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正偶数的概率是( )
A. B. C. D.
5.4的平方根是( )
A.16 B.2 C.±2 D.±
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平分∠BAD,分别交BC、BD于点E、P,连接OE,∠ADC=60°,AB=BC=1,则下列结论:
①∠CAD=30°②BD=③S平行四边形ABCD=AB•AC④OE=AD⑤S△APO=,正确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7.下列几何体中三视图完全相同的是( )
A. B. C. D.
8.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 )
A.m>3 B.m<3 C.m≤3 D.m≥3
9.已知抛物线y=x2+3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平移后的抛物线表达式是( )
A.y=(x+2)2+3 B.y=(x﹣2)2+3 C.y=x2+1 D.y=x2+5
10.利用“分形”与“迭代”可以制作出很多精美的图形,以下是制作出的几个简单图形,其中是轴对称但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因式分解:____________.
12.写出经过点(0,0),(﹣2,0)的一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_____(写一个即可).
13.计算:___.
14.如图,在△ABC中,CA=CB,∠ACB=90°,AB=4,点D为AB的中点,以点D为圆心作圆,半圆恰好经过三角形的直角顶点C,以点D为顶点,作90°的∠EDF,与半圆交于点E,F,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
15.如图,在中,,,为边的高,点在轴上,点在轴上,点在第一象限,若从原点出发,沿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则点随之沿轴下滑,并带动在平面内滑动,设运动时间为秒,当到达原点时停止运动
连接,线段的长随的变化而变化,当最大时,______.当的边与坐标轴平行时,______.
16.计算(a3)2÷(a2)3的结果等于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某市为了解本地七年级学生寒假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随机抽查了部分七年级学生寒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天数(“A﹣﹣﹣不超过5天”、“B﹣﹣﹣6天”、“C﹣﹣﹣7天”、“D﹣﹣﹣8天”、“E﹣﹣﹣9天及以上”),并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根据以上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全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2)所抽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天数的众数是 (选填:A、B、C、D、E);
(3)若该市七年级约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天数不少于7天”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18.(8分)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点P是半圆上不与点A,B重合的动点,PC∥AB,点M是OP中点.
(1)求证:四边形OBCP是平行四边形;
(2)填空:
①当∠BOP= 时,四边形AOCP是菱形;
②连接BP,当∠ABP= 时,PC是⊙O的切线.
19.(8分)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化为的形式,并指出该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0.(8分)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6,AC=BC=5,以BC为直径作⊙O交AB于点D,交AC于点G,直线DF是⊙O的切线,D为切点,交CB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DF⊥AC;
(2)求tan∠E的值.
21.(8分)如图,已知∠A=∠B,AE=BE,点D在AC边上,∠1=∠2,AE与BD相交于点O.求证:EC=ED.
22.(10分)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要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现在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生产3000台机器,现在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
23.(12分)某校为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选取该校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要求每名学生从中选出一类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不完整统计表:
节目代号
A
B
C
D
E
节目类型
新闻
体育
动画
娱乐
戏曲
喜爱人数
12
30
m
54
9
请你根据以上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被调查学生的总数为 人,统计表中m的值为 .扇形统计图中n的值为 ;
(2)被调查学生中,最喜爱电视节目的“众数” ;
(3)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学生人数.
24.某校诗词知识竞赛培训活动中,在相同条件下对甲、乙两名学生进行了10次测验,他们的10次成绩如下(单位:分):整理、分析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1)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数据:
成绩x
学生
70≤x≤74
75≤x≤79
80≤x≤84
85≤x≤89
90≤x≤94
95≤x≤100
甲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乙
1
1
4
2
1
1
(2)两组数据的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如下表所示:
学生
极差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
______
83.7
______
86
13.21
乙
24
83.7
82
______
46.21
(3)若从甲、乙两人中选择一人参加知识竞赛,你会选______(填“甲”或“乙),理由为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D
【解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B,C命题均正确,故选项均错误;
D.错误,全等三角也可能是直角三角,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两三角形全等,其对应边和对应角都相等.
2、A
【解析】
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即可解答.
【详解】
∵x≥﹣2,故以﹣2为实心端点向右画,x<1,故以1为空心端点向左画.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解集的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方法为:>、≥向右画,<、≤向左画, “≤”、“≥”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
3、B
【解析】
∵观察可知:左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n,
右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2,,…,,
下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
∴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式是y=2n+n.
故选B.
【点睛】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4、C
【解析】
画树状图得:
∵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正偶数的有2种情况,
∴两次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正偶数的概率是:.
故选C.
【点睛】运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画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
5、C
【解析】
试题解析:∵(±2)2=4,
∴4的平方根是±2,
故选C.
考点:平方根.
6、D
【解析】
①先根据角平分线和平行得:∠BAE=∠BEA,则AB=BE=1,由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ABE是等边三角形,由外角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CE=30°,最后由平行线的性质可作判断;
②先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OE=AB=,OE∥AB,根据勾股定理计算OC=和OD的长,可得BD的长;
③因为∠BAC=90°,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作判断;
④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作判断;
⑤根据同高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可得:S△AOE=S△EOC=OE•OC=,,代入可得结论.
【详解】
①∵AE平分∠BAD,
∴∠BAE=∠DAE,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ADC=60°,
∴∠DAE=∠BEA,
∴∠BAE=∠BEA,
∴AB=BE=1,
∴△ABE是等边三角形,
∴AE=BE=1,
∵BC=2,
∴EC=1,
∴AE=EC,
∴∠EAC=∠ACE,
∵∠AEB=∠EAC+∠ACE=60°,
∴∠ACE=30°,
∵AD∥BC,
∴∠CAD=∠ACE=30°,
故①正确;
②∵BE=EC,OA=OC,
∴OE=AB=,OE∥AB,
∴∠EOC=∠BAC=60°+30°=90°,
Rt△EOC中,O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CD=∠BAD=120°,
∴∠ACB=30°,
∴∠ACD=90°,
Rt△OCD中,OD=,
∴BD=2OD=,故②正确;
③由②知:∠BAC=90°,
∴S▱ABCD=AB•AC,
故③正确;
④由②知:OE是△ABC的中位线,
又AB=BC,BC=AD,
∴OE=AB=AD,故④正确;
⑤∵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
∴S△AOE=S△EOC=OE•OC=××,
∵OE∥AB,
∴,
∴,
∴S△AOP= S△AOE==,故⑤正确;
本题正确的有:①②③④⑤,5个,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ABE是等边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熟练掌握同高三角形面积的关系.
7、A
【解析】
找到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得到的图形全等的几何体即可.
【详解】
解:A、球的三视图完全相同,都是圆,正确;
B、圆柱的俯视图与主视图和左视图不同,错误;
C、圆锥的俯视图与主视图和左视图不同,错误;
D、四棱锥的俯视图与主视图和左视图不同,错误;
故选A.
【点睛】
考查三视图的有关知识,注意三视图都相同的常见的几何体有球和正方体.
8、C
【解析】
根据“大大小小找不着”可得不等式2+m≥2m-1,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
【详解】
,
由①得:x>2+m,
由②得:x<2m﹣1,
∵不等式组无解,
∴2+m≥2m﹣1,
∴m≤3,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解不等式组,根据求不等式的无解,遵循“大大小小解不了”原则得出是解题关键.
9、A
【解析】
结合向左平移的法则,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将抛物线y=x2+3向左平移2个单位可得y=(x+2)2+3,
故选A.
【点睛】
此类题目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解题的关键是要搞清已知函数解析式确定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还是已知平移后的解析式求原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图象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进行解答.
10、A
【解析】
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逐个按要求分析即可.
【详解】
选项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可以选;
选项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可以选;
选项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可以选;
选项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可以选.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核知识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解题关键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定义.
错因分析 容易题.失分的原因是:没有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x-2)(x+2)
【解析】
先提取公因式3,再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分解要彻底.
【详解】
原式=3(x2﹣4)=3(x-2)(x+2).
故答案为3(x-2)(x+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分解,注意分解要彻底.
12、y=x2+2x(答案不唯一).
【解析】
设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x+2),令a=1即可.
【详解】
∵抛物线过点(0,0),(﹣2,0),
∴可设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x+2),
把a=1代入,得y=x2+2x.
故答案为y=x2+2x(答案不唯一).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此题属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
13、
【解析】
直接利用负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
原式.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的关键.
14、π﹣1.
【解析】
连接CD,作DM⊥BC,DN⊥AC,证明△DMG≌△DNH,则S四边形DGCH=S四边形DMCN,求得扇形FDE的面积,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可求得.
【详解】
连接CD,作DM⊥BC,DN⊥AC.
∵CA=CB,∠ACB=90°,点D为AB的中点,∴DC=AB=1,四边形DMCN是正方形,DM=.
则扇形FDE的面积是:=π.
∵CA=CB,∠ACB=90°,点D为AB的中点,∴CD平分∠BCA.
又∵DM⊥BC,DN⊥AC,∴DM=DN.
∵∠GDH=∠MDN=90°,∴∠GDM=∠HDN.在△DMG和△DNH中,∵,∴△DMG≌△DNH(AAS),∴S四边形DGCH=S四边形DMCN=1.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π﹣1.
故答案为π﹣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与扇形的面积的计算的综合题,正确证明△DMG≌△DNH,得到S四边形DGCH=S四边形DMCN是关键.
15、4
【解析】
(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D,从而可求出OD=4,然后根据当O,D,C共线时,OC取最大值求解即可;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D,分AC∥y轴、BC∥x轴两种情况,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1),
,
当O,D,C共线时,OC取最大值,此时OD⊥AB.
∵,
∴△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2)∵BC=AC,CD为AB边的高,
∴∠ADC=90°,BD=DA=AB=4,
∴CD==3,
当AC∥y轴时,∠ABO=∠CAB,
∴Rt△ABO∽Rt△CAD,
∴,即,
解得,t=,
当BC∥x轴时,∠BAO=∠CBD,
∴Rt△ABO∽Rt△BCD,
∴,即,
解得,t= ,
则当t=或时,△ABC的边与坐标轴平行.
故答案为t=或.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16、1
【解析】
根据幂的乘方, 底数不变, 指数相乘; 同底数幂的除法, 底数不变, 指数相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原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的除法,熟记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在计算中不要与其他法则相混淆. 幂的乘方, 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同底数幂的除法, 底数不变, 指数相减.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1)见解析;(2)A;(3)800人.
【解析】
(1)用A组人数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样本容量,利用36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得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再求得时间是8天的人数,从而补全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2)根据众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3)利用总人数200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详解】
解:(1)∵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24÷40%=60人,
∴D类别人数为60﹣(24+12+15+3)=6人,
则D类别的百分比为×100%=10%,
补全图形如下:
(2)所抽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天数的众数是A,
故答案为:A;
(3)估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天数不少于7天”的学生大约有2000×(25%+10%+5%)=800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18、 (1)见解析;(2)①120°;②45°
【解析】
(1)由AAS证明△CPM≌△AOM,得出PC=OA,得出PC=OB,即可得出结论;
(2)①证出OA=OP=PA,得出△AOP是等边三角形,∠A=∠AOP=60°,得出∠BOP=120°即可;
②由切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OP=9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P=∠OPB=45°即可.
【详解】
(1)∵PC∥AB,
∴∠PCM=∠OAM,∠CPM=∠AOM.
∵点M是OP的中点,
∴OM=PM,在△CPM和△AOM中,
,
∴△CPM≌△AOM(AAS),
∴PC=OA.
∵AB是半圆O的直径,
∴OA=OB,
∴PC=OB.
又PC∥AB,
∴四边形OBCP是平行四边形.
(2)①∵四边形AOCP是菱形,
∴OA=PA,
∵OA=OP,
∴OA=OP=PA,
∴△AOP是等边三角形,
∴∠A=∠AOP=60°,
∴∠BOP=120°;
故答案为120°;
②∵PC是⊙O的切线,
∴OP⊥PC,∠OPC=90°,
∵PC∥AB,
∴∠BOP=90°,
∵OP=OB,
∴△O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P=∠OPB=45°,
故答案为45°.
【点睛】
本题是圆的综合题目,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切线的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19、开口方向:向上;点坐标:(-1,-3);称轴:直线.
【解析】
将二次函数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再根据a的值即可确定该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详解】
解:,
,
,
∴开口方向:向上,顶点坐标:(-1,-3),对称轴:直线.
【点睛】
熟练掌握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是解题关键.
20、(1)证明见解析;(2)tan∠CBG=.
【解析】
(1)连接OD,CD,根据圆周角定理得∠BDC=90°,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D为AB的中点,所以OD是中位线,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OD∥AC,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结论;
(2)如图,连接BG,先证明EF∥BG,则∠CBG=∠E,求∠CBG的正切即可.
【详解】
解:(1)证明:连接OD,CD,
∵BC是⊙O的直径,
∴∠BDC=90°,
∴CD⊥AB,
∵AC=BC,
∴AD=BD,
∵OB=OC,
∴OD是△ABC的中位线
∴OD∥AC,
∵DF为⊙O的切线,
∴OD⊥DF,
∴DF⊥AC;
(2)解:如图,连接BG,
∵BC是⊙O的直径,
∴∠BGC=90°,
∵∠EFC=90°=∠BGC,
∴EF∥BG,
∴∠CBG=∠E,
Rt△BDC中,∵BD=3,BC=5,
∴CD=4,
∵S△ABC=,即6×4=5BG,
∴BG=,
由勾股定理得:CG=,
∴tan∠CBG=tan∠E=.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把所求角的正切进行转移是基本思路,利用面积法求BG的长是解决本题的难点.
21、见解析
【解析】
由∠1=∠2,可得∠BED=∠AEC,根据利用ASA可判定△BED≌△AEC,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证.
【详解】
解:∵∠1=∠2,
∴∠1+∠AED=∠2+∠AED,
即∠BED=∠AEC,
在△BED和△AEC中,
,
∴△BED≌△AEC(ASA),
∴ED=E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22、 (1) 现在平均每天生产1台机器.(2) 现在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
【解析】
(1)因为现在生产600台机器的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的时间相同.所以可得等量关系为: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时间=原计划生产450台时间,由此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2)由(1)中解得的数据,原来用的时间-现在用的时间即可求得提前时间.
【详解】
解:(1)设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则原计划可生产(x-50)台.
依题意得:,
解得:x=1.
检验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2)由题意得=20-15=5(天)
∴现在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
【点睛】
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实际运用,找出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1)150;45,36, (2)娱乐 (3)1
【解析】
(1)由“体育”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用总人数减去其它节目的人数即可得求得动画的人数m,用娱乐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得n的值;
(2)根据众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喜爱新闻节目的人数所占比例.
【详解】
解:(1)被调查的学生总数为30÷20%=150(人),
m=150−(12+30+54+9)=45,
n%=×100%=36%,即n=36,
故答案为150,45,36;
(2)由题意知,最喜爱电视节目为“娱乐”的人数最多,
∴被调查学生中,最喜爱电视节目的“众数”为娱乐,
故答案为娱乐;
(3)估计该校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学生人数为2000×=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统计表、扇形统计图、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4、(1)0,1,4,5,0,0;(2)14,84.5,1;(3)甲,理由见解析
【解析】
(1)根据折线统计图数字进行填表即可;
(2)根据稽查,中位数,众数的计算方法,求得甲成绩的极差,中位数,乙成绩的极差,众数即可;
(3)可分别从平均数、方差、极差三方面进行比较.
【详解】
(1)由图可知:甲的成绩为:75,84,89,82,86,1,86,83,85,86,
∴70⩽x⩽74无,共0个;
75⩽x⩽79之间有75,共1个;
80⩽x⩽84之间有84,82,1,83,共4个;
85⩽x⩽89之间有89,86,86,85,86,共5个;
90⩽x⩽94之间和95⩽x⩽100无,共0个.
故答案为0;1;4;5;0;0;
(2)由图可知:甲的最高分为89分,最低分为75分,极差为89−75=14分;
∵甲的成绩为从低到高排列为:75,1,82,83,84,85,86,86,86,89,
∴中位数为(84+85)=84.5;
∵乙的成绩为从低到高排列为:72,76,1,1,1,83,87,89,91,96,
1出现3次,乙成绩的众数为1.
故答案为14;84.5;1;
(3)甲,理由:两人的平均数相同且甲的方差小于乙,说明甲成绩稳定;两人的平均数相同且甲的极差小于乙,说明甲成绩变化范围小.
或:乙,理由:在90≤x≤100的分数段中,乙的次数大于甲.(答案不唯一,理由须支撑推断结论)
故答案为:甲,两人的平均数相同且甲的方差小于乙,说明甲成绩稳定.
【点睛】
此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统计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极差,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以及会用这些知识来评价这组数据.
2024年海南省文昌市八校联考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海南省文昌市八校联考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共7页。
2023年海南省文昌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海南省文昌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海南省文昌市中考数学专项提升仿真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海南省文昌市中考数学专项提升仿真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共5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观察下列关于自然数的式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